【中秋特輯】古今同詠中秋節(上)‖黑水龍吟詩刊第233期

2021-02-27 風雅志

琵琶湖中秋(近代·鄭孝胥)

誰遣琵琶化此湖,歌聲終古繞西都。

錦帆拂水成殊色,傑閣藏林想霸圖。

一角夕陽山盡處,萬家燈火夜歸無。

石山寺外唐橋月,莫向愁人問故吾。

 

中秋寄稚辛(近代·鄭孝胥)

天際昂頭孰可留,逍遙篇外更遨遊。

燕遼來往才經宿,坡潁追隨又一秋。

人物西山須野老,畫圖喬木待高樓。

長廊徐步閒吟地,定有乾坤眼底收。

 

中秋苦熱述事(近代•鄭孝胥)

古稱愚黔首,亦曰毒天下。此策今不用,科舉宜可罷。陶公論未竟,已遭肉食罵。驅之僥倖途,風俗焉得化?矧茲災流行,秋暑酷於夏。萬人在狴犴,僵僕相枕藉。疫來猶防之,何故反見迓?區區鼠且腐,豈足鵷鶵嚇。更莫嘲陳生,逃威入鷗榭。

賀新涼中秋·(近代·易順鼎)

照破乾坤悶。算今宵、人間天上,平分秋恨。十二闌乾涼似水,中有個儂閒憑。心上著秋痕一寸。萬古西風吹不落,伴山河、留得蟾宮鏡。興廢事,也難問。     霜華勸染姮娥鬢。倘年年玉顏無恙,那禁孤另。忽地冷螢簾外綠,搖蕩秋魂未定。又花影與人同困。空際似聞呼月子,料霓裳、舊譜須他正。我欲向,廣寒聽。

 

月華清·乙巳中秋,和西(近代·朱祖謀)

玉籟消涼,林霏散夕,上簾人在香徑。憔悴圓姿,櫛櫛細雲遮定。露盤空、天袂知寒,樹香老、畫闌懸暝。誰省。問山河小劫,幾多殘影。桂殿秋酲未醒。待訴與方諸,淚珠哀迸。萬感孀娥,禁得管弦悽哽。漸拋殘、舊舞霓裳,好催放、破空金鏡。傾聽。是誰家怨笛,待他端正。

 

夜飛鵲·乙卯中秋(近代·朱祖謀)

金波曖斜漢,流照屏山。樺燭冷散青煙。珠簾欲上美人去,誰家今夜今年。當窗亂雲霧,恣霓裳狂舞,換譜鈞天。乘風汗漫,問瓊樓、何似人閒。

多事桂宮仙斧,七寶尚凌虛,裝綴嬋娟。闌外秋香泣露,移盤清淚,消盡金仙。廣寒殿闕,怕常娥、不許流連。共孤光誰與,不成把盞,北望悽然。

 

小重山·戊申中秋作(近代·朱祖謀)

翠溼篁陰小閣寒。酒消渾不耐,越羅單。水蘋風起燭枝殘。驚禽去,捎響碧琅玕。

投老臥雲關。眼中塵事滿,素心難。天涯作計理孤歡。無情月,三度病中看。

 

月華清·中秋對月,懷半塘揚州(近代·朱祖謀)

夢冷瑤華,花凝絳闕,素娥秋思多少。暮合纖雲吹,佔謝郎悽抱。掩空弦、怨鶴飛回,耿殘漏、夜烏啼覺。誰到。小驂鸞舊路,紺塵親掃。

桂粟闌陰望渺。憶畫燭籠秋,別懷錢繞。淚盡銅仙,攜得玉盤空好。暫將息、冰鏡閒愁,懶斟酌、羽裳新調。留照。為紅橋廿四,玉簫親教。

 

惜紅衣·其一 中秋踏月,過叔問夜話,兼憶伯宛海濱索居情況,用夢窗韻(近代·朱祖謀)

度暝隨螢,推簾動竹,露庭一白。載酒人來,園菭破荒碧。吳叢桂老,看小葉、娥妝慵約。香陌。皴破長箋,著霜花陳跡。     冥鴻海側。獨臥飄鐙,流波涴離色。相思未寄瘦客。耐秋寂。銷得石湖鷗伴,閒話水西雲北。系故園心事,惟有蒼蟾能識。

 

滿江紅·庚辰中秋和雙照樓韻(近代·趙尊嶽)

素宇流輝,乍大地河山生色。傍短榻扶頭病起,畫簾嫞揭。火劫遽憐塵外世,風輪自轉天邊月。便宵深玉鏡似金甌,愁他缺。    桂影黯,潮聲咽。成連曲,湘靈瑟。剩詞人心事,祇餘瘦骨。戰蟻鳴蜩紛毀譽,明珠仙露原高潔。倚斧柯望斷舊瓊樓,長庚白。

 

水調歌頭·癸未中秋,醉中用東坡韻(近代·趙尊嶽)

無地酬佳節,明月尚中天。夢外珠宮貝闕,歷劫總齊年。自有乾坤清氣,耐我獨居深念,衾薄漸宵寒。放眼岑樓下,廣廈萬千間。    長嘯罷,浩歌斂,倦將眠。酒半酣時耳熱,多事缺和圓。莫問為環為玦,消得是桑是海,樗散且能全。一笑林樾動,簾影逗娟娟。

 

玉漏遲·丙辰中秋,和夢窗瓜涇作(近代·周岸登)

九霄風露緊,紅蘭淚溼,薄陰催晚。乍啟冰奩,冷襲翠鬟珠腕。便有深情拜月,散花雨、天香零亂。新恨滿。故人萬裡,共憐秋半。    倒影歷歷山河,更小酌難禁,引杯深怨。桂老蟾孤,隱約夢驚虛幔。醉寫霓裳舊譜,問誰識、宮移商轉。凝望眼。盈盈素娥歸晚。

 

高陽臺·和簡庵中秋倚月之作(近代·周岸登)

