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未來出生人口數量將繼續減少

2021-01-11 健康界

國家統計局昨天(23日)發布消息稱,按當前育齡婦女數量、結構和生育水平測算,今後一段時期我國每年的出生人口數量會繼續減少,但人口總量仍然處於相對平穩的增長期。

最新數字顯示,2018年中國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比2017年減少200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94‰,比2017年下降1.49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81‰,下降1.51個千分點。分析歷年數據可以發現,2018年出生率為1949年以來歷史最低值,同時勞動人口數量也是首次下降。

無獨有偶。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聯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9》也給出了不太樂觀的數字。昨天(23日),在中國人口數據與政策建議研討會上,與會的人口研究專家、學者紛紛表達了對人口減少的擔憂。

中國人口負增長時代到來

此,小嚴只能把生育計劃一再拖後,挨到38歲終於打算要孩子了,卻發現已經成了高齡孕婦,成功懷孕都很困難。

養娃難解「成長的煩惱」

高穎來自那個「最愛生娃」的山東省,她的父母都各有4個兄弟姐妹,算得上是一個大家族。她有一個女兒,已經上幼兒園了,眼下正是生二孩的好時機,但夫妻卻一致決定不再要孩子,即使父母的念叨已經快把他們的耳朵磨出了繭子。

「不親身體驗一把,誰能理解一個母親的辛苦?」孩子爸爸一年當中有一多半時間都在外地工作,照顧孩子的任務完全落在了高穎身上。孩子的奶奶雖然能來幫忙,但年紀大了,又有心臟病,只是稍微搭把手而已。在女兒8個月之前,高穎從來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每晚起來餵三四次奶;孩子一兩歲的時候,每時每刻都要她抱著,累得腰肌勞損。有時候,來了緊急工作要處理,孩子卻鬧著找媽媽,她不得已只能把孩子推到一邊,鬧急了甚至打一頓,看著孩子掛著眼淚睡著了,高穎心裡特別難受。有一陣子,孩子生病,奶奶累得心臟病復發,高穎正為工作忙得焦頭爛額,只能求閨蜜來家幫忙照看孩子,抽空請兩個小時的假送孩子去醫院,然後再去醫院照顧奶奶,只恨自己沒有三頭六臂。先生打來電話,她對著話筒號啕大哭……

女兒上幼兒園了,高穎發現,真正的煩惱才剛剛開始。雖然一直不認同「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眼看著班裡的小朋友都去上興趣班、學舞蹈、學英語、學跆拳道、學溜冰……他們也坐不住了。私立幼兒園加上興趣班,孩子每月的花銷都在七八千元,高穎夫妻覺得,他們養育女兒已經是踮著腳尖了,實在沒有能力再生一個。高穎笑稱:「現在誰勸我生二孩,我都覺得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專家呼籲為養育家庭減負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李希如表示,「全面兩孩」政策對促進生育水平起到了積極作用,二孩出生數量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一孩出生數量減少的影響,有利於改善人口年齡結構,促進人口均衡發展。此外,我國勞動年齡人口下降,老齡化程度加深,但勞動力資源仍然豐富,潛力很大。

《人口與勞動綠皮書》則建議,像許多處於生育率轉變階段的國家一樣,中國在完成了轉變之後很快走向了很低水平的生育率。長期的低生育率會導致高度的老齡化和人口衰退,從而給社會經濟帶來多重挑戰。因此,世界上幾乎所有處於很低和極低生育水平的國家都採取了支持和鼓勵生育的政策。

梁建章和黃文政的研究認為,政府應該在稅收、教育、醫療、就業等各個方面切實減輕養育家庭的負擔,讓普通家庭願意生、敢於生、樂於生,生得起、養得起、養得好。

中國人口負增長時代到來

新年伊始,中國郵政正式發售己亥豬年郵票,其中有一枚叫作「五福齊聚」,兩隻大豬領著三隻小豬的畫面難免令人浮想聯翩——難道是生育政策即將放開,允許生三孩?再聯想到2018年9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相關方案將3個與計劃生育相關的司全部撤銷,使得這個猜測似乎變得更加「靠譜」。

