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徵明小楷《蓮社十八賢圖記》

2021-02-17 硬筆書法技巧

明文徵明小楷《蓮社十八賢圖記》

文徵明小楷《蓮社圖記》冊,紙本,縱25.5釐米,橫9.8釐米。

《蓮社圖記》冊為文徵明1530年作。鈐印:文徵明印、悟言室、停雲。溥儒題「此卷結體精密而有寬綽之致,侶不經意而有山陰家範,公書中之上駟也。寶之當何如哉?乙未(1955年)秋七月旅夜題」。

釋文:

龍眠李伯時為餘作蓮社十八賢圖,追寫當時事,按十八賢行狀,沙門惠遠初為儒,因聽道安講般若經豁然大悟,乃與其弟惠持,俱棄儒落髮,太元中至廬山時沙門惠永先居香谷,遠欲駐錫是山,一夕山神見夢稽首留師,忽於後夜雷電大震,平旦地皆坦,夷村木委,積江州刺吏桓伊表奏其異,為師建殿是為(神)東林,因號其殿為神運時有彭城遺民劉程之豫章雷次宗雁門周續之,南陽宗炳,張淦、張野凡六人,皆名重一時,棄官舍緣來依,遠師復有沙門道昺,曇當,惠敲,曇詵,道敬,道生,曇順凡七人又有梵僧佛馱跋陀,羅佛馱耶舍二尊者相結為社,號廬山十八賢,時陳郡謝靈運以才自負少所推與及來社中見遠師,心悅誠服,乃為開池種白蓮,求預淨社遠師以其心亂拒而不納陶諧,時棄官居慄裡,每來社中,或時才至遠便攢眉回去,遠師愛之欲留,不可得道士陸修靜居簡寂觀亦常來社中,與遠相善,遠自居東林,足不越虎溪,一日送陸道士忽行過溪,相持而笑,又嘗令人沽酒引淵明來,故詩人有愛陶長官醉兀兀,送陸道士行遲遲,沽酒過溪俱破戒,彼何人?斯師如斯,又云:陶令醉多招不得,謝公心亂去還來者皆其事也,此圖初為入路與清流激湍,蘭帶曲折,踰石橋溪,迴路轉石巖,一又繚而上,石嵓一二巖之間有方石,池種白蓮花,巖之傍有石梯,庋山迤邐而去不知所窮,當圖窮處,橫為長雲蔽覆,樹腰巖頂,其高深遠近,蓋莫得而見也,傍石池有高崖懸泉,下瀦為潭,支流貫池,下注大溪,激石而湍浪者,虎溪也,巖之外,遊而來者二人,一人登嶺出半身者宗炳也,一人躡石磴而下者,曇順也,巖中為經筵者六人一踞床憑几,揮塵而講說者道生也,一人持羽扇目注懸猿而意在深聽者雷次宗也,一人合掌坐於床下者道敬也,一人相向而坐者曇詵也,一人執卷跪聽於其後,童子一舒足搔首有倦聽之意,蓮池之上,環石臺坐而箋經校義者,五人石上列香壚筆硯之具,一人憑石而坐者劉程之也,一人手開經軸倚石而回視者,張詮也,一人正坐俯而閱經者惠敲也,一人回坐拱手,傍視而沈思者,惠持也,一人持如意立其後又童子跪而司火持鉠向爐而明,一人俯爐而方烹捧茶盤而立者,一人傍有石置茶器,又一巖中有文殊金像,環坐其下,為佛事者三人,一人執爐跪而歌唄者曇常也,一坐而擎拳者,道昺也,一人執經卷而坐者周續之也,臨溪偶坐者一人皆梵僧,一人袒有持錫者,跋陀羅也,一人舉如意據膝而坐者耶舍也,童子一捲髮,胡面持羽扇立其後,一人露頂坦腹,仰視懸泉,坐而濯足者,張野也,童子持巾立其側,又蹲而汲者,一人石橋之傍峭壁崛起,前有僧與道士相捉而笑者,遠公送陸道士過虎溪也,一人貌怪雄視,捉巾缾而立者,捕蛇翁也,童子負杖卻立而待,一人乘籃與者淵明之回去也,淵明有足疾,嘗以竹籃為輿,其子與門生肩之,前者若欲憇而不得,後者若瓦負而忘倦,蓋門人與其子也,童子負酒瓢從之,一人持貝葉,騎而方來者,謝靈運也,傍一人持曲笠,童子負笈,前騎而行,凡為人三十有八,馬一,猿一,鹿一,器用草木不復以數計,人物灑落,泉石秀潤,追千載於筆下,萃群賢於掌中,開圖恍然,若與之接揮塵而談者如欲懸河吐屑,肆辯而未停,默坐而聽者如欲屏息杜意,審諦而冥冥沈思者,如欲鉤深味遠,叩玄關,宅靈府而遊乎,恍惚之庭,梵唄者如欲轉喉鼓舌,而有雲雷之響,與海潮之聲,行往來如御風而遐舉,坐臨水者如騎鯨將去,笑執手者,軒渠絕倒,達於衣冠,蓋其心手相忘,筆與神會,而妙出意表,故能奴隸,顧陸童僮張吳跨千載而獨步,非十八人者不足之趣,(人)豈非泉石膏肓煙霞痼疾,其臭味相似,故形容之工,若同時而共處者也,舊時於餘為從兄實山林莫逆之交,為此圖凡三十八日而成餘得之遊,居寢飰其下,客來觀者或未卻蓮社事,因記其後,覽者當自得之也,圖成於元豐庚申(1080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越明年,辛酉(1081年)正月二十六日龍眠李衝元,元中並記。長洲文徵明書。