康老生雛,姮娥鏡海,古愁吹滿魚天。譜掐霓裳春纖冷怯冰弦。迷茫莫辨山河影,但夢驚、兔寐蟾眠。嘆雕年、鬢點吳霜,衣換吳棉。    驂鸞舊侶今何在,認蘭魂竹淚,路杳湘川。獞錦蠻花,羈懷暗損悽妍。塵襟未浣當時酒,記泛人、茶鼎親煎。問胡然、蜀魄長孤,桂魄空圓。

 

鶯啼序·丁巳中秋夜泛月東湖,用夢窗韻(近代·周岸登)

靈妃溯空泛彩,滿瓊宮桂戶。散花影、飛入江城,倦客芳思搖暮。棹月過、東湖半曲,鐙簾下上涵秋樹。漸雲開、天鏡舒波,斷虹迷絮。屐響高橋,醉裡夢裡,抱紅闌紫霧。任人拜、金粟如來,此情慵問蠻素。    綺懷孤、青山映發,古歡結、朱弦成縷。記梳翎、曾許驂鸞,漫嘲拳鷺。嚴城漏轉,畫角清笳,虎貔靜萬旅。欹露幌、藥娥悽對,耐冷扶影,杵竭玄霜,淚乾紅雨。    靈犀共照,繁香流豔,參差吹徹盈盈水,望仙門、可得浮杯渡。鵾啼雁泣,非關宋玉能悲,賦情更深懷土。    沈螢露溼,傍鷁星稀,蕩練光似薴。暗省念、西湖湘步,桂海邛池,賞倦吳歈,醉教蠻舞。絲闌舊譜,銀箏新弄,洪都仙侶遊興懶,笑文園、投筆思題柱。回頭萬裡京華,皓月同看,那人記否。

 

水龍吟·中秋得石甫京邸書,對月有懷,代琴夫人倚聲寄之(近代·樊增祥)

一行玉雁橫秋,替傳千裡嬋娟意。憑高北望,風荷露柳,萬重煙水。玉鏡高圓,金鞭未整,為誰留滯。又晚妝拜月,飄飄仙袂,人正在秋光裡。今夕茜窗無睡,數佳期、負他紅桂。神仙風度,瑤天笙鶴,是君前世。怎不歸來,素蟾並照,紅鸞雙倚。待歸來、先指芙蓉,教看恁般憔悴。

 

辛未中秋渤海舟中(近代·鬱曼陀)

忍見名城作戰場,不辭接淅辦嚴裝。

櫓樓燈火秋星碧,席帽煙塵海月黃。

正借長風謀急渡,暫偷餘息進頹觴。

眼前無限傷心事,那有閒情憶故鄉。

 

八月十五夜漫書一律(近代·寧調元)

玉宇瓊樓最高處,一天霾霧撥難開。

只憐玄兔千年冷,不見靈槎八月來。

身世飄蓬眼中涕,山河破甑劫餘灰。

人生半世團圓夢,輸與月明第幾回。

 

人月圓·中秋感賦(近代·寧調元)

月明又被雲遮住,空老桂華枝。想應天上,今宵未忍,還照孤悽。     幾回歡聚,幾番離散,剩惹追思。舊人贏得,晨星數點,猶是年時。

 

中秋(近代·趙熙)

明月幾時有,黃州無此哀。

已沉天闕盡,誰放桂花開。

病鶴丁令怨,秋蛩子夜才。

山河大地影,一片海潮來。

 

南浦·中秋泛舟浣花溪(近代·趙熙)

一水沁詩心,坐扁舟,天容綠遍秋半。煙樹滿城南,玻璃皺,消得酒痕風軟。從來此地,少陵一一經行慣。草堂路轉。奈寒碧千畦,浣花人遠。    春風小市青羊,記水葉晴絲,酒旗雙燕。劫外奉誠園,重來夢,紅剩海棠香畹。歸鴉領月,過江人是新亭伴。水風聞碾。知別後溪光,何年重見。

 

桂枝香·中秋無月,和休庵(近代·趙熙)

嫦娥愛客。怕素月一天,人眷鄉國。何處瓊樓玉宇,露華空白。八荒都入西風裡,說良宵、陰晴共色。蟄蟲千足,雄虺九首,去年天窄。    渡浩劫,遼空四碧。又桂香成海,今夕何夕。花好月圓人健,此情誰覓。悠悠獨秀峰頭路,泛花潭、先辦蓑笠。所思何限,燕山吳水,舊交南北。

 

酹江月·草窗中秋韻(近代·趙熙)

檻外桂樹婆娑,萬香如海,漸掃前朝跡(飲桂林山)。星鬥以南人幾個,一曲琵琶消得。

故國花潭,遺民酒舫(去年中秋事),短夢殊今昔。明年明月,笛聲猶嫋空碧。

 

月華清·和休庵中秋見懷韻(近代·趙熙)

叢桂鄉心,萬松秋色,夜中都到愁眼。來雁傳書,路繞雲羅三萬(逾十日乃達)。料相看

角明河,定暗惱知心紅線。吟卷。正巴山夜雨,絲絲點點。   不信鈞天夢淺。把大地河山,月宮重換。團扇無情,苦借彥回遮面。木蕭蕭、九辯空悲,山淡淡、重陽未遠。天晚。指蘆梢鬢白,不成花片。

 

齊天樂·庚申中秋成都作(近代·趙熙)

江心一枕烏尤雨,中秋去年蕭寺。佛火寒星,漁燈古汊,綠透仙陀山水。離堆如此。攬萬古江聲,三峨雲氣。似醉金焦,白銀盤裡一螺翠。     瀟瀟今夜又雨,錦城無月坐,空守雙桂。白棓芟刀,紅旗露布,妙演鹹通年事。年光夢裡。盼雁外新裝,黃花歸騎。放棹嘉州,法鐃天半起。

 


中秋雨霽宴集劍丞宅夜泛湖還蔣莊舟中看月(近代·陳三立)

