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舟山9月24日電 題:從掛牌到「擴區」 浙江自貿區「納新跳級」後如何布局?
作者 林波
自2017年4月掛牌以來,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浙江自貿區」)實現了從掛牌到擴區的「納新跳級」。
作為中國自貿區中率先實現了擴區的自貿區,浙江自貿區「納新」後如何布局成為關注焦點。
「我們將繼續聚焦油氣等大宗商品產業領域改革,提升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提升大宗商品定價話語權作出更大貢獻。」作為浙江自貿區最早的原有區域,浙江自貿區政策法規局副局長胡朝麟接受專訪時表示,在結合自身特色的基礎上,舟山將加強與拓展區聯動。
繼續聚焦油氣全產業鏈
回首過去發展,胡朝麟直言,在中國油氣體制改革及市場化運轉方面,浙江自貿區在貿易投資領域實現了諸多便利化措施。
數據顯示,掛牌三年來,浙江自貿區在油氣全產業鏈、營商環境等領域探索形成123項制度創新成果,發揮了改革創新先行先試作用。
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浙江自貿區將在原先位於舟山的約120平方公裡基礎上,再增加寧波片區、杭州片區、金義片區。
「我們的油氣全產業鏈這項工作還是會繼續得到強化,在原來的基礎上會進一步拓展它的範圍,增強實力,不會受到削弱。」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朱從玖在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3月,中國國務院批覆同意《關於支持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油氣全產業鏈開放發展的若干措施》,圍繞浙江自貿區油氣產業發展需要,在11個領域提出了26項具體支持措施。
「我們將繼續抓好該項文件落地,進一步為國家油氣體制改革先行先試,在貿易投資領域實施更加自由便利化措施。」胡朝麟說。
優勢互補拓寬發展深度
如何與新的拓展區進行合作?胡朝麟直言將結合舟山海洋經濟特色。他以甬舟一體化發展為例,「我們將貫徹落實甬舟一體化發展部署,與寧波合力建設大宗商品全球配置基地,發揮兩地煉化產能優勢,共建萬億級綠色石化產業集群。」
擴區後,浙江自貿區的功能定位將進一步拓寬——著力打造以油氣為核心的大宗商品資源配置基地、新型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和物流樞紐、數字經濟發展示範區和先進位造業集聚區。
根據《方案》,寧波片區46平方公裡(含寧波梅山綜合保稅區5.69平方公裡、寧波北侖港綜合保稅區2.99平方公裡、寧波保稅區2.3平方公裡)。
寧波梅山國際物流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張良才表示,梅山將建設國家級多式聯運骨幹樞紐,打造陸海、海鐵多式聯運服務中心,從結構上降低區域物流成本,賦能國際供應鏈產業集群建設。
浙江海洋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黨委書記、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院副院長易傳劍表示,浙江自貿區擴區後有利於寧波、舟山兩地油氣等大宗商品資源集聚,「從根本上鞏固中國能源安全和提升大宗商品價格全球話語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