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去年強撈美軍水下滑翔機,今年同類產品大集群投放南海

2021-01-10 候知健

  

  圖:水下滑翔機

  根據新華社記者的報導,國內目前正在南海進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水下滑翔機集群觀測活動,同時進行觀測作業的滑翔機達到12臺。

  在去年12月15日,中國曾經在南海,在非常接近美軍海洋測量船鮑迪奇號的情況下,直接將其放出的水下滑翔機打撈帶走,後交還美方。

  該次事件只是中美在南海控制上的一次衝突,國內的相關產品在2003年就啟動研製,並在2008年完成樣機,在2011年就完成過近1000米深度的下潛測試。

  

  

  

  圖:國內某型水下滑翔機的總體設計和試驗照片

  

  圖:一種國產水下滑翔機

  雖然從原理和基本總體設計,中國水下滑翔無人機都是參照美國技術路線研製的——但是國內現在使用的產品,並不是在去年獲得美軍實物以後的仿製品,這必須予以澄清。

  國內開展水下滑翔機集群觀測的目的,就是要徹底掌握南海的情況——包括精確的海底地形數據,洋流溫度,鹽度等在內的一系列水文信息數據。

  國內由於歷史上長期的多方面因素,包括近海防禦的總體作戰思想,以及技術能力和經濟條件限制;都使得國內對周邊海洋——甚至於本國領海的詳盡信息掌握程度很低。僅以南海來說,國內對南海的掌握情況就遠不及美軍。

  這無論是對於軍事還是經濟、科研發展,都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基礎缺陷,特別是對於水下潛艇活動和反潛作戰來說至關重要。潛艇要發揮最大的隱蔽能力,除了自身性能外,最關鍵的就是能有效利用環境因素來掩蓋自身的噪聲等信號特徵。

  而潛艇要做到這一點,或者反潛作戰中要能有效透過環境幹擾捕捉到對方潛艇,就都對於海底地形、不同洋流的溫度、鹽度、渾濁度、含氧量、流向變化和強度等信息的掌握程度有著非常高的要求。誰的信息更全面準確詳實,誰就擁有更大的作戰優勢。

  

  

  圖:水下滑翔機原理,由美國海洋專家Henry Stomme在1989年提出,90年代在美國海軍研究所資助下獲得突破

  水下滑翔機的特點,在於它不像潛艇,是用螺旋槳或者噴水泵之類的動力裝置,驅動水流前進。它是靠調整浮力不斷大於/小於自身重量,在水下不斷上升和下降;在升降過程中,依靠自身滑翔翼產生前進的滑翔速度。由於它只需要通過吸進、排出海水調整自身浮力,因此在水下運動需要的動力功率和能量消耗非常少。

  觀測海洋的任務,當然並不是只有水下滑翔機才能做。水下滑翔機的優勢在於價格低廉,而且一次投放以後就能跑幾個月時間,累計航程達到數千甚至上萬公裡,其性價比非常高。而它的缺點則是跑得非常慢,不能滿足對時間敏感性高的要求——比如去主動搜索和追蹤潛艇是完全不可能的。

  

  圖:水下滑翔機不可能具備反潛能力

  因此水下滑翔機的最大用途,就是長年累月的進行水文信息積累,海底環境調查;這是一項需要持續投入幾十年、上百年的工作——美國海軍針對全球海洋的觀測摸底,至今就已經超過百年歷史了。

  在這方面,國內雖然起步晚底子薄弱,但是畢竟現在的技術條件和經濟都遠比以前好;追趕的速度將會非常快,未來在南海的水下,美軍潛艇在天時地利上反而能佔據壓倒性優勢的情況必將一去不返。