佳辰歇淫霖,渡湖訪城闕。濟濟君子堂,半為夢中客。新舊洽談諧,聯詠淹玉夕。微醉寄孤艇,巨浸浮涼月。峰氣吐氤氳,水怪眩出沒。大千琉璃盆,浩浩風露積。餘情閱生死,對此洗肝膈。塔影倒樓居,回顧三潭白。

 

中秋夜贈王秋湄時將別(近代•黃節)  

明月照芳池,涼風轉飛藿。佳期易為別,人生暫相樂。歸山暮雲盡,在地庭梢落。如何望鄉心,復對欲行客。服賈爾自營,論交義不薄。念我寒無衣,語我舟在壑。誰能守夜半,昧者使昭若。翩翩雁南遊,露下憐棲雀。

 

中秋夜聽張友鶴鄭穎孫彈琴(近代•黃節)  

日昃消陰翳,暝靄催林烏。秋帝解人情,慰我以望舒。張筵挈絲桐,樂酒傾杯壺。鄭子奏高山,張生和于于。清風響林樾,高步壇壝虛。夜半逍遙遊,江上生明珠。連舟雜賓飲,狎坐皆麗姝。左顧河岸南,右眺城樓隅。皎皎天與水,嘈嘈笙若竽。燈闌出瓴甋,沙白橫煙墟。柔妻粉黛光,款款臨前除。稚女鬥紅綾,團團得雙魚。黃園集儔侶,明塘長菇蒲。陳洵苦為詩,露立鷺兩趺。賞心情所極,即景境亦娛。浦江闢樓扃,欄檻與海俱。潘子忽過從,鄧君持軒車。飛龍蹴波浪,落雁沉江湖。朱顏發越艶,淥酒歌吳趨。廿年今夕情,若或先後殊。歡懷忽以覺,一事無復餘。俯仰池上柏,滅沒洲中鳧。疏星漸隱約,來朋空歸歟。嶺東望不極,江南哀具區。

 

洞仙歌•戊辰中秋,計予再度去國又二年矣(清末民國呂碧城《曉珠詞》)

冤鬼無恙。自剩桴西去。二十三番弄消長。看蒼茫秋色。窈窕冰姿。又宛宛。來伴客星同朗。  淮南還落木。聞訊銅仙。曾否宵啼淚盈掌。故國幾悲歡。吩咐西風。掃太華。殘雪來往。喜法曲霓裳遠能傳。播桂子天香。共成心賞。

 

中秋至草地獨酌,賞月歸後成詠幷寄松亭(近代•彭鶴濂)  

草樹夜生寒,坐久露華重。攜來酒一壺,獨酌誰與共。明月如麗人,含羞窺樹縫。我欲呼之出,清光冉冉動。袖出太白詩,一觴一吟誦。不愁爛醉歸,自有明月送。歸來和衣眠,月色猶在棟。卻恨樓上鍾,打碎一床夢。

 

壬子中秋吳園小集,對月分韻(近代•許南英)

題註:壬子(中華民國元年、一九一二)

昨夜西風緊,涼月光生暈。今宵白玉盤,皎潔絕塵坋。清輝遍小園,月來花亦韻。布席列清樽,甕頭開舊醞。團圓十二子,我亦佔一分。在吟不在飲,精神各自奮。苦思索枯腹,欲將老命拚。愧無有佳句,有之吾無隱。天生我何如?我欲向天問。身世有蹉跎,得失無喜慍。乘風欲歸去,玉宇瓊樓靳。舉頭月正中,時已三更近。

 

中秋望月寄柱尊(近代•馮振)  

思君無時已,中秋涼風起。悵望蒼梧雲,美人隔秋水。展轉不能寐,披衣步霜雪。明月滿庭除,清光為君發。鴻雁正南度,道過鴛江浦。憑寄一紙書,為報相思苦。遙知君見月,君情定如此。月照兩心明,無論隔千裡。

 

中秋(近代•邱汝濱)  

中秋作月明,盤中烹尺鯉。有酒滿朋樽,來共二三子。山芋煨尤香,葡萄色已紫。飲啖雜詼諧,語趣何妨俚。且盡掌中杯,景光如逝水。興闌月已高,送客南山趾。溪風吹我衣,草露溼我履。小犬若候門,瞥見即搖尾。歸來忽未眠,獨坐烏皮幾。敲火想烹茶,老妻已睡矣。

 

乙卯中秋詠懷(近代•羅錦堂)  

隔海望故鄉,故鄉不可見。浪花四面起,驚濤拍兩岸。石上坐沉吟,微聞慈母喚。問我胡不歸,哀聲振雲漢。憂思滾滾來,喟然興永嘆。長鋏久飄泊,豈止為魚飯。朝暮思弘道,揚孔平世亂。寂寞少知音,無用成樗散。我欲乘風去,關山多阻限。登樓空太息,零雨悲王粲。

  

水龍吟·中秋夜同息廠登臺玩月(近代·郭則沄)

一臺穩佔高秋,秋情祗許詞人領。華鐙盡處,碧雲都斂,玉蟾孤映。去雁關河,啼烏城闕,蒼茫天迥。睇瓊樓前路,笙歌飄斷,空吟遍,涼星影。    偏是孤酲易醒。背西風、繁霜愁迸。瑤宮此夜,霓裳殘舞,為誰端整。笑浣飛塵,危闌下瞰,琉璃千頃。問何時快意,素鸞騎去,醉蓬萊頂。    

 

八月十五日夜濱江車中(近代·李宣龔)

牛溲馬勃共悠悠,不信窺邊意已休。

萬裡秦關隨漢月,鼓鼙聲裡過中秋。


夜飛鵲·壬寅中秋酒餘,為陳永正談秣陵往事(近現代·朱庸齋)

碧虛更誰步,惆悵飛瓊。來往素襪無聲。清樽獨夜幾吟望,雲窗霧閣重扃。相思少年路,認隔牆宮笛,蠹壁旗亭。團圞計誤,甚先秋、早自關情。     休問賞心淮水,法曲任拋殘,瑤殿悽清。難遣舊家人老,徵衫痕汙,歌扇塵零。嬋媛夢遠,負今宵、風露分明。總輸他鄰女,花陰淺拜,細雨裙輕。

