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米高空的潛艇殺手!美軍投放測試新型反潛魚雷,瞄準水下幽靈

2020-12-23 神鳥知訊君清觀察

據美國海軍網站近日發布了一篇報導,海軍正在進行「新型先進魚雷」MK-54滑翔翼式魚雷投放測試,這種武器在實測中表現出來的力量非常亮眼。

報導稱,本次參與投射任務的P-8A反潛巡邏機上升到3萬英尺(約9000米)高空後,發動了反潛魚雷投放試驗。這種MK-54魚雷被加上獨立的滑翔和固定系統,來保證其下落時候的穩定性。且魚雷戰鬥部進行了改裝,使之不會因為長時間重力作用發生火藥故障。

從發布的圖片上看,MK-54魚雷還加裝了特殊的被帽,猜測認為在「滑翔」過程中可以很大的通過加大質量來加快它的重力加速度,減少下落時間,在特定高度後還會自行開傘下落。

據悉,這種「滑翔魚雷」的原型,即MK-54型是美國海軍在本世紀初研製出來的一種深海作戰魚雷。它在MK-45魚雷基礎上進行了擴容和改進,讓這種魚雷真正變成了一種全方位、無死角、多功能定位的作戰軍備,它還能被陸上反潛平臺、護衛艦船、海上巡邏機甚至戰鬥機發射。

這種超強大的適用性主要來自於它特殊的推進系統:MK54型魚雷的推進系統將以MK46的奧託燃料內燃機為基礎,採用MK48-5/6和MK50的相應系統對燃燒室進行改進,實現為魚雷的電子器件和聲吶發射機獨立供電。使魚雷能夠以較低的速度進行搜索,在節約燃料、增大航程的同時,減少自噪聲,提高發現目標的能力。

概括來說,MK-54完全就是一種有「自立能力」的魚雷。和其他的魚雷需要輔助搜索目標、定位投放等各種提前設置不同,只要搭載者能將它投放出去,它就會自己完成接下來的一系列操作,這也是它適應性極好、可以被改造成高空滑翔魚雷的原因。

軍事專家稱,美國發展這種裝備的目的不言而喻,就是為了抗衡俄羅斯為代表的潛艇國家。在之前的反潛訓練中,一般都是由低空反潛機、護衛艦雷達、固定聲吶等發現後,再發射反潛武器來追逐潛艇的。

而這些就面臨一個很大的不足:俄羅斯的最新一代潛艇,防空火力甚至已經可以輕鬆碾壓低空的反潛機,且在護衛艦的雷達範圍外即可發射飛彈攻擊。這就造成反潛的設備反而還打不過潛艇的尷尬局面,為了應對這個,美軍就破天荒想起來在萬米高空投射魚雷的「高招」。

他認為,3萬英尺的高空已經遠遠超出了潛艇的防空射程,投下來多枚魚雷後,如果飛行中魚雷不被損壞,那麼這種自動程序的魚雷將會對俄羅斯的海底力量造成真正不小的威脅,因為魚雷一旦入水後,潛艇就會無計可施。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針對這種高空投射的潛艇殺手,俄羅斯接下來必將馬上研究對策。按照俄海軍的戰略部署,在本世紀中期有70%以上的核力量都會被轉移到潛艇上,是絕對不會容許有類似威脅性武器的存在的。

