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視頻|「雪如意」的賽道是怎樣煉成的

2020-12-19 長城網

長城網訊(記者 劉瀾瀾 楊亞紅)從12月5日開始,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迎來了首次造雪工作。在「雪如意」的賽道上,黃白相間的造雪機噴射出團團水霧,達到溫度條件後,水霧在空中迅速凝結成潔白的雪花。

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是我國首座跳臺滑雪場地,也是張家口賽區冬奧會場館群建設中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競賽場館。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共設計兩條賽道,分別由落差136.2米的大跳臺賽道和落差114.7米的標準跳臺賽道組成。

張家口奧體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工程師孫小溪向記者介紹,本次造雪採用雪槍輔助雪炮共同造雪的方法,累計使用雪炮4臺、雪槍8支,先後經過基礎造雪及後期補雪,共歷時11天。

相比於其他場地造雪,跳臺造雪對雪質的要求更為苛刻,需要隨時根據天氣情況如風向、風力、氣溫、溼度等調整造雪機的出雪質量。

造雪完成後,還要進行壓雪,將賽道上造好的雪壓平壓實。據介紹,截至12月18日,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大小跳臺的造雪及壓雪工作已經完成,正在進行使用前必要的修整工作。

相關焦點

  • 微視頻丨總設計師揭秘「雪如意」背後的驚豔
    近日,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總設計師張利,接受長城新媒體集團獨家採訪,為我們揭秘「雪如意」背後的驚豔。世界上首個採用全鋼筋混凝土超長框架結構,首個在頂部出發區設置大型懸挑建築物的跳臺滑雪場館,世界上最具設計感的跳臺滑雪場館,世界上最長的跳臺滑雪賽道……作為張家口賽區冬奧會場館群建設中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競賽場館,「雪如意」設計施工的建設者們克服了一個個前所未有的施工和技術難題。
  • 「雪如意」VS「冰玉環」,北京冬奧場館再次驚豔世界!(視頻多圖)
    視頻:冬奧會張家口崇禮賽區奧運場館建設新進展!「雪如意」VS「冰玉環」張家口賽區分為太子城組團、雲頂組團和古楊樹組團。跳臺環形頂端、賽道剖面線形和底部看臺,與中國傳統吉祥物「如意」的S形曲線完美融合,被形象地稱為「雪如意」。
  • 聚焦北京冬奧會|探訪「雪如意」:不止是令人驚豔
    「1749平臺」之下,便是「雪如意」的「柄身」——賽道了。國外的跳臺滑雪賽道大多建在土石方等填充物之上,「雪如意」則另闢蹊徑,將168米長的賽道「架」在了空中。從側面看去,由87根支柱支撐的賽道,宛如一座身形柔美的「高架橋」。
  • 「雪如意」背後的80後設計師
    佇立於覆滿白雪山巔的「雪如意」是我國首座符合國際標準的跳臺滑雪場地,也是張家口賽區冬奧會場館群建設中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競賽場館。「雪如意」的名字來源於跳臺環形頂端、賽道剖面線形和底部看臺,與中國傳統吉祥物「如意」的S形曲線的完美融合。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由清華建築團隊引領全部規劃設計。
  • 「雪如意」VS「冰玉環」,北京冬奧場館再次驚豔世界!
    視頻:冬奧會張家口崇禮賽區奧運場館建設新進展! 「雪如意」VS「冰玉環」 張家口賽區分為太子城組團、雲頂組團和古楊樹組團。
  • 「雪如意」首次造雪
    長城網12月6日訊(記者 許付磊)雪槍與雪炮齊鳴,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於12月6日凌晨迎來首次造雪。現場,黃白相間的11臺造雪機同時噴射出團團水霧,待達到溫度條件後,水霧將在空中迅速凝結完成造雪。
  • 探秘冬奧張家口賽區"雪如意"跳臺設計理念
    此次,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外觀設計成中國傳統吉祥物件「如意」造型,故又名「雪如意」。「雪如意」如何融入文化元素?未來如何進行賽後利用?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北京2022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總設計負責人張利對此進行了詳解。
  • 張家口冬奧賽區場館「雪如意」「冰玉環」初露真容
    原標題:「雪如意」「冰玉環」初露真容 本報記者 李如意 陳榮欽告訴記者,雲頂組團在雲頂滑雪場的基礎上增加了若干條滿足比賽規格需求的賽道,其中有一些臨時性的結束區設施在賽後會被取消。雲頂組團共有6條賽道,賽道土方建設已經完成,目前障礙追逐賽賽道正在造雪,為2021年2月的冬奧測試賽做準備。雪道的基層厚度要達到1米,同時按照要求在雪道上建設跳臺和雪包,最終達到國際雪聯標準。 在A結束區下方,另外兩條雪道上,眾多滑雪愛好者靈活滑行,一展風姿。
  • 【微課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名著視頻講解+知識要點
    作者尼·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出身工人家庭,12歲即開始勞動生涯,15歲加入共青團,參加過保衛蘇維埃政權的國內戰爭,做過團與黨的下、中層領導工作,是蘇維埃「優秀的共產主義戰士」;後雙目失明,在療養院口授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由他人記錄、編輯成書。作者自稱「1924年以前不太懂俄語,而雙目夫明前也只上過一年函授共產主義大學。
  • 嚴寒擋不住冬奧場館建設進度,「雪如意」「冰玉環」初露真容
