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富凱財經
作者|歐文
剛剛完成董監高「大換血」後,長方集團再次開啟了「搬遷」之路。6月3日晚,長方集團公告稱,公司擬將部分生產線搬遷至江西長方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同時將持有惠州長方100%的股權或將惠州工業園進行轉讓/出售處理。
富凱財經發現,2017年3月,長方集團的惠州工業園剛剛正式投產,而在此之前,公司生產線主要位於深圳的坪山工業區。
長方集團頻繁搬遷或與其業績不佳不無關聯。數據顯示,4年來公司僅在遷址惠州當年實現盈利3628萬元,其餘三年均為虧損,且呈現逐步擴大的態勢。最新披露年報顯示,2019年實現歸母淨利潤虧損4.3億,上年同期為虧損1.6億元,幅度明顯擴大。
敗走惠州
從2005年成立長方照明公司,到在惠州建成超大規模的工業園,長方集團在成立的前10年取得了非同尋常的發展。
不過,隨著惠州工業園的建成,長方集團的業績增長似乎戛然而止。2016年長方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16.0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9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虧損6274.47 萬元,較上年下降162.21%。
隨後三年,僅在2017年因為封裝生產線統一搬遷至惠州工業園,降低成本費用,當年實現扭虧外,2018年、2019年均為虧損狀態,不難看出當年「轉戰」惠州的優勢完全沒有發揮出來。
同時在2018年,長方集團還經歷了控股權易主,頂著諸多光環的南昌光谷接替鄧氏兄弟成為公司新控股股東。原本市場期待新股東能夠帶領長方集團走出彎路,新任實控人王敏在當時也表示,長方集團的封裝裝備和渠道優勢,加上南昌光谷的技術優勢,一定能產生1+1大於2的化學作用。
然而事與願違,在南昌光谷入主後的2年間,公司業績下滑態勢不僅沒有停止,反而進步一滑向深淵。因此,作為在南昌擁有更豐富資源的「新主」,急忙將公司重心放在南昌。只是會不會迎來如同遷址惠州一樣的後果尚不得而知。
訴訟纏身
發布出售資產公告當日,長方集團還發布一份訴訟公告。因公司與聚燦光電的貨款糾紛,聚燦光電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立案日期為2020年5月28日。
公告顯示,截至公告日公司實際未支付的已到期貨款金額為7508萬元,佔公司2019年度採購聚燦光電貨物金額1.41億元的53%。而在聚燦光電的訴訟請求中,其要求長方集團立即支付拖欠的貨款本金8182萬元及逾期付款利息611萬元。
對與拖欠貨款,長方集團稱,但由於疫情對經營造成影響,長方集團未能按照合同約定足額及時向原告支付相應貨款。目前公司正積極籌措資金以儘快完成支付義務,並尋求和解。
不過長方集團拖欠貨款並非此一家。僅近1年時間,公司作為被告的訴訟金額為1.1億元,既有深圳翠濤自動化設備向其討要981萬貨款,也有江西山巍實業訴其貨物質量問題,要求賠償千萬元。
內生嫌隙
轉型教育失敗,回歸主業虧損,原本寄希望於擁有技術優勢的新股東能夠力挽狂瀾。然而沒想到2年過去,公司業績不僅沒有好轉,公司高層卻公開出現不和諧的聲音,起因正是新實控人王敏提供擔保的債務過多和業績不佳。
5月24日,長方集團召開了第四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在此次董事會上,一口氣更換了8名董監高成員。其中包括三名董事、三名監事及兩名高管人員。
與此同時,作為4名非獨立董事之一的梁滌成更是一舉投出三張反對票。分別反對王敏擔任第四屆董事會董事長、反對劉志剛擔任公司總經理、反對江瑋擔任財務負責人。
2019年年報披露,關聯擔保中,擔保方包含王敏的擔保達到9起,合計金額約為13.63億元,擔保均未履行完畢。
梁滌成正是擔心若債務到期不能清償,將對上市公司融資產生影響。不過長方集團對此表示,王敏名下不存在到期未清償債務,其任職資格符合公司法第146條的規定。王敏提供的擔保,大多系上市公司因經營需要而向銀行申請授信提供的擔保,上市公司未發生逾期債務未清償的情形,王敏無需履行連帶清償義務。
實際上,梁滌成早在今年初便辭去了公司副總經理職務,並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簡歷顯示,其曾深圳市亞泰國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戰略企劃經理、深圳市中合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戰略企劃經理及董事會秘書、深圳市康銘盛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及副總經理。
而康銘盛正是長方集團2017年收購的控股子公司,康銘盛董事長李迪初因任期屆滿,已無緣長方集團新一屆董事會,並在去年底辭去長方集團總經理職務。
據了解,近年來康銘盛對長方集團業績貢獻不小,不僅2017年幫助公司扭虧為盈,在2019年上半年再度幫助公司扭虧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