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沒有發射基地,載人登月如何返回地球?看嫦娥五號就知道了

2020-12-14 騰訊網

嫦娥五號月球上取樣,是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繞、落、回」的收官之戰,目前來看很成功,2公斤的月球樣本已經被轉移至返回器中。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正繞月飛行,將擇機調整模式進入月地轉移軌道,其實最困難的環節已經完成了。

嫦娥五號從發射到月球樣本返回地球需要經歷23天的時間,每一步都十分艱險,因此受到廣泛的關注。嫦娥五號探測任務也是中國目前為止難度最大、最複雜的航天探測任務,同時也是受關注度比較高的項目。

嫦娥五號執行任務期間,也再次讓人想起了半個世紀前美國的載人登月,沒錯,載人登月被質疑再一次地登上了熱搜。其實這些年來,對於載人登月的質疑聲從來沒有停止,半個世紀以來一直如此。

首先就是美國的六次載人登月期間在月球上插下的旗,看起來是隨風飄揚的,這一點一直都被質疑,月球上沒有大氣層自然就無風,旗子為什麼會「飄揚」?而隨著我國五星紅旗在月球上的動態展示,對比之下大家對美國插的旗更加質疑。

其實可以看一下我們的五星紅旗,動態展示的時候比較平整,沒有隨風飄揚的感覺,是因為有框架結構,撐得比較緊,不要看這僅僅1秒鐘的展示,技術含量卻很高,尤其是鮮豔的五星紅旗要面對月球表面強輻射、高低溫的影響,很容易褪色分解,但這些問題我們都解決掉了。

當然對於美國插的旗子飄揚問題,早都已經被解釋過了,旗子看起來有褶皺以及飄揚的感覺,因為旗子上的倒L型橫杆是伸縮結構。據阿波羅11號太空人的回憶,當時旗子上的橫杆並沒有完全的伸出,也就是短了一小截,這也導致旗面褶皺。

有些朋友可能不太了解載人登月的整個流程,因此感覺到月球上沒有火箭,人登月無法返回的問題。在這裡其實可以通過嫦娥五號的整個執行過程,來了解一下載人登月。

主體都是由四部分構成,包括著陸器、上升器、軌道器和返回器,每部分都各有用處。落月的時候著陸器動力系統起主要作用,帶著上升器一起登月。

任務完成後嫦娥五號通過機械臂採集月表樣本,以及通過鑽探的方式採集月表之下的樣本,而阿波羅載人登月是太空人從著上升器下來,到月面上執行任務。

奧爾德林從阿波羅11號下來

當任務完成後,嫦娥五號採集的樣本被封裝進入上升器,這個時候著陸器作為發射架上升器作為「火箭」從月面上起飛,帶著月球樣本和軌道器交會對接。

那麼阿波羅計劃的時候同樣如此,兩名太空人乘坐上升器月面起飛,到月球軌道上和那裡的指令艙交會對接。只不過我國的嫦娥五號這個過程是完全自主控制的,而阿波羅計劃過程中有太空人的操控參與。

其實可以看到無論是從月面上採集樣本,還是載人登月返回地球,採用的都是這種多段接力的方式,把貨物或者是人送到月球上並且需要再次返回地球。

而像上個世紀蘇聯的月球採樣就少了其中一個過程或者說結構,因為那個時期沒有掌握無人探測器在月球軌道上自主交會對接,因此蘇聯的上升器離開月球後沒有交會的過程,要馬不停蹄的進入轉移軌道,踏上38萬公裡歸家之路。

