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參與研發、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萬米級水下滑翔機...

2020-12-22 瀟湘晨報

內容提要:10619米,是「海燕」在今年7月16日對外公布的最大潛深,這一數字再次刷新了此前由它自己保持的水下滑翔機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

天津北方網訊:10619米,是「海燕」在今年7月16日對外公布的最大潛深,這一數字再次刷新了此前由它自己保持的水下滑翔機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海燕」在2018年曾創下8213米的潛深世界紀錄。此次再創紀錄的是「海燕」譜系中的「海燕-X」萬米級水下滑翔機,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支持下開發的新型萬米級輕型水下觀測系統,是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和天津大學共同研發的,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

7月16日,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組織實施的水下滑翔機──萬米深淵觀測科學考察團隊順利返航。在此次綜合科考中,我國萬米級深海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首次達到10619米,獲得了大量深淵的溫鹽、聲學以及影像等同步調查資料。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和天津大學共同研發的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2臺萬米級「海燕-X」水下滑翔機開展了連續6天的綜合調查,共獲得觀測剖面45個,其中3000米級、6000米級和7000米級剖面各1個;萬米級剖面3個,分別下潛至10245米、10347米和10619米。連續超過萬米深度的滑翔剖面,充分驗證了「海燕-X」水下滑翔機在深淵環境下的工作可靠性,標誌我國在萬米級水下滑翔機關鍵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水下滑翔機是一種新型無人無纜水下自主航行器,是水下觀測設備的運載器,可實現海洋環境、聲學等多要素觀測,具有極為重要的應用價值。2015年前,國際上僅有一型工作深度超過4000米的水下滑翔機產品。2015年,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與天津大學組建海洋觀測與探測聯合實驗室,共同向深海大洋發起挑戰。經過多年的協同技術攻關,「海燕」研發團隊自主研發了「海燕-X」萬米級水下滑翔機,大幅提升了水下滑翔機潛深觀測的綜合性能,具有長時續、大深度、低成本的優勢,其作業範圍可擴展應用到幾乎整個海洋區域,成為我國深海觀測和深淵研究水下滑翔機系列的新型裝備。(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來源:天津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海燕」萬米級水下滑翔機再破工作潛深世界紀錄
    10619米,是「海燕」在2020年7月16日對外公布的最大潛深,這一數字再次刷新了此前由其自己保持的水下滑翔機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海燕」在2018年曾創下8213米的潛深世界紀錄。此次再創紀錄的是「海燕」譜系中的「海燕-X」萬米級水下滑翔機,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支持下開發的新型萬米級輕型水下觀測系統。
  • 天津藍鰭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智慧海洋工程技術,致力水下資源...
    創客中國 逐夢前行 天津藍鰭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智慧海洋工程全方面解決商、智能通用潛艇研發生產機構」為發展方向的高新科技企業。 天津藍鰭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致力於為我國水下和海洋資源開發、水下國家安全提供核心裝備保障能力,作為中科北京藍鰭海洋工程技術研究院的運營公司,公司圍繞企業級應用場景和消費級應用場景兩大主題面向社會和軍民兩用市場提供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水下滑翔機(AUG)、水下機器人(ROV)、無人船(USV)等大、中、小型水下運動載體的相關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
  • 6年創造人類紀錄,中國水下滑翔機下潛破1萬米,新材料過於先進!
    7月18日,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組織實施的「海燕-X」水下滑翔機測試獲得成功,中國製造的兩臺萬米級「海燕-X」水下滑翔機下潛深度三次突破10000米,再次創造了人類水下滑翔機的潛深世界紀錄。能代表一個國家水下滑翔機最高水平的是水下深潛滑翔機,也就是看水下翔機的潛深水平。中國研製高水平水下滑翔機起步較晚,到2014年,由天津大學研製的「海燕」水下滑翔機獲得成功,採用了混合動力推進技術,創下了連續工作30天的記錄,從而開啟了中國水下滑翔機的跨越式發展之路。
  • 天津大學青島海洋技術研究院「海燕」、「浮標」亮相2020青島創新節
    科研人員參展青島創新節天津大學「深海智能裝備」團隊研發「海燕」水下滑翔機天津大學「深海智能裝備」團隊研發成功「海燕」水下滑翔機,實現了水下滑翔機在工作深度、續航裡程和負載能力的譜系化發展。團隊現已具備工作深度200-10000米水下滑翔機研發、製造和技術服務能力。相關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中國專利優秀獎、天津市技術發明一等獎等。「海燕-X」萬米級水下滑翔機下潛至10619米,刷新由自己保持的深海滑翔機工作深度世界紀錄。「海燕-L」長航程水下滑翔機續航3619公裡,創造國產水下滑翔機續航裡程中國紀錄。
  • 深海「飛翔」——水下滑翔機
    早在2017年,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海翼」號深海滑翔機,在人類馬裡亞納海溝完成了不可思議的大深度下潛觀測任務,並安全回收。在這次任務中,「海翼」號最深下潛距離達到了6329米,這一數據同時也刷新了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為我國深淵科考提供了更為先進的科考手段和依據。空中滑翔機與飛機不同,絕大多數的滑翔機是沒有動力裝置的,也就是說沒有引擎,所以滑翔機需要藉助其他動力來實現起飛。當滑翔機在空中時,駕駛者通過操縱方向在空氣中尋找上升氣流,當滑翔機遇到上升氣流,就可以持續不斷地飛行。
  • 萬米深海中國「海燕」智慧潛泳
    交匯點訊 7月初,我國水下滑翔機萬米深淵觀測科學考察團隊順利返航,其測試的「海燕—X」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達10619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機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  新華日報·科技周刊記者採訪海洋裝備專家時了解到,刷新下潛深度世界紀錄的背後,是我國探索「透明海洋」的堅實一步,現階段我國海洋科考正不斷實現新的技術突破。