相關焦點

  • 潛艇戰將被顛覆!新型反潛雷達大量採用黑科技,空中定位水下目標
    一直以來,反潛都是世界性難題,因此核潛艇就成為了少數幾種能夠對美軍發起非對稱作戰的利器。然而隨著一種新型雷達的出現,未來這種局面很可能將被顛覆。據大眾機械網站11月19日報導,美軍近期正在研發一款項目代號為AN/APS-15「先進機載傳感器」(AAS)的機載雷達,它能夠在空中發現水下核潛艇產生的尾跡,從而取代傳統的聲吶和磁異常探測器。
  • 波斯灣水下設伏的幽靈:伊朗的水下作戰艦隊
    「基洛」級,是蘇聯第一種採用單軸推進的柴電潛艇,採用淚滴型艦殼,艇體為雙殼結構,外觀相當寬闊圓潤,由於噪音較低,其改進型是柴電動力潛艇中的佼佼者,也是世界上最安靜的柴電潛艇之一,主要用於在近海淺水區域進行反艦與反潛作戰,潛深能達到300米。
  • 中國去年強撈美軍水下滑翔機,今年同類產品大集群投放南海
    在去年12月15日,中國曾經在南海,在非常接近美軍海洋測量船鮑迪奇號的情況下,直接將其放出的水下滑翔機打撈帶走,後交還美方。  該次事件只是中美在南海控制上的一次衝突,國內的相關產品在2003年就啟動研製,並在2008年完成樣機,在2011年就完成過近1000米深度的下潛測試。
  • 最經典的反潛武器|深水炸彈發展小史
    1918年,發明了Y型和K型發射器,可把深水炸彈拋離艦舷50至100米,通過這些裝置可間隔投放或將深彈拋射到不同位置,並在同一深度齊炸,將潛艇蓋在其爆炸範圍內。該系統採用12聯發射裝置,尺寸為2140x1880X2260毫米,重3.2噸;可自動完成跟蹤、瞄準和裝填等動作,系統反應時間1-2分鐘;具有雙平面穩定功能,可消除艦艇縱搖和橫搖對瞄準的影響。RGB-60火箭深彈彈徑210毫米,彈長1.83米,彈重119.5千克,戰鬥部裝藥23.5千克,配備UDV-60觸發定時引信,具有群爆功能;深彈下潛速度為11.6米/秒,最大對潛作戰深度為450米。
  • 運-9反潛巡邏機:戰巡臺灣西南海域,潛艇天然預設伏陣位
    所謂的反潛「布標」作業,是指反潛巡邏機在水下潛艇有可能出沒的區域,從空中向海面投擲被動聲吶浮標,將聽音器放到預先設定好的深度之後,接收到的潛艇聲音訊號,能透過海面上的天線傳送回反潛機上,最終,鎖定水下潛航的潛艇。
  • 無人潛艇爭雄:俄艇可攜核武襲美 美艇獵殺潛艇
    2008年8月12日,伊朗國家電臺援引伊朗時任國防部長納賈爾的話稱,伊朗已成功地建造了一艘新型潛艇。這種無人「靈巧」潛艇可躲避雷達的探測,伊朗海軍的軍事實力因此得到了增強。  形形色色的無人潛艇:水下先進無人技術的「結晶」  無人潛艇是指以海中活動為目的的海中機器人,現主要用於完成掃除水雷和偵察、通信等任務。
  • 有些潛艇怎麼那麼怕毫無防禦力的反潛飛機?潛艇攻擊飛機有多難?
    、超短波、和微波波段,所以,尋常的雷達通信手段對於在水下的潛艇來說是行不通的,潛艇的水下通信一般採用低頻率的長波、甚長波以及超長波波段進行通信。但即使是採用一般長波通信時,對潛艇的深度也是有要求的,比如使用甚低頻(VLF)通信時,潛艇的潛航深度要求是10~15米,而當使用極低頻(ELF)通信時,理論上可以在水下100米~150米左右的深度進行通信,不過有一點,對於雷達波來說,通常頻率高、波長短作用範圍相對較短,但是定位精度更高,而頻率低、波長長的雷達波雖然工作距離更遠,但是定位精度就相對有限了,所以,對於潛艇和反潛飛機來說,一個在水下
  • 俄海軍的得力幹將,伊爾-38N反潛巡邏機
    其性能與美軍P-3巡羅機比較類似,升級版本稱為伊爾38SD。不過,2014年7月,伊爾38另一種升級改良型號伊爾38N,也已經投入俄海軍航空兵部隊使用。伊爾38N反潛巡邏機最重要的特徵是其頭頂裝備的雷達,因為方稜四正,就像一個麻將桌一樣,因此,也被人稱為頭頂麻將桌的反潛巡邏機。
  • 我最新魚雷世界先進試驗時拿國產潛艇當靶子
    堅守戰位的官兵心裡直打鼓:這枚魚雷按試驗計劃直奔潛艇下方而來,萬一魚雷偏離目標深度擊中潛艇,會發生什麼真難以預料。這如同一位神槍手讓人舉起環形靶來練實彈射擊,縱使百步穿楊名不虛傳,也會讓人冒出一身冷汗。魚雷水下攻擊的聲音由遠而近,成功了!魚雷從潛艇下方數米安全穿過,與設定的攻擊深度完全一致。
  • 對決地中海:蘇聯「莫斯科」級反潛巡洋艦是如何捕獵美國核潛艇?
    ,而蘇聯海軍的大型反潛機都只能搭載1-2架反潛直升機,蘇聯海軍迫切需要一種可以搭載多架反潛直升機的新型反潛艦艇 ,最終提出了設計一種新型反潛巡洋艦,即」莫斯科「級反潛巡洋艦,設計方案號1123。「莫斯科」級反潛巡洋艦雙視圖「莫斯科「級反潛巡洋艦的滿載排水量達到14600噸,全長189米,全寬34米,吃水深度7.7米,最高航速28.5節,續航力9000海裡(15節),搭載14
  • 靖海略洋|美軍全頻譜反潛戰對中國潛艇構成何種挑戰?(下)
