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財政收入是康乾盛世十倍,百姓也被搜刮乾淨,以窮死告終?

2021-02-08 讀文品史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問一世俱享六紀治平,而乾隆比康熙尤盛焉。即位之時,已為二十五歲,且即位回甲之年,傳位於儲嗣者,求之往牒,亦未之見也。」經過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的努力,封建王朝歷史上迎來了最後一個盛世局面——康乾盛世。

時代總在不停地發展,社會總在不停地進步,人們可能會有這樣一個觀念:今天永遠比昨天的都好。殊不知盛世只是敗壞的開始,三個皇帝統治的時期已經將中國的資源揮霍殆盡。「康乾盛世」也成為「四空」的代名詞:農空、工空、市空、仕空。

現代史學家馬勇說過這樣一句話:「所謂康乾盛世,也不過是政府的盛世」,那它到底盛在哪裡?

封建社會的條件下,人口的多少很大程度上也成為了衡量盛世的標準。因為一個國家穩定,百姓生活安居樂業,人口自然就會增多。從康熙到乾隆時期,清朝的人口也已經突破了九位數。賤籍制度廢除後,數量更是直奔三億。這塌釀的,人家整個歐洲才兩億多……

因為人口的眾多,生產力水平比較穩定,國內生產總值維持在2000到3000萬兩,佔全球三分之一多。國庫儲備也非常穩定,基本保持在7000萬兩。社會的最底層得到了解放,帝國版圖達到空前擴張,僅次於元、君主專制達到歷史頂峰。

在嘉慶繼位後,基本上延續了康乾時期的制度。隨著一系列稅收政策的頒布,清朝的財政收入也開始暴漲。特別是在道光時期,直接翻了一翻,達到每年4000萬;到光緒、再到宣統,二十世紀初財政收入也達到了頂峰,每年2.63億,是盛世時期的十倍之多。

可到了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遜位頒布了清帝退位詔書,清朝從此也畫上了句號。這離稅收頂峰也不過3年時間,大清就這樣沒了。在一次清史的論壇中,有位學者表示清朝之所以滅亡得這麼快,因為它太「窮」。

那麼,清王朝到底「窮」在了哪?

所謂國家強盛也不過是表面現象,腐敗永遠是藏不住的,這從乾隆時期也已經埋下了「種子」。當時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實行「一口通商」政策,並以「天朝上國」自居,很多人基本上也告別了富有。百姓一年掙三十多兩白銀,到頭來還要借債過活,甚至淪落到送妻嫁女的地步。

同時因為閉關鎖國,中國也徹底拉開了同世界的差距。為了打開中國的市場,西方列強先後用炮火嘗試打開清朝的國門。軍事上如此落後的清朝根本不是這些列強們的對手,各種各樣的戰敗也導致了許多不平等條約的籤訂,並且一賠就是幾千萬兩甚至幾億兩。

到了1853年,一個數億人口、上千萬平方公裡領土的大國,清朝戶部的存銀僅22萬兩。你很難想像,一個疆域面積1316萬平方千米,人口到末期接近4億的大國,只有這一點國庫儲存。太平天國運動掀起起義浪潮佔領南京後,清政府也直接失去了最大的財稅收入來源地。

這樣的打擊對清政府來說是毀滅性的,為了鎮壓這些武裝起義,清政府不得不出臺相應的政策,鹹豐也打破了祖先「永不加稅」的政策。在全國範圍內,出臺「釐金」政策。凡市上之物,無一不徵。最可怕的還是「一卡一釐」,這麼多關卡,每次都要交,釐金最高時達到20%,這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飲鴆止渴」的愚蠢做法,只會要了自己的命。

到了溥儀退位時期,清朝的財政收入已經高達3.19億兩白銀。史無前例的數字也給國家積累了巨大的民怨,百姓生活水平直線下滑。最可怕的是這些徵來的賦稅不是用在科技、軍事方面,而是給自己的落後「買單」,給列強們賠款……

「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挨打」,對一個國家來說,強大才是最重要的。國家不強大,就不要談民生,更不要談安居樂業。我慶幸我今天生活的地方是如此的安穩,一次次把「黑暗」擋住,給予我們遠離戰爭,在和平中生活的資本。