 

渡江雲·中秋芋園對月,詠雩先成此調索和,並次原韻。同賦者有勞墨齋、梁藕庵(近現代·朱庸齋)

清輝流萬瓦,素蟾夢隔,舊譜散鈞天。自憐風訊斷,叵耐關人,一笛故依然。分明鏡約,料滄江、幾誤嬋娟。應妒他、玉樓青女,竟夕鬥秋妍。     何緣。芳樽重對,素手同攜,話銀河清淺。誰會卻、情銷星箔,淚擱金仙。暗塵不到高寒處,只山河、影換當年。圓缺事,未須商略吟邊。

 

三姝媚·中秋對月和劉伯端兼柬葉遐翁(近現代·朱庸齋)

吟壺休自撫。對清輝無眠,相思重數。費盡秋心,佔佳期終是,嫠蟾孤兔。寶扇歡叢,幾曾見、先窺朱戶。碧海漫漫,只有嫦娥,伴人悽苦。     冷落雲鬟香霧。念簫管樽前,幾家如故。玉斧空磨,問而今金鏡,更教誰補。桂殿高寒,料他日、天風難步。坐覺銀河西轉,關山夢阻。

 

江城梅花引·中秋對月憶杭州(近代•袁思永)

危欄獨倚俯江州。水東流。月西流。對月懷人,無奈是中秋。地盡楚南多石處,儘無數,劍鋩山,不割愁。     割愁割愁愁更愁。在潭州。憶杭州。一片一片往日事,雲影悠悠。為問吳山,兵火甚時休。濁酒且拚今夜醉,憑夢到,錢江第幾樓。

 

中秋夜新世界樓上玩月(近代·汪石青)

十日平原作暫遊,一千裡外又中秋。

別開世界成新賞,混入魚龍散旅愁。

月色不隨塵攘減,鄉情好賦浪濤休。

忽然放眼繁華外,遐想層層一倚樓。

 

中秋月蝕詩邀霜傑曉浦同賦(近代·金天羽)

吳剛伐桂年年事,叢桂花多引秋思。廣寒宮殿太瓏玲,霜兔杵藥期久視。素娥獨處厭岑寂,往往炫服走人世。世間兒女競嬋娟,簫管中秋沸吳市。太史書言月當蝕,蝕盡清光夜交子。眼見兇蟆怖色相,猙獰便恐修羅是。鐘漏未稀且行樂,步上酒樓啖羹胾。高寒月府本邃密,經始當年勞萬指。老兔從容布三窟,駭機觸發中逵死。月中依舊譜仙樂,擪笛人來曲偷試。

晶盤皎潔世所愛,撞壞端憂出纖稚。累累金粟充天庫,焰焰佛桑照海水。孥雲伸手掩眾目,鞸曰彎弓亡羿矢。閻浮世界掌上換,塵寰好夢知何似。舉頭見月仍笑靨,詎信淪沒從今始。天街列燭送歸騎,臥看桂影收窗紙。

 

中秋偶成(近代·黃假我)

八年負笈常為客,此日歸來客思牽。

眼底湖山驚改色,天涯風雨渺如煙。

悲鴻留爪尋聲遠,明月當窗任意圓。

良夜未央喧野炮,停杯傾聽隔江傳。

 

月中行·連日風雨,至中秋夜霽(近現代·汪東)

昨宵雨腳引如繩。泥潦過荒塍。忽看霽月羼華燈。曼衍戲偏呈。     年年此夕同斟酌,誰識刀、聚散無憑。風吹桂粟曉寒凝。殘夢尚瞢騰。

 

尾犯·和夢窗甲辰中秋之作(近現代·汪東)

步繞燭房空,遼海雁稀,難問音息。秋氣蕭寥,有吟蛩諳得。邀桂影、冰奩乍啟,泛梨花、瑤尊共拭。注年歡會,忍看片時,風起蕩塵跡。     曲闌依舊在,映月黯黮油碧。字刻叢篁,想盟言猶識。最堪笑、阿瞞情苦,世緣深、仙雲夢窄。繡裳霞茜,舞罷細腰誰能惜。

 

月中桂·中秋醵飲,月色猶籠薄靄。夜半起視,乃澄潔如畫(近現代·汪東)

桂影參差。看華燈上,初已漏雲隙。連旬潤雨,做一天涼意,同歡今夕。倚闌歌自適。但莫笑、杯寬量窄。重覿姮娥面,佳佔似此,應許放懷得。      朦朧澹煙如羃。恨清光未抵,鸞鑑新拭。吳娘善感,問幾家離聚,誰人能識。醉中殘夢醒,忍獨賞、乾坤靜碧。目斷蓬山路,才知廣寒非遠隔。

 

醜奴兒·中秋夜望月,用清真韻(近現代·汪東)

層陰隙處清輝漏,斜照東軒。桂影森寒。許折高枝未有緣。

便求玉兔長生藥,難駐朱顏。霧檻風欄。誰憑瓊樓海上看。

 

減字木蘭花·乙未中秋,用山谷韻(近現代·汪東)

一秋少雨。旋作輕陰仍散去。賞月筵開。金粟香濃入坐來。     天安門外。萬裡光明同勝會(明日國慶)。佇上高樓。直送姮娥天盡頭。

 

清平樂·中秋夜即事(近現代·汪東)

綌衣才換。不覺涼秋半。搖落梧桐三四片。依舊綠陰庭院。     月光初上林梢。驟驚風雨蕭寥。秉燭元非遊宴,未嫌負卻良宵。

 

念奴嬌·閏八月十五夜遊後湖作(近現代·汪東)

片雲消盡步長堤,不是前時風物。柳榭花亭兼竹所,只借鐘山為壁。空宇澄鮮,湖波蕩漾,照見頭如雪。華年雖逝,寸心依舊雄傑。      回想羈旅生平,如今真箇有,逸情飆發。夜靜扁舟猶打槳,欲與沙鷗爭滅。境落寰中,神遊天外,冷處風吹發。今年秋閏,一星添伴圓月。