不過,全面放開生育的小道消息並沒有引起年輕人多大的興趣,他們對待此事的態度非常淡漠,很少有人為了這件事而感到歡欣鼓舞。

這些天,還有一個統計數據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大家紛紛驚呼「最愛生娃的山東人也生不動了」。據統計,山東省煙臺地區在2018年上半年新生人口數量同比下降了16%,青島地區更是下降了21.1%。除了這兩座城市,山東其他地級市的新生人口數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人口與勞動綠皮書》指出,對於中國的人口而言,21世紀上半葉最大的人口事件莫過於人口負增長時代的到來。經預測,中國人口將在2029年達到峰值14.42億人,從2030年開始進入持續的負增長,2050年減少到13.64億人,2065年減少到12.48億人,即縮減到1996年的規模。如果總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的水平,人口負增長將提前到2027年左右出現,2065年人口將減少到11.72億人,相當於1990年的規模。

丁克族不指望「養兒防老」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高級研究員黃文政表示,中國每年的新生兒數量大幅減少的原因有三:首先,堆積效應結束。按照中國正常的生育意願,大概有一半家庭會生育二孩。2017年,二孩生育數比一孩多22%,這意味著現在的出生人口裡面二孩有非常大的堆積反彈。堆積效應結束後,新生兒數量會有所下降。其次,育齡高峰期女性數量大幅下降。數據顯示,22歲到30歲女性的數量10年間減少了40%,而且最近幾年結婚的人數正以每年5%的速度遞減,預計未來一孩人數也會繼續下降。第三,相對於80後,90後的生育意願在下降。2016年,一孩的出生率只有0.688,箇中原因涉及城市化、教育的提升、觀念的改變等。

在過去漫長的歲月裡,中國人「傳宗接代」「無後為大」的觀念根深蒂固,很多家庭都把生孩子當成了一種責任,認為不生孩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社會發展到今天,很多90後已經不再信奉這個觀念,他們生活得更加自我,不認為人生的價值僅僅是養育後代,結婚和生育已經分離開來;他們渴望自由自在地生活,更看重自身的快樂,不願以犧牲個人的幸福、快樂和輕鬆為代價去換取所謂的家庭完整、子孫昌盛。

「不要孩子,將來誰給你們養老啊?」這句話是人們善意勸說別人生孩子時最常用的理由,王丹不知道聽過多少次,可是她並不以為然。「現在誰敢說將來孩子一定會給自己養老?」被她這麼一反問,對方也就啞口無言了。確實,勸人者都不敢保證自己的孩子將來就一定會盡到養老的責任,反倒是啃老族、空巢老人成了這幾年的熱詞。越來越多的老人們已經能夠接受養老院養老,或者社區養老。養兒防老不再是人們唯一的選擇。

誰來幫職場女性看孩子?

中國婦女就業的機會成本非常高,女性在職場打拼,一旦生育孩子,就很可能影響自己的職業發展,很多要強的職場女性把生育這件事情一拖再拖。等到生育子女重返職場之時,則又不得不面對孩子沒人帶的難題。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經濟學研究教授、美國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博士梁建章談道:「中國現在幾乎沒有託兒所,即便之前有過託兒所,如今幾乎都消失了。然而,一些提升生育率比較成功的國家,不僅設有託兒所,而且入託率還相當高。比如:法國一半的0至3歲的小孩是入託的,但中國的這個數字非常低,幾乎是個位數。如果這麼測算的話,中國需要50萬家託兒所。」

小嚴一直死扛著,就是不肯生孩子,原因就是將來沒人幫著帶孩子。她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還健在,八九十歲高齡而且疾病纏身,父母在家照顧四位老人就已自顧不暇了。公公尚未退休,婆婆忙著幫妯娌照看孩子。

原標題:讓你生了,你怎麼又不生了?

