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王掞在老九舉薦老八任大將軍王時,出來瞎攪是何意?

2021-02-06 宋安之的歷史小屋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殘酷宮廷政治鬥爭背後,王掞與太子胤礽這對師徒之情,可以說是少有難得的真情。在舉薦大將軍王之時,王掞舉薦太子的用意無非就是為太子做最後的努力,還有攪亂局勢,不想讓太子的政敵老八來擔任大將軍王,為原是太子一黨的老四和被圈禁的老十三製造聲勢罷了,沒想到老四舉薦了老十四。

王掞此舉並非是瞎攪和局勢,可以說是有意識的攪亂局勢。

雖然歷史上太子胤礽有著諸多師傅,但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太子只有一個唯一的師傅,那就是王掞,兩人的師徒之情甚至堪比父子之情。

或許王掞剛開始身為太子之師時候,也有著功利性的驅動,但時間久了,與太子的感情是相當親密的。比如說追繳國庫之時,王掞敏銳的感覺到太子沒錢還欠款,所以將自己的幾千兩積蓄夾在書中給了太子,把太子感動的痛哭流涕,說成為皇帝以後要好好報答王掞,王掞說不要什麼報答,只是想要太子當一個好皇帝。

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王掞與太子的關係勝似父子,同時王掞也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好師傅。

下面宋安之來說說舉薦大將軍王的起因。


康熙晚年西北之患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

最後西北問題成為老八將勢力滲透到軍隊的契機,老八不愧是老八,別人是善於等待機會,老八是善於製造機會。

老八的八爺黨中的老十四負責掌管兵部,老八藉此機會為難西北的傳爾丹。先是使其後勤保障不了,又讓老十四以兵部名義催戰傳爾丹,最後傳爾丹無奈之下只能孤注一擲尋敵決戰,最後六萬大軍全軍覆沒。

西北之所以兵敗,鄔先生看的很清楚,所以將老八和老十四搞的小動作給老四說了,並且猜出來康熙也看到猜到這一點,所以應該會讓老八一方的人擔任大將軍王,負責西北戰事。因此建議老四順水推舟舉薦老十四,換來年羹堯任川陝總督,以後勤來牽制西北的大軍。

這一點鄔先生看出來了,康熙也是洞若觀火,身為太子的師傅王掞又豈能看不出來。

王掞對於太子的感情是複雜的,雖然太子二廢,但畢竟王掞並沒有跟著被康熙罷官,所以王掞覺得自己沒倒,說明太子還有一線機會。而且太子的最大政敵就是老八,所以王掞自然不希望老八一方擔任手握重兵的大將軍王。

於是王掞開始有意識的攪亂局勢,希望為太子博取最後的機會,最不濟也聲援一下太子一黨的老四。

於是在朝會商議之時,當老九說出了大將軍王只需要坐鎮軍中,重要是運籌帷幄將士用命,康熙又說過擇一賢者,所以舉薦賢王老八,老十也跟著起鬨,說老九說的對,諸葛亮不會武功,不照樣打勝仗嗎。

老九和老十其實是在降低大將軍王的標準,因為一般來說挑選大將軍王時候,優先選擇的是有軍事經驗的皇子。以這個標準來看,最合適的人選是誰呢,當然是帶過兵的老十三和老大了,最不濟也是掌管兵部的老十四,但是他們都不願意見到這三個當上大將軍王,那怕老大和老十三被圈禁沒多少機會,老十四是他們的人呢,所以就降低標準,讓老八有機會。

但是他們太天真了,康熙對於老八的小把戲清楚的很,他們說再多也沒用。同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老九老十降低標準以後,王掞趁機說老十說的對,然後舉薦了廢太子胤礽,最後為廢太子爭取一把。同時同意老九老十的降低標準,藉以聲援一下太子一黨的老四,希望自己失敗以後,老四還可以舉薦被圈禁的老十三出來擔任大將軍王。