 

蝶戀花·國慶後五日中秋(近現代·汪東)

生產連年高速度。十一逢雙,萬眾同歡舞。屈指中秋期日五。昂頭又見銀蟾吐。

革命濤翻風更怒。桂殿高寒,料亦殊今古。一箭飛來深著土。吳剛笑擲千年斧。

 

唐多令·中秋夜病院即事(近現代·汪東)

杖策倚層樓。新涼體少瘳。浦江邊、燈火漂浮。不見素娥宮殿影,渾忘了、是中秋。

聚處即良儔。歡然話未休。道無端、鬼瞰神州。一彈便摧妖鳥翼,談笑頃、固金甌。

 

八月十五夜月(近現代·馬一浮)

萬古中秋月,今年特地看。

身雲同出沒,人海各波瀾。

獨客乾坤老,千軍壁壘寒。

巴山吟望處,北鬥已闌幹。

 

江南好·中秋平湖泛月,信宿舟中(近代·袁克文)

平湖好,明月最圓時。一笛送歌吹婉轉,千燈照水漾參差,歸去幾人遲。

 

秋霽·丁巳中秋,同彥通作(近代·袁思亮)

如水樓臺,浸紺海冰壺,半剪秋色。搗藥流鉛,採香垂佩,素娥弄寒無力。掛尊餞夕。幾回閱世成今昔。但嘆息。人去、忍將歡意照陳跡。     應念倦旅,悵隔天涯,夜來鄉心,清恨何極。更蘭閨、晶簾下卻,多情翻自淚沾臆。彈向四弦留怨抑。到酒醒後,還怕晼晚韶華,舞鸞驚曉,冷蟾愁寂。

 

中秋夕家園玩月遇雨(近代·李履庵)

瓊樓玉宇不勝寒,我愧黃州帶雨看。

萬裡雲霾無礙月,彌天兵禍獨憑欄。

略陳瓜果酬佳節,願掬心肝對古歡。

兒女階前喧笑語,病夫隨分話團圞。

 

南樓令·中秋瑩園待月(近代·陳寶琛)

叢薄易黃昏。眾星簷際繁。好山河、生怕墓蟆吞。七寶催修成也未,一年事,彀銷魂。     秋色正平分。天風吹海雲。甚仙人、擎出金盆。只要高寒挨得過,怎秋月,不如春。

 

桂枝香·中秋蒙賞月餅(近代·陳寶琛)

中秋又及,正桂子香飄,拜恩籩實。一樣團團才滿,坼還成十。金盤玉屑分明是,憶冬郎、禁中曾直。倚床閒啖,丹心最苦,素餐滋恧。     咄宮闕、何年此夕。便影就山河,怎禁蟆蝕。如許高寒樓宇,寘餐誰璧。合修七寶談容易,但畫地、啖名奚益。太清休滓,含毫欲賦,為君停食。

 

中秋夜左湘陰園池坐月(近代·陳去病)

洛社清遊已足誇,宵深遠詣故侯家。

亭臺零落供吟眺,士女清嘉樂歲華。

一老驚人尊古德,得僧閒坐說天涯。

文章我亦差堪幸,擲筆來烹藏衛茶。

 

中秋臥病百子岡得亞青死耗(近代·陳去病)

自是非人所居地,可堪憂患此餘生。

千山瘴重原多厲,一劍身輕奈獨行。

肝膽而今誰與仗,平生應待我傳名。

恩仇未了君先死,忍向秋原看月明。

 

中秋寓樓寫望,烽火倉皇,西風衰鬢,不知今夕何夕矣(近現代·汪兆鏞)

小有聖湖趣,倚樓情邈然。

山遙微點墨,水闊暗生煙。

攬景非吾土,浮家各一天。

懸知今夜月,無賴向人圓。

 

中秋聚飲(三首選二)(近代·陳隆恪)

三分月夜幾分愁,飲淚佯狂對破甌。

我亦驚心溪變酒,牛衣醉透五中秋。

 

今宵佳節合秋分,鄰叟雄談倚半醺。

一擲蟾光千萬裡,蜀山病榻共氤氳。

 

中秋夜同十一、孟真諸公還自西山(近代·陳隆恪)

小樓消永晝,片月吐晴天。

掃黛山痕淺,迷空野色連。

羈懷牽往跡,塵夢拾良緣。

未得傳巵酒,南瞻亦渺然。

 

中秋夜陰雨,病中作(近代·陳隆恪)

侷促高樓束百哀,海隅蜃氣撲簾來。

餘生一餅酬佳節,宿疾三年護禍胎。

咽雨蛩聲籬畔訴,埋雲蟾影鏡中開。

蒼茫遠接憑欄思,應憶尊前笑語陪。

 

中秋前二日頌洛、病樹見過,用十三元韻同作(近代·陳隆恪)

似聞腰鼓喧闐過,微覺簷曦旖旎溫。

據榻一身忘世味,款關二客剖秋痕。

侯王槐穴能成夢,談笑桃源竟有村。

佳節安排天際月,更從銀海醒詩魂。

 

中秋夜偕家人步月(近代·陳隆恪)

案餘瓜果伴爐燻,款步來聽雁叫群。

天籟橫流風萬裡,夜涼無縫月三分。

飄揚笛外迷羈客,咳唾筇邊引細君。

回首菜畦蟲語路,一時恩怨總紛紜。

 

中秋夜涼臺看月(近代·陳隆恪)

匡廬佳節草堂中,回首可堪嘆轉蓬。

依舊寒光籠北鬥,只餘衰鬢浴西風。

迎塵樓檻蟲聲度,窺市柴扉犬吠空。

眼底歡騰人海夜,懸知待捧日輪紅。

 

桃源憶故人·中秋夜雨(近現代·周煉霞)