相關焦點

  • 去年我國出生人口數量繼續下滑 二孩出生佔比57%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去年我國出生人口數量繼續下滑,二孩出生佔比57%記者對比發現,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數量較2018年減少58萬;人口出生率也持續下滑,為1952年以來最低。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數量、人口出生率繼續下降。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今日(1月17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雖然2019年人口出生率比2018年降低,但降幅有所減少;二孩佔出生人口比例達57%。國家統計局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
  • 國家統計局:2019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 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
    來源:金融界網站1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數據顯示,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
  • 梁建章:2020年東亞出生人口再創新低,中國怎麼辦?
    梁建章 黃文政一、東亞國家和地區出生人口紛紛創下新低近日,一些東亞國家和地區相繼公布了上一年的出生人口數據:日本2020年的出生人口為84.8萬人,與2019年相比減少1.7萬人,降至1899年有該項統計以來的歷史最低。
  • 2019年中國人口總量及人口結構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三、城鄉人口數量20世紀90年代至今中國城市化經歷加速發展階段。近年來,我國城鎮化率持續增長,推動農村人口湧向城市,農村居住人口和農業從業人員將大幅下降。
  • 梁建章:中國出生人口四連降毫無懸念 全面放開和鼓勵生育迫在眉睫
    二、2020年中國出生率將是有記錄以來最低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地區2020年出生人口都創下新低,中國大陸如何呢?到目前為止,中國大陸尚未公布2020年出生人口數據,國家衛健委也尚未公布2020年任何一個時期的全國出生人口數據。根據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的預告,2021年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將舉行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通常這種發布會也公布上一年的出生人口數據。
  • 專家預測:荷蘭移民人口將佔30%以上,來自這幾個國家…
    據荷蘭媒體報導,在未來的30年裡,荷蘭的人口將變得更加多樣化。應眾議院的要求,荷蘭跨學科人口研究所(NIDI)和荷蘭統計局(CBS)對2050年荷蘭社會在人口和構成方面進行了一項研究,預測到2050年,荷蘭的移民背景居民人數將佔總人口的30%至40%。2020年初,荷蘭有1740萬居民。
  • 人口「警報」拉響,韓國、臺灣首次出現負增長,日本人口減少超50萬...
    圖源:韓國統計廳韓國政府的數據顯示,過去10年間,60歲及以上的人口增加了4%,70歲及以上人口增幅約為3.5%,而十多歲的年輕人數量卻下降了4%,30~40歲的人口數量下降了3%。韓國統計局預測,到2067年,韓國將成為全球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屆時一半人口將超過65歲。
  • 每年的新出生人口不升反降,大家都沒有響應國家號召嗎?
    每年的新出生人口不升反降,大家都沒有響應國家號召嗎?人口出生率低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經濟對應的人口紅利。2019年,我國人口出生率再度「創紀錄」。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2019年全國出生人口比2018年減少58萬人,這是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我國出生人口連續三年下降。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80後、90後、00後的數量分別是2.19億、1.88億、1.47億。可見,90後比80後少了3100萬人,00後又比90後少了4100萬人。中國在2022年就將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
  • 2019年河北人口數據分析:常住人口增加35.67萬 出生人口減少2.85萬...
    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374.4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0.47萬人;佔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7.62%,比上年末提高1.19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3.45%,比上年末提高2.05個百分點。
  • 2019年河南人口數據分析:常住人口增加46萬 出生人口減少7萬(圖)
    中商情報網訊:河南常住人口穩步增長。2019年年末全省總人口1095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萬人,常住人口964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129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3.21%,比上年末提高1.50個百分點。
  • 國家統計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將於11月1日開始 首次啟用自主...
