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深入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 鄉村面貌換新顏

2020-12-18 閩南網

移風易俗、評星級戶、志願服務……福建深入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鄉村面貌換新顏

  文明之花,俏在村鎮

  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福建共有67個村鎮獲得「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殊榮。「全國文明村鎮」每三年表彰一次,是目前對一個村鎮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水平的最高評價。近年來,福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神文明建設重要指示精神,不斷加強鄉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入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持續倡導移風易俗,塑造鄉村文明新風,實現鄉風民風、人居環境、文化生活美起來。

  移風易俗有新招

  「安康幸福人人愛,賭博浪蕩成禍害。打捕查某積極賺,一家大小樂開懷。……」在泉州市惠安縣山霞鎮,文明、禁賭等宣傳內容以閩南語歌謠的形式,通過綜治巡邏隊、環衛清潔車的小喇叭,傳入街頭巷尾,深入田間地頭。

  近年來,山霞鎮建立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和禁毒禁賭會,將移風易俗納入村規民約,細化婚喪喜事操辦規範。同時積極引導鄉賢、企業家,將原計劃用於禮俗開支的資金用於捐建鄉村少年宮、建設教學樓、設立「獎教獎學基金」等公益事業。崇尚文明、勤儉節約的新風尚正在形成。

  水車、石磨、石臼等農家器具,惠安風格服飾、古早床、婚轎……在山霞村文化公園旁,坐落著一家「古早味」民俗館。80歲的鄉賢陳木春2014年自費整修自家祖厝,從惠安各地搜集了近千件反映明清以來閩南民風民俗的老物件,建成「農家民俗館」免費對外開放。如今,民俗館已成為福建省家風家教示範點和山霞鎮婦女、青少年活動教育基地等,也吸引了眾多省內外遊客乃至海外僑胞前來參觀。

  用家風帶村風,以村風揚民風。在陳木春的帶動下,山霞、田墘、下坑等村的村民將空置的成片古大厝,改造修繕成南音室、書畫室、閱讀室等群眾休閒文化場所。以往使用率低的祖祠也變身農村調解室、文化講堂、家風家訓館、孝文化教育基地等,成為農村精神文化教育的新窗口。

  爭先創優村貌新

  「以前村民生活垃圾亂扔、柴火亂堆、家禽放養,到處髒亂差,村民常常因小事爭個不休。」回憶起村子的過去,三明市三元區西際村原黨支部書記餘振遠深有體會。如今,村裡每家每戶爭先創優,共同參與環境整治,村裡面貌煥然一新。

  近幾年,西際村大力發展果業,探索強村富民路子,同時引導村民開展「創十星、評十戶」活動,對於在道德、誠信、守法、公益、衛生、文化等十項內容達標的家庭給予「十星級文明戶」牌,並張榜表彰。村民自評互評,每季度查評一次,好的村戶獎勵,不好的摘「星」。目前,西際村共有180戶,「十星級文明戶」有164戶,達到90%以上。

  2019年6月,西際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整合村綜合文化活動室、會議室、文化體育廣場等現有村級公共服務陣地資源,形成固定的實踐場所和配套設施。西際村曾是紅軍情報傳遞、信息聯絡、緊急物資輸送的重要轉運站,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因此,實踐站還聯合小學培養了一支「紅娃娃」宣講隊,由小學生當講解員,傳承紅色基因。此外,成立環境保護志願服務隊、鄉風文明倡導隊、農業技術推廣隊、愛心幫扶志願隊4支志願服務隊伍,常態化開展活動。

  農民文明素質教育是提升鄉風民風的重要抓手。在西際村,新型農民的培育工作也在不斷實踐中。每月都有農業專家到村裡,為村民們開展柑橘種植技術等實用技術培訓,受到廣泛歡迎。

 志願服務暖人心

  在漳州市東山縣銅陵鎮頂街社區,每條巷道口和古厝外牆都掛著一個牌子,標明責任人姓名和聯繫方式、鎮掛鈎幹部、共建單位黨員、服務區域和崗位職責等。紅帽子、紅馬甲、小紅旗,轄區各個角落都有「小巷管家」志願者的身影。

