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近海「水下殺手」需警惕

2020-12-14 環京津新聞網

第18艘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德拉瓦」號下水

當地時間4日,美國海軍第18艘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德拉瓦」號在美國維吉尼亞州漢普頓錨地舉行服役儀式。美國海軍潛艇部隊司令稱,該艇的加入,將增強美軍潛艇艦隊的水下作戰優勢。

龐大的造艇計劃

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是美國海軍為應對後冷戰時期威脅專門建造的一型核潛艇。美國海軍原計劃建造30艘,用於取代洛杉磯級。該級核潛艇分5個批次建造,目前前3個批次18艘艇已投入服役,還有14艘在建。由於對該級核潛艇性能相當滿意,美國海軍又追加兩個批次建造計劃,使該級核潛艇建造數量達到50多艘。「德拉瓦」號是第3批次最後一艘,該批次核潛艇的顯著特點是採用聲吶陣列,裝備兩個新型6聯裝垂直發射裝置,每個發射裝置可攜帶6枚「戰斧」巡航飛彈。

設計特點明顯

注重淺海作戰能力。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採用多種降噪減震技術,使潛艇整體的噪音水平降到最低。該級核潛艇水下最高航速28節、下潛深度244米,均低於洛杉磯級核潛艇和海狼級核潛艇相關指標。美國海軍潛艇戰專家稱,其水下航速和下潛深度足以保證該級核潛艇在世界各海域,特別是淺水海域執行多種作戰任務。

模塊化設計。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採用模塊化設計,可根據不同任務,裝配不同模塊。美國海軍曾經打算,在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退役後,利用模塊化技術,以標準型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為基礎,將其改裝成彈道飛彈核潛艇,對美國海軍的彈道飛彈核潛艇數量加以補充。

作戰能力強

探測偵察能力強。為加強淺海水域作戰能力,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上裝備先進的光電桅杆潛望鏡,拍攝的圖像通過光纖傳輸至艙內顯示器。艇上的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無人飛行器,對陸地目標進行偵察,彌補潛艇的對空偵察能力不足,提高對陸地目標的打擊精度。

支持水下特種作戰行動。為支持特種作戰任務,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上設有一個運送艇,一次可運送9名特種作戰人員和所需裝備。執行任務時,運送艇從水下接口施放出去。特種作戰人員可執行救援、搜索、破襲和引導空中打擊等任務,結束後再乘坐運送艇返回潛艇。

強大的遠程打擊能力。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最多能攜帶40枚「戰斧」巡航飛彈,執行多種作戰任務。其中,「戰斧」Block Ⅳ型巡航飛彈射程1700千米,其導引系統可預先輸入30個攻擊目標。飛彈飛行過程中可更改作戰程序,選取備用攻擊目標或接收新的目標信息。飛彈上配備電視攝像機,可傳送目標影像圖進行戰損評估。

總體看,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具備反潛、反艦、遠程偵察、執行特種作戰和精確對陸打擊能力。該級潛艇的近海作戰能力突出,同時擁有遠洋反潛能力,代表當前美國海軍攻擊型核潛艇的最高發展水平,未來在美國海軍戰略中將擔任重要角色。

