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為何太子師傅王掞臨死前說自己不輸不贏呢?

2021-02-23 宋安之的歷史小屋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太子師傅王掞可以說是個悲劇,一生心血傾注在太子身上,可能最初有著政治投機的想法,到最後就是徒勞的想將這個不爭氣的阿鬥扶起來,將來成為一個好皇帝就好了,對於太子擁有著親情般的感情。

結果太子還是兩立兩廢徹底出局。康熙駕崩之際,王掞敏銳的感覺到原是太子一黨的老四應該會是皇位繼承人。所以幫老四解決了一個麻煩以後,王掞自盡而死,臨死時說自己這輩子下了兩步棋,一輸一贏所以是不輸不贏的。其實是輸了一輩子,最後只是挽回了一局,更多是安慰自己罷了。

下面宋安之來說說這位太子之師的心酸往事。

歷史上王掞只是太子的幾位師傅中一位,並不是最重要的。

在雍正王朝的人設中,王掞卻是太子唯一的師傅,相當之重要。

王掞在多年培養太子的生涯中,或許最初有著政治投機的想法,但到了後來卻是將一生的心血與政治抱負傾注在太子身上,有著密切的師生情更有著親情,希望太子將來成為一個好皇帝。

在國庫追繳時就可以看出王掞對於太子的期望,太子因為欠款是悶悶不樂,王掞發現以後,將自己僅有的幾千兩銀子通過送書的名義給了太子,把太子感動的都哭了,說當上皇帝以後要好好孝敬王掞,王掞卻說只要太子能成為一個好皇帝就心滿意足了。

在太子被廢以後,王掞心灰意冷之下幾次想死,都因為康熙派人看的緊而沒有成功。於是開始努力的挽回。最早是為了太子當朝頂撞康熙,最後是競選大將軍王時力薦被廢的太子出任。


最後感覺到康熙的意志堅定以後,王掞又物色了原是太子一黨的老四,覺得老四在幾位皇子中是最憂國憂民的一個,肯定會成為一個好皇帝。

因此王掞將老四當時忽略的一個要害給彌補上了。

老四的要害是什麼呢,就是曾與太子偷情的貴妃鄭春華。

太子與庶母鄭春華的偷情被發現是一廢太子時的主要原因,後來太子復立以後為了殺人滅口,找老十三去滅口。老十三為了免得被太子要挾同時可憐鄭春華,就暗中保下了鄭春華。二廢太子時,老十三被康熙圈禁,鄭春華被老十三囑咐給老四照顧,因此鄭春華一直在老四府上。

而鄭春華的存在,剛開始是有心奪嫡的幾位皇子對付太子的一張好牌。太子被廢以後,她在老四府上,就是一顆不定時炸彈,成為八爺黨對付老四的一張好牌了。

王掞發現這個情況以後,馬上告訴了老四,說覺得他才是真正憂國憂民的好皇子。(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要他除掉鄭春華免得被八爺黨利用,老四認為鄭春華是老十三囑咐給他照顧的,所以猶猶豫豫的。最後王掞說出利害,主動要求幫老四除掉鄭春華以後,老四才默許王掞去羞死鄭春華。

王掞見到鄭春華以後,利用讀書人的嘴皮功夫說教了一番以後,自然是使鄭春華羞愧的自殺了。

王掞完成這件事以後,覺得自己這次選擇對了,而且算是為老四這個將來的好皇帝順利登基出了大力。因此再無牽掛,開始繼續之前的自殺行為,自殺之前對老四說自己這輩子下了兩步棋,一步下輸了一步下贏了,所以是不輸不贏了。


但是王掞真的不輸不贏了嗎?

