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產地倉+20個銷地倉,阿里布局數字農業的「野心」有多大?

2020-12-10 58商鋪寫字樓

一顆蘋果從入倉到包裝再到派送需要多少時間?90秒!這個時速在過去完全不可想像,但現在它已然成為了現實。

近日,阿里巴巴數字農業西安集運加工中心(簡稱西安倉)正式開倉使用,這也意味著西安將成為西北五省以水果為代表的農產品數位化集運樞紐。

除西安倉外,雲南昆明、廣西南寧、四川成都、山東淄博四大產地倉也已在一年內全部建成,自此,全國形成了一張覆蓋18個省份的數字農業流通網。

#01

「胃口大 技術好」

西安倉到底有多牛?

不同於以往單一存儲功能的倉庫模式,西安倉集農產品貯存、保鮮、分選、包裝、發貨、攬收為一體,具備多重功能。簡單來說,就是快速對農產品做出篩選,把優質者變成商品,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全國各地的消費者手裡。

作為最後一個建成啟動的產地倉,西安倉日吞吐量超行業平均水平3倍,堪稱「大胃王」。截止十一月底,匯入西安倉僅六種水果就有3780萬斤,龐大的供應量及高效的產能也讓它扛住了今年的雙十一大考。

不只胃口巨大,西安倉投入的產能和技術也是全國5個產地倉中最尖端的。目前,該倉分選、封箱、貼單等環節都已經實現自動化,日處理量可達15萬單,效率相較於人工作業提升10倍以上。

產地倉選址西安,一方面是這座城市位於「一帶一路」戰略核心區域及絲綢之路起點,另一面也是考量到西北五省中心地的超強覆蓋能力。不僅僅是陝西、包括甘肅、寧夏等地的農產品都可通過西安倉走向全國,這對於西北農業數字產業化來說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

再落到實處來看:對於果農來說,產地倉既免去了農產品滯銷憂慮,還進一步擴大了品牌知名度,實打實地創造了效益。對於消費者而言,產地直送模式也能夠讓他們品嘗到更優質更新鮮的果品,可謂一舉多得。

#02

布局全國 覆蓋18省

阿里數字農業的野心有多大

按照阿里的布局規劃,西安倉是最後一個建成並投入使用的產地倉。早在今年6月份,盒馬事業群總裁、阿里巴巴數字農業事業部總裁侯毅就已經宣布,將在全國建設五大農產品數位化產地倉,作為農產品網絡供應鏈中樞。隨後,雲南昆明、廣西南寧、四川成都、山東淄博產地倉也都在一年內紛紛建成。

除五大產地倉外,阿里還在全國布局近20個銷地倉。雙倉模式通過冷鏈拉通,在全國形成了一張巨大的倉網群。從這一系列動作中,不難看出阿里搶灘數字農業的「野心」。

01、助力農產品升級商品,完成品牌化

農產品如果只是栽種、培育、採摘,則僅僅是產品,且單靠農戶個體無法完成大規模的優化及品質把控。只有通過後續的產品分級、保鮮、銷售等預處理及流通過程才能成為商品。不只產品流通有待激活,我國目前的農產業現狀也存在品牌打造力弱,亟需轉型升級等問題。

產地倉的建成則為此提供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助力農產品完成了商品化,甚至是品牌化的升級。其次,全國這5大產地倉都位於農產品資源豐富區域,阿里直接進村收貨,保證了倉網最基本的產量供應,攥牢了產業鏈頭的開端。

02、全國建立專有冷鏈物流體系

要讓消費者吃到最新鮮的果品不是一件容易事兒。傳統的快遞公司運輸能力薄弱,既無法保證貯存過程的損耗程度,又無法維持長時間的低溫環境,運輸時間一旦過長則很容易影響果品的新鮮程度。

阿里在全國建立專有冷鏈物流體系確保水果的存儲保鮮和順利流通,再通過菜鳥鄉村物流共配將產品運送到銷地倉,縮減中間運輸時長。依賴全國智能倉與物流園區,1200個區縣已經實現了配送次日達,江浙滬部分區域已實現當日達。

