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人口不斷下滑,未來樓市「接盤俠」不夠,房價還能走多遠?

2020-12-26 房探君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曾聽過一句話:「短期看經濟、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其中這個「人口」對於房地產來說,可謂是最重要的支柱。

為啥說人口對房地產來說很重要呢?

大家用個腳趾頭基本也能想清楚,畢竟沒人買房的話,現階段剩下那麼多房子給誰呢?畢竟房子又不是食物,大多數人也只能住一套。而且沒人買,房子的價格還能維持住嗎?畢竟建一套房子的成本也不是很高,普通住宅大概3000-5000一平方就能搞定,想要住好一點的,也無非10000元-15000元一平即可。

而現在的新房,少則1-2萬,多則10-20萬,他們建房成本有區別嗎?肯定沒有,甚至有一些老破小,連人都沒法住,也能賣10幾萬一平方。這是為啥,不就是房子背後的資源溢價。

當然,這背後的資源溢價也得有人口來支撐。比如你這套是學區房,但周邊都沒啥人搶著就讀的話,還能值這個價?

再舉個例子,一個城市如果人口不斷流出,沒什麼年輕人和中年人,那這個城市房價大概率也不會很高。畢竟房子都夠住了,還買啥房,買了又沒辦法賺錢,以後還賣不掉,有什麼用?比如我們熟知的鶴崗、玉門目前都處於這種情形。

所以說,人口對於房價的支撐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可就是這個最關鍵的人口因素,在這些年產生了變化。

01

近日,民政部有關負責人在《十四五規劃建議輔導讀本》撰文表示: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

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

總和生育率,指的是每個婦女一生平均生育子女數。一般而言,總和生育率達到2.1,才能完成世代更替,保證整體人口水平不墜。

一旦生育率低於1.5,則意味著跌破警戒線。如果跌破警戒線,低生育率將會自我強化,猶如掉入陷阱,所以有「低生育陷阱」之說。

而中國目前的處於的水平,就在1.5左右,差不多快掉入禁戒線之下了,跟隔壁的日本、韓國兩個小老弟一樣的水平了。(截至2019年,日本是1.36,而韓國是0.92)

前面我就提到了,一旦低於這個水平,就猶如進入陷阱,很難爬出這個坑,跟陷入死循環差不多。這句話可不是我亂說的,你看日本和韓國到現在還爬不出這個坑,你就知道這個陷阱到底有多坑了。

而且人家日本首相安倍都出來發話了,說這個情況和國難當頭差不多。要知道,能被稱為國難的事情,一定是特別嚴重,威脅到本國的長遠發展。所以,一旦人口出現問題,情況是很不妙的。

當然,我們中國目前的形勢沒到那麼嚴峻的關頭,但也不能不防,尤其是這幾年的新生人口不斷下降,就算放開了二胎,似乎這個下跌的勢頭也沒止住。

根據統計局給出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僅為10.48‰,出生人口僅為1465萬人,創下了近40年來的新低。並且從新生人口來看,2019年全國出生人口僅為1465萬人,相比全面二孩放開之後的2016年的1786萬人,整整少了321萬人,與1980年代作為高點的2500萬人相比,整整少了1000萬人。

除開這個數據外,還有一個數據應該得到我們關注,就是結婚率和離婚率。

根據民政局給出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結婚登記947.1萬對,首次跌破1000萬對,相比2013年的1346.9萬對,整整少了1/4。

與此同時,離婚率則連續17年上漲。從2002年的0.9%上升到2019年的3.4%,去年離婚對數高達470.1萬對,已經佔到了結婚對數的一半左右。

其實拋開這些冷冰冰的數據,我相信大家平常也能感覺到,尤其是90後,會發現身邊的朋友結婚越來越晚,尤其是在大城市工作的,大把91年、92年還沒結婚。這與過去對比,明顯是有些不對勁的。就我父母那一輩,不到20歲,就有孩子了,更別說還沒結婚。

而離婚率呢?更好理解了,現代人大多數是快餐式婚姻,離婚了重新找比比皆是,尤其是時代改變,觀念的更新,離婚似乎就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不像過去一樣,某個女人一旦離了婚,就能難再嫁,同時還要承受別人的指指點點。

02

那為啥生育率和結婚率會降低呢?