相關焦點

  • 文徵明 小楷 《蓮社圖記》
    書藝公社官方微信公眾號:shufaorg>>中國畫壇網官方微信公眾號:zghtwnet>>書藝公社www.shufa.org      中國畫壇網www.zghtw.net    文徵明小楷
  • 文徵明《蓮社圖記》小楷範本
    《蓮社圖記》冊,紙本,縱25.5釐米,橫9.8釐米。系文徵明1530年佳作。」此作乃文徵明小楷典範,對今人學習軟筆和硬筆都起到很好的模範作用。 文徵明的小楷特別精細工整,主要來源於鍾繇、王羲之、王獻之和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法度謹嚴、筆鋒勁秀、體態端莊,風格清秀俊雅,晚年八十歲以後的小楷,尤其見功夫。
  • 文徵明小楷精到細膩,堪稱明朝第一,該如何臨?
    文徵明小楷《常清靜經》局部文徵明小楷,熔晉唐小楷筆法於一爐,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貌。文徵明一生都用工於小楷,到晚年還筆耕不輟,至80歲以後小楷尤見功力,這在中國書法史上是極為罕見的。文徵明小楷《前後赤壁賦》文徵明的小楷清雅秀美,在臨書中要注意得其要領。其小楷起筆多表現的是露鋒,但是尖鋒入筆之後有中鋒行筆的沉實筆力,這一點在練習時一定要注意。
  • 文徵明86歲小楷《逍遙遊》剛健典雅!
    文徵明小楷冊頁《逍遙遊》,湖南省博物館藏。 此件為文徵明八十六歲的高齡精心之作,用筆乾淨果斷,點畫堅挺剛健,以典雅自然之姿獨樹一幟!
  • 笨小孩,文徵明.
    所以,文徵明還未成年時,大部分時間都和父親生活在一起。文林本人無論交遊還是上任,都要帶上文徵明,希望藉此擴大文徵明的眼界,增長見識。更重要的是,文林很用心地讓文徵明與自己的同好接觸,讓文徵明遊於他們,甚至拜他們為師。
  • 文徵明66歲大作《小楷千字文》,掌握好這些字,助你書法突飛猛進
    王世貞對文徵明的小楷給予高度的讚揚,其小楷可以說是名動海內外。文徵明《小楷千字文》《千字文》自問世之後便備受世人推崇,無數名家臨摹此帖,而文徵明曾以小楷、行書、隸書、草書4種字體書寫過《千字文》,尤其是他的《小楷千字文》法度嚴謹、靈動十足,堪稱是寶藏
  • 原來,他的小楷這麼美!
    明代文徵明小楷《蓮社圖記》冊
  • 遒勁典雅——文徵明 行書《醉翁亭記》欣賞
    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於慶曆六年創作出一篇優美的散文《醉翁亭記》。此文深受歷代文人喜愛,被後人廣為傳頌。明代,著名書家文徵明曾多次揮毫書寫《醉翁亭記》一文,其中以其小楷《醉翁亭記》和大字行書《醉翁亭記》最為珍貴。
  • 文徵明習字,一絲不苟
    文徵明文徵明,原名壁,字徵明,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蘇州)人。明代傑出畫家、書法家、道家、文學家。吳中四才子文徵明是怎麼取得這麼大的成就的?《文徵明習字》給了我們答案。《文徵明習字》出自《書林記事》,記敘了「吳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勤學苦練、堅持不懈、一絲不苟練習書法的故事,告誡我們如果做事半途而廢,最終只能一事無成,只有腳踏實地,堅持不懈才能成功。
  • 文徵明最巔峰的行書作品,這字不輸王羲之《蘭亭序》!
    文徵明《獨樂園記》從行書風格上來看,一般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雄強風格,另一種則是妍美風格。妍美風格的行書則是強調書法用筆的精緻,表現書法細膩婉轉柔和的一面,妍美風格的代表有趙孟的《洛神賦》、文徵明的《獨樂園記》等。
  • 《中國書法》:文徵明及文氏家族書翰
    為此冊題跋的明人眾多,除文徵明外,另有祝允明、唐寅、錢福、楊循吉、朱選、都穆等。文徵明此跋為華氏裔孫華順德所書,詳敘是冊版本及流傳,具有相當高的學術價值。冊中明清名人題跋雖多,鮮有考訂如此詳細者,說明文徵明對華氏家族的情況確實了如指掌。本段題跋為小楷,有明確年款,書於弘治甲子(1504),時文徵明35歲。此時文氏雖已有書名,但書風尚不成熟。
