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買完美軍廢品魚雷,臺灣文物潛艇要「自爆」了

2020-12-23 諸葛講武

520當天,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再次發表就職演說,混合著無數單身狗的怨念,開始了自己的第二個任期。

然而就在當天,美國國務院高調宣布批准對臺軍售,以1.8億美元的高價向臺灣出售18枚Mk 48重型魚雷。

我滴乖乖,1.8億才18枚,合著1枚魚雷就要1千萬美元?我沒看錯吧?

▲確認過消息,的確沒看錯(圖源:環球時報)

而且這次也不是臺灣要買,是美國要賣。

據胖兵了解,美國賣給臺灣的這批Mk 48 Mod 6不僅是老型號,還是2011年生產的舊貨,已經翻新過一次,這次使用壽命到期後,就必須報廢。

各位,看明白沒?

臺灣有什麼辦法?只好照單全收。

當時有美媒舔著臉說這是送給小英的「賀禮」,結果連一些臺灣媒體人都看不下去了,諷刺道:送「禮物」是不用(要)錢的。

▲ 臺灣電視節目諷刺美國的「送禮」說辭(圖源:新浪軍事)

所以,美國這是又把臺灣當成舊貨回收站了?

是,也不是。

你們見過誰家的舊貨能賣到如此天價?

如果小兵兵沒記錯的話,2017年臺灣曾向美國求購過一批MK 48,當時花2.5億美元買了46枚,也就是說單價只有543萬美元,比這次「貴」了一倍。

▲美軍士兵給潛艇裝填Mk 48魚雷,也就三年的功夫,價格翻番。

其實,美國要求臺灣高價收購老舊軍火,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真正讓胖兵想不明白的是,這前後兩批Mk 48到底要用在哪裡?

Mk 48是專為潛艇設計的水下魚雷,主要裝備於美國海軍的俄亥俄級、海狼級、洛杉磯級和維吉尼亞級,加拿大、澳大利亞、荷蘭也有裝備。

你等等……臺灣那幾艘潛艇也能用?

臺灣目前有兩艘購自荷蘭的劍龍級潛艇,但當時荷蘭並沒有出售武器給臺灣,也沒有提供武器操作的培訓。

▲臺灣裝備的劍龍級柴電潛艇,極少露面

後來,臺灣是通過印尼這個「二手販」渠道購買了117枚德國SUT魚雷,才讓劍龍級有彈可用。

雖然臺軍沒有承認劍龍級能發射Mk 48,但從2017年主動購買這件事上來看,他們應該是通過改裝使其具備了這項能力,但沒有確鑿證據就無法實錘,只能說差不多、也許、好像、應該,可以用……

▲2017年,一艘維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裝填Mk 48魚雷

除了兩艘劍龍級,臺海軍還有兩艘老掉牙的海獅級,這可是美國在二戰期間建造的潛艇,能活到現在堪稱世界潛艇史,乃至海軍史上的奇蹟。

由於服役時間太久,它已經沒辦法達到正常的下潛深度,只能長期泊港做吉祥物,雖然偶爾出港作訓,但根本沒有作戰能力,發射魚雷還是免了吧。

▲臺媒用「全世界最資深潛艇」形容海獅號(圖源:新浪軍事)

除了潛艇,水面艦艇也可以使用魚雷。

目前,臺海軍能夠發射魚雷的驅/護艦主要有:基德級驅逐艦、成功級和濟陽級護衛艦。

這三種軍艦都裝有Mk 32型魚雷發射管,但這種發射管的口徑為324毫米,能發射Mk 44/46/50/54這四種輕型魚雷,就是不能發射Mk 48這種口徑為533毫米的重型潛射魚雷。

▲伯克級驅逐艦裝備的Mk 32型魚雷發射管

現在問題來了,這魚雷潛艇不一定能用,水面艦艇也不能用,性能再好不也是廢品?