宋安之覺得未必。

如果是太子登基,王掞會自殺嗎?不會。

如果以選擇出將來好皇帝這方面來看,王掞雖然前面選擇錯了太子,後面卻選擇對了老四,的確不輸不贏。

可是如果以人生這盤棋來說,王掞卻是輸的一塌糊塗。苦心栽培一輩子的太子爛泥扶不上牆,自己為此奔波數次也是徒勞無功。最後也就是覺得原是太子一黨的老四幹的不錯,自己幫了一把忙,幹了一件見不得光的事情,勉強挽回了一局罷了,最後還要自盡而死,豈不是輸的一塌糊塗。

王掞的自盡,有著苦心栽培的太子卻永遠沒有希望的原因。有著有負於朝廷之恩的原因。有著為了老四辦了見不得光的事情些許原因。有著覺得自己一代大儒一生心血傾註失敗,晚年還幹了逼死人這種事的原因。總之他是悽涼的自盡而死落幕。

而他寄予最後希望的老四卻是二次廢太子背後的最大推手,他這樣真的不輸不贏了嗎,更多只是自我安慰罷了吧。

第83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下期再見!

謝謝觀看,覺得分析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王掞在老九舉薦老八任大將軍王時,出來瞎攪是何意?
    在舉薦大將軍王之時,王掞舉薦太子的用意無非就是為太子做最後的努力,還有攪亂局勢,不想讓太子的政敵老八來擔任大將軍王,為原是太子一黨的老四和被圈禁的老十三製造聲勢罷了,沒想到老四舉薦了老十四。王掞此舉並非是瞎攪和局勢,可以說是有意識的攪亂局勢。雖然歷史上太子胤礽有著諸多師傅,但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太子只有一個唯一的師傅,那就是王掞,兩人的師徒之情甚至堪比父子之情。
  • 雍正王朝:敢當眾辱罵康熙「不教而誅」,王掞真是「年老昏聵」?
    就《雍正王朝》的劇情演繹而言,康熙皇帝之所以明知太子胤礽「不盡職、不修德、深失朕望」,卻還一直保留胤礽的太子名位,就是要維持當前的穩定局面,避免皇子奪嫡的出現。只是,康熙皇帝廢黜太子的決定已經宣布了兩次,王掞兩句話就能讓康熙皇帝收回成命?根本不可能!那麼,王掞為何還非要在康熙皇帝正式宣布廢黜太子的時候,找這個無趣呢?我們來看一下康熙皇帝的回應:我知道你要說話,但朕今天不想聽你再說。
  • 《雍正王朝》中,康熙都已經放過了鄭春華,為何太子卻不放手?
    《雍正王朝》中,鄭春華是康熙的妃子,但她卻和太子胤礽秘密私會,不僅違背了人倫綱常,更觸犯了「勾引太子、淫亂後宮」的欺君之罪。康熙皇帝雖然沒有殺胤礽,但卻廢了他的太子之位,而後又將鄭春華打入辛者庫為奴。康熙為什麼不殺鄭春華呢?因為鄭春華不能死,鄭春華若死了,便等於是默認了胤礽跟鄭春華有私情。康熙皇帝丟不起這個人。雖然康熙不想殺鄭春華,但胤礽這個心狠手辣的人卻想除掉她。之前他太子的位置被廢,就是因為他與鄭春華偷情這個導火索。
  • 雍正王朝:當面諷刺康熙,太子師傅王掞為何如此牛?這才叫忠臣
    就當時的情況來看,三位帶兵出身的皇子中,皇長子胤褆早被削爵、圈禁;皇十三子胤祥也被圈禁於宗人府多年;唯獨一個皇十四子胤禵最為可能成為這個「大將軍王」。但在「八爺黨」的內部會議中,皇八子胤禩一邊敲打、一邊威脅,硬是逼著皇十四子胤禵表明了擁護自己的態度。
  • 《雍正王朝》中的老八,究竟是何實力,為什麼雍正死前才將他幹掉
    那麼差一點就把雍正熬死的八爺,實力究竟有多強呢? 實力強悍的八爺 自古每場皇位之爭,勢必會有兩個實力相當的皇子對抗到最後,九子奪嫡當然也不例外,老八和老四就硬生生死磕到最後了,甚至在老四上位之後,老八都還暗中跟他昔日最強勁的對手較勁。
  • 雍正王朝:八爺黨見證了康熙傳位,為何還說雍正搶了胤禵的皇位?
