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就像仙桃版的東湖綠道。」12月5日,市民鄧肖與家人郊遊排湖,被沿途的風光「驚豔」。冬日暖陽下,香樟吐綠,池杉泛黃,袁排旅遊公路像一條輕盈靈動的「綠絲帶」,蜿蜒在電排河畔,勾住遊人目光。
一條路、一條河,一條綠色廊道。近年來,我市結合「綠滿仙桃」行動,在漢宜高速、隨嶽高速、318國道、仙洪公路、長脈公路、白沙公路等國省市道兩側新建寬幅林帶1.25萬畝,綠化裡程149公裡,基本實現國省市道沿線滿眼皆綠。同時結合河湖綠岸工程,在漢江、東荊河河岸新增20米寬幅林帶,面積1萬畝,綠化裡程167公裡,實現全流域河岸綠化無斷檔。
從「見縫插綠」到「規劃建綠」,「十三五」期間全市造林5050萬株,完成造林綠化面積20.9萬畝,其中栽植各類苗木3000萬株,新增育苗1650萬株,完成長江防護林(林業血防)5萬畝,建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近11平方米,全市森林覆蓋率提高3%,獲得「湖北省森林城市」稱號。
我市堅持把造林綠化與美麗鄉村建設、文明城市創建相結合,助力城鄉「三美」建設。「十三五」期間創建省級綠色鄉村92個,省級森林城鎮2個。實施景觀綠化工程,按照提升城市品位,開展建成區綠化補短板工程,完成園林項目22個,投入資金6200萬元。
金融活水「澆」綠城鄉大地。「十三五」期間,市政府拿出2億元以上專項資金,用於支持林業重點工程和保障綠化苗木,並撬動社會資本1億多元,參與造林綠化。總投資13.6億元,受信額度9.8億元的國家儲備林建設PPP項目落戶仙桃。
在涵養綠色生態的同時,綠色經濟也在同步升級。我市充分挖掘綠色資源,打造了以趙西垸夢裡水鄉森林旅遊和劉家垸百萬花海為主體的鄉村遊、賞花遊旅遊產業,全市林業產業年總產值10億元以上,新發展經濟林果、苗木花卉產業基地3萬餘畝。
市林業事業發展中心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期間,仙桃將以國家儲備林PPP項目、國家森林城市創建、長江漢江防護林建設工程、環城景觀長廊、高新區綠地建設工程、彭場非織造布特色綠色小鎮綠地建設等18個重點工程為抓手,構建 「一核、兩極」「一江、二河」「二網、多點」的城鄉生態空間格局,打造東部溼地保護生態涵養區、中部生態宜居建設示範區、西北部特色林業產業發展區、西南部森林康養休閒體驗區的生態功能分區。(記者 胡純波 通訊員 肖偉)
【來源:仙桃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