相關焦點

  • 低廉的水下滑翔機卻是水下偵查好手:中國加大力度研製是大勢所趨
    最近美軍一架水下滑翔機在南海區域被我海軍俘虜,研究該機發現機翼後掠角大,飛行速度更快。12月16日,美報導了此事,吸引了世界各國的目光。其實簡單解釋水下滑翔機的原理同空中滑翔機相比差不多,利用浮力以及迎角得到動力,拋棄了舊式螺旋槳推進方式,耗能少,這就大幅度提高了航行距離也不需要頻繁續航。可見該機在偵測海洋上有著巨大使用潛力,很多國家已經將海洋探測器作為研發熱點。已知如今多種水下聲探裝備是現代化反潛戰爭必不可少的探測設備,但是使用水聲設備不免遭受海洋和水下因素的幹擾。
  • 據美媒報導,中國的「水下滑翔機」被他國漁民打撈
    在事情沒有確認之前就先扣一頂帽子給中國,這確實很符合美國媒體的一貫作派。不過,即使是中國的水下航行器(UUV),那又有什麼問題。無論是軍用還是民用,都是海洋大國探測海洋的「規定動作」罷了,美國在這方面的動作更是無出其右。水下自主航行器,英文縮寫為UUV,俗稱「水下滑翔機」。
  • 深海「飛翔」——水下滑翔機
    說起滑翔機,你可能會想到能自由翱翔在空中的滑翔機,或在無垠的大海上馳騁於水面上的水上滑翔機,然而今天我們要談及的滑翔機卻不同於這兩種,它是可以在深海中「飛翔」的水下滑翔機。  早在2017年,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海翼」號深海滑翔機,在人類馬裡亞納海溝完成了不可思議的大深度下潛觀測任務,並安全回收。
  • 中國水下滑翔機「海翼」性能如何?來正確看待新秀「水下滑翔機」
    水下滑翔機,是一種新生事物,為什麼不把他歸為無人潛航器而是單獨列為水下滑翔機呢,這要從它獨特的運動方式說起。水下滑翔機本身其實也是一種無人潛航器,但是又完全不同於傳統的無人潛航器。傳統的無人潛航器或者使用噴水動力,要麼是螺旋槳推動。
  • 美稱中國造世界唯一12部水下滑翔機:俄至今搞不懂原理造不出來
    據美國媒體報導,我國的「海翼」型水下滑翔機在南海地區開始執行作戰任務,除了能夠執行水下探測,繪圖等任務以外,水下滑翔機還能收集敵方水下部隊的作戰信息,甚至可以收集日本和美國潛艇部隊的潛艇聲紋特徵,在掌握其聲紋特徵以後,就能輕鬆對其執行打擊任務,而繪製的水下地圖還可以保證我國核潛艇能利用水下地形執行作戰任務
  • 6年創造人類紀錄,中國水下滑翔機下潛破1萬米,新材料過於先進!
    在中國水下滑翔機逆襲之前,美國科學家創下的水下滑翔機最大深潛世界紀錄是6000米,意味著「海燕-X」在領先全球的道路上一路狂飆。據悉,中國在2017年3月首次打破世界紀錄,「海翼號」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了6329米;2018年4月,「海燕」深海水下滑翔機首潛就達到了8213米,再次刷新世界紀錄。
  • 中國漁民再次讓美軍犯愁:一年撈獲9個水底機密設備,開慶功大會
    最近,美國福布斯新聞網發文稱,中國江蘇省舉行的漁民表彰大會上,那些被捕撈到的水下偵聽設備確實是美軍所有,其中也存在一定的洩密風險。說是表彰大會,其實就是慶功大會,近幾年來,中國漁民頻繁捕獲各種型號的外籍潛航器。
  • 水下滑翔機與波浪滑翔機的集成應用
    「這類技術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機會,」東安格利亞大學(UEA)水下滑翔機項目負責人、提出這一想法的凱倫•海伍德(Karen Heywood)說。「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在海洋中央部署水下滑翔機或其他水下航行器,而不需要派遣船隻到那裡。(我們可以更有效率。)我們可以選擇何時部署它。」
  • CNBC:印尼海域水下發現飛彈樣式物體 被指是中國水下滑翔機
    中國小康網1月9日訊 老馬 國防分析公司簡氏Janes表示,上個月在印尼主權海域深處發現的水下監視無人機被認為是中國血統。印度尼西亞南蘇拉威西省塞拉拉群島的一部分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導,簡氏首席無人系統分析師黃凱文(Kelvin Wong)在周日的一份報告中說,帶有機翼的「飛彈樣」物體被確定為中國製造的無人水下滑翔機「海翼」。據報導,一名當地漁民在將其交給印度尼西亞海軍之前,在印度尼西亞南蘇拉威西省的塞拉亞島附近發現了滑翔機。
  • 中國水下航行器遭截獲?澳大利亞急忙抹黑:為解放軍潛艇「探路」
    文/若遙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近日,印尼的漁民在塞拉亞島附近撈上來了一個「大寶貝」,外形酷似「大號魚雷」。僅就圖片來看,這個「大寶貝」外形酷似中國的「海翼」號水下滑翔機。這一款水下滑翔機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完全自主研發,最早在2019年第三屆世界智能大會上公開亮相。它能夠搭載溫度、鹽度、水聽器等多種海洋探測傳感器,主要應用於海洋觀測領域。而作為一款水下滑翔機,「海翼」號也同其他新興水下機器人一樣,主要依靠姿態角的調整獲得推進力,雖然續航能力大但航行速度較慢。同時它也具有製造成本與維護費用低的特點。
  • 衝破攔截,中國在印度洋連續部署12架水下滑翔機,印:這下麻煩了