    嚴寒沒能擋住冬奧場館的建設進度和建設者的熱情,「雪如意」「冰玉環」等各大場館已初露真容。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又被稱為「雪如意」,斜靠在山坡之上,S形曲線與地形完美融合。海拔1857米的冬奧會張家口賽區雲頂組團A結束區,是冬奧會時障礙追逐賽和平行大迴轉比賽的終點位置。
  • 高清:「雪如意」乍現 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場館探訪
    雲頂滑雪公園作為北京2022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和單板滑雪主要競賽場館,建有六條賽道。分別為:U型場地、坡面障礙技巧、平行大迴轉、障礙追逐、空中技巧和雪上技巧,目前上述賽道已完了主體工程。國家跳臺滑雪中心為中國首座跳臺滑雪中心,主體建築靈感來自於中國傳統飾物「如意」,因此被形象地稱作「雪如意」。
  • 視頻丨點亮「雪如意」,點燃冰雪激情!河北省第二屆冰雪運動會開幕
    長城網記者 趙嬌瑩 馬寧 攝 長城網訊(記者 趙嬌瑩 馬寧)12月21日晚18時整,伴隨著熱烈歡快的冰雪之舞,氣勢宏偉、壯美絕倫的「雪如意」在塞北群山中絢彩點亮。河北最具辨識度的冬奧地標式建築揭開神秘面紗,標誌著河北省第二屆冰雪運動會正式拉開帷幕。大河之北,長城腳下。激情冰雪,如意之約。
  • 揭秘冬奧場館「雪如意」設計中的巧思
    作為張家口賽區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競賽場館,「雪如意」的建設進度受到廣泛關注。  日前,記者來到國家跳臺滑雪中心,用鏡頭記錄下正在建設中的「雪如意」樣貌。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張利是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的總規劃師,談及「雪如意」的建設初衷,他直言這也是與中國文化的機緣巧合。
  • 記者探秘冬奧張家口賽區 總規劃師詳解「雪如意」跳臺設計理念
    此次,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外觀設計成中國傳統吉祥物件「如意」造型,故又名「雪如意」。「雪如意」如何融入文化元素?未來如何進行賽後利用?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北京2022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總設計負責人張利對此進行了詳解。
  • 長城慢直播「監工」雪如意
    記者 劉超 攝從10月19日開始,長城新媒體在冀雲客戶端獨家上線開通為期60天的慢直播,通過固定機位,採用無剪輯、無包裝、無串場的原生態形式,首次面向全網,全天候、全過程展現國家工程「雪如意」的建設實況。萬千網友足不出戶便可雲上觀看「雪如意」施工現場實時畫面,身臨其境體驗「雲監工」。
  • 「雪如意」等四座冬奧場館已具備比賽條件
    今年11月,「雪如意」將開始造雪,迎接明年初舉行的張家口賽區系列測試賽。「雪如意」兩條滑道已鋪設滑草草皮,雪季過後可供遊客滑草使用。長城網記者 許付磊 攝 「雪如意」是我國第一個跳臺滑雪場地,也是世界上首個採用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首個在頂部出發區設置大型建築物的跳臺滑雪場地,因外形酷似我國傳統玉制器物「如意」而得名。總佔地62.5公頃,由頂部的頂峰俱樂部、中部的滑道區和底部的看臺區組成。
  • 冬奧場館「雪如意」「冰玉環」都是啥?記者帶您到張家口賽區探真容
    從空中俯瞰冬奧會張家口賽區,「雪如意」「冰玉環」等各大場館已初露真容。記者獲悉,目前張家口冬奧賽區場館主體完工,主要場館正為即將到來的冬奧測試賽做準備。陳榮欽告訴記者,雲頂組團在雲頂滑雪場的基礎上增加了若干條滿足比賽規格需求的賽道,其中有一些臨時性的結束區設施在賽後會被取消。雲頂組團共有6條賽道,賽道土方建設已經完成,目前障礙追逐賽賽道正在造雪,為2021年2月的冬奧測試賽做準備。雪道的基層厚度要達到1米,同時按照要求在雪道上建設跳臺和雪包,最終達到國際雪聯標準。在A結束區下方,另外兩條雪道上,眾多滑雪愛好者靈活滑行,一展風姿。
  • 2022冬奧張家口賽區場館主體完工,「雪如意」「冰玉環」亮相
    ,增加了若干條賽道,以滿足大迴轉、坡面障礙技巧、U形槽比賽規格需求。跳臺剖面因與中國傳統吉祥飾物「如意」的S形曲線契合,因此被形象地稱為「雪如意」。如何將中國元素融入到跳臺滑雪的S形賽道中,是當初的設計命題。設計團隊反覆思考、討論了如意、玉佩、飄帶等中國傳統文化形象元素,最終利用賽道剖面的S線和中國古代文化如意的S曲線契合,形成一種對冬奧賽事獨到的中國文化表達,確定了「雪如意」的造型。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好詞好句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根據自身經歷寫的人物形象,下面電百科就來介紹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好詞好句。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簡介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出生於烏克蘭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他的經歷和他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童年因家庭貧困而輟學,小時候飽受欺凌和羞辱。十月革命後,他參加了紅軍,參加了保衛蘇聯政權的鬥爭。
  • 申奧成功五周年「雪如意」建成了這樣
    冬奧場館建設項目部供圖「雪如意」的身世和使命國家跳臺滑雪中心是我國首座跳臺滑雪場館,又稱「雪如意」,因建築外形酷似中國傳統玉制器物——如意而得名。當「雪如意」終於在重重峰巒掩映間露出真容時,記者一行人發出了齊聲驚嘆!只見一座巨型「如意」似頂天立地的鋼骨天神般橫亙在巍巍山谷間,雖未全部完工,但其渾然天成的雄偉和精巧,令人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