03、自營+外銷 阿里要打掉中間商

阿里巴巴五大產地倉是自營模式:農產品產地直發打掉所有中間商,直接進入淘系、支付寶、餓了麼等線上渠道及盒馬超市、mini店線下零售體系,使消費者可低價獲得果品。

但同時,產地倉也絕不固步自封,對外部友商、線下實體等渠道開放入口。阿里承擔供給商角色,保證最優質最新鮮的產品供應。中間環節的減少不僅僅實現了農產品優價,確保了農民的基本利益,還拓寬了上行通道,將農產品賣的更多更遠。

從以上這三大過程中可以看出,阿里想要的不只是源頭,而是要發力全鏈條數位化,通過「數字+商品」重構中國農業模式。

#03

京東、拼多多加碼 重金投資新農業

其實近年來,不只阿里巴巴投重金,下血本。其他網際網路巨頭對農產品領域同樣虎視眈眈。一方面人們對「吃」的要求越來越高,既要新鮮又要好吃還要健康。另一面,疫情衝擊讓農產品及社區團購等行業重煥生機,各巨頭從中看到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及「錢」景。

早在2018年,拼多多就投入100億協助500個產地的農產品賣向全國。隨後推出「多多農園」將農產品線上渠道打通,直到2020年,「多多買菜」更是砸10億補貼入場,並將這一項目提升到集團戰略核心位置。

京東此前也已成立虛擬專項小組「京心助農」,並在2020年全面升級,潛心打造生鮮供應鏈能力。疫情期間,京東還曾開通「全國生鮮產品綠色通道」,協助銷售滯銷產品近千萬元。據了解,京東未來還將建立10萬農產品直播基地,布局全國530個農特產地,進一步拓寬農產品上行通道。

過去,農產品大部分依賴於線下渠道銷售,線上滲透率不算太高。這一賽道還算空白,未來前景也足夠廣闊,這也是為什麼各大網際網路企業高度關注的原因。在探索數字農業化的過程中,也確實需要行業巨頭大量的資金及技術投入去推動。

從全局來看,這是一件好事。只有這個局越做越大,我國農業領域才能越來越強,農民的收益才會越來越高。

結語

早前,《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0年)》發布 ,報告指出:要加強規劃布局,積極謀劃「十四五」數字鄉村發展,實現產業向數位化發展轉型。實際上,針對發展現狀,我國農業確實需要一次脫胎換骨,而諸如阿里、京東等企業正在通過他們的實際行動協助農業飛得更高更遠。

