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暑氣蒸人,日本人傳統的消夏三寶,「風鈴」、「團扇」和「涼麵」。每年的7月~8月末,來自日本全國的風鈴將在風鈴祭上齊聚一堂,北自北海道,南至衝繩,奏響一首首輕快的夏日之歌。
風鈴的起源:
據說風鈴起源於中國古代的佔風鐸,主要用於佔卜,有人也用它判斷風向。據記載,唐朝時唐睿宗的兒子歧王在所住的宮中竹林裡掛了很多玉片,聽玉片的碰撞聲判斷風的方向。這些玉片就是佔風鐸。後來,這樣的風鈴被到大唐留學的日本僧人帶回國。
日本風鈴的傳說:
在日本有一則民間傳說,明治末期,東京的京橋附近有個長長的陡坡,那裡時有鬼怪出沒,天黑後無人敢走。有一天,一個賣風鈴的小販回家遲了,經過這個荒山坡時看到一個窈窕女子站在路邊,長袖掩面。於是小販問她為何哭泣,卻不見女子回答。小販禁不住上前拽女子的衣袖。女子緩緩轉過身來,卻是一張無嘴無鼻無眼光滑如蛋殼的臉。小販嚇得大叫一聲拔腿就跑,身後背的風鈴大響。那女子本要追趕,一聽到鈴聲便倏地消失了。
六種風鈴類別:
南部風鈴因用南部地方出產的鐵製作而得名。巖手南部風鈴以音色美妙著稱,聲音輕柔悠長,餘韻雋永。
運用傳統的漆器工藝,在玻璃風鈴內部進行繪畫,漆繪的金粉和色粉都是手工描繪。半透明的風鈴大方漂亮,觀賞價值一流。音色沉靜悠遠,讓人寧靜。
手工吹制玻璃,內側為手繪圖案,下墜短冊,上題詩句。因江戶時期大量生產而得名。江戶風鈴的開口部位並不整齊光滑,其上的鋸齒形狀是刻意保留的。音色極其清脆。
瀨戶燒為日本陶瓷器的代表,其代表作就有愛知瀨戶風鈴。在陶瓷表面進行繪畫,非常適合在日式房間中懸掛。
大分別府盛產竹編製品,而大別府風鈴則用纖細柔韌的竹子編織成形,視覺上非常涼爽。鈴鐺部分一般使用南部鐵器。
採用衝繩傳統的琉璃球製作工藝,色彩通常都比較鮮豔。
相關視頻:
日本車站懸掛數百風鈴 夏日風中叮鈴作響增添清涼
往 期 精 選
點擊圖片可延伸閱讀
▼
2 0 1 7 . 0 6. 1 5
合作、投稿
請郵件至:zuitaoci@qq.com
微博:@最陶瓷
主編微信號:zui-taoci
長 按 二 維 碼 可 關 注 我 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