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習字,一絲不苟

2020-12-15 博古致知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字徵明,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蘇州)人。明代傑出畫家、書法家、道家、文學家。

本名:文徵明

別稱:文壁(或作璧)、文衡山、文貞獻

字號:字徵仲,號衡山居士

所處時代:明朝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長洲

出生時間:1470年11月28日

去世時間:1559年3月28日

主要作品:《真賞齋圖》、《綠蔭草堂圖》、《甫田集》

主要成就:明代畫家、書法家

生前官職:翰林待詔

諡名:貞獻先生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明四家」(又稱「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

吳中四才子

文徵明是怎麼取得這麼大的成就的?《文徵明習字》給了我們答案。

《文徵明習字》出自《書林記事》,記敘了「吳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勤學苦練、堅持不懈、一絲不苟練習書法的故事,告誡我們如果做事半途而廢,最終只能一事無成,只有腳踏實地,堅持不懈才能成功。

《文徵明習字》是這樣描寫文徵明的刻苦練字精神的:

文徵明臨寫《千字文》,日以十本為率,書遂大進。平生於書,未嘗苟且,或答人簡札,少不當意,必再三易之不厭,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文徵明行書《滕王閣序》
文徵明行書《自書詩卷》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這段話的意思:

文徵明貼寫《文字文》,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標準,書法就迅速進步起來。他平生對於寫字,從來也不馬虎草率。有時給人回信,稍微有一點不滿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寫它,不怕麻煩。因此他的書法越到老年,越發精緻美好。

文徵明作為吳中四大才子之一,後人是這樣評價他的:

明代散文家王世貞說:

待詔以小楷名海內,其所沾沾者隸耳。獨篆筆不能輕為人下,然亦自入能品。所書千文四體,徵仲恆自負隸法則不尚古人,而歉於篆。然餘得《千文》一本,亦在吳興堂廡也。

明代文學家謝在杭說:

(歷朝)無真正楷書……至本朝文徵仲先生始極意結構,疏密勻稱,位置適宜』如八面觀音,色相具足。於書苑中亦蓋代之一人也。

清代文學評論家朱和羹說:

明楷以文衡山為第一。

近期熱文:

古代的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等民族哪裡去了?