    在《雍正王朝》中,八爺黨是雍正皇帝的死對頭。他們不僅與雍正爭皇位,在爭位失敗後反對雍正的新政,妄圖陰謀逼宮,還極力捏造謠言,說雍正弒君,搶了老十四胤禵的皇位。 而他們之所以選擇胤禵作為謠言的主角,而不是別人,是因為這樣說更有說服力,更容易被他人所相信。
  • 雍正王朝:康熙賞賜保舉雍正的王掞中藥「斷續」,是在暗示什麼?
    《雍正王朝》中的王掞,是整部劇中一位非常悲情的角色人物。他耗費了自己畢生的心血所培養太子胤礽,最終遭到康熙的廢黜,王掞之前所有的努力就此全部付諸東流,這對於他的打擊也是可想而知的。然而,王掞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人,因為他雖然遭遇了如此重大的人生挫折,但依然對康熙、對整個大清王朝是忠心耿耿,並且為了幫助他心中的「賢德」之君雍正順利登上皇位,不僅被遭到了康熙的罷黜,同時還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實際上,在《雍正王朝》的原著之中,王掞在「斃鷹事件」之後保舉雍正為皇位繼承人,是他第二次就傳位問題向康熙進行勸諫了。
  • 雍正王朝:康熙賞賜保舉雍正的王掞中藥「續斷」,是在暗示什麼?
    他耗費了自己畢生的心血所培養太子胤礽,最終遭到康熙的廢黜,王掞之前所有的努力就此全部付諸東流,這對於他的打擊也是可想而知的。然而,王掞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人,因為他雖然遭遇了如此重大的人生挫折,但依然對康熙、對整個大清王朝是忠心耿耿,並且為了幫助他心中的「賢德」之君雍正順利登上皇位,不僅被遭到了康熙的罷黜,同時還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 雍正王朝:王掞為什麼會舉薦廢太子胤礽出任大將軍王呢?這招狠!
    《雍正王朝解密》第48期:王掞明知康熙不會同意廢太子胤礽任大將軍王,他為什麼還要舉薦?一、康熙五十六年發生一件大事:朝廷派往西北平亂的六萬大軍中了準噶爾部隊的埋伏,全軍覆沒。情況比較危急,康熙帝有意從眾皇子中挑選一位任大將軍王,去西北平亂。
  • 《雍正王朝》中太子真的是昏庸無能嗎?為何兩次被廢?
    《雍正王朝》作為20年前的老劇,至今還能在各大衛視重播,可以說和裡面精彩的劇情以及演員精湛的演技息息相關,裡面的最精彩的就是貫穿前面劇情的九子奪嫡,作為九子奪嫡中最先被淘汰出局的太子胤礽在電視劇中給人一種昏庸無能,爛泥扶不上牆,而且還與康熙的妃子鄭春華有染,但是歷史的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 雍正王朝:老四胤禛身為太子黨,為何太子監國,他卻告病不幹了?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第218篇文章:在《雍正王朝》中,從劇情一開始,太子胤礽就一再強調,你老四胤禛是我的人。去南方賑災,太子胤礽擔心老四胤禛差事辦不好,連累了自己,於是講了一句:「老四,怎麼說你也是我的人!」
  • 雍正王朝:康熙封胤禵為大將軍王,為何只是稱號,爵位還是貝子?
    雍正王朝電視劇距今已有21年之久,不只是在上映之初反響熱烈,斬獲多項大獎,更是歷經市場這麼多年考驗,有著源源不斷的觀眾加入好評大軍之中,可謂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經典之作。為何雍正王朝電視劇好評如潮呢?那麼雍正王朝的暗線劇情,是如何解釋雍正是否篡位的爭議謎團呢,今天宋安之以康熙帝封老十四為大將軍王,為何沒有真正封他為王爵,只是稱呼,他還只是貝子爵位呢來入手說說。首先來說說現實歷史的爭議謎團。