康熙也不會同意廢太子復出擔任大將軍王的,因為太子二次被廢就是因為兵變,犯了康熙的忌諱,所以這次王掞竟然想讓太子掌兵,是絕無可能之事。

但是王掞失算的是,沒有為廢太子爭取到最後的機會也就算了,老四竟然出人意料的舉薦了老十四擔任大將軍王。(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而康熙也不想讓狼子野心的老八擔任大將軍王,卻杜絕不了老八一方在背後搞小動作,所以同意了仗義執言的老十四擔任大將軍王,這次政治交鋒就此結束。


王掞之後的思想轉變。

舉薦大將軍王風波過後,王掞徹底放棄廢太子,想著為國為民最後出一把力。

康熙大壽之時因為死鷹事件病倒,王掞王御醫一定說實話皇上是怎麼了,御醫很滑頭,說皇上吉人自有天相沒事的,其實隱晦的說皇上不行了。

於是王掞開始重新審視這些皇子,想再發揮一把餘熱,做一件利國利民之事。王掞感覺這些皇子中也就是原是太子一黨的老四,是一個真正為國為民的孤臣,所以轉而支持老四。

而且老四原為太子一黨的人,老四登基總是比太子的政敵老八登基強。

當時老四的弱點就是曾與太子偷情的鄭春華被老十三託付在他的府上。(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而王掞這個人也不是個簡單之人,身為太子師傅,果然有兩把刷子,知道了老八他們想要拿這個做文章,想出其不意的致老四於死地。

所以王掞過去先是說太子二次被廢,自己幾次想死被康熙派來的人看住了,意思自己是想死之人,並非是什麼利益性驅動目地而來的,然後開門見山的說出了鄭春華問題,最後幫老四羞死了鄭春華。

解決了鄭春華問題,王掞真正的達成了心意,飲毒酒自盡,說自己這輩子下了兩步棋,一步下輸了,一步下贏了,是不輸不贏啊。

意思是輔佐太子失敗了,輔政老四卻成功了,所以說不輸不贏。

而可憐的王掞老爺子卻不知道,二廢太子之時老四才是最大的幕後黑手,是老四絕了他最大的希望的,不過老四繼位後也是真正的為國為民,王掞也算是不輸不贏吧。

第125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下期再見!

