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9年碑林區退役軍人接收安置選崗工作現場。 (受訪單位供圖)
■記者 駱妍
時代變遷,變不了拳拳擁軍優屬之心;歲月更迭,掩不住濃濃尊崇優待之情。近年來,我市始終把全面落實好黨和國家對現役軍人、退役軍人的各項尊崇優待政策,作為雙擁工作重點工程、暖心工程,在接收安置、就創業幫扶、禮遇關愛、烈士褒揚、權益維護等方面傾力抓實抓好,確保落實落細,努力讓現役官兵服役安心,讓復退軍人安置稱心,讓優撫對象生活順心。
傾力推動接收安置保障到位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以所在部隊、復退軍人、接收單位「三滿意」為根本目標,堅持政策統籌與分類施策相結合,不斷探索完善科學、陽光、穩妥接收安置的好辦法、好路子,積極挖掘潛力,拓展安置空間,努力讓廣大復退軍人不為後路發愁擔憂。
在計劃分配軍轉幹部接收安置方面,形成了符合我市實際的「功績制分配、雙向選擇分配、指令性包底分配」安置分配辦法,有力提升了軍轉人才資源配置水平。2016年至2019年,我市接收計劃分配軍轉幹部安置分配到行政和參公事業單位佔比95.3%,其他均安置到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其中市直部門約佔80%,區縣約佔20%。未央區公開選拔29名軍轉幹部擔任各街辦武裝部長、部門負責人;長安區近年累計接收的62名軍轉幹部全部安置到行政單位;雁塔區36名軍轉幹部提拔任用到實職處級領導崗位。全市安置數量、安置質量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處在前列。
在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的退役士兵接收安置方面,2016年至2019年,全市接收符合政府安置工作條件退役士兵中,安置到事業單位佔比30%,安置到國有企業佔比70%,安置率達到100%。在軍休幹部和無軍籍職工接收方面,推行線上接收和線下審檔同步,確保交得清、交得快、交得好,2016年至2019年,我市接收軍休幹部、無軍籍職工數量在全國名列前茅。
傾力推動就業創業服務到位
2016年以來,全市共接收自主擇業幹部、自主就業退役士兵1萬多人,發放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地方一次性補助金數億元。積極組織退役軍人參加適應性培訓,堅持以提升能力為導向,以促進就業為目的,免費組織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持續做好培訓機構認定、就創業導師和基地評選等工作,努力提升服務保障能力,幫助退役軍人儘快適應社會生活、掌握一技之長、實現就業創業。
2019年以來,我市加大工作力度,持續開展大型專場招聘會、創業競賽和就業服務月服務季等活動,先後舉辦線上線下各類專項招聘會、交流會60餘場,1000餘家用人單位提供就業崗位1.2萬餘個。2019年,積極探索「政府+企業+培訓+就業」的「政企對接、定向培訓、結業上崗」一條龍服務模式,圓滿完成835名自主擇業幹部適應性培訓,753名自主就業士兵專業技能培訓。268名自主擇業幹部進行專業培訓,結業即與用人單位籤訂勞動合同,實現了求職、培訓、上崗一站到位。
2019年,全市4500多名退役軍人報名參加高職擴招,3426人錄取入學走上了深造之路。創新工作方法,舉辦我省首屆科技類退役軍人精英創業大賽,20餘家企業30餘名自主擇業科技幹部現場觀摩交流,取得了良好社會反響和示範引導效果。2020年,我市舉辦「建行杯」西安市退役軍人新徵途創業大賽取得可喜成績,2個項目作為全省推薦項目參加全國首屆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大賽,並均獲得三等獎。
傾力推動關愛政策落實到位
2016年以來,我市先後制定了《西安市隨軍隨調家屬就業辦法》《西安市軍人子女教育優待辦法》,6500餘名軍人子女享受就近優質公辦教育資源入學入託,900餘名軍人子女在中考時享受了5%至10%的加分優惠政策,僅2020年我市就解決軍人子女入託入學1318人,中考加分313人。先後有4000多名軍嫂實現了再就業,僅2019年以來共為150餘名隨軍家屬辦理了行政事業國企單位對口同級安置。2019年以來,先後為全市283名立功受獎人員落實了我省新制定的慶送喜報制度,發放慰問獎金31.1萬元。
全市各行業服務窗口均開設了軍人優先綠色服務通道,公路、橋梁收費站實行軍車免費通行,旅遊景點、公共場所軍車免費停放,市屬文物園林旅遊景點對軍人一律免票,今年12月1日起,全市所有公交線路及地鐵將對現役軍人、武警及消防救援人員實行免費。
新城區東方小學自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為63750部隊軍人子女入學提供便利,並於2016年起專門開設了「雙擁班」,定向解決該部隊軍人子女入學問題,目前已跨越五個年級、接收289名學生。在此基礎上,針對軍人家庭特點,專門對「雙擁班」軍人子女學生定製了「思想上多幫助、學習上多輔導、才能上多培養、生活上多關心,想方設法為孩子學習提供優質便利服務」的「四多一優」服務措施,深受軍人和社會好評。2020年,為有效保障抗疫一線軍隊醫護人員子女就近入學,新城區由區內「名校」後宰門小學通過「一長多校」的方式「牽手」與空軍軍醫大學一牆之隔的勵志小學,專門設立新「雙擁班」,有效保障了抗疫醫護人員子女就近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碑林區2016年以來堅持實施「政府購買三個4小時服務」,為分居兩地的軍嫂和老傷殘軍人、老烈屬、在鄉老復員軍人等80餘名困難優撫對象,以及低保、低收入、有重特大疾病的義務兵家庭等三類人員,每月提供4小時家政服務,截至2019年累計購買提供服務19200餘小時,受到普遍歡迎。