這也導致需要更多的燃料,因此月球上的樣本採集就要少了很多,蘇聯三次月球採樣一共才收集到330克左右的月球樣本,而我國的嫦娥五號是2公斤。

我國探月工程已經取得階段性的勝利,未來嫦娥系列號探測器將會繼續,一直到完成載人登月以及月球上建立基地,貌似距離我們並不遠了。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順利著陸,秘密任務浮出水面,我國實現載人登月不遠了
    歷經23天的探險,嫦娥五號完成了祖國交給它的任務,順利從月球表面採樣月壤,並安全降落在四子王旗著陸場。而且在降落過程中,第一個發現嫦娥五號的地球生物竟然不是人類,而是一隻小動物,儘管媒體沒有正面說這是什麼小動物,但從體型以及形態上看,它很像一隻兔子或者是兔遜,以至於有網絡調侃:玉兔迎接嫦娥五號回家。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管劉然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次對接,包括之前的著陸起飛,後續的降落返回,都是基本勾勒載人登月的主要環節,也是為後續的深空探測和載人登月奠定了技術基礎。吳偉仁院士,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在嫦娥五號發射後也透露,「如果只是為了完成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的系統可以做得簡單很多。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完成,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管劉然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次對接,包括之前的著陸起飛,後續的降落返回,都是基本勾勒載人登月的主要環節,也是為後續的深空探測和載人登月奠定了技術基礎。吳偉仁院士,現任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在嫦娥五號發射後也透露,「如果只是為了完成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的系統可以做得簡單很多。
  • 阿波羅飛船半世紀前載人登月,嫦娥五號後來居上靠的是什麼?
    一次又一次的生動實踐闡明了一個真理: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通過發射直播畫面可以看到嫦娥五號有很多太陽翼,軌道器、著陸器、上升器都有,尤其是著陸器不同於嫦娥三號、四號,太陽翼面積幾乎擴大了一倍,該設計目的是為了提升供電能力。
  • 倒計時開啟,嫦娥五號待發,為何說這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預演?
    文昌航天發射場中的長徵五號 據媒體報導,隨著文昌火箭發射基地的長徵五號火箭蓄勢待發,中國的嫦娥五號登月計劃即將開始實施。官方給出的時間是在明日凌晨時分,長徵五號將攜嫦娥五號升空,而倒計時開啟,關注嫦娥五號發射,我們需要了解些什麼呢? 官方對嫦娥五號發射的說明中,用了一句話,叫做「這是迄今為止中國航天最複雜,也是難度最大的一次任務」。的確,此次嫦娥五號與前四次嫦娥計劃最大的不同在於,登陸器需要攜帶月球土壤返回,這也是我國首次執行此類任務。
  • 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兩會訪談)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中新社北京5月28日電 題:探月四期·月球基地·載人登月——趙小津委員解碼中國探月時間表作者 郭超凱 中國將在2020年實施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也讓外界對未來中國探月計劃倍加期待。
  • 嫦娥五號成功降落地球!中國人什麼時候能登上月球?
    從發射到登月,從採集月壤到飛離月球,從樣品交接到最後返回器降落地球,嫦娥五號的每一步走得都是驚心動魄。現在,大家懸了23天的心終於可以放下了,嫦娥五號的返回器成功在內蒙古的四子王旗預定著落區降落!嫦娥五號任務已經宣告圓滿成功,整個過程非常完美。寶貴的月壤終於被帶回地球,這是人類近半個世紀以來的首次。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成功了,這八大知識點你應該知道-虎嗅網
    從原理上講,採用多大運載能力的火箭發射探測器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看探測器有多重,二是看探測器要飛往哪裡。我們來具體看一下嫦娥五號的情況:本次嫦娥五號探測器整體重約8.2噸,目的地是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剛好能夠滿足要求,因此必須用長徵五號火箭發射。