相關焦點

  • 阿里改造農業的夢想,剛走完第一步
    農業是一個更難以被撼動的產業,對它的改造符合越來越強調「數字經濟體」身份的阿里巴巴的期待。如今,阿里數農承載了這個經濟體改造農業的野心。作者 | 朱若淼「我有一顆農業的夢想,盒馬不足以改變中國農業的現狀,但是阿里巴巴數字農業能夠改變。」這是今年侯毅以阿里巴巴數字農業事業部(後文簡稱阿里數農)總裁的身份亮相時,對外提到的遠景目標。
  • 2020深耕數字農業!阿里、京東、拼多多開展軍備競賽
    這新一輪由網際網路公司出手的「數字農業」嘗試究竟有何特點? 科學家與農人比賽種草莓 阿里巴巴去年10月專門成立數字農業事業部,迄今8個月來,已完成在廣西、雲南的兩個數字農業產地倉和全國17個銷地倉建設,並布局近50個盒馬村。
  • 農田「蹦」出淘寶村集群,阿里「畝產一千美金」帶動中西部農業換道...
    例如,江蘇沭陽縣有14個淘寶村農民以種花種草為業,蘇州相城區有5個淘寶村賣大閘蟹。上述最新趨勢顯示,在阿里巴巴持續多年的深度賦能之下,中國農業的數位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並以淘寶村為載體開花結果、連片生長。「今天,我們要向農村全面開放沉澱了20年的數位化能力,讓農村因為阿里的數字基礎設施而不同。」
  • 阿里「開倉」!產地倉+銷地倉模式升級全國農產品數位化供應鏈
    2020.06.30 14:44【阿里「開倉」!產地倉+銷地倉模式升級全國農產品數位化供應鏈】6月30日,阿里巴巴宣布,位於廣西、雲南的數字農業集運加工中心(以下簡稱產地倉)已全面運轉。今年之內,阿里巴巴數字農業還將在四川、陝西、山東建設三個產地倉,形成全國農產品五大集運樞紐,並在多個省會城市打造20餘個銷地倉。「產地倉+銷地倉」模式,一張數位化的農產品流通網絡將初步成形,一年可以支撐100萬噸生鮮農產品新鮮送往全國餐桌。
  • 阿里數字農業昆明倉「開倉」日均發送150噸水果到京滬
    原標題:阿里數字農業昆明倉「開倉」日均發送150噸水果到京滬  6月30日,阿里巴巴宣布,位於雲南的數字農業昆明集運加工中心(以下簡稱昆明倉)已全面運轉。至於水果果徑,更可以精確到毫米,重量精確到0.5克。  盒馬事業群總裁、阿里巴巴數字農業事業部總裁侯毅介紹,阿里在雲南開闢了「水果班車」和「鮮花班車」,每天都能保證有水果、鮮花從雲南運出,全程冷鏈,運往北京、上海等城市。
  • 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聚焦「三個創新」 探索實踐數字農業...
    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聚焦「三個創新」探索實踐數字農業 讓農民富起來每日甘肅網12月19日訊(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熊園)12月18日,2020(首屆)數字農業50人論壇在雲南昆明舉行,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數字團隊共同探索未來數字農業的創新思路和創新方法。
  • 阿里農業的科學路線
    作者:趙小米 未來消費獨家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周五(12月18日),2020(首屆)數字農業50人論壇在雲南昆明舉行,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數字團隊,共同探索未來數字農業的創新思路和創新方法。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利用農業高新技術和數位化技術「讓農民富起來」。
  • 讓農民富起來,數字農業50人論壇共探數字農業創新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副司長陳勇在致辭中表示,我國將大力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各領域、各環節深度融合,發展數字生產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激活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總經理李少華表示,阿里將聚焦「三個創新」,與農業科學家和社會各界一起努力,探索實踐數字農業,讓農民富起來。
  • 山東產地倉建成,沂源蘋果成阿里巴巴「產地倉+銷地倉模式」又一...
    今年,阿里巴巴在雲南、廣西、四川、陝西、山東5省重投入,建設數字農業產地倉,加之在全國多省建設的20餘個銷地倉,產地倉+銷地倉模式下,一張覆蓋全國的數位化農產品流通網絡,一年可以確保100萬噸農產品,實現數位化的產供銷。
  • 讓農民富起來,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共同探索數字農業創新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副司長陳勇在致辭中表示,我國將大力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各領域、各環節深度融合,發展數字生產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激活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總經理李少華表示,阿里將聚焦「三個創新」,與農業科學家和社會各界一起努力,探索實踐數字農業,讓農民富起來。
