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風淳厚文明 鄉村美麗振興——西安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亮點紛呈

2020-12-16 中國文明網

  今年以來,陝西省西安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深入實施「美麗人家」建設工程、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濃鬱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在打通教育、服務、宣傳、引領群眾「最後一公裡」上邁出了堅實一步,全市農村文明程度、社會風氣等發生可喜變化,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了,心勁兒也更足了。

   文明實踐  

   黨和群眾之間的連心橋  

   「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以來,我們整合盤活各類資源,打造了子午黨校「123+N」等品牌活動,在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困難的同時,把黨的新理論新政策送到農民家中,農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長安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趙曉薇說。

   西安市以長安區、藍田縣全國試點建設為契機,立足實際、著眼長遠,制定出臺了《關於在全市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深化拓展試點範圍,著力打造「西安樣板」。

   據介紹,全市現已建立市、縣(區)、鎮(街道)、村四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立「8+N」志願服務隊伍1300餘支,開展「迎綠色十四運、做秦嶺生態衛士」「文明餐桌 西安在行動」「暖陽在XIAN」關愛空巢老人、「蘭花草」關愛留守兒童、「周末哪裡去,一起做公益!」等主題文明實踐活動1700餘場次,開展以宣講理論政策、人文關懷、疫情防控等為主要內容的文明實踐活動2200餘次。

   文明創建 

   鄉村文明程度的晴雨表 

   臨潼區秦俑村依託毗鄰兵馬俑的優勢,開辦農家樂110餘家,民俗客棧140餘家,秦俑複製品工藝廠6家,人均旅遊年收入達3萬元以上。「村民腰包鼓起來後,我們持續加大省級文明村創建力度,全方位推動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老百姓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現如今正在全力創建全國文明村。」村黨支部書記楊興利說。

   近年來,西安市持續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等創建評選活動,農村社會文明程度和農民文明素質顯著提升。

   據了解,目前,全市創成各級文明村鎮476個,其中全國文明村鎮9個;評選出區(縣)級以上文明家庭2054戶,其中,全國文明家庭1戶,省市級文明家庭48戶;全市75%的行政村開展了「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掛牌數近5萬戶。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一個個創建個體,不遺餘力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在全社會凝聚起了積極健康、向善向美的磅礴力量,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持續向好,廣大農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和獲得感。

   美麗人家 

   建設文明家園的奠基石 

   「我們以『美麗人家』建設為載體,常態化開展道德講堂、『十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評選等活動,大力弘揚傳統美德、良好家風,就是要以小家美來帶動鄉村美。」臨潼區秦陵街道孫馬村黨支部書記孫富平說。

   今年以來,西安市2次召開全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暨「美麗人家」建設工程現場會,交流經驗、總結工作,從家庭入手,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引導農民建設小家,美麗大家。

  「結合『我們的節日』,在廣大農村深入開展經典家規家訓家書、我的家風故事、家規家訓進萬家、傳承良好家風微視頻徵集等活動,已將徵集到的5萬多條好家規、好家訓送進1407個村莊。」西安市委文明辦工作人員介紹。

  在藍田縣、臨潼區等地農村,人們經常看到,牆上,石榴熟了、柿子紅了的豐收畫面喜氣洋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等通過手工畫、農民畫、手繪牆等方式展示出來,貼近生活、溫潤人心,成為農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目前,全市75%的行政村都建設了鄉風文明一條街,人們在仁義禮智信傳統美德和善行義舉榜、道德模範典型事跡等教育薰陶下,提升了思想境界,言行舉止更加文明。

  移風易俗 

  農村精神文明的助推器 

  「新婚禮文明不失喜慶,莊重不失熱鬧!」這是藍田縣三官廟鎮小夥馮翔對自己婚禮的評價。馮翔口中的婚禮叫作「藍田新婚禮」,與傳統農村婚禮有所不同,獨具地方文化特色,包括誦鄉約、頌黨恩、立家訓、送文化、伴手禮等5個環節。

  「我們對全縣婚慶機構婚禮主持人進行新思想、新理論、新政策、新風尚培訓,讓婚禮主持人成為文明的使者、政策理論的傳播者、移風易俗的推動者。」藍田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韓健說。

  西安市針對部分農村婚事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積極推廣「藍田新婚禮」創新做法,從教育、制度、監督等方面探索常態長效舉措,切實減輕群眾經濟和精神負擔。