謝謝觀看,覺得分析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老九舉薦老八當大將軍王,王掞為什麼站出來攪局?
    王掞看起來像個書呆子,其實老謀深算,他能看不出來?王掞這時候出來攪和,就是要復仇八爺黨,把老八想當皇帝的美夢攪黃了。王掞這時候出來攪局,除了要攪黃老八或者老十四當皇帝的美夢,其實他已經站在了老四的一邊。
  • 雍正王朝:康熙賞賜保舉雍正的王掞中藥「斷續」,是在暗示什麼?
    《雍正王朝》中的王掞,是整部劇中一位非常悲情的角色人物。他耗費了自己畢生的心血所培養太子胤礽,最終遭到康熙的廢黜,王掞之前所有的努力就此全部付諸東流,這對於他的打擊也是可想而知的。然而,王掞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人,因為他雖然遭遇了如此重大的人生挫折,但依然對康熙、對整個大清王朝是忠心耿耿,並且為了幫助他心中的「賢德」之君雍正順利登上皇位,不僅被遭到了康熙的罷黜,同時還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實際上,在《雍正王朝》的原著之中,王掞在「斃鷹事件」之後保舉雍正為皇位繼承人,是他第二次就傳位問題向康熙進行勸諫了。
  • 雍正王朝:康熙賞賜保舉雍正的王掞中藥「續斷」,是在暗示什麼?
    他耗費了自己畢生的心血所培養太子胤礽,最終遭到康熙的廢黜,王掞之前所有的努力就此全部付諸東流,這對於他的打擊也是可想而知的。然而,王掞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人,因為他雖然遭遇了如此重大的人生挫折,但依然對康熙、對整個大清王朝是忠心耿耿,並且為了幫助他心中的「賢德」之君雍正順利登上皇位,不僅被遭到了康熙的罷黜,同時還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 雍正王朝:王掞為什麼會舉薦廢太子胤礽出任大將軍王呢?這招狠!
    《雍正王朝解密》第48期:講完了太子胤礽被廢,眾皇子都安分了下來,直到西北動亂之後,朝局再次不穩……在這期間有這麼一個細節
  • 雍正王朝:當面諷刺康熙,太子師傅王掞為何如此牛?這才叫忠臣
    西北兵敗以後,康熙皇帝打算在諸皇子擇一賢者為大將軍王,代天子親徵。按照皇八子胤禩的說法,甚至在所有皇子、滿堂朝臣看來,這個「大將軍王」就是康熙皇帝選定的新任儲君,就是大清將來的皇帝了!於是皇位爭奪變得簡單,直接轉變成了西北帶兵之權的爭奪。
  • 《雍正王朝》:王掞是如何得知,鄭春華藏匿在四爺胤禛府上的?
    《雍正王朝》:王掞是如何得知,鄭春華藏匿在四爺胤禛府上的?
  • 雍正王朝:老十四胤禵為什麼拒絕雍正帝,再次出任大將軍王?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即位以後,老十四胤禵一直是不配合的,甚至在靈堂上還頂撞了雍正帝,後來在太后烏雅氏的妥協下,算是矛盾沒有進一步激化。
  • 《雍正王朝》,雍正推薦老十四擔任大將軍王,對自己有什麼好處?
    雍正推薦老十四,擔任大將軍王的橋段,屬於是鄔思道導演的,奪嫡系列劇中的一集。中心思想是進一步樹立,雍正一心為天下,而不是狹隘的謀私。爭奪大將軍王如此,太子之位虛懸,胤禩與雍正兩個陣營躍躍欲試。是時傅爾丹兵敗西北,六萬大軍,全軍覆沒,康熙急需一名大將,領兵西北,挽回頹勢。更長遠的考慮,康熙日漸年老,繼承人也提上日程。胤禩與雍正再清楚不過,此次領兵西北便是當選太子的重要砝碼,雙方勢在必得。
  • 雍正王朝:敢當眾辱罵康熙「不教而誅」,王掞真是「年老昏聵」?
    就《雍正王朝》的劇情演繹而言,康熙皇帝之所以明知太子胤礽「不盡職、不修德、深失朕望」,卻還一直保留胤礽的太子名位,就是要維持當前的穩定局面,避免皇子奪嫡的出現。這個時候,太子師傅王掞立馬站了出來:皇上,臣有本奏,請皇上諫納!王掞要說什麼?肯定是為太子胤礽求情!
  • 《雍正王朝》中為何太子師傅王掞臨死前說自己不輸不贏呢?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太子師傅王掞可以說是個悲劇,一生心血傾注在太子身上,可能最初有著政治投機的想法,到最後就是徒勞的想將這個不爭氣的阿鬥扶起來
  • 雍正王朝中弘曆把康熙當馬騎,為何胤禛不阻止還特意照了照鏡子?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40期)上一期我們講了太子胤礽的老師王掞,他冒失的向康熙帝舉薦廢太子當大將軍王,最後被趕出了大殿,他瘋了嗎?
  • 王掞明知康熙不會同意廢太子胤礽任大將軍王,他為什麼還要舉薦?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39期)在《雍正王朝》中有這麼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
