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要面臨很多次選擇,有一些很關鍵很重要的選擇,往往會對一生造成很大的影響,比如在讀書時,高中選擇分科的時候。近日,有網友談到自己在讀高中時,選擇文理分科的時候,明明自己文科很好,但最終卻選擇了理科,成為自己一生的痛!
01錯選科目典型案例分析
以下是網友的來稿原文:
我人生中最後悔的選擇,是高中分文理科時,我選擇了理科,這成為了我一生的痛!高一時,我總能進入年級前三名,尤其語文外語,歷史地理的成績特別好,常常是將近滿分的。因為討厭物理,我滿懷期待地等著高一結束時分文理科。原本報名時,我毫不猶豫地填寫了文科,我對歷史地理特別感興趣。但是班主任特意找到我,苦口婆心地勸說我: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向我力證學文科沒有出路。我被說服了,重新選擇了理科。高考成績出來後,儘管三大主科語數外成績十分優異,但被物理24分的成績嚴重拖了後腿,以致與我嚮往的大學失之交臂!後來報專業時,父母強烈要求我報當時熱門的專業,那是我所不感興趣的,有了前車之鑑,我拒絕了。
如今,看到湖南耒陽留守女生鍾芳蓉以676分的好成績考入北京大學,選報考古專業,面對網上很多「考古專業冷門,不容易找到好工作」「考古沒錢途」的聲音,她堅定地說這是自己的選擇!這不由地令我十分佩服,還在學生階段,就已經清楚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這已經很難得了;有自己的想法,能夠堅定自己的選擇,就更令人佩服了。這樣的人,無論她報什麼樣的專業,今後過什麼樣的人生,她這一生都不會太差!這不,還未踏入校門,就得到了考古圈團寵的待遇,這可是絕無僅有啊!祝福她的同時,也希望能夠更多地引起大家的思考,希望每個人都能遵從自己的內心,少一些功利,多一些堅定;少一些遺憾,多一些滿足!
這位網友的傷痛也是不少選錯科目的學生的傷痛,而這種影響也註定是一輩子的。現在多個省份都逐步開始實行新高考改革方案,選擇什麼科目組合,對高中生來說,特別特別的重要。
02新高考選科模式
傳統的文理分科:理化生和政史地,高中生只需要二選一。與以往傳統的文理分科不同,新高考取消文理科,實行「6選3「(浙江「7選3」)或「2選1+4選2」等模式。
「6選3「(浙江「7選3」)模式:
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浙江多一門「技術」)。這意味著,將有20種不同的組合供學生選擇。
「1+2」模式即「2選1+4選2」模式:
即從物理、歷史兩門科目中先選擇一門(2選1)作為考試科目,然後再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個科目中自主選擇2科作為考試科目,這種模式也可以給學生提供12種組合。
可供選擇的組合多了,選擇的機會也就更多,高一的選擇會對以後的大學專業的選擇造成影響。
新高考下,選考科目的成績不是按卷面分數算,而是這科成績在省內的排名,如果你的排名在全省前1%,哪怕實際分數不是滿分,你也是滿分,這就是按等級賦分。因此,在選科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統籌規劃,慎重選擇。
03新高考選科要考慮哪些因素
針對於選科,可以採用SMART選科決策模型,綜合考慮選科決策最普適的五個要素:高校限選要求(Subject Requirements),專業興趣(Major Interests)、學業競爭力(Academic Competitiveness),錄取機率(Rate of Acceptance)和學校的資源條件(Teaching Resources)。
高校限選要求。新高考模式下,高校的專業對學生的選科有一定的要求,有些專業對某些科目要求必選,有些專業要求限選,不同的專業對選科的要求不同,如機械相關專業通常需要選考物理,化工類專業通常需要選考化學,如果選科沒注意,則在未來報志願時會收到限制。高考限選要求各省市一般都會官方公布。
學生專業興趣。由於選科組合直接影響到讀大學時的專業選擇,從而影響到以後的職業,因此一定要考慮自身的興趣愛好。這就要求高一的學生要及早對自己的生涯進行規劃,從而結合興趣愛好選擇科目組合。如果實在不知道自己有什麼興趣愛好,可以在百度進行「大學專業匹配測試」,通過測試來了解自己比較適合的專業。
學生學業競爭力。了解自己的學業競爭力。分析自己具有競爭優勢的學科,分析時,不要看分數,要看排名,看單科在全年級的排名,如果有全市甚至全省的排名就更好、判斷自己各個學科的潛能與興趣,綜合確定具有優勢的學科。
明確錄取機率。因為高校專業對選科的要求,所以不同選科組合能夠填報的專業面就會存在差異,從而影響到錄取機率。接下來看看高校的專業要求與學生科目組合的選擇關係。
「6選3」模式:以上海市為例,在20種組合中,最高的組合「物理+化學+歷史,可報大學專業比例高達99.90%」,而最低的組合「政治+歷史+地理,可報大學專業比例只有52.90%」。
「1+2」模式:以廣東省為例,根據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發布的《2021年在粵招生本科高校選考科目要求》,統計了國內多所名校和廣東省內多所高校的擬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統計結果顯示,大多數高校的專業中,首選科目為「僅物理」與「物理或歷史均可」佔了絕大多數,首選科目為「僅歷史」的專業屈指可數。
新高考下每個學科對應的錄取機率實際是不同的,總的而言物理對應的錄取機率最高。
考慮學校的優勢資源。這裡的學校指的是高中學校,一般來說,高中學校的各個學科應該是均衡發展的,但實際上有些高中學校可能某些科目師資力量比較強大,某些科目學校在軟硬體方面投入較多,充分了解學校的優勢學科,會對未來成績的增長有很大的增益效果,畢竟高一分科後,後面還有兩年的增長時間。選科,尤其是兩門學科糾結時,可以從學校優勢的角度進行分析。
以上就是新高考選科的一些要考慮的因素,建議高一學生和家長在選科時按照「優劣---排名---選科---專業---職業」的思路進行,結合多個因素綜合考慮,最終選擇出自己滿意的組合。千萬不要像案例中的學生一樣,沒有堅持自己的想法,盲目聽從他人的建議。
對於新高考選科,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想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211打頭陣,985墊底,這種志願填報合理嗎?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差點只給了39分,專家叫大家不要模仿
再有人跟你說讀書無用,你就把這張圖發給他
2020年全國各省市文理科本科率對比,看看文科生考本科到底有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