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4月9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在被稱為「史上最嚴交規」的公安部123號令實施一年之際,針對越來越猖獗的機動車違章「買分賣分」現象,公安部交管局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下一步公安部將繼續指導各地公安交管部門進一步完善交通標誌標線和監控設備、規範違法認定和處罰標準、打擊非法中介遏制「買分賣分」現象。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現實情況卻是,因為無法做到處理違章人車合一,「買分賣分」尚難從根本上杜絕。上海部分違章處理點成黃牛聚集地,「買分賣分」在黃牛的操縱下有恃無恐,並呈產業化趨勢。
黃牛圍聚違章處理點
昨天下午3點,記者來到閔行區漕寶路2008號交警支隊事故違章受理科,發現這裡已經成為了「消分黃牛」的聚集點。記者剛要進門,一個坐在門口的中年黃牛起身上前詢問是否需要辦理駕照消分,並急忙遞上自己的名片。
記者注意到,他手中拿著一部查詢機,有點類似可上網的手機,可直接登錄到上海市交通安全信息網,只要輸入車輛牌照,該車所有的違章紀錄便一目了然。「不管是上海的還是外省的牌照,只要是在上海地區違章扣分的,我們都可以消。」該黃牛稱。
「要消分的話你只要帶上行駛證,我們進去幫你拉單子,你自己不用露面。」該黃牛表示,這種生意他們已經做了很多了,對整個流程非常熟悉,只要交錢就能搞定。並堅稱整個消分過程絕對安全,包括超速等違章行為在內的扣分都能消除,費用按150元一分計算。記者看到,在該處理點內外,手持這種查詢機的黃牛不下七人。
在處理大廳內,記者遇到了剛剛由黃牛代扣了14分的丁先生。「我是開車跑運輸的,平時沒太注意,一年下來被扣了20多分,只能花錢搞定。」丁先生直言知道通過黃牛來消分是違法行為,但其表示,他也是通過熟人介紹才找到黃牛的,只要不聲張,應該沒什麼問題,因為自己沒太多熟人可以借駕照,所以只能找黃牛幫忙,不然驗車太麻煩。
在半個多小時的採訪過程中,記者發現,有不少與丁先生類似的車主找黃牛幫忙。記者隨後問到一位姓羅的師傅,超速50%,一次性被扣了12分的能否「搞定」?羅師傅非常乾脆地回答說:「沒問題,給你最低價,3800元。」
「能代扣,就能搞定其他的」
在國權北路579號交警高架支隊違章處理點,有專門受理電子警察違章處理的窗口,每天都有不少司機來此繳納被電子警察拍攝下的違章罰款,這裡也成為了眾多黃牛的溫床,「駕照代扣分」的生意在這裡進行得如火如荼。
昨日下午4時許,記者驅車來此,將車停在了國權北路579號對面的一塊空地上。一位戴著紅袖標的人員向記者收取了10塊錢的停車費後,便饒有興致地問記者來辦理什麼業務。
「有個違章,來繳罰款。」在聽到記者的回答後,對方馬上熱情地向記者介紹,這裡有黃牛,可以讓他們找人代扣。
記者跟著他來到了空地的另一端。四五個斜挎著皮包的中青年男子或在打電話,或蹲在一邊歇息,見記者走近,其中一位身著黑夾克、皮膚黝黑、個子矮小的黃牛馬上迎了上來。
「小兄弟,扣了幾分?」「黑夾克」問。
「不是很清楚,之前沒有查過,可能是闖了個紅燈。」記者回答。
「闖紅燈的話是6分。把你的行駛證給我,幫你查一下。」「黑夾克」拿走了記者的行駛證,交給了另一個蹲著的黃牛,而這個黃牛馬上嫻熟地將記者的行駛證編號通過他手中的平板電腦進行查詢,並示意記者稍等片刻。
「多少錢一分?」趁此間隙,記者試探。
「本地牌照150元一分。」「黑夾克」回答。
「12分扣完也是這個價錢?」記者追問。
「12分就不是了,這個價。」「黑夾克」伸出了4根手指,「4000元。」
「代扣12分也能搞定?」記者問。「能啊,只要這個。」「黑夾克」做出一個點錢的手勢,頗為自豪地告訴記者,只要給錢什麼都能辦。
見記者仍然半信半疑,「黑夾克」主動為記者進行了科普:「我手下有一批駕駛員,他們用自己的駕照去代扣,12分全部扣光了他們就重新考。」「黑夾克」告訴記者,他開出的4000元的價格算是很公道了,現在理論考試越來越難,許多駕駛員就算有時間重新考一次,也不一定能過。
就在記者與黃牛攀談的間歇,其他幾個黃牛的手機鈴聲此起彼伏,他們不停地向電話那頭介紹著各項業務及價格。幾分鐘後,一名中年男子前來向「黑夾克」諮詢代扣分的價格。一番討價還價之後,雙方最終在6分900元的價格上達成了一致。
「駕照上的分不多了,再扣下去要重新學習交規了,沒辦法。」這位中年男子表示,重新考試的話既費時間又費精力,不如找黃牛「破財消災」來得輕鬆愉快。
在這些黃牛聚集地的馬路對面,便是上海交警高架支隊國權北路的違法受理點。「像這樣的代扣分好像是違法的吧,你們明目張胆地在交警支隊的對面做生意,一點都不擔心嗎?」記者詢問。
「本來就是違法的,但我們既然可以幫你搞定駕照代扣,也能搞定其他的。」「黑夾克」稱。
[新聞連結]
網上倒分生意紅火,一周接10餘單
昨天,記者在淘寶網及百姓網上查詢,同樣發現有不少掛著「幫檢車,代扣分」名號的賣家,聯繫後均表示能提供「賣分」服務。
記者以買分者的身份與在百姓網上註冊的賣家羅先生取得了聯繫。羅先生稱,他只做上海本地車牌的生意,平均140元一分,如果量大(12分以上)的話可以120元一分。當記者詢問有一處超速50%的,一次性扣除12分的處罰能否處理時,羅先生仔細詢問了是在哪個路段被拍及車輛登記所在區的具體信息,記者報出在中環閔行區段被拍,車輛登記在普陀區。羅先生隨後爽快地回答稱:「可以搞定,但價格要高一些,4000元左右。」
羅先生提醒記者:「要提前一天約定,因為要通知扣分的駕駛員,然後大家在指定的車輛違章處理點碰面。」記者只需帶上車輛行駛證就可,然後由羅先生帶著代扣分的駕駛員一起進去拉單消分,驗收處罰單據後再付錢。
對於是否有風險,羅先生笑稱,他每周都有十幾單類似生意,都是客人相互介紹的,「大家都這樣操作,如有風險我們也不會幹這活了」。
[打擊難度]
高清監控未覆蓋,難認定真正違章者
上海精誠海眾律師事務所張旭輝律師認為,買分代罰應該屬於妨害公務的行政違法行為。「但在實際操作中,打擊這一行為難度不小。」張旭輝表示,按照現行制度,電子警察抓拍的違法行為均與車牌綁定,而非與人綁定,在駕駛員繳納罰款並扣分時,交警部門無法確認當時是誰在駕駛,就算知道被扣分者不是車主本人也無濟於事,代扣分者可以藉口「借別人的車自己開」為由來進行「頂包」。
「如果高清電子警察拍到違章者的臉部,那麼就可以將違章行為與人綁定。」張旭輝提出了這樣的設想。對此,記者從交警部門了解到,目前高清電子警察已在本市部分路段投入使用,這些高清設備可以拍攝到駕駛員的面部,但其覆蓋面未達到百分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