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7 20: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在包頭市達茂旗,有一位紮根草原30多年的漢族基層檢察官-潘志榮。他通過自學,熟練掌握了蒙古語,成為精通蒙漢雙語業務的全國模範檢察官。多年來,他像親人一樣幫助少數民族兄弟,被牧民們親切地稱為好安達。
九月的達茂草原純淨美麗。一大早潘志榮和同事驅車120多公裡,從旗裡趕到巴音花鎮,回訪牧民敖特根。
潘志榮:第二次的手術什麼時候做?
敖特根:來年做,今年做不成了。
2015年,敖特根與妻子、朋友開車外出時發生交通事故,妻子車禍遇難,敖特根也重傷暫時喪失了勞動能力。原本靠打工為生的家庭,一下陷入了困境。潘志榮幫敖特根申請了司法救助,前不久,敖特根剛剛拿到了三萬元的救助金。
敖特根 達茂旗吉忽龍圖嘎查牧民:自從案件處理,認識了潘檢察官以後稱他為潘哥,非常感謝檢察院救助了我3萬塊錢,對我的幫助很大。
潘志榮是漢族,但他不僅能用流利的蒙古語與蒙古族群眾進行日常交流,還可以為他們進行專業的司法問題解釋。包頭市達茂旗地處中蒙邊境,1.8萬平方公裡的地域上分散居住著6000多戶牧民,其中80%以上都是蒙古族。1986年,潘志榮參加檢察工作,為了更好地幫助蒙古族群眾,他借來《蒙漢詞典》和《漢蒙法律名詞術語詞典》,開始練習蒙古語口語及法律知識。這段時間,潘志榮和同事們經常深入基層,宣傳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為牧民群眾以及企業法人答疑解惑。
潘志榮 達茂旗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在我理解,每家書桌上都應該有《民法典》,在日常生活當中遇到民事方面的問題,咱們第一時間就能找到依據。
每進行一次尋訪,每受理一個案件,潘志榮都會通過記錄民情日記,將蒙古族群眾反映的問題記下來,逐件分析,逐步協調,逐項解決。多年來,他的手機始終24小時不關機,被少數民族兄弟稱為「貼心一叫通」。30多年來,潘志榮嚴把司法公正防線,走遍了達茂旗77個嘎查行政村,辦理810多起各類案件,無一錯案,化解矛盾糾紛上百起。安達是蒙古語,意思是兄弟。在牧民們心中,潘志榮就是他們的好安達。
潘志榮 達茂旗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傾聽群眾呼聲,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為黨分憂為民解難,為民族團結、社會和諧、人民幸福多作貢獻。
@騰格里新聞
原標題:《雙語檢察官潘志榮:牧民的好安達》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