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提升10倍,8英寸石墨烯晶圓亮相,兩股聞風漲停

2020-12-09 騰訊網

財聯社12月7日訊,中國科技再迎突破,8英寸石墨烯晶圓亮相,相比傳統的矽晶圓性能提升10倍以上。

受此消息影響,早盤石墨烯概念異動拉升,寶泰隆、德爾未來先後封板,悅達投資一度大漲逾9%,華麗家族、碳元科技、方大炭素等個股跟漲。

8英寸石墨烯單晶圓亮相 有望打破矽基晶片壟斷

消息面上,近日,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正式宣布已研發出8英寸石墨烯單晶圓,且已經實現穩定的小批量生產。

石墨烯被譽為「新材料」之王,具有高硬度、高導熱性和導電性、高彈性等性能,相比傳統的矽晶圓,石墨烯單晶圓在性能上提高了十倍以上。

據悉,接下來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將進一步研究如何將石墨烯晶圓這一物質實現碳基晶片的量產。一旦量產,半導體領域或將重新洗牌,矽基晶片在全球的壟斷地位或被全面打破。由於我國作為石墨烯專利技術的早優先權國,在所有技術原創國之中處於首位,並且大幅度領先於其他國家,未來中國有望為規則制定者。

2隻概念股聞風漲停

今日漲停的寶泰隆,地處黑龍江,主營煤炭開採,公司施行「轉型升級」戰略,向新材料轉型,切入石墨烯產業鏈。

據悉,黑龍江是中國天然石墨產量最多的省份,因此寶泰隆發展石墨烯產業具有一定的資源優勢,其擁有的密林石墨礦已探明晶質石墨礦物量為554萬噸,建成投產後,可以為公司石墨烯產品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除了原材料之外,據中報顯示,公司相繼投產了400噸/年石墨紙生產線、20噸高濃縮石墨烯分散液生產線以及寶希(七臺河)公司的200萬平方米/年石墨烯電熱膜生產線。此外,公司參股15%的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此前研發了4英寸石墨烯單晶晶圓,獲得市場廣泛關注。

另一隻封板的德爾未來,此前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烯成石墨烯是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的設備提供商,先後為微系統提供了2寸、4寸的石墨烯製備設備。烯成石墨烯早在2014年就掌握了大單晶(釐米級)石墨烯的製備方法,單層率可達99%。

石墨烯行業市場規模穩步增長

據頭豹研究院報告顯示,石墨烯製備技術的制約直接影響中遊石墨烯的生產效率。在耗費同等生產設備時,由於產量較少,每單位的石墨烯生產成本提高,將影響企業生產經營和企業利潤。

全球石墨烯行業市場規模近年來穩步增長,2019年全球石墨烯行業市場規模為77億美元,複合增長率為45.89%,未來兩年石墨烯市場的市場增速預測將達到將保持約20%。石墨烯下遊應用主要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是石墨烯粉體下遊應用,第二是石墨烯薄膜下遊應用。其中石墨烯粉體可應用在新能源電池、複合材料、鋰電池等方面,石墨烯薄膜可應用在柔性顯示屏和傳感器等方面。超級電容與鋰電池導電劑相關領域,是行業超高增長的主要驅動者,貢獻了7成的市場份額。