簾櫳拜月心香瓣,負卻年時清願。無賴雨絲風片,浪把良宵賤。

素娥病了蟾蜍倦,深掩廣寒宮殿。知否人間痴喚,珍重千千萬。

 

水調歌頭(近現代·蘇淵雷)

      丙辰八月,間關出京,取道大連至上海途中,適值中秋。快賦一闋,用東坡原韻。

今夕蟾光滿,照徹水中天。乘風破浪歸去,揮手謝華年。多少塵緣繾綣,歷歷山河幻境,千裡仰清寒。椅檻酹明月,行樂信人間。    黃瀾泛,滄波遠,枕船眠。心潮上下搖影,萬頃共澄圓。過眼燕雲遼鶴,處處關山難越,兒女喜安全。亦有懷人意,秋水隔娟娟。

 

念奴嬌·中秋寄內(近現代(近現代·張伯駒)

無人庭院,墜夜霜、溼透閒階堆葉。月是團圞今夜好,可奈個人離別。倚遍雲闌,立殘花徑,觸緒添悽咽。滿身清露,更誰低問涼熱。    記得去年今日,盈盈雙袖,滿地明如雪。隻影那堪重對此,美景良辰虛設。玉漏無聲,銀燈息焰,總是愁時節。誰家歌管,任他紫玉吹徹。

 

秋霽·中秋同韻綺鶴孫西明泛舟昆明湖賞月遲景榮吹笛王瑞芝操弦和之(近現代·張伯駒)

千裡嬋娟,與玉闕瓊樓,共一顏色。寒似層冰,皎如圓鏡,照來水天雙澈。一葉剪碧,荇飄翠帶魚盈尺。隔樹陰蛩語,長橋橫臥少人跡。     歌板暗訴,怨抑沉沉,夜闌秋聲,都入瑤笛。倚蘭橈、臨流顧影,人間未應有今夕,疑是廣寒天上客。素娥何處,應似桂殿同遊,滿身清露,去時還溼。

 

人月圓·己丑中秋與正剛敏庵燕園步月(近現代·張伯駒)

分明鏡裡樓臺影,夜氣幻山河。清光依舊,年年長好,秋意偏多。

前遊休問,相逢客裡,無酒無歌。與君不睡,今宵同賞,明歲如何?

 

人月圓·餘居效墅四度中秋癸巳園易主中秋夕居城適濟南關友聲君來小酌同賞月因賦

(近現代張伯駒)

百年幾換樓臺主,明月自團圓。清輝到處,千門萬戶,不問誰邊。    思家張翰,無家張儉,等是痴顛。但能有酒,又能有客,同賞同歡。

 

拜星月慢·甲午中秋與婁生稼庵鍾美賞月依夢窗韻(近現代·張伯駒)

露淨街聲,月涵空影,一瀉銀河垂地。此夕年年,換清涼人世,與君賞,試向闌幹曲處微步,冷浸羅衣如洗。故國天涯,共光輝千裡。    豆籬邊、絡緯啼寒砌,隔牆和、斷續砧聲起。客心容易悲秋,泫燈花紅膩。怕良宵、酒少偏多醉。笙歌散、小巷家家閉。但舉頭猶自團圓,照羈人愁外。

 

人月圓·甲午中秋敏庵舉家自蜀返而正剛去津餘聚後歸家更獨賞月有作(近現代·張伯駒)

恆河沙數星辰繞,一月在中天。婆娑無影,山河不動,萬象清寒。     蠶業客返,津橋人去,各自團圓。我身彈指,光明長在,盈昃隨緣。

 

人月圓·中秋無月(近現代·張伯駒)

連朝風雨無憑準,天意未教晴。良宵難負,卻宜作客,不動鄉情。    循環一理,盈還又缺,缺又還盈。暫時韜彩,浮雲散去,何礙光明。

 

齊天樂·乙亥燕山中秋,憶故裡林家同竹韻看月(近現代·何振岱)

林家臺上招同過,冷冷茗鷗閒坐。露瓦飛螢,星河渡雁,月好層雲初破。憑高天大。望雙塔疏燈,小紅禪火。廢寺殘鍾,夜香未灺舊蓮座。    風光帶愁無那。客窗還照影,屏背閒臥。夢裡家山,離邊語笑,想到冰輪西墮。君吟孰和。也聽徹涼蛩,瓶蕤低嚲。漫念燕京,恁蕭寥似我。

 

臨江仙·中秋日荻老約餘作追月之會予以邇時早睡不赴因以小詞戲答並示諸公(近現代·吳灝)

說盡浮生原一夢,夢來苦恨多情。如何無夢過生平。江天無限景遙見、月華生。

多事苦思追素月,年年依樣分明。愁看兩鬢可憐青。三春容易過秋水、夢娉婷。

 

水調歌頭·黃山中秋(近現代·徐震堮)

今夜天都月,飛墮酒杯前。桃花溪上閒步,山翠壓吟肩。遙揖匡廬五老,俯攬潯陽九派,塵世正蒼然。歸去北窗底,欹枕聽鳴泉。    皋蘭下,回首處,惜流年。冰壺影裡浩蕩,秋色接祁連。世故魚龍百變,光景煙花萬裡,老骨尚能堅。九節青玉杖,拄到白雲邊①。

 

百字令·丁亥中秋前一夕,與諸公會宛春山齋,圍尊待月(近現代·徐震堮)

空山煙斂,晚香飄、風墮遙天笙磬。十二玉樓雲櫛櫛,佇想一奩端正。秋色西來,流光東注,不負尊前興。姮娥何事,背人偷掩鸞鏡。    我欲爛醉高歌,舉杯相屬,中有滄桑影。老桂婆娑誰斫卻,放出清光千頃。無定河邊,紇幹山上,幾處霜華冷。一聲裂笛,四山棲鳥都醒。

 


石州慢·中秋夜遊虎邱,適逢月蝕,時星稀露冷,萬象泬寥,薈薄幽陰,疑非人境。餘呼茗坐千人石,雲破月來,笛聲發自林際,撫時感事,殊難為懷。乃寫此調,以寄其鬱,仍用方回原韻(近現代·葉恭綽)