  • 雍正王朝:雍正帝能順利即位,關鍵不在豐臺大營,而是一個廢皇妃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219篇文章:康熙帝傳位為什麼搞得那麼複雜?問題關鍵在一女子身上!一、關於雍正帝即位當晚的發生的一系列事情,我們之前的文章中多次分析過,分別從康熙帝的角度、老四胤禛的角度、老八胤禩的角度、其他大臣的角度……等等等等,均有詳細的分析。
  •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什麼要讓十四阿哥做大將軍王?
    在雍正王朝中描述的情節中,在康熙皇帝執政晚期,西北出現戰事,朝廷所派往西北的軍隊,因為中了敵軍的埋伏,使得朝廷派往的西北大軍因此全軍覆沒。不過四阿哥胤禛卻在此次放棄了爭奪大將軍王的行為,除了是因為自己沒有帶過兵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四阿哥胤禛想要舉薦十三弟胤祥出任大將軍王,不過在聽完鄔先生的一番分析後,使得四阿哥胤禛最終放棄了舉薦十三弟胤祥出任大將軍王的想法,改為舉薦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將軍王。
  • 雍正王朝:八王議政逼宮,為什麼一向跟雍正不合的老十四沒參加?
    可是後來老八胤禩八王議政逼宮時,有沒有想過拉攏老十四胤禵?《雍正王朝解密》107:雍正王朝中老十四胤禵跟雍正不和,為什麼他沒參與八王議政逼宮?(一)我們先看一下老十四胤禵跟老八胤禩的關係:他曾經是老八胤禩的鐵桿支持者,後來陰差陽錯地因為跟老十三胤祥幹了一架,結果入了康熙帝的法眼,最後出任了大將軍王。正是這個大將軍王的頭銜讓他忘乎所以,認為皇位已經唾手可得,可惜,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他與皇位也失之交臂。
  • 雍正王朝:康熙封胤禵為大將軍王,為何只是稱號,爵位還是貝子?
    而除此以外,雍正王朝電視劇其實還隱藏著一條暗線劇情,那便是表面來看,這部電視劇雖然只是大體符合歷史走向,具體劇情則是參考糅合了其他時期歷史事件和野史,雖然不是真實歷史再現,但頗有深度,蘊含了各種道理;但是再細看,某種程度上來說,雍正王朝電視劇其實對於康熙、雍正時期的各種謎團,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視角,有著自己別具一格的解釋,並且以劇情完美表現出來了;諸如歷史上雍正是否篡位的爭議謎團
  • 《雍正王朝》中,康熙都已經放過了鄭春華,為何太子卻不放手?
    《雍正王朝》中,鄭春華是康熙的妃子,但她卻和太子胤礽秘密私會,不僅違背了人倫綱常,更觸犯了「勾引太子、淫亂後宮」的欺君之罪。後來十三爺被康熙帝圈禁,這一圈就是十幾年,他在被圈禁之前就囑託他的四哥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保護鄭春華。因為他覺得這是一個可憐的女人。而四爺與十三爺印象的關係非常鐵,他就冒著這個風險,將鄭春華接到了雍王府中保護了起來。這既是人性,又是對兄弟的承諾。
  • 雍正王朝:一個女人,為何能直接影響奪嫡結果?看男人們如何利用
    可是,按照《雍正王朝》的演繹,在康熙皇帝病倒甚至開始預備後事之際,皇八子胤禩並沒有任何針對皇四子胤禛的防範動作和攻擊舉動,甚至對關在宗人府,在軍界擁有絕對影響力,能給皇四子胤禛提供擎天保駕之作用的皇十三子胤祥,也是沒有絲毫動作,大有胸有成竹的模樣。
  • 《雍正王朝》中康熙南巡,太子胤礽跪拜時為什麼帽子突然掉了?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12期)在雍正王朝中,有一個細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那就是康熙第六次南巡,太子胤礽跪拜時掉了帽子,這到底是何意呢?不得不說,《雍正王朝》拍的真好,每一個細節都值得揣摩,有人回答說這本身就是一個穿幫,理由是後面的那個群演笑場了。
  • 老四、老八、老十四爭大將軍王,誰出任大將軍王就是皇位繼承人?
    《雍正王朝》康熙五十六年,朝廷派往西北平亂的六萬大軍全軍覆沒。康熙急召老四胤禛和老十四胤褆密議,一場爭奪兵權的好戲又拉開了帷幕。《雍正王朝》康熙老四、老八、老十四都想爭撫遠大將軍王這個位置。老十四後來為表示仗義,居然自己提出來讓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真是自斷手腳,入了老四的套!鄔思道的謀略不得不令人佩服,康熙心目中的皇位繼承人其實他早就看出來了。這也是他為什麼建議老四這麼做的原因,但是他又不說透,那麼這皇位繼承人到底是老四、老八還是老十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