相關焦點

  • 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強悍的水下打擊平臺
    維吉尼亞級,是美海軍最新的攻擊型核潛艇,自首艇2004年10月23日服役以來,已經有16艘在軍中服役,由於性能優異,美海軍還在繼續開建,計劃打算服役30艘,成為全球規模最為龐大的同一型號攻擊型核潛艇。據網絡上搜索到的參數,艇長114.91米,寬10.36米,水下排水量7925噸,水下自持力90天,維吉尼亞級水下的極限深潛高達500米,最大航速可達34節,比現役海軍驅逐艦的航速都要高。此外,加上維吉尼亞級的靜音性能好,在複雜的海洋洋流背景噪音的掩蓋下,水聲探測設備很難探測到大潛深、低航速隱蔽接敵的維吉尼亞級。
  • 美軍新維吉尼亞級核潛艇被命名「蒙大拿」,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一直以來,美國海軍擁有全球數量最多的航母戰鬥群與宙斯盾戰艦,這也讓很多軍迷忽視了美國強大的水下打擊力量。據「海軍情報」網報導,美國海軍正式將第21艘「維吉尼亞」級潛艇命名為「蒙大拿」號。用一艘功率戰艦的名字命名為新式潛艇,足以看出美國海軍對「維吉尼亞」級潛艇的重視程度。
  • 美海軍以「蒙大拿」冠名最新一艘維吉尼亞級核潛艇
    維吉尼亞級核潛艇【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巖】據「海軍情報」網9月13日報導,美國海軍近日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宣布,最新一艘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被命名為「蒙大拿」號。目前,美國海軍有三種類型的核潛艇——彈道飛彈核潛艇、巡航飛彈和特種行動核潛艇以及攻擊型核潛艇。維吉尼亞級核潛艇可以執行近海和深海反潛、反水面艦艇、對陸打擊、特種行動支援、情報、監視與偵察、非常規作戰等任務。其自身優越的隱身、耐久力、機動性和火力使其具有海上控制、力量投送、前沿部署、海上安全和威懾的能力。
  • 美專家又出餿主意,向亞太盟友出售核潛艇
    2008年俄羅斯與印度達成了租賃一艘"阿庫拉"級攻擊型核潛艇協議,如果這次美國出口核潛艇成真,表明國際軍售市場交易武器的級別將達到戰略高度,不能不讓人感到警惕。從亞太地區位置分析,由於日本受到《和平憲法》制約,美國顯然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赤裸裸地向日本出售核潛艇;東南亞各國經濟水平較低,根本無力採購價格昂貴的核潛艇。
  • 歷時13年,法國建造出「迷你」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
    歷時13年,法國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的首艇--「絮伏倫」號終於交付海軍,這意味著法國有了一款噸位接近國際主流水平的攻擊型核潛艇。 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和國際一流的攻擊型核潛艇相比,當然還是存在差距的,比如說美國的維吉尼亞級,水下排水量接近8000千噸。不過「絮伏倫」號有一個好處,就是它的成本比較低一點,單艘的採購成本是13億歐元,而美國的維吉尼亞級已經超過了20億美元。
  • 老當益壯的「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年過不惑戰鬥力依然在線!
    「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是美國海軍第三代攻擊型核潛艇,自1976年11月13日首艇SSN688「洛杉磯號」開始服役,整個建造周期一直持續到1996年,共分2個批次建造了62艘,目前在役38艘左右,是歷史上建造數量最多的一級核潛艇。
  • 解讀美海軍海狼級攻擊核潛艇
    「海狼」號攻擊核潛艇近日,美海軍罕見公布「海狼」號攻擊核潛艇在挪威峽灣中的上浮照片,並稱這艘核潛艇於8月21日訪問挪威後作短暫停留。一般來說,美海軍對核潛艇的具體行動很少公布,對主要從事情報活動和特種作戰任務的3艘海狼級核潛艇動向更是守口如瓶。
  • 885型攻擊核潛艇,作為俄羅斯海軍所傾力打造的一款攻擊核潛艇
    近日《國家利益》雜誌刊文指出,美海軍上將承認,想要追蹤俄羅斯885型攻擊核潛艇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之所以得出這個結論,是因為在2018年的時候 885型首艇「北德文斯克」號,在潛入大西洋以後,美海軍在數周內,都沒能發現它的蹤跡。
  • 美軍訂購9艘維吉尼亞級核潛艇,每艘可搭載40枚巡航飛彈
    當地時間12月2日,美國海軍與通用動力電船公司(GDEB)籤署合同,後者將為美海軍建造9艘「維吉尼亞」 級攻擊型核潛艇,合同總價達222億美元。據美國《國防新聞周刊》3日報導,美海軍此次訂購的是「維吉尼亞」 級攻擊型核潛艇Bolck V型,是該級潛艇中的最新型號,這9艘潛艇都將裝備新的聲吶設備。訂購的9艘潛艇中的第一艘SSN 802號已經在建造之中,而其餘還未開工建造8艘的船體將進行改進,其總長度將從114.9米增至140.2米,以此裝載「維吉尼亞載荷模塊」(VPM),可搭載更多「戰斧」巡航飛彈。