夜氣沈山,商音換世,愁與天闊。留人巖桂攀餘,夢遠塞榆都折。瓊樓影暗,忍照破碎河山,傷心還話團圓節。涕淚玉川吟,剩枯腸如雪。     歌發。風亭笛弄,滄海珠生,寄懷渾別。恨逐胥濤,越網千絲誰結。全消虎氣,算有墮粉零香,清宵索伴蛩聲絕。怕半鏡重圓,異當時明月。

 

浪淘沙·廣州中秋小極,樓居不能見月(近現代·葉恭綽)

往事怕回頭。舊管新收。斜陽如水祗西流。海涸天翻閒過了,愁煞沙漚。

塵世感遲留。玉宇瓊樓。千門萬戶野煙稠。病榻昏燈愁坐對,也算中秋。

 

浪淘沙·翌日用韻再賦(近現代·葉恭綽)

淅米向矛頭。此局誰收。一壺依約系中流。待挽狂瀾驚望若,身世虛漚。

叢桂為誰留。風雨高樓。清宵還喜碧雲稠。燈火幾家人雜沓,知是中秋。

 

浪淘沙·中秋再詠(近現代·葉恭綽)

越秀舊山頭。佳景誰收。沉沉珠海祗東流。六十年來多少事,都付浮漚。

行跡苦淹留。悶倚層樓。清輝頻阻綠陰稠。大地山河渾不見,如此中秋。

 

望江南·臥床半載,又遇中秋,月色清澄,未由遊賞。因念平生屢辜佳節,遂追憶中秋往事之可念者,為詞數首以紀夢痕,他日或有佳篇,增成故實,此則打油擊壤而已(近現代·葉恭綽)