  「大家有什麼問題都願意找『小巷管家』。在志願者的帶動下,大家自覺管好家門口的衛生,還自願參與社區各項事務。」頂街社區書記林惠兒說。自2019年1月頂街社區有了「小巷管家」後,這些來自社區的熱心志願者每日巡、勤隨訪、隨手做、實時報,做好綠化養護、環境衛生整治、鄰裡糾紛調解、古城遊覽嚮導、治安維穩巡邏、弱勢群體幫扶等事務,傳遞社情民意,成為社區治理的左膀右臂,有效調動了轄區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

  「好厝邊」「初心紅圓夢」「鄰裡守望」……在銅陵鎮,各個社區都有一支像「小巷管家」一樣的特色志願者團隊。同時,還有56支基層群眾身邊的志願服務隊伍,經常性開展家園整治、交通文明勸導、義診、免費理髮、科普宣傳等志願服務,對孤寡老人、殘疾人、留守婦女兒童開展扶貧助困送溫暖行動。互幫互助,共議家園事,群眾積極參與基層治理與服務,社區活力也被大大激發。(記者 蘇依婕)

原標題:福建深入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 鄉村面貌換新顏

責任編輯:方迪

相關焦點

  • 中央文明辦關於在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明辦,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各成員單位: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優勢,廣泛動員群眾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 鄉風淳厚文明 鄉村美麗振興——西安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亮點紛呈
    今年以來,陝西省西安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深入實施「美麗人家」建設工程、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濃鬱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在打通教育、服務、宣傳、引領群眾「最後一公裡」上邁出了堅實一步,全市農村文明程度、社會風氣等發生可喜變化,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了,心勁兒也更足了
  • 村莊美,家風美,青州廟子鎮鄉村綻新顏
    村莊美,家風美,青州廟子鎮鄉村綻新顏大眾日報記者 石如寬2020-11-17 14:57:36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初冬時節。沿著鄉村公路前行,一幅幅美麗的鄉村景象撲面而來。近年來,青州市廟子鎮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通過開展農村垃圾治理、美麗庭院建設、村容村貌提升等,實現人居環境的綜合整治、全面整治、深度整治,以點帶面,連片成線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展現出新面貌、居民呈現出新氣象、生產生活展現出新質態。
  • 村落換新顏~面對這樣的金港村,你酸了嘛~
    村落換新顏~面對這樣的金港村,你酸了嘛~ 2020-11-04 2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藍水綠窗明淨 鄉村舊貌換新顏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  自2018年以來,清鎮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原則,制定《清鎮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以建設富美宜居鄉村為目標,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創新機制,積極動員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強化各項舉措,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 鄉村沃野鋪錦繡 人居環境煥新顏
    鄉村沃野鋪錦繡 人居環境煥新顏——我市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綜述2018年啟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以來,全市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學習浙江「千村示範、萬村整治」經驗,大力實施「三大革命」「三大行動」,各項工作取得豐碩成果,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 文明之美的新時代畫卷——福建三明文明創建探索紀實
    20世紀80年代初,全國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活動集中展現了理想信念、精神面貌、行為規範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找到了行之有效的載體與途徑。三明市文明辦負責人認為:「當時,三明市創造性地把開展『五四三』活動與解決城市的髒亂差相結合,在為群眾幫忙解困中找到突破口,得到了市民熱烈響應,一場轟轟烈烈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由此展開。」
  • 「十三五」期間吉林全省精神文明建設綜述
    一場場「吉林好人」「道德模範」的生動宣講,一次次志願服務活動的豐富開展,一張張溫暖友善的甜蜜笑臉……在吉林大地,文明和諧的場景遍布城鄉巷陌,精神文明建設的各項活動如春風化雨,滋潤心田。「十三五」以來,全省精神文明建設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開展文明創建工作,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精神文明建設碩果纍纍,公民文明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全面提升,大美吉林的畫卷遍布文明之花。
  • 廣寧縣以文明創建助力鄉風建設 煥發鄉村新活力
    記者在廣寧縣了解到,隨著文明創建的有序推進,廣寧縣的不少鄉村建起了文化廣場,豐富了村民們的文化生活,增強了村民和鄰裡間的溝通聯繫,展示了村民良好的精神風貌。湘下村委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過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明生活,還吸引了大量群眾前來觀看或參與,進一步擦亮了湘下的文化、旅遊和產業品牌。鄉風文明建設,是廣寧縣一直致力推進的重點工作,湘下村嶄新的鄉村文化面貌,是廣寧縣的眾多鄉村推動文明創建的一個縮影。