  據了解,西安市95%的行政村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將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拒食野生動物等納入其中,不斷提升村民文明意識。85%的行政村設置了善行義舉榜,成立了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村民自治組織,圍繞群眾關心的大事小情常態化開展道德評議活動,形成了好人好事有人誇、壞人壞事有人抓、新風正氣傳得開、陳規陋習必須改的生動局面。

  鄉村旅遊 

  扮靚美麗鄉村的新引擎 

  「我們村按照文旅融合的發展思路,打造特色民宿、發展鄉村旅遊,現有民宿110餘戶,床位500餘張,平均年接待遊客5萬人次,年營業收入1800萬元,實現年利潤600萬元。」臨潼區山任村支部書記任整社介紹。

  西安市作為大城市與大農村並存發展的國家中心城市,現有101個鎮(含街辦),1681個行政村。西安市積極挖掘鄉村文化元素,把改善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性工程,把發展鄉村旅遊作為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號召廣大村民行動起來,保持村莊常整潔、家園常乾淨,培育文明、環保、綠色的生活方式。推動實現景美、人美、民風美,讓遊客鄉村旅遊全程舒心,美美與共。

  西安在農村餐飲行業大力推廣分餐制和公筷公勺,2360多家農家樂參與其中,讓遊客體驗到文明和諧的農村飲食新風尚。深入開展「我為鄉村旅遊代言」」文明旅遊、有你有我」等實踐活動,村民自覺愛護發展成果,遵守村規民約,在遊客面前展示鄉村文明風採,實現了外在美和內在美、環境美和發展美、一時美和持久美共同協調發展的提質轉型。(陳國亭 熊嵐)

