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年輕家庭已然不同於舊時家庭,不再有「多生孩」的思想,對於一二線城市家庭,多數家庭更是秉承著「少生優育」的理念,提倡只生一個。而越來越多的時尚潮流夫妻,崇尚自由,做起了「丁克一族」,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無孩無牽掛,瀟灑過一生!」甚至,不婚主義者也越來越多,談婚色變。儘管國家的二胎政策已經實施數年,各省各地還實行各種各樣的產後補貼政策,報銷醫療費,延長產假等一系列措施,但中國人口出生率卻在日趨下降,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產生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卻間接影響未來房產行業的發展趨向。
本期話題:光棍「遍地走」,出生人口又降低,二孩遇冷!未來房子沒人買?
根據國家有關數據部門統計,近幾年來中國人口出生率急劇下降。2019年,中國大陸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僅10.48%,降至1949年中國大陸人口出生率的最低水平。相關人士預測,中國人口將從2030年開始進入負增長趨勢,2050年減少到13.64億,2065年減少到12.48億。
為什麼出生人口會越來越少?有人說越來越多的不婚主義者是最大的原因,宣稱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寧願談一輩子戀愛,也不願意受到婚姻的束縛。而諸多的「婚姻問題」,更是成為不婚主義者的一種理由。自古以來的婆媳矛盾是天下難題,再有的姑嫂妯娌紛爭也是家常便飯,而這些家庭矛盾多數情況下會要變成夫妻矛盾,從而感情產生裂縫甚至於婚姻破裂,根據《2019年民政事業發展公報》登記數據顯示,2019年,登記結婚的夫妻為927.3萬,離婚登記為471.1萬對(修正了與2020年年初公布的數據的相比),使得越來越多的適齡青年,對婚姻這扇大門,望而卻步。他們認為,相對於婚姻生活而言,一個人的生活自由自在,不受婚姻束縛,更不受孩子牽絆。
其實不全然因為如此,70後80後的「生產隊伍」已經逐漸退下,目前的育齡婦女逐漸趨向90後,而90後年輕思想已然發生改變,中國生育率的降低,而人口自然生長率也就降低了,2019年中國大陸人口自然生長率僅3.34%,降至1961年中國大陸人口的自然生長率。
很多人表示,現在這個年代不同於父母那一輩了,那個時候一個家庭生五六個孩子都不足為奇,甚至有的家庭生了十來個孩子。父母忙著農田,上山挑水,孩子只要吃飽了拉扯大就行了,甚至有的家庭有的孩子連飽腹都成問題。而現如今社會,孩子都是家庭的重點保護對象,長輩們的掌中寶。嬰兒時期的奶瓶紙尿褲、奶粉和輔食,再到幼兒時期的早教,少年青年時期的教育培養,花樣層出不窮。養育一個孩子成才成器,光花費就是一筆不小的投資。成年以後的嫁娶,婚房購置更是一筆巨大的數目。不少年輕夫妻紛紛表示,不是「不想生」,而是「生不起」!
現在的社會,單身漢逐漸增多,因為高昂的房價,很多男士因為買不起房而不敢談戀愛更不敢結婚。很多地區女方都會要求男方購房購車,才能談結婚。有的人購置了婚房,可婚房的貸款還沒還清,又要考慮給孩子購置婚房。有人調侃,房產是人類最有效的「避孕藥」,說是茶後閒言,其實也不無道理。
這樣一來,結婚率下降是一方面,生育率從根本上影響了人口出生率的增長。據了解,總和生育率1.6隻是學界的估算水平,如果中國總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的水平,那麼中國人口負增長將會提前至2027年出現,而2017年的全國出生人口比上一年一下子下降了60多萬,以及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近來多年1左右的生育率總和,中國人口負增長甚至很大可能會早於2027年出現。而人口出生的下降,從理論邏輯上說,長期的人口衰退,以及勞動人口減少,會加速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現象。
根據世衛組織統計,從1950年到2020年,中國人口死亡率從原先的22.2%下降至8.4%,預期壽命從44.6歲上升到77.74歲,中國人口養老福利得到巨大的覆蓋,而老齡化除了對社會方面,政治方面的影響,對經濟而言,形式也十分嚴峻。地區之間的發展不平衡,無疑加重了年輕人給父母養老的壓力。人口老齡化,勞動人力的減少,加上養老育幼壓力,進而降低經濟潛在增速。勞動力人口轉為負增長對於中國經濟是一個重大變數。
特別是房產行業,越來越多的商品房高聳林立,而就中國近年來急劇下降的人口率,人少了,對於房子得需求也就越來越低,而很多家庭經濟寬裕的獨生子女,在未到適婚年齡甚至未成年前就已經擁有幾套房產,供過於求,房地產過了紅利期,也就逐漸飽和。以及從經濟壓力日益增大的趨勢來看,買不起房是社會常態,公民買不起,也就意味著房地產商房子賣不出。
早在房價大漲之時,馬雲曾在杭州全球峰會上說,10年以後中國最便宜的就是房子,甚至,房價如蔥!當然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存在,也不排除這種未來。房子越來越多,空置率也就越來越高,而那些一人手裡擁有多套房產的人,想賣出去也只能下調房價。而房價的下調,對於房地產行業乃至中國經濟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為了應對中國未來經濟的發展,提高中國人口出生率及自然生產率是關鍵,而對於房地產來說,行業發展趨向的改革同樣至關重要。如若中國人口減少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那麼房地產商減少建房造房數量,提高房產品質,或者房價的調整,是否也能從根本上緩解房地產未來難以銷售的境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