那倒不至於,畢竟Mk 48的性能非常不錯,而且它的技術很有特色。

與我們印象中的傳統魚雷不同,Mk 48並不依靠直接命中進行殺傷,而是通過聲納制導系統航行至船體下方引爆,通過形成空泡、空泡再破裂所產生的水下雙重衝擊波效應震碎船體結構。

▲澳大利亞海軍使用Mk 48進行實彈射擊訓練,這艘退役30年的軍艦被水下衝擊波炸成了兩截

由於這種殺傷威力巨大,往往能把龍骨直接炸碎,因此美國海軍也將這種殺傷稱作「破脊」。

升級後,這型魚雷還增強了制導與控制能力,如果沒有命中目標,還能再燃料允許的情況下繞回來,重新嘗試攻擊。

如果灣灣的劍龍級真能發射Mk 48,的確對我海軍構成了一定威脅,1發魚雷換1艘驅逐艦,那1枚就要1千萬美元也算不虧。

▲這麼強的殺傷力不容小覷,可對052、055構成重大威脅

可問題是,大陸海軍也不是吃素的,從水下、水面到空中,我們的反潛體系也越來越完善,怎麼可能給你用老爺級潛艇發動攻擊的機會?

你不用倒還好,本來也沒什麼存在感,可現在能威脅到我,那就得看緊了重點照顧,保不齊接戰後第一輪就給你幹掉了。

胖兵原先還想著去港口看看這些活古董,現在你們把咱這點願望都掐滅了,想想還有點可惜。

▲ 兩艘劍龍級是臺灣唯二可用於作戰的潛艇,真有戰事基本上逃不出全滅的結局

當然,島內除了用這種「一發一艘驅逐艦」安慰自己之外,更是喊出了這是美國「支持臺灣自製潛艇的信號」。

▲有臺媒體一直在鼓吹臺灣自製潛艇(圖源:新浪軍事)

「國造潛艦未現世,美同款魚雷先行送達,美臺友誼好棒棒~」

咱見過拍馬屁的,但沒見過馬屁能拍到這個份兒上的……

不過胖兵看了看島內的聲音,發現「國艦國造」這個話題的確又被炒起來了。

既然如此,咱還是回歸科普的老本行,給大家講講小灣灣的大夢想。

▲島內輿論預測,自製潛艇會在2025年服役(圖源:騰訊軍事)

為了促進防務自主,臺灣一直在努力實現兩個目標,一個是自製防禦戰機IDF,另一個是自製防禦潛艦IDS。

前者俗稱「國機國造」,這個目標已經通過從美國獲取技術援助的方式實現了,也就是現役的「經國號」戰鬥機。

技術雖然不是自己的,但好歹自己能造了。

▲「經國號」戰鬥機

而後者被稱作「國艦國造」或「潛艦國造」,也就是自主建造潛艇。

由於潛艇的技術難度大、研發費用昂貴,至今未能實現。

不過臺灣並沒有放棄,他們幾乎和世界上每一個擁有潛艇製造技術的國家都有過接觸,尤其是美國,不放過任何租賃、購買或技術轉讓的機會,只是還沒有人答應臺灣會與其進行合作。

▲行將報廢的海獅已經成了臺海軍的怨念,他們急於尋求新型潛艇

現在好了,美國人賣給臺灣一批潛艇專用的重型魚雷,有臺媒理解成「支持自製潛艇」的信號倒也可以理解,再加上美國逢中必反的政治氛圍,難免會產生放鬆軍火輸出限制的錯覺。

▲美國一些鷹派人物曾建議臺灣學習歐洲國家搞微型潛艇

說到這,小兵兵得和各位八一卦,圈內盛傳臺灣自製潛艇的技術和圖紙來自歐洲某國,而且是美國在中間牽線搭橋,也許灣灣自嗨還就嗨到點上了。

說了這麼多,臺灣到底有沒有能力建造潛艇呢?

要探究這個問題,得從個3方面來分析。

1、預算

2001年,臺「國防部」曾做過精算,軍費至少佔到GDP的3%才能維持軍隊正常運轉,按照當年的數字計算就是100億美元,可實際上只達到了GDP的2.6%-2.8%,並未達標。

▲最燒錢的海軍情況最為堪憂,圖為臺海軍老舊的基德級驅逐艦

這幾年臺灣的GDP雖然在漲,但到了2017年,臺灣的軍費佔比已下滑至GDP的1.8%,當年僅為106億美元,幾乎沒有增長。

軍費的巨大缺口導致臺軍的人事費用、武器採購都受到很大影響,被寄予厚望的「雲豹」裝甲車服役進度拖沓、採購數量縮減就是例子。

▲臺灣自研的「雲豹」裝甲運兵車

如果連裝甲車搞起來都這麼吃力,比它昂貴成百上千倍的潛艇又怎麼辦?