這點大多數人也能想到了,無非就那幾點:

結婚成本高。說實在話,現在結婚沒個房子,基本要找個老婆也是有點難度,除非人家女生真的特別愛你,願意跟你過沒房沒車的日子。否則,真得買個房子。

而買房呢?以現在的人均工資,沒父母幫助,要買房真的特別難。就算是前段時間被華為用156萬招進去的天才少女姚婷,都表示在深圳,靠工資想買房真的特別難。更別說我們這些普通人了,每個月拿著幾千塊的工資,基本只能考慮老家,不然就得選擇二線城市的一些老破小或郊區房。而且買房後,未來的30年還要每個月還月供,做房奴,靠著微博的工資,想想壓力都大,加上現在獨生子女多,每對夫妻未來要照顧4個老人和孩子,壓力更是加劇。

還有,生育成本高。現在生個小孩,不像過去一樣,給吃給喝,能養大成人就行了。現在的小孩,吃要吃的好,學要學的好,從小就要給最好的培養,別的不說,就讀個幼兒園,一年下來基本也得幾萬塊,還不算補習、興趣班。

因此,在這些因素的疊加之下,不願意生,不願意結婚也就很正常了。

那結合我們前面講的,隨著人口減少,未來的接盤俠將會大大減少,房價還想繼續維持在高點,肯定是不現實。當然,從短期來看,影響不會太大。但放到10年或者20年後呢?我相信效果就會很明顯了。

而且現在下到縣城,上到一線城市,每年開發商都在不斷拍地、建房,根據不完全統計,每年進入樓市的新房有1000萬套之多,讓很多本就供過於求的城市,房屋庫存量進一步加劇。比如哈爾濱,目前就已經出現房子供應量過多,政府鼓勵房企降價,以此來消化庫存的情況。