    本文轉自【北京頭條客戶端】;國家統計局發布消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將於11月1日開始。這是在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期開展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可以為編制「十四五」規劃,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提供重要信息支持。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李曉超表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期開展的一次重大國情國力調查。
  • 從歷年人口出生數據解析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40005萬人,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人,佔比達18.1%。其中尤為值得關注的是,我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佔比達12.6%。按照國際標準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是進入老齡化社會的一個標準。因此,我國已經正式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 西班牙:將在未來15年 失去100萬人口
    en el 18,2%, pasaría a ser el 24,9% en 2029 y del 38,7% en 2064.2014年11月4日,西班牙國家統計局(INE)公布資料:預計,就當前的趨勢發展下去,西班牙將在未來的15年內,人口數量減少約100萬人,未來50年內(2014年—2064年)人口數量減少約500-600萬人。目前,西班牙超過65歲的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數量的18.2%。預計,2019年,老年人口數量所佔比例將達到24.9%;2029年,老年人口數量所佔比例將達到38.7%。
  • 光棍「遍地走」,出生人口又降低,二孩遇冷!未來房子沒人買?
    儘管國家的二胎政策已經實施數年,各省各地還實行各種各樣的產後補貼政策,報銷醫療費,延長產假等一系列措施,但中國人口出生率卻在日趨下降,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產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卻間接影響未來房產行業的發展趨向。 本期話題:光棍「遍地走」,出生人口又降低,二孩遇冷!未來房子沒人買?
  • 第七次人口普查進展如何?國家統計局回應
    新京報快訊 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介紹2020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記者提問:請問當前第七次人口普查的進展如何?有評論認為,現在已經有大數據,還有一些行政記錄,都可以充分反映我國的人口情況,為什麼還要再開展人口普查?我國人口規模大,人戶分離的現象非常明顯,如何來確保我們這次人口普查能夠獲取到真實準確的人口信息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人口問題與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人口總量、結構、分布等狀況,是國家宏觀決策的重要參考。
  • 中國14億人,「第一人口大國」不保?聯合國:2027年將超中國
    眾所周知,我國不僅是世界上最悠久的國家之一,還是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國。根據國家統計局在今年發布的最新數據,我國人口已經突破14億,達到了140005萬人,比上年年末增加467萬人。同時,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新生兒數量分別下降了63萬、200萬、58萬,達到了出生人口「三連跌」。更嚴重的是,目前我國的生育率已經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了關鍵轉折期。
  • 去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 出生率為2000年來最低
    統計數字顯示,2000年我國出生人口為1771萬人,2002年下降到1647萬人。此後,在2003年到2013年間,我國出生人口在1600萬上下波動。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近日撰文表示,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要引導生育水平提升並穩定在適度區間,增加勞動力供給。
  • 出生率低迷韓國人口首次遞減
    據新華社電 韓國近年來出生率低迷、老齡化嚴重,媒體預測韓國2020年人口將首次同比減少。  《韓國先驅報》本月援引韓國政府統計數據報導,韓國今年前11個月中,僅7月、8月和9月人口數量環比出現增長,這三個月合計增加2378人;其餘8個月的人口環比均為減少,合計減少17937人。  韓國媒體由此推斷,12月人口數據很難扭轉上述趨勢,韓國2020年人口將少於2019年,這是韓國有記錄以來首次出現年度人口數量同比減少的現象。
  • 目前我國的總人口是增加還是減少?人口減少會帶來哪些影響?
    可以看出,目前我國每年淨增的人口仍然達到400萬以上,從全球範圍來看,這個淨增人口除了印度之外,實際上我國人口淨增量仍然處於全球前列的位置,一年淨增的人口數量就相當於一個小國家的人口數量了。但有一個不可避免的事情是,未來我國人口淨增有可能進一步出現下降,甚至可能出現負增長。
  • 我國人口自然更替困難,出生率創20年最低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齊旭東)中國的人口出生率正在逐年降低,假如我國人口全面進入負增長時代,就意味著社會老齡化嚴重,勞動力人口減少,社會整體趨於保守,國家財政壓力增大等一系列問題的發生。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近日撰文表示,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官方數據顯示,我國出生人口數量已經連續數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