相關焦點

  • 8英寸石墨烯晶圓亮相,成功打破西方壁壘!
    8英寸石墨烯晶圓亮相,成功打破西方壁壘!近日,中科院正式宣布已研發出8英寸石墨烯單晶圓,消息一出,很多人覺得華為要熬出頭了,但值得注意的是,之前的晶圓都是以矽為原材料,這次的石墨烯單晶圓能否用上還尚未可知,目前石墨烯晶圓還是一個概念,實驗室做出來不代表能量產,商用恐怕還得要等!
  • 8英寸石墨烯晶圓橫空出世,中方此舉令白宮悔恨
    美國對於中國的高科技制裁尤其是對於我國的晶片領域的制裁很大程度上的讓中國方面不得不承認一個我們在半導體領域已經落後於世界的事實,因此我國在前段時間由中科院牽頭髮起了對於「卡脖子」技術的攻關工作,不過最近中科院在石墨烯晶圓上的突破讓世界感到了震驚,西方突然發現中國想要光刻機似乎僅僅只是個幌子
  • 中科院再迎技術突破,國產石墨烯晶圓亮相,卻無法取代矽基晶片?
    國產石墨烯晶圓亮相晶片是半導體材料的硬體展現,在資訊時代的發展進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每個國家都希望掌握領先的晶片技術。我們國內同樣也是如此,並且一直在進行相關研發工作,致力於讓國產晶片實現崛起的目標。
  • 中科院強勢官宣,國產石墨烯晶圓問世,但依舊無法取代矽基晶片
    根據國內媒體爆料:中科院位於上海的微系統團隊,目前已經成功開發出了8英寸的石墨烯晶圓,作為第三代半導體技術的基礎材料。石墨烯晶圓也在短期時間,內成為了很多網友關注的焦點,在晶片製造領域「彎道超車」似乎已經是唾手可得。但石墨烯晶圓的問世,卻依舊無法取代矽基晶片的市場地位。
  • 中科院正式宣布,突破8英寸石墨烯晶圓技術,中國芯迎來轉機
    近日,據媒體報導,中科院正式宣布,已經成功研製出8英寸石墨烯單晶圓,並且著重強調,中科院研製出的8英寸石墨烯單晶圓,無論是在尺寸還是在質量上,均處於國際領先水平,至少領先美國五年的時間,將會是我國在晶片領域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對此,不少網友表示,石墨烯真的有那麼厲害嗎?是騙局還是黑科技?
  • 8英寸晶圓供不應求,18英寸晶圓仍在路上
    1990—2023年8英寸晶圓的前世與未來1990年IBM聯合西門子建立第一個8寸晶圓廠之後,一度成為業內先進標準,8寸晶圓廠迅速增加。2015年之後,隨著物聯網體系逐漸成熟鋪開,隨處可見的智能產品不僅帶來了MCU的需求,而且帶來了電源晶片、指紋識別產品的增長,同時工業、汽車電子應用需求也大幅攀升,8英寸產品線供需出現逆轉。2018年開始出現了8英寸晶圓產能緊缺的情況,主要是手機多攝像頭、指紋等帶動CMOS圖像傳感器、指紋識別晶片等需求提升。
  • 方大炭素石墨烯複合功能性無紡布獲「高交會」「優秀產品獎」
    方大炭素石墨烯複合功能性無紡布獲「高交會」「優秀產品獎」每日甘肅網12月2日訊據蘭州日報報導 記者獲悉,在近日召開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方大炭素新生產產品石墨烯複合功能性無紡布亮相受到熱捧
  • 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
    與此同時,這一現象也促使了半導體產業鏈板塊個股表現出色。TrendForce集邦諮詢分析師喬安對本報記者表示,若晶圓製造需求強勁,將帶動上遊矽晶圓出貨暢旺;而產能緊張則使得下遊終端產品因零組件缺貨導致生產周期延長。
  • 什麼是石墨烯晶圓?性能提高十倍以上,晶片行業或將不需要光刻機
    而這個新材料就是目前在各個領域都非常熱門的石墨烯,作者認為中國的有關科研人員已經開始嘗試通過這樣一個性能優異的新材料來製造全新的石墨烯晶片,一旦實驗成功的話,不僅僅可以改變無法突破光刻機技術的窘境,還可以直接改變目前晶片行業的整體格局,可以說是彎道超車。根據路透社前幾天的報導,白宮曾在過去多次頒布法案,企圖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延緩中國晶片行業的發展。
  • 產業丨8英寸晶圓強勢回歸,18英寸晶圓去哪了?