  • 雍正王朝:康熙明知太子賣官鬻爵,為什麼不阻止?
    《雍正王朝》評9:康熙明知太子賣官鬻爵,為什麼不阻止?康熙晚年的帝王之術,太子胤礽是如何一步步失寵的?作者:董狐筆/全文約2100字,閱讀約需要7分鐘。康熙皇帝幾次御駕親徵或南巡,太子胤礽都受命監國,其權力真正實現了「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在《雍正王朝》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太子胤礽穿著杏黃色衣裳,不需要位列朝班,每天皇帝臨朝,太子都和皇帝一同接受百官朝賀。客觀地說,太子黨雖然很強大,但還遠遠達不到威脅皇權的地步。
  • 《雍正王朝》中弘時臨死前為何要痛罵老八是「阿其那」?
    《雍正王朝》中雍正的第三子弘時因為被老八胤禩所利用,最終被雍正無奈賜死,臨死前弘時已經有些神志不清,先是喊著「八叔」然後又改口罵他為「阿其那」。這就是因為弘時在臨死時終於醒悟他被老八所利用,所以他開始痛恨那個從小時候就對他那麼好的八叔。
  • 雍正王朝中弘曆把康熙當馬騎,為何胤禛不阻止還特意照了照鏡子?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40期)上一期我們講了太子胤礽的老師王掞,他冒失的向康熙帝舉薦廢太子當大將軍王,最後被趕出了大殿,他瘋了嗎?
  • 雍正王朝:太子復立後,身為太子黨的老四胤禛為何撂挑子不幹了?
    雍正王朝:太子復立後,身為太子黨的老四胤禛為何撂挑子不幹了?很顯然老四胤禛在接受了鄔思道不爭是爭的戰略方向以後,目標就是奪取皇帝的寶座,太子不廢,老四就沒有機會,所以老四的第一件事就是與太子決裂,廢掉太子,這就是根本原因。
  •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被刻意弱化,那麼真實歷史上胤礽如何呢?
    而哪些電視劇將這兩大殘酷奪嫡展現的淋漓盡致呢,關於玄武門之變,目前來說還沒有明確的好壞差距之分;而對於九子奪嫡的演繹,《雍正王朝》電視劇可謂是將其演繹的是相當精彩,雖說很多具體劇情不符合歷史,但是它所展現的勾心鬥角,還有對於權謀之術的運用是比之真實歷史也不遑多讓,可謂是將清代的宮廷政治鬥爭刻畫的入木三分。
  • 雍正王朝:胤禛舉薦太子復立,為什麼真復立了,他又告病不幹了?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第218篇文章:在《雍正王朝》中,從劇情一開始,太子胤礽就一再強調,你老四胤禛是我的人。去南方賑災,太子胤礽擔心老四胤禛差事辦不好,連累了自己,於是講了一句:「老四,怎麼說你也是我的人!」
  • 雍正繼位後,為什麼善待廢太子胤礽,卻不赦免大阿哥胤褆呢?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繼位後,其他皇子的命運就堪憂了。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為何會看上康熙的妃嬪?各取所需罷了
    在《雍正王朝》的演繹中,諸如四福晉、年秋月、阿蘭和喬引娣等女性角色看似遠離政治、遠離紛爭,實則與朝堂對決、奪嫡之爭緊密相連,甚至一定程度上推動和改變了皇位爭奪的最終結果。康熙皇帝的後宮妃嬪,和太子胤礽之間產生荒唐關係的鄭春華,就是這樣一位幾乎直接導致「九子奪嫡」事件出現的特殊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