    網絡資料美軍航母打擊群在進行反潛作戰時,以航母為核心,構築了由水面、水下以及空中力量組成的近程、中程和遠程等多層次的立體反潛防禦體系,建立了廣闊的防禦縱深。那麼,美軍航母打擊群的反潛作戰是如何具體展開的呢?
  • 原創:我國鷹擊82反艦飛彈 首次實現潛艇水下魚雷管發射
    鷹擊八號飛彈與試驗033G1型潛艇潛艇一直以來是我國海軍的裝備重點,但是配備的武器系統卻十分單一,長期以來配備的都是直航式魚雷,而且性能比較落後。自主研製的自導式魚雷還處於技術瓶頸期,直到20世紀90年代都未能實際配備部隊使用。
  • 俄海軍的又一「王牌殺手」,號稱水下核巡洋艦,是美軍最大噩夢
    連美軍都承認無法追蹤的潛艇到底強在哪裡?目前,追蹤水下潛艇最有效的兩種設備,一種是磁異探測儀,另一種是聲吶。該文分析稱,885型是一種隱身潛艇,它通過採用低磁性鋼來降低自身的磁特性。作為俄海軍傾力打造的一款攻擊型核潛艇,它有著「水下核巡洋艦」之稱。之所以有如此稱號,正是因為它不僅火力兇猛,而且塊頭夠大。俄海軍「王牌殺手」如何成長為「美軍噩夢」?
  • 美軍又多了一個潛艇「獵手」,探測尾流就能快速定位,就怕你不動
    在世界反潛作戰研究領域,美國一直走在前沿,並且不斷探索更新新型技術裝備。據大眾機械網的報導,美國海軍在探測跟蹤潛艇方面又有了新「法寶」。與傳統聲吶、磁力探測設備不同,美國海軍開始轉向關注雷達探測技術。然而,近年來隨著各國在潛艇結構設計以及降噪技術上不斷發力,潛艇的潛深和靜音性能越來越出色,這也讓傳統監測效果越來越差。比如,俄羅斯海軍的885M型「亞森」級攻擊型核潛艇水下噪音水平就只有100分貝,要知道,海洋的背景噪音也就在100分貝左右,再加上「亞森」級的最大潛深可以達到800米。在海況複雜的深海中,傳統監測設備根本無能為力。
  • 天女散花 一擊斃命,納粹潛艇的「催命符」——刺蝟反潛炮
    自潛艇誕生以來,反潛就是一大難題,無數人為之絞盡腦汁熬白頭髮,只為尋找一件神兵利刃。然而直到今天,潛艇仍是大海中令人聞之色變的死神。二戰時,德國U型潛艇取得了輝煌戰績。憑藉「狼群戰術」讓英國交通線損失慘重,物資補給匱乏,一度瀕臨絕境。為了遏制德軍潛艇的囂張氣焰,盟軍投入大量資源研製新型反潛武器。
  • 笨拙的肥狼:舊日本海軍乙型潛艇詳解
    圖9.乙型潛艇上有2支潛望鏡,前後並列於艦橋,靠近艦首的為晝間使用的,另一支為夜晚專用的。該型艇還裝備1933年開始服役的九三式水中偵聽器和九三式探信儀(其實就是被動聲納和主動聲納)。前者是1932年從德國進口的法國製造的哈乞開斯水下偵聽器。日本海軍測試的結果表明,該設備要比美國的MV水下偵聽器的效果更好,因此在國產化之後成為潛艇和驅逐艦的制式裝備。
  • 美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近海「水下殺手」需警惕
    美國海軍潛艇部隊司令稱,該艇的加入,將增強美軍潛艇艦隊的水下作戰優勢。龐大的造艇計劃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是美國海軍為應對後冷戰時期威脅專門建造的一型核潛艇。美國海軍原計劃建造30艘,用於取代洛杉磯級。該級核潛艇分5個批次建造,目前前3個批次18艘艇已投入服役,還有14艘在建。
  • 隱身、反制、續航…… 日本這艘新型潛艇化身「水下忍者」
    其實,日本還有另外一些艦艇同樣沿用了二戰期間的艦艇名稱,如「加賀」號直升機驅逐艦沿用了二戰珍珠港事件突擊航母之一「加賀」號航空母艦艦名,而「出雲」號直升機驅逐艦則沿用了二戰時日本海軍一艘裝甲巡洋艦的名稱,該軍艦在日俄戰爭和侵華戰爭中執行過任務,1945年被美軍擊沉。
  • 五常大國14艘核潛艇同時開建,隨時瞄準美國
    在俄羅斯這14艘潛艇同時開始建造並且完成,等待這些潛艇用其艦載遠程飛彈瞄準美國的前提下,即使美國再大膽,也不可能在俄羅斯邊境海域繼續搞他們的自由航行。圖為美國反潛魚雷作為一款用來對抗海狼級和維吉尼亞級的先進核攻擊潛艇,俄羅斯選用了他們能夠使用的最堅固的合金鋼來建造這一級潛艇——這使得亞森級擁有著最高可達可怕的潛水深度,以至於一般的反艦魚雷和深水炸彈對深潛到水下數百米深處的亞森級不起任何的作用
  • 臺軍自製潛艇能擋解放軍數十年?專家:外媒鼓吹臺灣潛艇的「優勢...
    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大陸專家表示,該報導鼓吹臺灣潛艇的「優勢」實在過了頭,「CNN難以自圓其說的一個基本事實是,如果臺灣區區8艘常規潛艇就如此『了得』,那美國海軍應對解放軍潛艇時,為何還要拼命打造由近70艘全核動力潛艇組成的水下艦隊呢?」報導稱,臺灣從11月底正式開工建造新型常規動力潛艇,預計2025年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