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近14個省份,宣布在2021年開始實行「新高考」模式,也就是高考實行3+3或者是3+1+2模式。但是對於新高考模式的實行,很多高中生為此也感到非常的焦慮,特別是文科生極為嚴重,因為他們會在選科上發生困難,畢竟理科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能夠報考的專業比較多。
而3+1+2模式的3肯定是數學、語文和英語,這個定律一直是不變的,1則是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科目,由此可見,新高考模式還是能分得清文科和理科的。2就是從生物、地理、化學、政治裡面選擇兩個科目。其實可以看得出,理科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但是也會有一些弊端,那麼高中生在「新高考」模式下,該如何選科呢?
為什麼高中生面對「新高考」模式會產生焦慮?
1. 大學專業要求
有些大學專業,對於學生在新高考模式中,對於1的選擇是有要求的,我們都知道1是對於物理以及歷史的一個選擇,很多大學專業比較偏向於理科,所以選擇物理這一科目的學生,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所選擇的專業比較多,所以對於一些歷史科目比較好的學生來說,對此會產生焦慮心態,可能會有不平衡。
2. 社會「偏向」理科
其實不管是不是新高考模式,幾乎社會上所有企業,都是比較偏向理科的,因為理科生在思維能力方面,多少要比文科生要強的,簡單來講就是腦子夠靈活,應變能力會強一點,所以對於學文科的學生來講,基本沒有太多的優勢。
3. 薪資待遇不一樣
不到有沒有人關注過社會的工作崗位性質,很多與理工專業相關的工作,薪資待遇相對來講都是比較高的,就比如建築學以及軟體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講,畢業後所從事的工作基本都非常的高,所以在沒有新高考模式之前,很多家長也會要求自己的孩子在選文理的時候,選擇理科。
對於理科生,在「新高考」下有哪些弊端?
1. 心理壓力增加
新高考形勢下,對於部分學生來說是比較有優勢的,因為可以自主選科,可以避免那些成績比較低的學科。所以這一形式對於本身就是理科生的學生來說,心理壓力就會增加,因為自主選科,學生肯定會選擇自己比較擅長的那一學科,這也就在無形中增加了理科生的心理壓力。
2. 會有更強的競爭對手
往年的理科生固定組合就是「理化生」,而重新選科的形式正式施行,許多選擇文科的學生也並非在理科方面什麼都不會。往往會有一些理科成績與文科成績相當的學生,在分文理科的時候,會去選擇文科。而2021年的新高考模式,讓他們有了自主選科的權力,自然會選擇成績高的那一科,這也就會有更強的高考競爭對手。
那麼,高中生該如何選科呢?
1. 明確目標
選擇物理科目的同學,基本在高考填報志願過程中,有近90%的專業可供選擇的,但是對於 物理方面並不是很好的學生來講,可能在選科的時候,就會避開物理選擇其他學科,這樣在報考的時候,選擇的專業相對來講就會減少。所以高中生在選科的時候,一定在選專業方面有個明確的目標,這樣才能確定自己所選的科目。
2. 就讀高中的實力
我們都知道,高中分為重點高中和普高,當然重點高中的教育水平,肯定是要比普高的教育水平要高。但是有些高中的理科老師以及文科老師,實力也是非常強的。我們上了高中三年,幾乎對高中所有老師的實力也是比較清楚的,所以學生可以根據就讀高中各科老師的實力來選科,這樣更有利於提高學習成績。
3. 根據自身實力情況
當然,自身實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即使教學老師實力再強,你沒有能力將老師所教授的知識吸收進去,那麼也是白費力氣。所以學生要根據自身實力情況來選科,比如說在每次考試當中,化學這一科目,比其他科目成績要高,那麼你在選科的時候就可以選擇化學,因為這能讓你有更大的優勢去面對高考,從而獲得高分數。
總結
小編覺得,面對新高考模式,高中生要根據自己的科目優勢來選科,畢竟高考對於成績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只是為了選專業而選科的話,如果成績不是太理想,也是沒有辦法選擇一個好的專業的。
以上就是這期的全部內容,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可以收藏評論,喜歡小編文章的小夥伴可以關注我,咱們下期再見!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