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農村是絕大多數人都窮,所以窮人之間大都是娶不上媳婦的,再加上一下家庭的男丁如果或多或少的身體上面有一種瑕疵缺陷,那麼就會採取換親和轉親這種方式,讓兩個甚至是多個家庭都能夠娶妻生子,當然了這種現象也僅僅存在於過去,是一種違背道德和法律的行為,也是窮人逼不得已的事情,這是時代背景下農村因為窮而想出的一種畸形的結婚方式,而現在農村光棍多,是因為男多女少,貧富差距分化而出現的,兩者不能同日而語。
在過去的農村,有換親,還有轉親,你知道區別是什麼嗎?
換親的意思是指,兩個家庭之間相互都有一對兒女,都到了婚配的年齡,而兩家的家庭有都非常貧窮,男孩都為此娶不上媳婦,所以兩個家庭就會互相交換,你來我往,於是雙雙都有了婚姻,這種婚姻關係的促成,最大的受害方就是女性,因為她們婚姻的目的只是為了促成自己哥哥或者是弟弟的婚姻,她們是沒有一點選擇權利的,而且過去一些很窮的家庭,往往自己的女兒即便是到了應該要出嫁的年齡,家長也會人為的阻礙,等自己家裡的男孩長大成人,讓當姐姐的去換親。
不可否人,這種現象在當時還是經常能夠遇見的,我聽爺爺講過,村裡裡面那個時候有好幾年都是換親娶來的媳婦,如果說是兩個正常人之間的還親,尚且還是值得同情的地方,但是最可悲的就是,兩方的男孩都是殘疾,兩個家庭為了各自兒子的婚姻,把女兒還親,這名義是看著是公平,可恰恰就是把兩個女孩的一生幾乎都要毀了。
轉親是建立在兩個家庭之上的還親,比如三個家庭、四個家庭,也就是所謂的三轉四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那,首先第一點可以擴大還親的選擇性,讓相互結婚之後的稱謂生活不那麼尷尬,再者就是,一種貧窮落後的遮羞,三轉之間的還親,讓外人感覺的孩子是光明正大迎娶的,而不是通過換親手段得來的,說出去還想是高尚一些。
從名義上看轉親仿佛是先進了一些,智能化了一些,其實這是一種更深的愚昧無知,是那種掩耳盜鈴而又沉醉自我感動的一種沾沾自喜,在我個人看來這要比換親還更顯得下作一些。
農村過去的貧窮生活,因為換親轉親導致了很多悲劇的產生,事實證明這樣的婚姻方式,嚴重的傷害了一個女人的一生,換親毀了她們一輩子的幸福。
我是農村小小李,喜歡我的回答就給我一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