  • 讓農民富起來: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共同探索數字農業創新...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總經理李少華表示,阿里將聚焦「三個創新」,與農業科學家和社會各界一起努力,探索實踐數字農業,讓農民富起來。除了產銷對接,院士專家與阿里還將聯手探索數字農業創新,共同推動農產品產地、生產過程等多要素的數位化,為農戶和農業生產企業賦能。
  • 讓農民富起來:2020數字農業50人論壇在昆明舉行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副司長陳勇在致辭中表示,我國將大力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各領域、各環節深度融合,發展數字生產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激活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總經理李少華表示,阿里將聚焦「三個創新」,與農業科學家和社會各界一起努力,探索實踐數字農業,讓農民富起來。
  • ...盒馬市」落戶淄博,這個數字農業產業中心新樣本到底能帶來什麼?
    農業品牌的複製發展閃電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並不是淄博與阿里的第一次牽手。2016年,當淄博本地品牌紐瀾地成為盒馬孵化的首個全國性「盒品牌」時,或許就奠定了雙方今日的合作基石。而在如何縮短供應鏈的鏈路、在提高零售效率的同時保證商品品質方面,阿里顯然實踐在了前列。今年2月,阿里在雲南建成第一個產地倉,一期日發貨能力便達到150噸,隨後開出的廣西倉,一期日發貨能力接近300噸。在阿里看來,通過逐漸成形的數位化農產品流通網絡讓農產品快速地進入商品階段,可以大幅緩解農產品的損耗問題。
  • ...8項指標超額完成 阿里數字農業產業中心(山東倉)明年五一投用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12月22日訊(記者 馬斌 通訊員 馬國強 張玉波) 今天,在淄博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一次會議上,淄博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魏坤隆就《淄博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落實情況進行了報告。
  • 數字農業,阿里、京東、拼多多找到了秘訣,巴斯夫找到了什麼
    -020- 千億市場,數字農業還缺什麼 有機構預測,2020年中國智慧農業(數字農業)潛在市場規模有望增至2000億元。農業數位化的需求,正洶湧而來。
  • 阿里副總裁李少華:用數位技術實現農產品價值升級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阿里副總裁李少華:用數位技術實現農產品價值升級數字鄉村的故事對於網際網路巨頭來說應該怎麼講?今年6月阿里發布了數字鄉村解決方案,過去半年該方案在全國66個縣市區落地。蘋果有賣到批發市場的尾貨兩塊錢一斤的,也有上盒馬去賣30塊錢一斤的。不同消費者有不同的訴求,所以幫助農民把農產品轉化為農商品,就是一個價值的提升。」李少華介紹。阿里在數字農業上投入很重,一部分是阿里全自建自營,也有和政府及當地企業共建共贏的,部分則是政府委託阿里經營。阿里全自建在全國建了5個全國性大倉,在這些大倉投入了每條三千萬元為起步價的選品設備線。
  • 【新農業】阿里的「盒馬村」 背後是中國數字農業的未來
    去年10月,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在成立伊始就明確提出了自己的戰略目標,數字農業基地的數量將達到1000個,對農業產業進行全鏈路數位化升級。 今年,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緊密規劃、布局,盒馬村、數字農業示範基地和訂單農業生產基地,希望儘快推動農業數位化升級的落地工作。
  • 9個淘寶村就有1個在山東!山東數字農業發展領跑全國
    阿里研究院、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今年7月聯合發布《2020阿里農產品電商報告》顯示,全國農產品電商銷售50強縣中,山東佔據10席,與江蘇並列全國第一。其中,煙臺棲霞以蘋果等水果銷量高居50強第三位。煙臺有三個縣市區入圍50強,除棲霞外,龍口的水產和蘋果、海陽的水產和櫻桃在列。
  • 數字農業倉配體系啟用,西安聯手阿里破解農產品「前後」一公裡難題
    近日,阿里巴巴在西安的數位化產地倉投入使用。  到11月底,會有3780萬斤農產品集結入倉。這些農產品將在90秒內完成分選並進入準派送狀態——這個效率比傳統倉提高了10倍。  近年來,阿里不斷升級西北地區農產品上行的全鏈路,持續投入數字農業新基建。
  • 從一起種草莓到共建盒馬村 中化、阿里要推動供應鏈數位化
    繼與農業農村部籤訂戰略協議後,阿里巴巴在數字農業上又有大動作。7月6日消息,近日阿里與中化再度聯手,雙方將基於數字農業進行戰略合作。阿里巴巴數字農業事業部與中化農業MAP負責合作落地。合作內容包括:打造數字農業基地、訂單農業、直採基地、農產品品牌等。阿里巴巴數字農業事業部總裁侯毅表示,阿里對數字農業的目標是,全鏈路數位化以後,真正實現優質農產品賣出好價錢、讓老百姓能吃到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