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東協賣全國,釆全國賣世界,只要你在二維碼上輕輕一掃,呈現的東協國家商品一定會滿足你的需求……6月28日,東協商品集採城開業活動在重慶巴南區公路物流基地東協國際物流園舉行。這是巴南區搶抓西部陸海新通道機遇,加強「1+3」國際物流分撥中心運營基地建設,打造對外開放窗口、提升對外開放能級的又一舉措。
據介紹,東協商品集採城作為西部內陸地區對東協貨物的承接地,承接東協貨物的物流分撥需求,開業後,將為重慶市場提供中國與東協商品互通有無、集中展示、集中交易的新平臺。
巴南區委書記辛國榮、巴南區政府副區長張春平,重慶市商務委副主任宋剛、市中新項目管理局副局長孫熙勇、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副主任王荊、重慶交運集團副總經理李行志、市農業農村委對外合作處處長張蓉萍、兩江海關關長羅寶成、重慶公運集團總經理張仲倫、老中經貿促進會會長楊東倫等以及巴南區級相關部門、鎮街有關負責人出席此次開業活動。
匯集全球商品在巴南直採直銷
在開業儀式上,重慶萬世雷力科技有限公司、老中經貿促進會、重慶艾蘭特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市忠州腐乳釀造有限公司、重慶茶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重慶公運東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集中簽署了東協商品集採城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後,以上企業將入駐東協商品集採城,開啟線上直播、線下集採等多種形式的活動進行宣傳。本次首期開業面積2300平方米,商品包括東南亞銀製品、木製品、石製品等工藝品,首飾配飾,紅木家具、乳膠枕頭、床墊等家居用品,進口海鮮等凍品,今後重慶企業及市民可直接在巴南直採全球商品。東協商品集採城匯集八方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充分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紐帶作用,引導傳統與創新相碰撞相融合,形成商品認知無障礙、交易方式更靈活、供銷關係更融洽、消費購買更暢快、物流貿易更快捷的國際商品集採平臺。
通道平臺聯動大力提升開放能級
"我們主要釆取的是線下展示、線上銷售的模式,只要你在二維碼上輕輕一掃,呈現的東協國家商品一定會滿足你的需求。"據重慶公路物流基地負責人介紹,東協商品集採城總投資約1000萬元,總面積1.4萬平方米,首期開業2300平方米,定位為西部內陸地區對東協貨物的承接地,打造進出口特色商品展示交易市場。這是巴南區加快東協去回程商品在兩端市場集聚,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由單純依靠南彭B保的保稅倉儲物流功能,和東協班車的跨境運輸純物流運輸的開放模式,向物流+貿易的新型開放模式轉型升級,通過跨境運輸將全球貨物聚集到東協商品集採城進行展示銷售,大大促進了巴南開放產業集聚和開放平臺構建,同時補齊短板,增強了東協班車冷凍水產品等回程貨物的運量,提升雙向貿易運輸能力。
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承載地,重慶「1+3」國際公路物流分撥中心運營基地之一的重慶公路物流基地,其運行的南彭公路保稅物流中心、重慶東協公路班車已初具成效,據悉,南彭公路保稅物流中心截至目前共實現進出區貨值約66億元,重慶東協公路班車自開通以來共發車3038車次,發運國際標準箱6836TEU,總重量約3.92萬噸,總貨值約19.25億元。東協商品集採城與對外開放平臺將有機結合和聯動,依託東協班車跨境運輸服務優勢、通關報關服務能力,為平臺貿易商做好後勤保障,形成線下展示、線上下單、班車運輸、集採城分撥的一體化商貿物流打造巴南區進出口商品集散地,形成集東協賣全國、採全國銷世界的雙向貿易態勢,進一步提升巴南對外開放能級。
國際商貿物流新城蓄勢待發
重慶公路物流基地現已招商引入京東、華南城、順豐、申通等龍頭企業44家,累計實現營業額約1619億元、稅收約40億元,全面形成以京東、順豐等項目為代表的電子商務產業集群,以B型保稅物流中心、跨境公路班車為載體的國際貿易產業集群,以華南城、協信汽車公園為代表的專業市場集群,以公運、普洛斯等為代表的綜合現代物流產業集群。東協商品集採城開業後將有效地與物流基地傳統商貿及電商企業開展線上線下合作,進一步促進交通、物流、商貿、產業融合,為物流基地打造國際商貿物流樞紐提供有力保障,為巴南在全市帶頭開放、帶動開放,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