  • 以模範機關創建為引領 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
    5月28日,在省委直屬機關工委召開的省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推進會上,省委直屬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焦豫汝公布的一組數據溫暖人心。    會議指出,近年來,省直各單位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不僅豐富了黨員幹部職工文化生活,還有力傳播了社會主流價值、提升了社會文明程度。
  • 《內蒙古自治區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管理辦法》
    第九條 參評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社區(小區)和文明家庭,應當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能夠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能夠持續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 建設美麗鄉村 宜村宜居促振興——雙遼市全力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近年來,雙遼市全力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通過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農村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村屯面貌明顯改觀,為全市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效提升了農村群眾的幸福指數。  作為雙遼市「四好農村路」示範村,忠信村不斷加大村屯路建設力度,對12條村屯縱橫街道、一條精品線街道以及3條村屯外道路進行了全面建設,實現了鄉村道路「戶戶通」。「四好農村路」的建設,不僅使忠信村有了停車站點,方便了群眾出行,也為該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棚膜經濟、庭院種植、雜糧種植提供了依託和便利。
  • 工作總結範文:2020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總結5篇
    【篇二】今年以來,我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精神文明建設的工作部署,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開展「文明xx十大文明行動」和移風易俗工作,深入開展公民道德實踐活動,持續深化各類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著力培養時代新人,著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為加快生態旅遊島富美新
  • 板橋鄉開展「整治人居環境讓美麗農村迎新貌」工作
    11月17日,板橋鄉開展常態化「整治人居環境讓美麗農村迎新貌」工作。板橋鄉組織各村組成清潔隊伍,對村莊的人居衛生進行整治。由村民、村幹部等人組成的清潔隊齊心協力,集中清理村道、河道的枯枝落葉、紙屑菸頭等垃圾,並全力整修道路,改建廁所,爭取全方位打造乾淨、整潔、舒適的宜居環境。
  • 福建:文明之花,俏在村鎮
    臺海網12月16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我省共有67個村鎮獲得「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殊榮。「全國文明村鎮」每三年表彰一次,是目前對一個村鎮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水平的最高評價。
  • 貴州遵義新蒲新區: 文明村鎮創建全覆蓋 文明實踐助力鄉村振興
    中新網貴州新聞11月25日電(李沈)為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深化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制定《遵義市新蒲新區「四在農家·文明村鎮」創建活動三年行動方案》,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統攬,以志願服務為基本形式,分年度、分層次紮實開展文明村鎮創建,目前已成功創建縣級文明村鎮55個、市級6個、國家級
  • 【美麗鄉村】莫旗奎勒河鎮扎如木臺村
    為把我市「十個全覆蓋」喜人成果通過網際網路全面的展示出來,市委宣傳部、市「十個全覆蓋」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決定開展呼倫貝爾市「美麗鄉村」網上評選活動
  • 河南平輿:跑好精神文明建設接力賽
    「如今的平輿,城市面貌明顯改觀,城市品位明顯提升,市民素質明顯提高,人民幸福指數不斷上升。看著這些改變,創建成為全國文明城市,我們信心十足。」平輿縣委文明辦負責人說。同時,開展道德模範先進事跡報告會,組織道德模範、身邊好人走進機關事業單位、鄉村、學校、社區、企業,開展道德故事巡講60餘場次,推動全社會形成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良好風尚,號召市民學習道德模範、爭做道德模範,不斷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
  • 情暖鄉村文化行——武警福建總隊「文藝輕騎隊」到定點扶貧村慰問...
    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農村文化建設發展,近日,武警福建總隊「文藝輕騎隊」聯合省市文旅部門歌舞團到寧德市壽寧縣上黨村和龍巖市長汀縣晨光村開展「精準扶貧、文化下鄉」專項慰問演出,給村民們帶去了歡聲笑語,豐富了村民們的文化生活。
  • 文明之美的新時代畫卷———福建省三明市文明創建探索紀實
    創作情景音樂劇《風展紅旗如畫》,是三明市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11次深入三明調研、16次作出重要指示精神的舉措之一。從今年8月28日上演開始,該劇已成為三明市廣大幹部群眾堅定理想信念、永葆文明創建的初心與使命、投身新時代文明創建工作的重要載體。  20世紀80年代初,全國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