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英雄兒子狗熊,西秦霸王薛舉掃並朔方群雄,一再大敗李世民,打得戰神李世民託病不敢出,兵逼長安,直接威脅剛初唐的政權穩定。然而只恨君王不常在,薛舉大業未成突然病世,兒子狗熊,薛氏政權兵敗如山倒、瞬間土崩瓦解。李唐也幸運躲過一劫,岌岌可危的初唐得以最終掃滅群雄完成了國家統一。
薛舉來自河東汾陰,父親金城校尉薛汪,家資巨萬,身材魁梧,驍勇善戰,而且善射,號稱「萬人敵」,也是「大猿臂」,麾下聚攏了大批豪傑,稱雄於北方。
隋朝末年大約605年-617年薛舉子承父業擔任金城校尉,家裡有礦,手下又有一大批死黨效忠,本該好好享受富二代加官二代生活的悠哉生活。時逢隋末亂世來臨,群雄並起,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梟雄薛舉豈甘於一個小小的金城校尉。
617年四月的時候,隴西發生年荒,百姓到處逃難,盜賊四起,金城縣令郝瑗招募了數千士兵,以薛舉為將領準備討伐賊寇。薛舉和其黨羽趁機劫持郝瑗起兵,把郡縣的官員囚禁後,打開糧倉賑濟貧苦百姓,自稱西秦霸王,建年號秦興。掃視北方群魔,攻城略池,兵肥馬壯。
當時隋朝將領皇甫綰率領一萬士兵駐紮在枹罕,薛舉親自帶領二千精兵突然偷襲,兩軍在赤岸相遇,突然風向轉向,直吹皇甫綰方面,薛舉霸王再世,策馬在前猛烈進攻,後方士兵一擁而上,皇甫綰不堪一擊、奪路而逃,薛舉一舉拿下枹罕。
各方勢力聽聞,紛紛帶領隊伍投奔薛舉,岷山羌鍾利俗就帶領了二萬人馬投奔薛舉。僅僅十來天,薛舉佔穩隴西,擁有了十三萬兵馬。617年七月,薛舉在蘭州正式稱帝,封大兒子薛仁杲為太子。
薛舉先派薛仁杲進攻秦州,薛仁杲卻前往攻奪河池郡,不料大敗,薛舉接著又派常仲興橫渡黃河攻擊李軌,常仲興全軍覆沒。好在薛仁杲攻下了秦州,薛舉立即將都城遷到秦州,準備進攻關中地區。
李淵617年五月晉陽起兵,617年十一月李淵攻入長安,擁立隋煬帝孫子楊侑為帝,尊稱還在江都的隋煬帝為太上皇,李淵控制了關中地區,618年長安稱帝。薛舉可謂起兵早,動作神速,可惜薛舉棋輸一招慢了李淵一步佔領長安。
李淵攻入長安的消息傳到薛舉耳中,薛舉也向關中地區挺進,準備討伐李淵。617年十二月,薛舉安排薛仁杲攻擊扶風郡,薛舉詔諭唐弼,唐弼害怕薛舉,立即殺害先前的主子李弘芝投降歸附薛舉,薛舉兵力擴充到二十萬之多,準備進攻奪取長安要塞。
618年五月,李淵在長安正式稱帝。薛舉原計劃按郝瑗的建議聯合梁師都、突厥一起進攻李淵,直逼京師,後突厥改變主意停止出兵,薛舉的計劃沒能得到實行。假設當時薛舉的計劃得到了實施,初立的李唐真是危如累卵。
618年六月,感受到威脅的李唐派總管張長遜進攻薛舉的部下宗羅睺,薛舉親自率領大軍救援宗羅睺,同時進攻涇州,又派遊擊部隊劫掠岐州、豳州。李淵任命李世民為大元帥率領軍隊抵抗,駐紮在高墌。李世民認為薛舉兵多糧草少,決定死守城池不出,以拖垮薛舉。
薛舉多次進攻李世民,挑釁李世民,雙方交戰於淺水原,薛舉一鼓作氣勢、如猛虎大敗李世民,並俘虜了唐朝將領李安遠、劉弘基,唐軍死傷無數,折損十之六七,李世民只得逃回長安,薛舉佔領高墌。李世民吃了個大敗仗,損兵折將,幾近全軍覆沒,是他戰神史上少有的敗戰記錄,真是「既生瑜何生亮」,李世民碰到了真正的對手。
後來李世民得了天下,將這次交戰失利也歸咎於其他將領的失職,措辭是自己當時生病了,狀態不佳。薛舉大獲全勝,士兵將帥士氣大振,而剛建立的唐朝經過這一次慘敗,損兵折將,士氣低落。當時王世充在河南稱帝,竇建德佔據河北,各方割據勢力對唐政權虎視眈眈,形成夾擊李唐之勢,李唐政權危急。
618年八月,薛舉派薛仁杲進攻甘肅寧州,將領們覺得薛舉士氣正旺,李唐正人心不穩,建議薛舉乘勝追擊,奪取長安。薛舉也決定趁勢進攻,一舉擊破李唐。然而天妒英才,準備出兵討伐李唐時,薛舉恰恰生病了,巫醫說是李唐作祟,薛舉不高興、不以為然,沒想到竟然一病不起,不久就歸了西。
薛舉死後,他的兒子薛仁杲繼位。沒想到老子英雄兒子狗熊,薛仁杲有勇無謀,又不聽取謀士意見,剛愎自用。李唐一見薛舉去世了,剋星沒了,薛氏政權不穩,李世民馬上重整旗鼓反攻,大敗薛仁杲,很快消滅了薛仁杲的政權。令人嘆息的是,薛仁杲被李唐軍隊攻破滅亡時,他還沒來得及將他的英雄老子薛舉下葬,可憐薛舉一世英雄,只恨命短。
朔方梟雄薛舉,起兵稱帝早於李淵,可惜被李淵趁早奪了長安,運氣差了一點,勢力正強盛時,又突患疾病而死,導致政權突然覆滅。假如薛舉能多活十年,天下又將是另一番景象,歷史很可能要重寫。對於李唐政權,對於戰神李世民,幸虧薛舉死得早。
喜歡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唐朝是我國最傳奇的一個朝代了,從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的貞觀之治,再到唐哀帝李拀,唐朝一共經歷了289年風風雨雨,其中最著名的還是要數那場玄武門之變了,今天筆者給大家推薦的這本《隋唐演義》,裡面就講述了唐太宗一生的傳奇故事,原價96元,現價僅58.8元,絕對的良心推薦,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方連結購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