2、技術

之前咱們提到,臺灣沒有建造現代潛艇的關鍵技術與配套工藝,就算要自主研發也要很多年,等它搞出來了,技術規格與功能可以滿足戰爭的需要嗎?

數量足夠對大陸海軍構成實際威脅嗎?

▲臺灣自製潛艇的1:1000微縮模型,外形上看與德國212A型頗為相似

就算臺灣突破了技術障礙,能夠自主建造,可大陸這邊的驅/護艦隊與水下力量也在不斷變強了,數量、性能都全面碾壓,既然沒有勝算還造它幹嗎?

3、市場

臺軍自己的需求頂死了十幾艘,等臺軍自己裝備完了,有沒有拿到軍火市場上出售的前景?

不是胖兵潑冷水,就臺灣這幾年那個「斷交」的速度,想靠外銷攤薄自己的研發成本、維持生產線的存續幾乎是不可能的。

▲2019年5月,蔡英文參加潛艇建造專用廠房的開工儀式(圖源:觀察者網)

有需求才有市場和供應,如果臺軍沒有對潛艇真實而迫切的需要,僅憑媒體喊喊口號是不可能造出潛艇的。

不過對於臺軍來說,有沒有潛艇其實都一樣,與大陸在軍事上的差距已經不可逆了。

我們可以站在臺灣的角度思考一下,到底要不要造潛艇呢?

其實這個問題非常好回答,自主建造無論如何都划不來,臺軍內部也曾有高級官員呼籲,臺軍要有潛艇,但應該買,而不是造。

▲日本曾大力推銷自己的「蒼龍級」AIP潛艇,說臺灣沒動過心思是不可能的

燒火做飯買把斧子能劈柴就行了,非要造個油鋸出來,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嗎?

臺灣真的需要好好想想自己要在這個泥潭中深陷多久,今天做人家的棋子,明天又被當作牙籤,島上兩千多萬民眾的命運被政客當作政治資本肆意編排,這就是臺灣人想要的未來嗎?

如今兩岸關係在綠營獨派的操縱下愈發緊張,所以小兵兵還是要勸你們一句,早點懸崖勒馬才是上策,免得在將來成為中華民族和臺灣人民的罪人後才追悔莫及。

參考資料:

[1] 環球時報:美國務院520當天宣布賣給臺灣18枚重型魚雷,總額1.8億美元

[2] 美敏感時刻宣布售臺重型魚雷 把「臺獨牌」打到極致

[3] 維基百科:劍龍級潛艦、自製防禦潛艦

[4] 國民所得統計摘要——民國40年至108年


相關焦點

  • 彈藥不好買,歲數有點大——臺灣海軍的潛艇部隊
    單鰭鱈號1974年4月,2艘潛艇全部抵達左營軍港,島內一片沸騰,不過美國方面賣給臺灣的重要條件就是潛艇只能用來訓練而無水下攻擊能力。為此,美國直接封閉了魚雷發射管並剪斷線路,幾年後臺灣才修好了發射能力,卻又買不到合適的魚雷。1975年,臺灣當局駐美武官邱華谷曾試圖繞開美國官方購買30枚魚雷,不幸被聯邦調查局發現,還被要求限期離境。
  • 還叫著「守護臺灣」?民進黨造潛艇配美魚雷壯膽,國臺辦開門見山
    儘管我國外交部、國防部多次發出警告,「臺獨」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但民進黨當局卻一再挑釁大陸底線,繼23日民進黨當局叫囂,臺美關係越來越好,美國很多官員相繼來臺,近日,民進黨當局竟開始造潛艇配美國魚雷給自己壯膽。
  • 臺軍潛艇戰力:當年丟人的事兒,如今都是「戰果」
    ▲ 對荷蘭政府來說,敢於面對中國大陸的報復籤下這樣的合同,必然也是被逼到了一定地步由於當時荷蘭的經濟形勢不佳,國內17%的勞務人口(大約30萬)處於失業狀態,RSV造船集團(也就是後來建造兩艘臺軍潛艇的製造商)也已經處於瀕臨破產的狀態,繼續一切可能的訂單來維持生存,顯然荷蘭的失業人口如果以這樣的速度增長下去的話,荷蘭執政黨肯定是只有倒臺一條路。
  • 俄潛艇向港口發射魚雷,岸邊遊客落荒而逃,印軍看後心有餘悸
    12與17日,網上流傳了一段俄羅斯基洛級潛艇向港口發射"魚雷"的視頻。在港口岸邊有四名遊客,兩名遊客在觀摩潛艇,兩名遊客在一邊閒聊。突然,潛艇對遊客發射了一枚空氣魚雷,瞬間引起了巨大的水花,四名遊客被澆成了落湯雞。
  • 臺軍自製潛艇能擋解放軍數十年?專家:外媒鼓吹臺灣潛艇的「優勢...
    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大陸專家表示,該報導鼓吹臺灣潛艇的「優勢」實在過了頭,「CNN難以自圓其說的一個基本事實是,如果臺灣區區8艘常規潛艇就如此『了得』,那美國海軍應對解放軍潛艇時,為何還要拼命打造由近70艘全核動力潛艇組成的水下艦隊呢?」報導稱,臺灣從11月底正式開工建造新型常規動力潛艇,預計2025年交付。
  • 潛艇在水下真的可以從魚雷發射管逃生嗎?真的可以,要看什麼情況
    潛艇也是如此,然而潛艇的情況似乎更加糟糕,由於四周被海水包圍,因此一旦進水就等於沉沒。雖然如今有了損管和水密艙門等技術,但是對於潛艇來說被擊中以後的生存機率依舊不是很樂觀。為此從潛艇裡面逃生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從魚雷管逃生無疑成了最先想到的逃生手段了。
  • 我最新魚雷世界先進試驗時拿國產潛艇當靶子
    堅守戰位的官兵心裡直打鼓:這枚魚雷按試驗計劃直奔潛艇下方而來,萬一魚雷偏離目標深度擊中潛艇,會發生什麼真難以預料。這如同一位神槍手讓人舉起環形靶來練實彈射擊,縱使百步穿楊名不虛傳,也會讓人冒出一身冷汗。魚雷水下攻擊的聲音由遠而近,成功了!魚雷從潛艇下方數米安全穿過,與設定的攻擊深度完全一致。
  • 臺灣「自製」潛艇開工,這事能成嗎?
    對此,國臺辦發言人也指出,民進黨當局妄圖搞武力對抗,以武謀「獨」註定是要失敗的,越是搞事情,越是離自我滅亡不遠。蔡英文出席「潛艇自造」開工典禮自1979年美軍撤離後,臺灣便著手建立潛艇部隊。上世紀80年代初,臺灣制訂「劍龍專案」,計劃從荷蘭採購6艘「旗魚」級潛艇。
  • 一個很少有人關注的現實,俄羅斯海軍潛艇缺乏現代化魚雷!
    但很少有人關注的是,俄羅斯潛艇部隊的魚雷已經很久沒有得到過更新了,他們現在基本還依靠蘇聯時代的陳年舊貨過日子。可以說,魚雷老化是俄羅斯潛艇部隊現在面臨的最緊迫、最痛苦的問題。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無論是電動魚雷還是熱動力魚類,俄羅斯要想趕上國際發展潮流都是困難重重。即便是最樂觀的軍事觀察家對此也是持悲觀態度。畢竟,單單從科研單位上看,俄羅斯繼承的蘇聯遺產並不太多。
  • 美媒稱臺軍自製潛艇能擋解放軍數十年,專家:鼓吹臺潛艇「優勢...
    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大陸專家表示,該報導鼓吹臺灣潛艇的「優勢」實在過了頭,「CNN難以自圓其說的一個基本事實是,如果臺灣區區8艘常規潛艇就如此『了得』,那美國海軍應對解放軍潛艇時,為何還要拼命打造由近70艘全核動力潛艇組成的水下艦隊呢?」報導稱,臺灣從11月底正式開工建造新型常規動力潛艇,預計2025年交付。