相關焦點

  • 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舉辦「提升鄉風文明,建設美麗鄉村」主題文化講堂...
    「提升鄉風文明,建設美麗鄉村」道德講堂現場。紅網時刻12月23日訊(通訊員 李麗璇)為深入推進廳系統文明創建工作,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文化講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12月21日,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舉辦以「提升鄉風文明,建設美麗鄉村」為主題的文化道德講堂活動,廳二級巡視員羅振新主持活動,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教授洪豔為大家授課。
  • 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 為鄉村振興「鑄魂」
    湖塘鎮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全鎮統籌、多方聯動、資源融合,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凝聚民心、匯聚力量。近年來,我市始終以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為引領,以建設全域美麗鄉村為重要抓手,以提升城鄉文明程度為目標,全面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 鹿邑:培育鄉風文明 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鹿邑縣在大力實施「產業興城、文化立縣」戰略的同時,把鄉村振興的二十字方針融入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大力培育鄉風文明,守護文化靈魂。藉助生態文明建設東風,打造美麗鄉村,強化農村原生態文化的建設與傳承,提升提質文明創建實效,以鄉風文明的軟實力,構築鄉村振興的硬支撐。
  • 四川省北川縣大力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民風更淳樸 鄉風更文明...
    原標題:四川省北川縣大力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民風更淳樸 鄉風更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桂溪鎮榜上有名。近年來,北川縣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教育引導群眾、激發內生動力、化解社會矛盾,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該縣已創建4個全國文明村鎮,被列為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示範縣、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成為北川破解農村基層治理難題的有力抓手。一大早,永昌鎮金霞社區大院裡,社區居民正在鍛鍊身體。
  • 馬鞍山博望區:涵養鄉風,讓美麗鄉村綻放「文明之花」
    良好文明鄉風具有浸潤人心、引 領向善,規範行為、凝聚力量的積極作用。抓好鄉風文明建設既是我國鄉村建設取得顯著成就的重要經驗,也是新時代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軟體基礎。
  • 【鄉村振興進行時】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_央廣網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全國新聞聯播》報導,習近平總書記在近日舉行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脫貧攻堅,必須加強頂層設計,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推進。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從理念轉變、內容創新、制度完善、亮點打造等層面不斷探索,向歪風舊俗亮劍,豐富實踐載體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廣大農村著力推動形成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 義棠鎮西堡村聚力鄉風文明建設 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義棠鎮西堡村高度重視鄉村德治工作,根據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的戰略任務,按照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統一部署,謀發展、促振興,在鄉村治理中把握德治定位,發揮德治作用,探索德治途徑,不斷以德治的新成果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進一步助推鄉村振興。
  •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黃明輝調研台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近年來,台州市緊緊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根本,以宣傳教育普及、主題活動引領、先進典型感召、文明創建帶動為支撐,創新載體,拓寬領域,紮實推進道德典型培樹、文明城市創建、志願服務、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等工作,多城同創、「台州好人」培樹宣傳、「四網融合」志願服務活動、文明單位創建管理、鄉風評議等活動成效顯著。
  • 廣東河源:以鄉風文明助推鄉村振興 家訓文化蔚然成風
    近年來,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忠信鎮司前村積極深化鄉村精神文明建設,以鄉風文明為目標,著力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鄉村落地生根,努力實現鄉風民風好起來、人居環境亮起來、文化生活樂起來、生活水平富起來,為鄉村振興提供精神支撐和文化品牌。
  • 黃江全力打造文明美麗鄉村,時間任務表定了
    5月9日,黃江鎮鄉村振興指揮部工作會議暨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明確設立黃江鎮鄉村振興指揮部,加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全力推動鄉村振興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同時,會議還制定了黃江鎮2020年創建省文明鎮專項項目工作督導表和任務分解表,以高標準、嚴要求推進全鎮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 介休市義棠鎮西堡村聚力鄉風文明建設 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義棠鎮西堡村高度重視鄉村德治工作,根據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的戰略任務,按照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統一部署,謀發展、促振興,在鄉村治理中把握德治定位,發揮德治作用,探索德治途徑,不斷以德治的新成果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安徽亳州:「特色文化牆」扮靚美麗鄉村 文明鄉風吹進村民心頭
    文化是美麗鄉村的靈魂,文化建設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內在要求,而文化牆是弘揚先進文化的有效載體。近年來,安徽亳州把鄉村文化牆作為宣傳鄉風文明的有效載體,充分利用壁畫、牆體繪畫等表現形式,將村民喜聞樂見的內容等展現在村民面前,既給美麗鄉村建設增添了別樣的色彩,也在潛移默化中滋潤了村民的精神土壤。
  • 武岡:文化「小禮堂」助力鄉村「大振興」
    依託「文化禮堂」,提升農民文明素養。「文化禮堂」是豐富美麗鄉村建設內涵、提升農民群眾文明素養的重要載體。為此,武岡市緊密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在加強民風民俗建設、促進鄉風文明、培育新時代新型農民方面下足功夫。
  • 振興的廣西鄉村「長」什麼樣?
    為了更好地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廣西專門成立自治區鄉村振興(「美麗廣西」鄉村建設)領導小組,並成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指揮部,下設鄉村風貌提升、現代特色農業發展2個指揮部,高位推進全區鄉村振興工作。發布會答記者問(摘選)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僅看農民口袋裡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麼樣,請問廣西目前推進文明鄉風建設的主要措施和成效有哪些?答: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
  • 莒縣劉官莊鎮:深化文明村鎮創建,用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莒縣劉官莊鎮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移風易俗工作為抓手,注重內涵提升,不斷深化文明村鎮創建,推動鄉村文明行動由「景美」向「德美」延伸,「面子」與「裡子」並進,換「新妝」與換「新風」共融,用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 蒙西鎮文明新風吹進農家 文化浸潤美麗鄉村
    蒙西鎮文明新風吹進農家 文化浸潤美麗鄉村 2020-04-30 04: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麗環境展現新農村 鄉村振興帶來新生活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視聽...
    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舉措,近年來,莫乎爾片區幸福社區聚焦農牧民群眾最關心的環境衛生難題,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在霍爾果斯市莫乎爾片區幸福社區,映入眼帘的是整潔乾淨的村容村貌,白色的牆體以及藍色的房頂形成了這個村獨有的風格。
  • 打造美麗宜居新農村,濟南市中區小莊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
    今年以來,市中區將文明創建與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和拆違治亂等工作統籌推進,著力完善城市管理、培育文明風尚、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在市中區委區政府領導下,小莊村致力於打造「美麗宜居新農村」小莊品牌,在發展集體經濟的同時,始終把鄉風文明建設緊緊抓在手上,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理論宣講,提供惠民服務,深入推進移風易俗,持續培育文明鄉風,厚植文明沃土,用實績實效讓村子從文明走向美麗,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 惠安縣五音村:鄉村振興籃球賽助力鄉風文明
    改革網訊為豐富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凝聚幹群力量,提高黨建陣地作用發揮,助力鄉村振興,8月1日晚,福建省惠安縣螺陽鎮五音村舉行「美惠塗料杯」行政村級籃球邀請賽開幕式,來自全鎮十支村級隊伍踴躍參加,全體隊員精神飽滿,為全鎮村民奉獻了一場激情、歡樂的具有鄉村特色的籃球饕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