  • 嫦娥五號返回在即,美國宣布登月太空人團隊,新一輪競爭已經開始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是在11月24日進行了發射,如今攜帶著2公斤月球地質樣本的返回艙已經在返回地球的航行中,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在即,美國在重返月球工程上有了進展。美國從1960年代末期開始就有了載人登月計劃,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在月球留下了人類第一個腳印。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美國和蘇聯分別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通過載人飛船和月球探測器為人類帶回了月球上的土壤樣本,但從1976年8月18日蘇聯的「月球24號」探測器最後一次採集月球樣本至今,人類已經有44年沒有再更新月壤樣本,而今天中國終於也要採集月壤了!
  • 嫦娥五號登月「採礦」,未來清潔能源可用萬年,中國邁出了第一步
    11月24日凌晨4:30,中國的嫦娥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此次嫦娥五號奔赴月球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到月球的表面採集兩公斤的月球樣本,並且送回地球。這是人類時隔44年後,再次實施採樣返回式的探月工程。
  • 登月是騙局:月球上沒有火箭和發射塔,美國人是怎麼返回地球的?
    阿波羅登月是人類航天史上最重大的一次進步,但一直以來就有一個登月騙局的說法,除了當時計算機技術太差,遠程控制技術不足,近年來還冒出一個說法,土星五號從地球上出發時巨大的火箭和發射場讓大家記憶猶新!那麼飛船要在月球上起飛,必定需要一個巨大的發射場地,阿波羅登月前又沒有人建造這個發射場,那麼飛船是怎麼返回的呢?
  • 嫦娥五號「奔月」在即:帶回2千克月球樣本,或將改寫月球歷史
    月球採樣返回蘇聯捷足先登,美國大肆「挖土」在無人月球採樣返回探測方面,蘇聯可以說是開路先鋒,這也許與蘇聯載人登月半途而廢有關,所以轉向用無人空間探測器採集月球樣品。1970年9月12日,蘇聯發射了世界第一個無人月球採樣返回探測器「月球16號」。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成功!一文解決你心中所有的問號
    從原理上講,採用多大運載能力的火箭發射探測器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看探測器有多重,二是看探測器要飛往哪裡。我們來具體看一下嫦娥五號的情況:本次嫦娥五號探測器整體重約8.2噸,目的地是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剛好能夠滿足要求,因此必須用長徵五號火箭發射。
  • 嫦娥五號月球表面無人採樣返回地球,五十年前美國能做到嗎?
    ;21:35兩艙成功對接;23:41「鷹」被拋棄,阿波羅飛船開始返回地球;7月24日,阿波羅返回艙濺落在太平洋上。當時的美國為了奪得太空競賽的領先地位,不惜血本打造強大推力的土星五號飛船,將人送上太空、以人的眼睛代替傳感器、以人的大腦代替計算機、以人的雙手代替自動控制設備,加上地面強大通信能力的密切配合,才能實現載人登月的壯舉。
  • 嫦娥五號月球取樣,美國迫不及待,公布18名登月太空人名單
    美國兩次失敗自然比較生氣,因此把目光瞄向了月球,計劃進行載人登月,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從1961年開始準備,1969年阿波羅11號正式載人登月,開啟了人類探測月球的第一次熱潮。1972年美國最後一次載人登月結束,此後前蘇聯也沒有成功完成載人登月,但是進行了多次無人探月,有三次是進行月面採集樣本,共採集了330克左右。
  • 嫦娥五號已經回地球,我們下一步關心的是中國太空人何時能登月?
    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於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月面起飛,12月17日返回地球著陸內蒙古。 或許對國人來說,中國登月工程,只有當我們再次載人登陸月球,在月球上中國太空人,在月球的土地上,插上五星紅旗,我們才會沸騰萬分。 那麼,按照我們登月計劃表,什麼時候,中國太空人能登上月球?
  • 「嫦娥五號」攜帶2千克月壤回來了,登月競賽重演,哪國更緊張?
    要知道,在上個世紀美蘇就已經做出了登月取樣並且返回的壯舉了,美國更是成功實現了人類首次載人登月飛行和人對月球的實地考察。那為什麼我國這次對月球下手卻更有挑戰性?在上個世紀60到70年代探月,可以說進入了白熱化的狀態,美蘇同時發力在短短幾年內發生了多個月球探測器。
  • 外媒評嫦娥五號發射
    接下來,看看外媒關於中國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報導。作為40多年來全球第一個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它登上了一大波頭條。美國紐約時報:這次發射,中國官方媒體進行了現場直播。中國通常對深空任務保密,直到太空飛行器成功入軌後才會官宣成功。
  • 外媒關注: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採樣並「打包」
    另據法新社巴黎12月1日報導,這是中國太空計劃的重大飛躍:嫦娥五號探測器周二成功在月球著陸,這項任務對於實現2030年載人登月目標至關重要。2019年初,中國探測器實現全球首次在月球背面的著陸,引發轟動。如今的嫦娥五號是中國太空計劃的新階段。該探測器以中國神話中月亮上的仙女命名,於上周二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