  • 叫囂「8艘臺灣潛艇摧毀大陸艦隊」?美媒聽說過自導航空深彈嗎?
    重型的MK48魚雷賣給美國海軍的單價就達到350萬美元。哪怕土豪也要心驚肉跳。MK48重型魚雷自導魚雷的很大一部分成本在於動力系統。如果把動力系統去掉,僅僅保留控制系統,然後簡化水聲自導系統,是不是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了呢?答案是肯定的。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蘇聯就研製出了自導航空深彈。
  • 潛艇水下失事怎麼辦?解放軍用魚雷發射管逃生,場面驚險堪比大片
    文/梧桐潛艇水下失事怎麼辦?不用慌,解放軍用魚雷發射管逃生,操作場面堪比大片。央視頻道近日報導,解放軍某潛艇基地的官兵組織了一場失事潛艇模擬逃生的訓練,解釋了如何在深水下潛艇失事後如何進行自救。眾所周知,潛艇一般工作的水深都在200-600m,其水壓可想而知。
  • 蔡英文「潛艇自造」這個天坑!
    對此,臺船一開始還甩鍋給潮水,在被臺灣媒體引用潮汐資料戳破謊言後,才不得不承認是人為疏失。只是一周內就爆發兩起安全事故,臺灣媒體痛批民進黨當局要花500億新臺幣打造的潛艇自造計劃「只會講大話」。臺灣潛艇自造計劃能開花結果嗎?高達500億新臺幣的預算,肥了誰的腰包?
  • 9000米高空的潛艇殺手!美軍投放測試新型反潛魚雷,瞄準水下幽靈
    據悉,這種「滑翔魚雷」的原型,即MK-54型是美國海軍在本世紀初研製出來的一種深海作戰魚雷。它在MK-45魚雷基礎上進行了擴容和改進,讓這種魚雷真正變成了一種全方位、無死角、多功能定位的作戰軍備,它還能被陸上反潛平臺、護衛艦船、海上巡邏機甚至戰鬥機發射。
  • 南方大國一炮雙響,國產魚雷、潛艇接連交付,關鍵技術已超過美國
    "瓦魯納斯特拉"被譽為印度海軍的反潛尖刀,加上11月12日剛剛下水的第五艘"虎鯊"級常規潛艇,能夠看出印度目前對於海軍的潛艇和反潛戰十分重視。 由於"瓦魯納斯特拉"採用電驅動技術,所以魚雷的航程和速度自然就受到先天限制。通常中輕型魚雷才會採用電驅動技術,印度之所以採用電驅動,很可能是因為燃氣輪機技術並沒有"拿下"。 使用電驅動技術還想要增加射程,就只能增大魚雷內置的"電池",這也是"瓦魯納斯特拉"魚雷的體型看起來十分大的原因。
  • 造潛艇嚇阻解放軍?蔡英文狂妄叫囂,國臺辦警告:離自我滅亡不遠
    自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臺以來,就一直推動「臺灣自造潛艇」計劃,如今終於大張旗鼓的開工了。24日,蔡英文在臺船公司高雄造船廠主持了臺灣「自造潛艇」的開工典禮,臺防務部門負責人嚴德發、「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等人一同出席。
  • 原創:我國鷹擊82反艦飛彈 首次實現潛艇水下魚雷管發射
    鷹擊八號飛彈與試驗033G1型潛艇潛艇一直以來是我國海軍的裝備重點,但是配備的武器系統卻十分單一,長期以來配備的都是直航式魚雷,而且性能比較落後。自主研製的自導式魚雷還處於技術瓶頸期,直到20世紀90年代都未能實際配備部隊使用。
  • 臺當局:這次,臺軍「自製潛艇」碾壓解放軍
    導讀:據臺灣媒體報導,自蔡英文上臺後,正式啟動了臺灣「自製潛艇 」的計劃。前幾日,臺灣高雄進行了「自製潛艇」的開工典禮,果不其然,蔡英文又開始發展「不對稱戰力」嚇阻「敵艦」,以武謀「獨」的心思暴露無遺。臺灣民眾表示,又是一個天坑!
  • 中國魚雷艇部隊那些事
    上個世紀很長一段時間,人民海軍執行的是近海防禦的策略,而仰仗的武備則是「空」,「潛」「快」,也就是航空兵、潛艇以及快艇,其中快艇包括三類,炮艇、魚雷艇和飛彈艇。這次主要講一講人民海軍魚雷艇部隊那些事。1950年8月,魚雷艇學校成立,在蘇聯專家幫助下,經過1年零2個月培訓,魚雷艇學校共培訓出897人。當時,海軍配備了42艘蘇制魚雷艇,成立了4個魚雷艇大隊。2.首戰擊沉千噸護衛艦。
  • 蔡英文叫囂要自造潛艇,臺專家:估計潛艇沒造好兩岸都統一了
    據報導,日前民進黨當局在高雄舉辦了一場開業典禮,這場開業典禮針對的是民進黨當局主打的「潛艇自造」計劃。據了解這項計劃於4年前開始,現在才完成開工準備。而製造的潛艇,最快還要等到2025年才能正式服役,到時候將會配備美國出售的魚雷,會有非常不錯的表現,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