    據國內媒體的報導稱,我們向陽紅06號測量船目前已經結束了在印度洋的數據收集工作,這次向陽紅06號測量船共在印度洋連續部署了12枚海翼水下滑翔機,收集數據的次數高達3400多次,向陽紅06號測量船已經攜帶著大量數據與本月23號正式啟動回國,而這些數據將為後續我們對印度洋集群觀測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 天津大學參與研發、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萬米級水下滑翔機...
    內容提要:10619米,是「海燕」在今年7月16日對外公布的最大潛深,這一數字再次刷新了此前由它自己保持的水下滑翔機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天津北方網訊:10619米,是「海燕」在今年7月16日對外公布的最大潛深,這一數字再次刷新了此前由它自己保持的水下滑翔機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海燕」在2018年曾創下8213米的潛深世界紀錄。
  • 中國水下航行器被國外撈到?警察轉交軍方,美媒:對潛艇特別有用
    美國「驅動力」網站「戰區」專欄2020年12月29日刊發文章稱,近日,印度尼西亞一位漁民捕獲了一枚水下航行器。這艘航行器的外形與中國製造的水下滑翔機一致,它可以行駛數周的時間,航行極遠的距離。美媒在文章中稱,這引起了有關中國是否在對南海和印度洋之間的航線進行水下調查的疑問,這些信息可能對中國的潛艇在下潛時穿越這些地區特別有用。一名推特用戶注意到這枚水下航行器與「海翼」無人潛航器的相似度非常高。「海翼」屬於滑翔式水下航行器,在其機翼和尾翼的幫助下,依靠反覆下潛然後再次浮出水面在水中前進。它執行這些操作,主要通過內部系統的氣球在加壓油進出的影響下,膨脹和收縮,從而改變其浮力。
  • 南海GPS浮標被清除,美軍欲向南海撒「小飛碟」,漁民又有的撈了
    南海GPS浮標被清除後,美軍欲向南海撒「小飛碟」,漁民又有的撈了一直以來我國南海地區都有大量的美國GPS浮標,美國可以通過這些服務標對我國海軍艦隊進行監視,並且還可以監視我國潛艇的動向,由於我國以前缺乏自己的導航系統,所以明知美軍會接受我們,
  • 美俄水下亂戰,中國卻異軍突起!下一代核潛艇將從南海打到美本土
    也意味著美軍終於是要大舒一口氣了。我們都知道美國現在對外的主要戰略政策已經轉變為大國對抗,這些年美軍在中東等局部地區的動作越來越小,甚至已經藉機從中東地區撤出,就是其準備集中精力聚焦大國對抗的表現。而美國大國對抗的目標也很明顯,美國人也都說得很直白,就是中國和俄羅斯。
  • 中國漁民抓住外國水下間諜!漁網一拉,先進機器人乖乖地束手就擒
    近日,我國打撈、繳獲外國水下情報偵察潛水器的多位漁民獲得了獎勵!他們發現並撈起了這些可能產生嚴重危害的潛水器,為國家立下大功。在江蘇南通,江蘇省國家安全人民防線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了國家安全人民海上防線表彰與專項獎勵大會,對去年江蘇省範圍11位漁民及相關人員打撈上繳水下可疑竊聽設備的事件,進行了針對性的表彰獎勵。2019年,多位江蘇漁民撈獲了許多可疑的水下竊聽偵察設備,並迅速上繳國家安全部門。
  • 如此愛抵近偵察,美軍無人機成南海「常客」!要不要打?
    1月還未過半,美軍MQ-4C「海神」無人偵察機第4次不請自來。 MQ-4C無人機 繼9日MQ-4C無人機闖入南海後,「南海戰略態勢感知」發布消息稱,13日午夜剛過,美海軍一架MQ-4C無人偵察機就進入南海活動,上午8時許離開。
  • 美反潛機赴南海有陰謀 封堵中國核潛艇走向遠洋
    其中,兩名聲吶情報專家隨時可以對聲吶浮標獲取的數據進行分析,辨別水下目標的具體類型。由於世界各國裝備的不同的潛艇會發出不同的聲音,P-3C探測潛艇有多種方法,包括向可疑海域投放聲吶探測系統獲取可疑聲音。情報專家可以把那些聲音與電腦資料庫存儲的各種潛艇「聲音」對比,很快就可斷定水下目標是哪個國家哪種型別的潛艇。不僅如此,該型機還可以使用雷達或其它聲吶系統確定對方潛艇的具體位置。
  • 印尼漁民再次撈到中國水下航行器,美媒炒作:對潛艇幫助很大
    印尼漁民再次撈到中國水下航行器,美媒炒作:對潛艇幫助很大美國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在發展水下偵查或者是竊聽的設備,僅僅是在中國海域內被中國漁民打撈上來的就數十臺以上。而近期,印度漁民打撈出疑似中國無人水下航行器,美媒卻跳出來表示,這些就是中國在對南海和印度洋之間的海域進行「水下偵查」,中國很有可能在未來的時間內用潛艇穿越到南海和印度洋之間的區域,造成印太地區不安穩。據美國軍事網站介紹,近期印度尼西亞的一名漁民在海上打撈到一個類似於水下無人潛水器的東西。而且在過去的兩年中,印尼也同樣發現了這種類似的潛水器。
  • 印尼發現中方水下滑翔機,美稱劍指馬六甲海峽
    根據印度尼西亞當地媒體1月6日的最新報導稱,就在日前有一名漁民在納土納群島附近發現了中方的水下滑翔機。從現場公布的畫面來看,這款水下滑翔機長得非常像一枚魚雷,但是體型比一般的魚雷更長,而且有兩個機翼,可以極大程度減緩該水下滑翔機在水下航行時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