相關焦點

  • 康乾盛世其實是一個飢餓的盛世,他們需不需要對中國近代史負責
    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又被稱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末日回光。這一時期共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歷時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在這一時期,中國社會各方面在原有制度框架下達到極致,改革最多,國力相對增強,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最快,國土面積最大。
  • 清朝所謂的康乾盛世,當時的社會狀況是什麼樣的?
    可是史學界卻有著另一種不同的聲音,他們認為康乾盛世出現之時已經有了衰敗的苗頭,在繁華盛世之下隱藏著急劇變化的民族矛盾和國家政治腐敗,這才導致了後期清朝的衰敗。那麼清朝出現的治世盛景"康乾盛世",它真實的社會狀況是怎樣的?
  • 清末經濟戰:從雍正到光緒,小農經濟無法挽救的大國崩潰
    清政府在內部官員的努力下,實行獎勵墾荒、減免稅額政策,使得當時的社會經濟有所發展,十八世紀中葉,清朝經濟達到高峰,史稱康乾盛世。1840年後,清政府先後經歷兩次鴉片戰爭,在中法戰爭、甲午海戰及八國聯軍戰爭中幾乎全部慘敗,這讓當時大清政府被迫開放門戶,引進西方思想。此時的西方國家早已大力發展工業經濟,這使得中國已落後於世界發展。
  • 百年前窮人究竟有多窮?晚清老照片曝光,換你可能一天都堅持不了
    清末百姓究竟有多苦?看著那些令人不忍直視的人,換成是你可能會一天天堅持下去。清末政府有多廢這件事不用我過多贅言大家也都清楚,內憂外患,又籤署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大量大量的白銀湧進列強的口袋,光是《辛丑條約》的賠款金額,就已經造成了9億8千萬銀元的損失。對列強的賠款是一部分,對皇室的開支則是另一部分。
  • 晚清的窮人到底窮到什麼地步?百年前的老照片曝光,簡直不忍直視
    康乾盛世這134年是清朝人最富有的時候,生活在這一百多年的人是最幸福的,國庫庫存常年保持在6、7000萬兩白銀,國內生產總值佔世界1/3。人一富起來就想生孩子,康乾盛世實現了中國人口首次破億,並且還破了3億,成就了我國人口大國的地位。
  • 吃不飽飯的康乾盛世,歷史上的盛世是騙人的嗎?
    《八旬萬壽盛典》這麼一看,我們好像總在期盼盛世,也總是對歷史上的「盛世」念念不忘,什麼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啦,這些都是人們只要知道一點歷史常識就一定能脫口而出的名詞。這可能因為歷史上的亂世、衰世實在是太多了,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是常態。有了能夠對比的榜樣就會有期望,所以,太平盛世就成為了每一代人的共同追求。不過,上述眾多盛世之中,有一個曾多次被質疑是自吹自擂混進「盛世」名單的,它就是爭議頗多的康乾盛世。
  • 歷史上所謂的康乾盛世,真的是康乾盛世嗎?
    康乾盛世最主要的一方面是領土問題,因為領土的大小可以讓那些歷史小白忽略其他任何問題。再看看西方人對康乾盛世的評價的:巴羅說:「清朝沒有中間階層,這個階層的人,因擁有財富和獨立的觀念,在自己的國度裡舉足輕重;他們的影響力和利益是不可能被朝廷視而不見的。實際上,清朝只有統治者和被統治者。
  • 很多人對康乾盛世持批判態度,它與歷史上其它「盛世」有何區別?
    總結一下,一是避免「原罪論」,正視盛世的問題,二是面對暴增的人口,清廷不是靠著紅薯解決的問題,他們確實為百姓做了很多實事,如果大清幹什麼都是錯的,那您放心,大清國祚連100年都挺不過去。有的人對康乾盛世持批判態度,它與歷史上其它「盛世」有何區別?「盛事」的標準是什麼?無論是中國還是整個世界都沒有固定的答案,又怎麼來評定呢。
  • 閻崇年:建議把康乾盛世改為康乾之治,這才符合真正的歷史
    比如對於康乾盛世的說法,閻崇年教授就建議改成康乾之治。下面內容就是閻崇年教授的一些看法。一、康乾盛世,我個人不太贊成這個提法,因為康雍乾100多年,它中間是有起伏的,特別到乾隆37年以後,它就稱不上盛世了。所以我的提法是,康乾之治。
  • 都說康乾盛世,清朝到底哪個皇帝功勞更大?雍正咋樣?
    其實相對於歷史上其它的王朝盛世,康乾盛世的水分比較多,最起碼從康熙到乾隆年間並不是十分太平的年代,不說剿了又反覆出現的白蓮教起義了,就是朱三太子康熙朝都抓了不知幾次,更不要說一直到乾隆年間才徹底平定的準格爾部了。
