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萬國祥
部分文字|源於網絡,謝謝原作者
親愛的一起戰鬥過拉薩場站戰友
還記得這是哪首歌中的歌詞吧?就是我們以前十分熟悉的歌曲《駝鈴》,它形象生動地描述了戰友情,大家必須感同身受,記憶深刻。
短短幾年的軍營生活,奠定了我們終生的戰友情誼,並引以為一生的自豪和財富。雖然離開了軍營,各自回到家鄉,或回到祖國需要的異地他鄉,為社會效力,為群眾工作,為家庭奔波。雖然我們聚少離多,但我們的心永遠在一齊,永遠走不出軍營賜予我們的品格。在周圍人們的眼中,我們仍然是不一樣於平常人的,我們的組織紀律性、工作自覺性、主觀能動性依然是我們在社會立足發展的根基,我們的忠誠可靠、不怕困難、奮勇拼搏、敢於奉獻,使得大家在各自的領域和行業建功立業。
四十年的光陰,彈指一揮間,我們已經成為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再過去我們為社會的中堅力量,繼續為國家、為單位、為家庭發揮光和熱。我們先後經歷了四個十年,七十年代,把完美的青春獻給了部隊,親愛的戰友。最後祝我們白髮蒼蒼了的各位戰友以後的一年,身體健康,全家幸福。過好每一天戰友們。
這是二零一八年五月十四號晚上,拉薩場站警衛連,汽車連,戰友在眉縣的合影前排左起:廉金賢,吳富貴,劉志祥,賀升發,周同善,賀升利。後排左起:袁天會,白鐵軍,楚新洲,翟乃朝,萬國祥,柴少龍,王海升,周適合。
楚新州,菜少龍夫人,萬國祥,閆長久的合影
楚新州,萬國祥和菜少龍夫人的合影
楚新州,翟乃朝,萬國祥,菜少龍 賀升發,賀升利,王海深,周同善。汽車連戰友合影
老戰友翟乃朝萬國祥楚新州 王海深合影
菜少龍,萬國祥,
幾載戰友情,永遠記心間。
為什麼現在都想戰友?因為大家都老了。為什麼老了以後想戰友?因為這些年經濟發展了,人心浮躁了,真情少了,戰友情就越顯珍貴了。
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長王蒙大作《戰友頌 》寫得真好。現予轉發欣賞:
《戰友頌》
找一個理由,和戰友見一面,不為別的,只想一起懷念過去的歲月,一口老酒、一聲老哥,熱淚盈眶。
找一個理由,去和戰友見一面,不管混得好還是混得孬,只想看看彼此,一聲戰友,一份關切,情誼綿長。
找一個理由,去見一見戰友,時間一年又一年,青春已逝,年華已老,一聲珍重,一句祝福,感同身受。
找一個理由,去見一見戰友,這是我們最信任的人,用碗喝酒,大聲唱歌,一聲兄弟,一生朋友,地久天長。
有戰友在的地方,無論是鬧市還是鄉村,都是景色最美的地方。大家坐在那裡,說著過往,拍著胸膛,摟著肩膀,如同看到了彼此青春的模樣。因為戰友,讓我們找到了過去的萬丈光芒。
有戰友在的地方,無論是大魚大肉還是小菜小湯,都是讓人沉醉的地方。你我端著酒杯,不說話,頭一仰,全喝光,那種感覺只有你我能夠品嘗。因為戰友,讓我們忘卻了工作的繁忙和慌張。
戰友是前世的債,這世的情,常來常往,格外芬芳。
有戰友在的地方,就是景色最漂亮的地方!
劉志祥,萬國祥。
劉志祥和萬國祥
劉志祥夫人和菜少龍夫人合影
楚新州和菜少龍戰友的合影
楚新州 柴少龍,萬國祥,翟乃朝戰友們的合影
楚新州,劉志祥,菜少龍,翟乃朝戰友合影
柴少龍和萬國祥的合影
劉志祥夫婦
菜少龍,翟乃朝戰友
萬國祥和翟乃朝戰友
劉志祥在旅遊船上
作者簡介:
萬國祥,四川眉山市人,1974年12月入伍,新訓後進藏 ,1978年底退伍回原籍 。愛好傳奇文學,喜歡拍照寫作,有多篇文章在網絡平臺發表。
編輯|李光友【愛好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