傾力推動優撫待遇兌現到位
2019年組建退役軍人事務部門以來,我市按照部省統一部署,持續做好退役軍人信息採集和光榮牌懸掛工作,懸掛率超過採集數98%,在全省體量最大、任務最重、懸掛最多。
2020年春節前夕,按照禮遇關愛退役軍人的工作慣例,我市組織設計印製了35萬張年畫和慰問信,由街辦、社區發送給全市各級各類優撫對象和困難退役軍人。按照全省統一部署,認真做好全市定期補助優撫對象資料審定上報工作,全市錄入數、省廳審批通過數、數據準確率不斷提高。
今年來,我市始終及時分配發放各類優撫資金,認真做好部分退役軍人基礎信息核查、資料臺帳建立和集中體檢工作,積極做好退役軍人評殘和帶病回鄉退伍軍人認定工作,確保各級各類優撫政策100%落實到位。妥善做好佔比全省95%以上的軍休人員管理服務保障工作,歷時近9年建設的西安市軍隊離休退休幹部活動中心於2019年落成掛牌,讓戎馬一生的老革命老英雄們有了寬敞、明亮、溫馨、現代的多功能休養活動場所。
傾力推動烈士褒揚傳承到位
2019年以來,我市全面加強烈士褒揚工作,堅持在規範中完善、在完善中探索,先後為3位烈士舉行了隆重的迎接烈士回家儀式和莊嚴的骨灰安放儀式,及時為6位烈士遺屬申辦烈士褒揚金和一次性撫恤金、定期撫恤金。
持續開展清明祭掃、烈士事跡宣講系列活動,2016年以來,西安烈士陵園、楊虎城將軍陵園等全市7家縣級以上烈士紀念設施共接待學校、單位等各類社會團體6200多批,烈士親屬5000餘人次,祭掃群眾180餘萬人,開展講解4600餘場,豐富深入的烈士褒揚紀念活動,讓烈士的偉大精神在古城大地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2019年5月,我市舉辦了「關愛烈屬捐助活動啟動儀式」,向全市780餘名烈屬贈送了價值1200餘元的關愛禮包和10萬元保額的意外保險,受到烈屬好評。每年在9月30日中國烈士紀念日之際,省市聯合在西安烈士陵園隆重舉行「烈士公祭儀式」,省市黨政軍主要領導和各界幹部群眾先後2000餘人參加活動。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圓滿承辦我省《烈士光榮證》頒授儀式,被中央媒體報導、退役軍人事務部通報表揚。
加大烈士紀念設施建設修繕管理維護力度,2019年我市積極籌劃西安烈士陵園的長遠建設,研究提出基礎維修改造、紀念陳展更新、環境綠化提升等中短期工作構想,及時推進立項審批,政府投資5000萬元的維修改造項目全面啟動。認真組織開展烈士英名錄編纂修訂工作,全面核實完善全市資料庫中原有的3769名烈士英名錄信息,烈士基礎信息質量進一步提升。烈士紀念設施摸底普查穩步推進,陝西省人民英雄紀念碑、陝西省革命歷史博物館等代表我省重要烈士紀念設施的項目可行性論證工作,提上業務研究議事日程。
傾力推動合法權益維護到位
堅持用心用情用力當好退役軍人娘家人,不斷建設完善全市各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讓廣大退役軍人碰到困難或權益受損有地方反映、有地方訴說、有地方解決。去年以來,全市退役軍人事務系統不迴避難點問題、不怕翻歷史舊帳,把依法依規維護保障好退役軍人合法權益作為重要政治使命,全市各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機關和基層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積極組織在全市範圍內深入開展了「退役軍人矛盾問題化解攻堅年」活動,熱情周到做好退役軍人來信來訪辦理答覆工作,辦理答覆率達到98.8%。積極協調各級司法部門,聯合推動建立市區兩級現役和退役軍人法律援助站16家,先後為30多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務,有力維護了部分現役和退役軍人合法權益。
2019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部分退役士兵社保接續政策,及時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委宣傳部等10餘家重點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工作專班,先後3次召開市政府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工作、督導推動落實。積極打造集中辦公試點,加強基層工作督導,碑林區社保接續工作示範樣板受到退役軍人事務部調研觀摩好評,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在碑林區召開了專題現場會,在全省推廣工作經驗。3月至8月期間,持續加強工作協調,壓實相關主體責任,深入開展社保接續專項督導和攻堅督導工作,按時按要求組織完成全市申請受理、信息核查、接續補繳任務,總量、質量均位列全省前列。
作者/來源:西安網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