  • 中國封建社會盛世的標準
    比如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推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政策,是藏富於民政策的具體表現,相對地說國家收入自然減少。這種藏富於民的政策,奠定了康乾盛世堅實的物質基礎。另一部分用於國家建設,特別是用於平定內亂和維護國家統一方面。比如平定「三逆」之亂,消耗的庫財不計,只每年的賦稅收入就減少1/3。西北用兵、抗擊沙俄等都消耗相當的國力。
  • 康乾盛世中,哪個皇帝功勞最大
    我們都知道康乾盛世,指的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大盛世,時間有一百三十四年之久,尤其是在乾隆朝達到頂峰。大多數人認為締造這一盛世功勞最大的要求康熙,康熙皇帝雄才偉略平三番,滅鰲拜,平戈爾丹,收復臺灣等文治武功確實天下少有人匹敵,但是康熙晚年,由於康熙皇帝的執政風格是以儒治天下,所以康熙晚年痺症頗多,官員貪汙腐化,借國庫錢不還,而且一度出現如果哪個官員不借國庫錢就好像自己是異類的存在。而且天災不斷,黃河淮河水患不斷。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康乾盛世簡介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康乾盛世簡介,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2021年事業單位考試備考資料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康乾盛世簡介由寧夏華圖教育整理髮布,更多備考資料可訪問寧夏華圖 事業單位考試備考資料頁獲取。 》》》》點擊預約:2021寧夏事業單位公告《《《《《
  • 清朝的財政收入是歷朝之最,為何有百姓幫助八國聯軍侵華呢?
    如果光看清政府的財政收入,清朝後期,特別是大清滅亡前幾年,清朝確實很富有。因為當時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一度突破至一億、兩億兩白銀,到清朝滅亡時,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已經突破三億之數。在封建朝代中,晚清政府的收入確實達到頂峰。
  • 嘉慶為何沒能延續康乾盛世?他好歹也是有為之君,乾隆挖了不少坑
    清朝唯一的盛世,就是康乾盛世,指的是在康熙後期、雍正、乾隆前中期這一時間段段,長達近百年的盛世。其實乾隆的兒子嘉慶,也不是個昏君,而且為大清王朝可謂是操碎了心,為什麼就沒能延續康乾盛世呢?這其中的原因相當複雜,總結下來可以說,嘉慶皇帝不怎麼走運。
  • 百年前的窮人究竟有多窮?晚清老照片曝光,換你可能堅持不了一天
    直到長大後自己感興趣讀了更多的歷史資料,看到那一張張晚清百姓的照片,才真正將詩文與生活聯繫到一起。晚清的百姓到底有多苦?看看這些讓人不忍直視的百姓吧,換成是你可能一天都堅持不了。百姓身上來。康熙作為開創了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盛世的君主,在功績上還是不可否認的,他在任期間社會發展,百姓生活較為寬裕,他為了保證百姓的利益下達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政策;但1840年,英國用炮火強扣華夏國門,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從此神州大陸滿目瘡痍,開啟了賠款之路。
  • 康乾盛世真的盛嗎?乾隆在位都幹了啥?為何說他是清朝衰敗的罪人
    回歸現實,有人說他是千古一帝,十全老人,但是也有人認為他是千古第一罪人,近代中國所遭受的苦難與恥辱有大半可以追究到他頭上去,這又是怎麼回事?某種意義上說,當時的中國的確迎來了有史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盛世」。但是,「康乾盛世」真的是盛世嗎?所謂盛世,應當是漢、唐初年那般國力、政治、文化、經濟、軍事諸多方面都達到極盛,才能稱之為真正的盛世,如文景之治、漢武盛世,如貞觀之治、開元盛世。
  • 真實的清末老照片:當時的老百姓比我們想像中還要悽慘!
    真實的清末老照片:當時的老百姓比我們想像中還要悽慘! 大家都聽說過康乾盛世,但是卻不知道康乾盛世,只不過是人數多了點,災難少了點,但人們的生活,依然還是悽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