  • 文徵明臨終前的遺作,這字風流瀟灑,寫出了一代傳奇!
    文徵明行書長卷《獨樂園記》文徵明的成功不是天分的成功,而是得遇名師以及自己的勤奮而成功的。他少年時候,天資愚鈍,在11歲的時候才開始講話。但是他的父親,卻始終認為他能夠大器晚成。於是文徵明拜了多位名家為老師,才成就了明朝藝壇的一位宗師級人物。文徵明在書法拜了當時的大書法家李應禎為師,李應禎將古人的筆法傾囊而授,這使得文徵明在書法上並沒有走什麼彎路,他掌握了古人筆法之後,初學二王、鍾繇,再後來學習李北海,在大字方面,學習宋朝的黃庭堅,他是能真正看懂並理解黃庭堅的一個人。
  • 文徵明八十九歲行書長卷《獨樂園記》,平和悠然與世間告別
    文徵明行書長卷《獨樂園記》,行書獨樂園記,用新筆,秀嫵溫潤之甚,去盡少年圭角。八十九歲老翁,精力不減盛年也。寫完此作品不久後,文徵明安靜地離開了世界。北宋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司馬光退居西京洛陽,任西京留守司御史臺,在郊外買了二十畝地闢為園林,命名為獨樂園。
  • 他是明代臺閣體鼻祖,小楷端莊秀美,文徵明也點讚!
    這篇小楷,是詹希元早年作品,被文徵明刻入停雲館帖。小楷端莊秀美,兼具顏真卿之雄渾,虞世南之優雅,令人百看不厭。文徵明也為前輩真心點讚,還鄭重用隸書作跋,足見珍視程度。以文徵明的水準,是不大可能對臺閣體畢恭畢敬的,通過文徵明的態度,也能窺見詹希元的書法水平。
  • 最全的《文徵明小楷》年序圖解
    036–文徵明–小楷跋觀音變相圖–(1523年54歲)042–文徵明–小楷跋十七帖–(1525年56歲)052–文徵明–小楷琴賦063–文徵明–小楷赤壁賦–(1530年61歲)064–文徵明–小楷蓮社圖記冊–(1530年61歲)
  • 明代的一位「土豪」,一生鍾情於書法,水平不輸文徵明!
    豐坊小楷《張旭古詩四帖》他就是大收藏家豐坊!豐坊比文徵明小20歲,他的書法造詣極高,水平不輸文徵明。書法作品存世數量少,也是豐坊名氣不及文徵明的一個原因!豐坊小楷《張旭古詩四帖》對於豐坊來說,他最為精擅的乃是小楷。
  • 文徵明89歲作《千字文》,行書入門不可多得~
    文徵明,明代書法家、畫家與文學家,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而在文徵明的「四絕」之中,又以書法的造詣更高。其書法書法初師李應禎,後廣泛學習前代名跡,篆、隸、楷、行、草各有造詣。尤擅長行書和小楷,溫潤秀勁,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
  • 文徵明曾僥倖躲過嘉靖廷杖 後辭官歸隱活至90歲
    19歲時文徵明再遭挫折,他考中長洲縣生員,但因「拙於書」——歲試時字寫得太難看,而被置為三等,應試不中。他從此知難而進,苦練書法,每日晨起,先要寫滿兩千字《千字文》再下樓盥洗,然後讀書作畫會友,數十年如一日,後竟躋身書法的「吳門三家」之列。最初他刻意臨習宋元諸家,及至悟出筆意後,又追宗鍾繇、「二王」、歐陽詢、黃庭堅等名家書藝,尤擅長行書,小楷更是享有「明朝第一」的美譽。
  • 文徵明89歲時的一幅字,此作真是「人書俱老」,可惜流傳到美國
    文徵明《獨樂園記》我們這裡能夠看出文徵明可謂是詩、文、書、畫無一不精,是個標準的「四絕人才」。文徵明《獨樂園記》文徵明自幼愚笨,愚笨到什麼程度呢?文徵明《獨樂園記》雖然文徵明開竅晚一些,但是文徵明的父親卻十分看好自己的兒子,認為他是大器晚成之輩,將來定有一番作為,文徵明父親時不時地給兒子灌一些心靈雞湯,文徵明對自己也是信心滿滿
  • 《滕王閣序》—— 文徵明行書作品欣賞
    文徵明《滕王閣序》文徵明《滕王閣序》行書,紙本,高23.5釐米、長211釐米,現為蘇州博物館收藏。此作品為文徵明的代表作。《明史》本傳云:文徵明曾向李應禎學習書法。李應禎(1431—1493年),初名絲,一名維熙、維熊,以字行,更字真伯,號範庵,長州人,文徵明同鄉;中景泰鄉舉,入太學,成化年間以善書而選為中書舍人。弘治初歷太僕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