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雪如意」「冰玉環」初露真容
本報記者 李如意
12月8日,一場寒潮過後,張家口市崇禮區變得更加寒冷,白天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下,晚上則低至零下20攝氏度。寒冷的天氣沒能擋住冬奧場館的建設進度和工作人員的熱情。從空中俯瞰冬奧會張家口賽區,「雪如意」「冰玉環」等各大場館已初露真容。記者獲悉,目前張家口冬奧賽區場館主體完工,主要場館正為即將到來的冬奧測試賽做準備。
雪道使用兼顧賽前賽後
當天中午,記者來到海拔1857米的冬奧會張家口賽區雲頂組團A結束區,腳踩積雪吱吱作響。冬奧會時,參加障礙追逐賽和平行大迴轉比賽的運動員將在A結束區完賽。北京冬奧組委規劃部陳榮欽告訴記者,山頂向下至A結束區還有300多米的落差。舉目仰望,十幾臺高大的造雪機轟鳴作業,噴出大片的雪花形成一道道白色弧線,在陽光下十分耀眼。
雲頂組團沒有設置永久性建築。陳榮欽告訴記者,雲頂組團在雲頂滑雪場的基礎上增加了若干條滿足比賽規格需求的賽道,其中有一些臨時性的結束區設施在賽後會被取消。雲頂組團共有6條賽道,賽道土方建設已經完成,目前障礙追逐賽賽道正在造雪,為2021年2月的冬奧測試賽做準備。雪道的基層厚度要達到1米,同時按照要求在雪道上建設跳臺和雪包,最終達到國際雪聯標準。
在A結束區下方,另外兩條雪道上,眾多滑雪愛好者靈活滑行,一展風姿。目前,雲頂滑雪場還有雪道對遊人開放。賽後,在6條雪道中,大眾可以參與的雪道可繼續運營,技術難度較高的雪道可用作後續比賽。
「雪如意」上建「頂峰」
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將承辦跳臺滑雪比賽,跳臺環形頂端、賽道剖面線形和底部看臺,與中國傳統吉祥物「如意」的S形曲線完美融合,被形象地稱為「雪如意」。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張利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的總規劃師。「當時我們考慮如何將中國元素融入到跳臺滑雪的S形賽道中。在所有相關中國傳統文化形象元素中,包括如意、玉佩、飄帶等,最終確定了『如意』的造型。」
「雪如意」頂部的標準跳臺出發區,海拔1749米,再經49米的樓梯向上便達到了「雪如意」最高處。步入頂端,360度的全景視野十分開闊,遠處山頭的長城若隱若現。
國家跳臺滑雪中心賽時將產生8枚奧運金牌,是我國首座符合國際標準的跳臺滑雪場地,也是張家口賽區冬奧會場館群建設中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競賽場館。張利告訴記者,在大跳臺出發點的上方建設觀景平臺,在冬奧場館設計中屬首次。「雪如意」頂部的觀景平臺被稱為「頂峰俱樂部」,環形觀景平臺共3900平方米。冬奧會期間,貴賓可以在「頂峰俱樂部」觀看跳臺滑雪比賽,賽後可用作觀光和會議使用。
站在「頂峰」俯瞰,一條C字形的步道環繞著一座小山,在C字形的中間部分與「雪如意」相連。整個步道冬季被白雪覆蓋,自然地嵌入周邊山體,形象地稱為「冰玉環」。「冰玉環」連接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山地轉播中心與技術官員酒店。賽時,漫步大道可以連接各個場館,便於觀眾來往於場館間;賽後,可以對漫步大道進行改造,用於娛樂、餐飲、演藝、休息、展覽等功能。
(責編:鮑聰穎、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