  • 093A攻擊型核潛艇,排水量7000噸,外媒:具備夜戰能力
    據環球時報11月17日報導,近日美國《海軍新聞》網站撰文稱,中國海軍排水量7000噸級的093A攻擊型核潛艇已經具備了夜戰能力,這預示著它已經正式成為了中國海軍當中性能最強大的攻擊型核潛艇。而且,中國正在大力建造這款二代半級別的攻擊核潛艇,它擔負的角色主要是國產第三代核潛艇還未服役前,先滿足中國海軍對攻擊核潛艇的迫切需求。
  • 俄海軍的又一「王牌殺手」,號稱水下核巡洋艦,是美軍最大噩夢
    《國家利益》雜誌刊文指出,美海軍上將承認,想要追蹤俄羅斯的885型核潛艇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之所以得出這一結論,是因為此前885型首艦「北德文斯克」號在潛入大西洋後,美海軍在數周內都沒能找到它的蹤跡。該文分析稱,885型是一種隱身潛艇,它通過採用低磁性鋼來降低自身的磁特性。
  • 美國海軍第18艘「維吉尼亞」級核潛艇服役
    (觀察者網訊)據美國Navy Recognition網報導,當地時間4月4日,美國海軍第18艘「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德拉瓦」號(SSN 791)交付美國海軍使用,傳統的公眾交接儀式因新冠病毒疫情而取消。
  • 新型攻擊核潛艇參數洩露,排水量20000噸,五角大樓:超越海狼級
    據美國海軍學院新聞網報導,美國BWX集團執行長雷克斯·葛偉登近日表示,美國海軍下一代攻擊型潛艇已經開始研製,預計將於2040年前後問世,建造數量會遠遠超過現有的攻擊型核潛艇
  • 美俄水下亂戰,中國卻異軍突起!下一代核潛艇將從南海打到美本土
    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現在應該說是前國防部長了,他在此前就已經提出了一項計劃,要求加強美國海軍艦隊,減少大型有人水面艦艇,以進一步增加核潛艇,增加無人的水面和水下艦艇。其還強調,美國海軍必須儘快開始一年建造3艘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以保持美國海軍的水下優勢。這一計劃能夠落實嗎?
  • 美國「哥倫比亞」級核潛艇下海戰略考量幾何?
    據美防務新聞網站報導,美國海軍日前與通用動力電力艦艇公司籤署了價值94.7億美元的合同,標誌著下一代潛艇——「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建造從準備階段邁入實質性工程階段。更新換代,核潛艇戰略地位凸顯據悉,美國戰略核動力潛艇已經歷了多次更新換代,以「海狼」級、「維吉尼亞」級為代表的攻擊性核潛艇和以「俄亥俄」級為代表的彈道飛彈核潛艇是美國現役主力戰略核潛艇。作為大洋控制權的有力爭奪者,戰略核潛艇這個「水下殺手」引起了美俄兩個軍事大國在裝備武器上的針鋒相對。
  • 俄軍核潛艇巔峰之作,號稱「水下核巡洋艦」,32枚飛彈隨時反艦
    據《國家利益》雜誌刊文指出,美海軍上將承認,想要追蹤俄羅斯885型攻擊核潛艇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之所以得出這個結論,是因為在2018年的時候,885型首艇「北德文斯克」號在潛入大西洋以後,美海軍在數周內都未能發現它的蹤跡。該文章分析認為,885型是一種隱身潛艇,它是通過採用低磁性鋼來降低自身的磁特徵。
  • 美中將警告中國潛艇超過美國 罔顧美全是核潛艇
    原標題:美中將警告中國潛艇超過美國 罔顧美全是核潛艇他於25日對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海上力量小組委員會說,儘管中國潛艇的質量遜於美國潛艇,但中國目前擁有的柴電潛艇與核潛艇總數已超過美國,按照美海軍發言人的說法,美軍現有71艘潛艇。美國軍方認為,儘管中國並未為潛艇搭載核飛彈,但一直在生產和試驗核飛彈。  馬洛伊還表示,除了硬體設施外,中國也在加強潛艇部隊的訓練。
  • 無敵是多麼寂寞:海狼級靜音核潛艇,可在水下600米獵殺核潛艇!
    在北極厚厚的冰層下,1艘戰略核潛艇正保持高度警惕以低速潛航的方式前往發射陣位。突然聲吶員報告方位110、距離50鏈處有2枚魚雷來襲。艇長命令全艦做好抗衝擊準備的同時發射魚雷對來襲魚雷進行攔截,其中1枚魚雷被成功攔截。
  • 帶核飛彈的「旅館」蘇聯第一代水下核平臺——658型戰略核潛艇
    「湊合」的658型彈道飛彈核潛艇由於美國的「華盛頓」級彈道飛彈核潛艇使美蘇兩國水下戰略核力量開始出現傾斜,只擁有常規彈道飛彈潛艇的蘇聯自然不甘落後,開始加速研發彈道飛彈核潛艇,畢竟常規潛艇的水下自持力和活動範圍都無法與核潛艇相媲美。
  • 義大利海軍:夭折的1030號項目,攻擊型核潛艇計劃
    1954年9月30日,當美國海軍「鸚鵡螺」號攻擊型核潛艇服役,且啟動了戰略飛彈核潛艇的研發設計工作時,強烈地刺激並推動了義大利海軍的艦艇研究計劃。據此,義大利軍方相信,這具耐壓艇體還可運用在未來的核潛艇上,於是,就擱置常規柴電潛艇的設計,將研究方向與資源轉移到攻擊型核潛艇上來,並藉此說服義大利政府使其相信自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