中秋好,寶漢憶茶寮。對月高吟聲裂石,傷時殘淚語如潮。難忘此清宵。

中秋好,山寺憶濂泉。絕頂煙嵐清到骨,下方樓閣望疑仙。今夕是何年。

中秋好,湖泛憶昆明。水底魚遊吞月色,草間蛩語答秋聲。御賞可曾經。

中秋好,罨畫舊溪頭。百裡清光縈把盞,四圍山色裹行舟。佳景若為酬。

中秋好,最好虎邱山。茗椀淡宜寒月共,篴聲柔似暮雲閒。往事夠悽潸。

中秋好,印月賞三潭。叢薄暗疑煙墨畫,微波澄似水銀涵。誰與共幽探。

中秋好,永夕石湖旁。串月每疑天作戲,依山仍以水為鄉。何日買滄浪。

中秋好,幾度憶吳淞。江海雙光澄晚鏡,林邱一曲度晨鐘。相約繼遊蹤。

中秋好,難忘在高齋。小閣天風環佩響,橫江煙雨畫圖開。何減住蓬萊。

中秋好,香港景翻新。簫鼓中流凌萬頃,簪裙豪氣壓千人。碧海正無塵。

中秋好,孤賞翠微旁。小築幽棲原幻住,安心是處更無鄉。惆悵不能狂。

中秋好,蟄伏小樓中。複壁蝸居難見月,危巢燕幕屢驚風。愁對一燈紅。

中秋好,舉國正狂歡。喜見銀河方淨洗,誰雲玉宇尚高寒。另眼一相看。

相關焦點

  • 爭鳴詩刊第114期
    上巳節黎城古渡水韻詩會有記張華興三月初三花色明,依依柳岸帶春行。潞川烽火漳河渡,西仵飛虹曲水聲。十載壯懷空白首,一篇拙賦滿黎城。此間詩意誰堪醉,老酒新聲都是情。白裙綠傘畫般同。秋高氣爽枝頭掛,累累酥梨笑意融。相見歡·詠杏花金琳風吹塞上花紅,映蒼穹。蝶舞杏枝春色,更情濃 。遊人醉,駝城味。意無窮。三月芳菲初韻滿長空。
  • 【梅亭詩刊】011期 吟月
    朗照高枝驚鵲夢,情鍾亭閣詠詩篇。 冰魂流瀉煙紗韻,疏影縈浮玉露仙。 喜看中秋庭院裡,闔家歡聚賞嬋娟。 【七律】為中秋國慶同日而詠月 文/王勤禮 誕辰欣得月娥儔,祥漫銀盤灑九州。 沃野蔥蘢豐五穀,明堂吉瑞醉三秋。 劍持精銳關山勇,志仗嬌嬈玉帛遒。
  • 【鳳鳴詩刊】同題詩會 2017 (第35期)|| 龍臥南陽靜,躬耕隴畝同,經綸滿腹未成空
    原創詩歌電子微刊                             第283期(總574期)1—1版          同 題 詩 會  2017(第35期)本期同題詩 《三國演義》本期主持:  沙鷗參與詩人:  (41)1.沙鷗2.厚德載物3.
  • 中秋民俗古今談--文化--人民網
    原標題:中秋民俗古今談   古代:女子拜月祈求美麗容顏   從古至今,有關中秋節最有名的傳說莫過於嫦娥奔月。據公開資料顯示,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於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
  • 爭鳴詩刊第六十七期
    精彩回顧:爭鳴詩刊第六十六期爭鳴詩刊第六十五期爭鳴詩刊第六十四期爭鳴詩刊第六十三期爭鳴詩刊第六十二期爭鳴詩刊第六十一期爭鳴詩刊第六十期爭明詩刊第五十九期爭鳴詩刊第五十八期爭鳴詩刊第五十七期爭鳴詩刊第五十六期爭鳴詩刊第五十五期爭鳴詩刊第五十四期爭鳴詩刊第五十三期
  • 【中秋佳節】中秋節的由來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 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 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 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 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
  • 爭鳴詩刊第113期
    遙盼蘭宮仙子,奔月下,同我橫潮。忘歸路,天垂殿華,掛上枝梢。滿江紅  獻給祖國七十華誕劉成宏      盛世堯年,江濤起、波瀾壯闊。同臂畫、英雄浩氣,富民情切。天眼尋幽開昊宇,神舟探密遊瑤闕。賴舵手、揮彩寫鴻猷,心頭熱。
  • 中秋節 | 三秋之半,故名中秋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一說中秋節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二說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
  • 中秋節詩詞專輯|皓魄當空鏡九州,金風玉露又中秋
    詠中秋作者/黃葉樹碧空雲淡暑天收,金桂花開過仲秋。皓月銀輝明大地,團圓品酒樂悠悠。中秋對月作者/談笑鴻儒無雲正好與君逢,今晚孤光繞桂宮。玉宇樓臺歌宴舞,蟾盤共賞世人同。八月中秋明月夜,離家遊子倍思鄉。拜月作者/劉志廣九曲衷腸難了情,古今心事一輪中。跪天遙寄三杯酒,捎去草原楓葉紅。
  • 中秋小知識 你知道中秋節的由來嗎?
    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 中秋節:古今共明月,天涯共此時
    在中秋節的演變過程中,古老的禮俗與眾多神話傳說及中華傳統文化中其他諸多因素結合在一起,最終形成了內涵豐富的重要節慶。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圍繞著月宮的一系列神話,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唐明皇遊月宮等,它們給月宮掛上了七彩霓虹般神秘絢麗的光環,使之充滿浪漫色彩。唐代中秋賞月宴飲之俗已頗為盛行。
  • 【小樓聽雨詩刊】中秋同題:撩人兩個中秋月 紙上朦朧天上明
    6.中秋節懷念臺灣同胞丁漢江(福建)清秋一月中,照遍九州同。莫使孤鴻影,猶留海峽東。7.中秋張明新(山東)無月尚長憶,中秋思更頻。遙知千裡外,同看一團銀。31.中秋寄懷三首之其一 張祚勳(上海)一年最是合高風,佳節有懷誰與同? 詩夢已然天地外,冰心徒爾古今中。 月盈九陌多吟菊,露滴三吳獨轉蓬。 筆底關情浮逸遠,松煙縷縷入層穹。
  • 歐洲龍吟詩社【龍吟詩詞】第16期: 胡明國 耕讀雲嵐裡,生輝蓬蓽間
    1984年畢業於浙江省委黨校理論專科班,其後任永嘉縣委黨校組教科長,1989年來法定居至今,現為歐洲龍吟詩社社長。同為歐共體,各剪合身裙。  蘆花無主空中舞,萱草有根塗上肥。一葉扁舟天際遠,晚亭佇立嘆斜輝。 賀埭下村育才基金會成立弱水三千飲半瓢,春暉寸草報朝朝。足行萬裡宜垂夢,馬騁九洲應搭橋。山月低徊知故裡,龍門高跳待天驕。恵風吹醒村前菊,好共鄉賢學舜堯。
  • 東營市公安局中秋節特輯:一樣的中秋佳節,不一樣的警察故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超 通訊員 溫明東 解朋龍中秋,一個「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日子。中秋,一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日子。中秋,一個「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日子。中秋節,「團圓」始終是萬千國人無法割捨的情懷。同守一輪月,心繫萬家情。
  • 中秋節習俗有哪些?來石景山區圖書館了解中秋傳統文化
    花好月圓人團圓為慶祝2020年中秋、國慶喜相逢,石景山區圖書館在10月1日至8日的「雙節」假期中,為期待已久的讀者朋友們推出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快來看看吧!系列成人活動吃月餅、玩兔兒爺、吃團圓飯……你的中秋節習俗都有哪些呢?石景山區圖書館以「月圓京城 情系中華」為主題,通過各種閱讀活動帶你感受中秋節的節日文化。中秋節主題講座特別邀請趙傑教授為大家講解中國節日傳統文化。
  • 戊戌中秋節詩詞曲賦專刊(詩詞曲賦選刊第122期)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今天編輯今人詠中秋節及中秋月詩詞曲賦專刊,以示永遠留念。一、張志民老師宿泰安夜色如潮豈有聲?獨居孤館傍山青。一燈如豆燃幽夢:日跳鯨波出巨溟。
  • 中秋起源、中秋節傳說、中秋習俗
    我國是古老的農業國家,古人經長期觀察認為,月亮的運行同農業生產和季節變化有很大關係,因此祭月就成了祈禱國家長治久安的一項重要祭祀活動。《周禮》記載,我國周朝時就有中秋之夜擊鼓賦詩以「迎寒」的活動,周天子每年秋天都要舉行「夕月」儀式。春秋戰國時,日月神分別稱為東皇公、西王母。後世的月神嫦娥即由西王母(最早名常羲)演變而來。北魏、隋唐以來,歷代都有秋分祭月的禮儀。
  •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 中秋節,一起盤點我國各地中秋習俗
    中華民族地大物博,民族眾多,風俗也千差萬別,只一個中秋節,就有各種不同的風俗,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的,並帶著濃厚的地方特色。四川人過中秋節除了吃月餅之外,還要打粑、做麻餅、殺鴨子、互送蜜餅。許多老鄉還將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小童在柚子上插滿點著的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更是中秋節要祭土地、扮演雜劇、聲樂、稱為「看會」。
  • 桃花源詩刊第16期同題詩詞,五月五端午吊屈原
    桃花源詩刊第16期同題詩詞:吊屈原本期出題老師:宋麗麗第一部分 七律七律 ① 吊屈原文/鍾靈毓秀七律 ② 詠屈子文/單嶸夢裡依稀九畹茵,白頭掩卷嘆沉淪。有茶靜靜聽新雨,無曲哀哀憶故親。我誦離騷驚拍案?君來約月贊凝神。
  • 國慶中秋,同喜同樂!
    國慶和中秋將至,巧合的是,今年中秋也出現在10月1日這天。天文專家表示,中秋節和國慶節同一天,在21世紀僅發生4次,比較罕見。上一次是2001年,另外兩次分別在2031年和20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