    2015年之後,隨著物聯網體系逐漸成熟鋪開,隨處可見的智能產品不僅帶來了MCU的需求,而且帶來了電源晶片、指紋識別產品的增長,同時工業、汽車電子應用需求也大幅攀升,8英寸產品線供需出現逆轉。2018年開始出現了8英寸晶圓產能緊缺的情況,主要是手機多攝像頭、指紋等帶動CMOS圖像傳感器、指紋識別晶片等需求提升。
  • 2020半導體行業8大關鍵詞:寬禁帶半導體、8英寸晶圓等
    要讓寬禁帶半導體取代矽基,需要克服成本瓶頸,碳化矽和氮化鎵襯底成本過高,使得器件成本高於傳統矽基的 5 到 10 倍,是阻礙寬禁帶半導體普及的主要原因。不過,在技術和工藝的提升下,成本已接近矽基器件。今年,在各省份的 「十四五」規劃建議稿中,紛紛提及加快布局第三代半導體等產業。寬禁帶半導體成為 2020 年乃至往後幾年裡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 全球8英寸晶圓產能告急,國產廠商的另一個機會?
    具體來說,按照面積計算,12英寸晶圓幾乎達到8英寸晶圓的2.25倍。也就是說,在良率等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12英寸晶圓代工廠的產能,能達到8英寸代工廠的2倍之多。華潤微在10月12日披露的調研紀要中表示,「進入三季度以來,8英寸產線滿載,整體產能利用率在90%以上。
  • 8英寸晶圓:持續十年緊缺 還將再持續十年?
    據報導,聯電共同總經理簡山傑表示,5G智慧型手機帶動電源管理IC等訂單強勁,8英寸晶圓代工產能吃緊,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並預估這種情況至少延續明年一整年。因為晶圓代工產業出現結構性變化,8英寸晶圓廠產能嚴重不足,聯電今年已經針對8英寸急單與新增投片調漲報價,而明年8英寸晶圓代工價格也將調漲,12英寸晶圓代工報價則持穩。
  • 9天8板翻倍!跨年妖股橫空出世?股民炸鍋:目標10倍
    又一個公司說「不」、市場說「是」的妖股誕生。12月24日,豫能控股再度漲停,9天8個漲停,累計漲幅128.46%。公司近日公告稱,主營為火力發電,但網友卻稱其是光伏龍頭。這又是要模仿東方通信的套路嗎?
  • 華為旗下哈勃投資入股常州富烯 手機廠商或加大石墨烯散熱方案應用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李春蓮近日,最新工商數據顯示,華為旗下的哈勃投資新投資了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常州富烯),持股比例為10%,成為其第二大股東。產業鏈人士透露,常州富烯自主研發的石墨烯導熱膜早已成功進入華為等國內頂尖手機廠商的供應鏈體系。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華為發布了國內首款5G平板華為MatePadPro5G,搭搭載了超厚3D石墨烯散熱技術,總厚度達到400μm,讓系統持久高效冷靜。華為自研的全新「石墨烯液冷散熱」方案材料提供商即是常州富烯。
  • 又漲價又外包,誰能拯救8英寸晶圓產能?| 智東西...
    據 SEMI 統計,2019 年,全球 12 英寸半導體矽片出貨面積佔全部半導體矽片出貨面積的 67.22%。現在,8 英寸和12 英寸晶圓是主流配置。8 英寸主要用於成熟製程及特種製程,在應用端,對 8 英寸晶圓代工的強勁需求主要來源於功率器件、電源管理 IC、影像傳感器、指紋識別晶片和顯示驅動 IC 等;12 英寸主要適用於 28nm 以下的先進位程,主要成長動力來自於存儲和邏輯晶片。8 英寸產線因折舊完畢具有成本優勢,同時在模擬電路、高功率等晶圓生產具有優勢。
  • 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各大代工廠形勢危急,半導體概念股大漲
    在現如今,迫於今年疫情對於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各大產業產能與以往相比都極大的下降,就在前段時間,8英寸晶圓在市場上逐漸變得供不應求,8英寸晶圓一直以來都是各大電子廠商急需的物資,不少廠商為了能夠確保擁有足夠的供能,與晶圓代工廠籤訂的合作甚至都到了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