  • 低廉的水下滑翔機卻是水下偵查好手:中國加大力度研製是大勢所趨
    最近美軍一架水下滑翔機在南海區域被我海軍俘虜,研究該機發現機翼後掠角大,飛行速度更快。12月16日,美報導了此事,吸引了世界各國的目光。其實簡單解釋水下滑翔機的原理同空中滑翔機相比差不多,利用浮力以及迎角得到動力,拋棄了舊式螺旋槳推進方式,耗能少,這就大幅度提高了航行距離也不需要頻繁續航。可見該機在偵測海洋上有著巨大使用潛力,很多國家已經將海洋探測器作為研發熱點。已知如今多種水下聲探裝備是現代化反潛戰爭必不可少的探測設備,但是使用水聲設備不免遭受海洋和水下因素的幹擾。
  • 我國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研發完成
    【電纜網訊】據央視報導,9月28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宣布,我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完成研發。「國和一號」是我國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代表著當今世界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是我國核電技術研發和產業創新的最新成果。
  • 10907米!「後浪」海鬥一號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創造我國潛水器領域多...
    歷經40餘天,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主持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於6月8日搭乘「探索一號」科考船載譽歸來。「海鬥一號」此次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了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同時填補了我國萬米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
  • 水下滑翔機與波浪滑翔機的集成應用
    使用波浪推進的無人水面船(USV,unmanned surface vessel)部署一架水下滑翔機(下潛1000米)意味著,長時間數據可以在遙遠的地方收集在一起,而不需要載人研究船部署任何一種系統,這可能很難獲得時段,更不用說資金。
  • 美稱中國造世界唯一12部水下滑翔機:俄至今搞不懂原理造不出來
    據美國媒體報導,我國的「海翼」型水下滑翔機在南海地區開始執行作戰任務,除了能夠執行水下探測,繪圖等任務以外,水下滑翔機還能收集敵方水下部隊的作戰信息,甚至可以收集日本和美國潛艇部隊的潛艇聲紋特徵,在掌握其聲紋特徵以後,就能輕鬆對其執行打擊任務,而繪製的水下地圖還可以保證我國核潛艇能利用水下地形執行作戰任務
  • 我國水下機器人實現重大突破 「黃胖魚」暢遊印度洋中脊海底
    研發團隊的所有人簇擁到監控室,全神貫注地看著屏幕。「黃胖魚」每隔24秒出現一個新的數據,並逐漸形成運行軌跡。約半小時後,「黃胖魚」到達預定深度,開始自主航行。「潛龍二號」軟體負責人徐春暉說,印度洋中脊海底環境複雜,作業難度極大。稍有不慎「黃胖魚」就會發生碰撞,甚至一去不復返。
  • 「海鬥一號」創中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萬米海試意味著什麼
    在航次中,中國首臺作業型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海鬥一號」完成了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填補了中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在高精度深度探測、機械手作業、近海底工作時間、聲學探測與定位、聲學通信作用距離及高清視頻傳輸等方面,創造了中國潛水器領域多項第一。
  • 國內首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IGCC機組,檢修後併網發電一次成功
    近日,由中電建河北工程公司承攬的華能天津IGCC和臨港燃機標項檢修項目併網發電一次成功,機組自動投入率100%,保護投入率100%,設備運行穩定性和設備的絕緣性能均優於修前數據。該項目的IGCC機組是國內首臺,世界第六臺IGCC250兆瓦「一拖一」高效多軸聯合循環發電機組及一臺採用天然氣清潔能源發電F級「一拖一」463兆瓦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聯產機組。主要有動力島裝置、空分裝置、煤氣化裝置及合成氣淨化裝置四大裝置。
  • 中國水下機器人「海鬥一號」萬米深潛歸來
    新華社瀋陽6月10日電(記者王瑩 包昱涵)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中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及作業深度紀錄、填補中國萬米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中國首臺作業型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海鬥一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後載譽歸來,這標誌著中國無人潛水器技術跨入了一個可覆蓋全海深探測與作業的新時代
  • 新藥研發中的智慧財產權密碼
    新藥研發中的智慧財產權密碼熱點追蹤本報記者 操秀英4月26日是第20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結合「為綠色未來而創新」的世界智慧財產權日主題,著眼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今年全國智慧財產權宣傳周活動的主題為「智慧財產權與健康中國」。
  • 我國第三次萬米深淵綜合科考「震撼」歸來
    新華社記者 劉鄧 攝    新華社三亞10月16日電(記者劉鄧)歷時54天,行程7292海裡,16日,我國第三次萬米深淵綜合科考成功完成各項任務,從馬裡亞納海溝海域返回三亞。本次科考充分驗證了多個國產深海裝備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取得多項國內首次和國際首次的科考成果。  第三次萬米深淵綜合科考首席科學家包更生介紹,此次科考主要有兩項任務:深海裝備海試和科考作業。
  • 回顧2019年,天津大學16次登上中央電視臺,其中有1天被5次聚焦!
    天津大學特聘教授青木信夫獲得2019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並得到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會見。還有為讓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的王靜康院士;講述"照片裡的家與國"的蘇萬華院士;天津大學"海燕"水下滑翔機團隊學生李昊璋。
  • 首臺中國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D級全動飛行模擬機正式啟用
    首臺中國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D級全動飛行模擬機正式啟用。 首臺中國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D級全動飛行模擬機正式啟用。 吉祥航空飛行員正在全動飛行模擬機上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