唐太宗說:為人大須學問

微言大義:考古與盜墓

歐陽修與錢惟演「三上」,才華橫溢

中國盜墓史上的第一奇事

相關焦點

  • 笨小孩,文徵明.
    所以,文徵明還未成年時,大部分時間都和父親生活在一起。文林本人無論交遊還是上任,都要帶上文徵明,希望藉此擴大文徵明的眼界,增長見識。更重要的是,文林很用心地讓文徵明與自己的同好接觸,讓文徵明遊於他們,甚至拜他們為師。
  • 文徵明的除夕不眠夜
    25 歲那年,少年文徵明在除夕當天,一口氣寫了五首詩。然而很快,文徵明就嘗到了愁的滋味。當地的官員和士紳,籌集了千金作為撫恤,文徵明卻為了維護父親生前生後的廉潔之名而婉拒。 這一年,唯數不多讓文徵明感到慰藉的,是第二個孩子文彭已經兩歲,他正聽著孩子的咿呀聲,落筆成詩。
  • 《中國書法》:文徵明及文氏家族書翰
    文徵明一支乃第十一世宋代名臣文寶後裔,自第二十世文徵明祖父文洪以文學起家,成為代有著述的書香門第。文洪與祝允明祖父祝顥、沈周妻侄桑氏、王榖祥祖父王敏等人交好,其子文林(文徵明之父)、文森均有文名,且善書法,與當時李東陽、沈周、吳寬、李應禎等文人名士相友善。故文徵明文師吳寬、書學李應禎、畫宗沈周,俱一時之名家。文徵明妻吳氏,為崑山名門吳氏之後,而其妻母夏氏,則為明初繪竹名家夏昶之女。
  • 明代畫苑奇才沈周,文徵明:我家沈先生不是凡人,是神仙中人
    他身上還有一些細節,也比如那身綠袍上的圖案是中國式山水畫,左胸上的幾行詩文,仔細看,可以看到那是他的弟子文徵明給他題寫的。沈周(1427—1509年),字啟南,晚號白石翁,世代隱居吳門,開創了「吳派」畫風,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 文徵明89歲作《千字文》,行書入門不可多得~
    文徵明,明代書法家、畫家與文學家,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而在文徵明的「四絕」之中,又以書法的造詣更高。其書法書法初師李應禎,後廣泛學習前代名跡,篆、隸、楷、行、草各有造詣。尤擅長行書和小楷,溫潤秀勁,法度謹嚴而意態生動。
  • 徐渭、文徵明領銜明清寫意人物畫
    吳門畫派是明代中期的一個繪畫派別,主要代表人物有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名家。文徵明創作了許多實景山水畫,偶作人物,如他48歲時繪製的《湘君湘夫人圖軸》,80歲所作《老子像軸》,後者這次亮相館內「雲展覽」。文徵明生平多次畫老子像,或緣於其生活的蘇州古城內有一座名為玄妙觀的道觀,裡面的老子畫像由「畫聖」吳道子所作。
  • 以茶入畫|唐伯虎、文徵明茶畫
    文徵明 惠山茶會圖文徵明《惠山茶會圖》。描繪的是文徵明和蔡羽、湯珍、王守等一眾好友遊覽無錫惠山時的情景。文徵明運用傳神的技法將人物文雅、閒適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來:與好友身臨幽境,品一杯淡淡的清茶,彼此間能夠產生心靈相通的共鳴。
  • 京華物語丨官場邊緣人:文徵明在北京的三年半
    正如周文翰在《文徵明傳:蘇州的風雅傳奇》中所言,唐寅雖然詩、書、畫風格突出,才華橫溢,可是他因為科場案和個性狂放等原因,被視為道德有瑕疵之人或者狂狷之徒,沒有如文徵明那樣得到文人階層的普遍好評。對於文徵明的認識,與蘇州這座城市息息相關,以至於人們在提到文徵明時,很難將其與北京聯繫在一起。事實上,在文徵明的一生中,還有三年半與北京有關。
  • 明文徵明小楷《蓮社十八賢圖記》
  • 茶香嫋嫋,滌蕩心田,明代畫家文徵明繪《煮茶圖》
    文徵明 煮茶圖 《煮茶圖》描繪的是古人飲茶的方法,在唐代以前人們飲茶並沒有採用衝泡的形式,而是煮製。文徵明畫中的情景正是等待泉水滾開的一瞬,他作為文人雅士日常也愛飲茶,並且也專門研究過茶葉的種植與飲用,說他是明代最愛茶的畫家一點也不過分,他留下了一百餘首與茶有關的詩句。
  • 文徵明臨摹的《蘭亭序》,筆法精湛,獲得後人的爭相模仿
    01書法家文徵明在剛剛開始的時候,文徵明創作的書法作品並不是非常出名,而他本人也獲得了大家的吐槽,不過憑藉自己的勤學苦練,文徵明最終獲得大家的認可由此也可以看出,文徵明還是非常具有書法天賦的。同其他的書法家一樣,文徵明也曾經臨摹過《蘭亭序》,給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與其他書法家不同的是,文徵明在89歲的時候,書法技藝已經非常成熟了,因而臨摹《蘭亭序》,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不過卻無心插柳,最終給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 文徵明86歲小楷《逍遙遊》剛健典雅!
    文徵明小楷冊頁《逍遙遊》,湖南省博物館藏。 此件為文徵明八十六歲的高齡精心之作,用筆乾淨果斷,點畫堅挺剛健,以典雅自然之姿獨樹一幟!
  • 文徵明89歲書法《西苑詩》人書俱老!
    明代文徵明西苑詩十首,嘉靖三十七年戊午(1558)八十九歲書。
  • 文徵明臨終前的遺作,這字風流瀟灑,寫出了一代傳奇!
    其實對於書法的中的「俊書」與「醜書」的藝術表達當中,並沒有明顯的鴻溝,而是有著一定的交集,這種交集當中有一個人物,叫做文徵明。文徵明的書法是公認的集大成者,在整個有明一代堪稱魁首。也是「二王」書風的踐行人。一些寫「醜書」的大家,諸如徐渭、王鐸、楊維楨都對其推崇備至。清朝人更是對於讚賞有加。
  • 《滕王閣序》—— 文徵明行書作品欣賞
    文徵明《滕王閣序》文徵明《滕王閣序》行書,紙本,高23.5釐米、長211釐米,現為蘇州博物館收藏。此作品為文徵明的代表作。《明史》本傳云:文徵明曾向李應禎學習書法。李應禎(1431—1493年),初名絲,一名維熙、維熊,以字行,更字真伯,號範庵,長州人,文徵明同鄉;中景泰鄉舉,入太學,成化年間以善書而選為中書舍人。弘治初歷太僕少卿。
  • 文徵明小楷精到細膩,堪稱明朝第一,該如何臨?
    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之一文徵明在書法方面取得的成就,在當時幾乎是無與倫比的,他在書法上於各體都有涉獵,且成就不凡。其中,他尤其以行書和小楷為最擅。文徵明小楷《常清靜經》局部文徵明小楷,熔晉唐小楷筆法於一爐,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貌。
  • 文徵明曾僥倖躲過嘉靖廷杖 後辭官歸隱活至90歲
    原標題:文徵明曾僥倖躲過嘉靖廷杖 後辭官歸隱活至90歲  歲末年初,蘇州博物館推出 「衡山仰止——吳門畫派之文徵明特展」。此次展覽匯集了海內外22家文博機構的近80件精品,其中4件來自海外作品的保險估價就達2.8億美元。
  • 文徵明66歲大作《小楷千字文》,掌握好這些字,助你書法突飛猛進
    王世貞對文徵明的小楷給予高度的讚揚,其小楷可以說是名動海內外。文徵明《小楷千字文》《千字文》自問世之後便備受世人推崇,無數名家臨摹此帖,而文徵明曾以小楷、行書、隸書、草書4種字體書寫過《千字文》,尤其是他的《小楷千字文》法度嚴謹、靈動十足,堪稱是寶藏
  • 文徵明最巔峰的行書作品,這字不輸王羲之《蘭亭序》!
    文徵明《獨樂園記》從行書風格上來看,一般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雄強風格,另一種則是妍美風格。妍美風格的行書則是強調書法用筆的精緻,表現書法細膩婉轉柔和的一面,妍美風格的代表有趙孟的《洛神賦》、文徵明的《獨樂園記》等。
  • 70歲的文徵明,行書寫《歸去來兮辭》,仍然是熟悉的精到
    1488年的時候,18歲的文徵明回蘇州參加鄉試,考中了長洲縣生員。你可能想不到,在歲試的時候,他因為字寫得太難看,被列為三等,遺憾落榜。書法史留名的書法大家文徵明,18歲的時候還能因為寫字影響考試成績,看來他在書法方面的天分並不比普通人強多少,至少,算不上是天賦異稟。現在問題來了,早年並不算是出色的文徵明,為何能在書法方面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績呢?是突然悟出了什麼高招絕技嗎?是受到了高人的指點之後猛然頓悟嗎?其實,沒那麼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