所以說,隨著人口減少、城市分化、供需不平衡等情況出現,房價未來還能走多遠?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300萬人口以下的城市放開落戶,對樓市意味著什麼?
    戶籍制的優勢,就是限制城市不斷擴大的規模,弊端就是顯而易見的區別對待。 如今這一變化正在來臨,戶籍限制正在逐漸消失。國家已經明文規定,300萬以下人口的城市,取消落戶限制,其它大城市也應該放寬落戶限制條件。顯然,在人口呈下降趨勢的當下,如何吸引人進城將是未來城市主責人最重要的政績。但是,這一舉措,不得不讓小編產生些許「懷疑」。
  • 長春均價破萬之後,房價還能走多遠
    馬上又是樓市的傳統營銷季節「金九銀十」,市場上有聲音疑問:長春的房價還會走多遠?2013年之後,長春的城鎮化速度不斷推進,隨著城市拆遷工作的開展,房地產投資開發的速度也起來了,房價便一路上行。如今城市均價過萬,相對於城市購買力來說,已經屬於高位運行,房價後續是持續上漲還是乏力之後回調?目前來看,影響未來房價的兩個因素:吉林長春一體化;長春濱河小區拆遷。
  • 2019年新生人口數量出爐,1465萬!炒房者期待房價回暖「成空」
    14億人口以三口一家計算,都需要4.5億套房子,更何況在市場結構環境下,房子和需求不可能成1:1的狀態,可能會出現房子大於需求的情況,特別是這些年在房產利潤的影響下,不少開發商炒房者都在拿地囤房抬高房價,樓市出現過剩的爭議這些年一直就沒有消停過。
  • 人口流向決定城市房價,未來買房看準這三個地方,準沒錯
    我們已經慢慢的進入了房地產發展的平穩期,存量房時代即將來臨,未來炒房行為在樓市中所起到的作用將會越來越小,買房也會變的越來越理智,以後決定房價好壞的因素只有一個,那就是人口走向
  • 剛性購房人口將減少6000萬!10城房價大幅下降!
    2020年,房價跌幅較大的10個城市!廊坊排名第一,跌了8.4%!基本都是北方城市下跌!貴陽房價下跌有點意料之外,感覺貴陽的的房價也不高啊,控制很好。有媒體統計了人口淨流入的城市,上海排名第一,深圳第二,北京第三!怎麼北京房價下跌呢?中山房價下跌,是因為中山在珠三角城市中是唯一一個經濟負增長的城市!江門經濟總量都快趕上中山了,中山經濟下滑,佛山也快被東莞超越,惠州快被珠海趕超。
  • 機構預測:7年後人口紅利將「消失殆盡」!樓市面臨壓力
    中國房價上漲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人口,因為城市人口不斷增加,所以市場上的房價才會不斷上漲。例如數據顯示,在2006年的時候北京常住人口1199萬,房價是7375元/平米,但2019年北京常住人口達到2154萬人,房價就漲到了6萬元/平米。
  • 「2019年樓市」不會是未來10年最好一年?經濟學家10字「暗示」
    按照此前媒體的報導,我國住房夠30億人居住,除去14億人口,空置房還夠16億人住;2.老齡化社會到來,而新生人口快速下滑,也直接導致了人口淨增加數量呈直線下滑,人口負增長或提前到來,那麼,住房需求持續下降是必然;3.城市化率已經達到了60%,如果算上戶籍因素,實際的城市化率會更高,一般來說,達到70%的城市化率就屬於發達國家標準了
  • 兩年了,鄭州樓市房價一直下行,房子能買了嗎
    從數據可以看到,鄭州房價自從2016年10月退出限購以來,房價上漲幅度開始逐步萎縮,截止到2019年,房價終於開始下跌,但下跌的幅度不大,尤其是鄭州的二手房價格,下跌的更多。樓市低迷,房價上漲無力,同時樓市庫存量則在一直上漲,幾乎和2015年持平。
  • 三四線刺激樓市,一二線城市搶人,透露樓市重要信號
    國家給樓市定下房住不炒的基調之後,在嚴格而又密集的調控政策影響下,整體來看房價已經穩定了下來。這對於剛需購房者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這代表著剛需未來在買房的時候會變得越來越容易,至少不用擔心房價出現大幅的上漲。
  • 人口的流向及變化,決定未來不同城市之樓市發展,與房價差別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經常有看我們文章的朋友,向我們三人組提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未來我們的房產市場,而他們所說的房產市場,其實也就是房價了。但是,對於房價,三人組有不一樣的理解。如何來看待樓市,看待房價的趨勢與邏輯判斷,三人組歷來不變的一個觀點那就是,僅僅從一個大的宏觀方面去考慮,肯定是沒有錯的,那就是,大家一定要關注一個大的指標,即人口的流動,遷移及其未來的變化。
  • 又一城樓市被「打回原形」:房價從2萬降到9500,炒房者欲哭無淚
    房價真的還要繼續上漲嗎?未來買房真的還能一如既往「躺賺」嗎?有人也發表了不一樣的觀點:地產大佬馮侖近日在一場活動上直言不諱道,「未來20年睜著眼睛都會做錯的事就是買房。」
  • 南北樓市差距:11月房價跌幅最大10城,有7個在北方
    樓市調控之後全國房價都慢慢穩定了下來,房價走勢受到人口的影響也變得越來越明顯。而在最近這段時間市場上有一個特別的現象經常被提及到,那就是南北樓市的差距變得越來越大,例如在最新公布的11月份房價數據中,全國房價跌幅最大的10個城市,有7個在北方!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廈門樓市有什麼魔力?房源被瘋搶,房價漲幅躍居到全國第5名
    下圖廈門新房與二手房價格走勢來看,房價漲幅不算大,但是房價整體還是往上走。新房價格均價今年維持在3.5萬元/m 左右,二手房價均價處於4.6萬元/m 上下。當然,不同小區和地段,價格差異還是很大的,尤其島內房價高的十幾萬的單價都有。
  • 5年後,三四線樓市房子50萬一套?專家:縣城房價下跌趨勢形成
    作為四線城市的十堰,今年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出現了大幅下滑,下跌幅度達到四成。十堰樓市,從一個側面反映出2020年三四線城市樓市現狀:成交大幅下滑,房價小幅回調,購房者買房熱情不高,等待觀望情緒較濃。對此,不少購房者表示,2020年起三四線城市房價或迎來一波「降價潮」,未來三四線城市房子或50萬一套?事實果真如此嗎?
  • 樓市的「陽面」與「陰面」,看懂了就知道房價是如何暴漲的了!
    我們說的樓市「陽面」,就是不斷看見的房價漲幅。四年的發展,讓我們的樓市像是坐上了火箭一般飛速上漲。本來應該很平靜的樓市,在一夜之間瞬間爆發。一房難求,捂盤惜售,連夜排隊購房,一連串火熱的購房風景充斥市場。全款往裡走,商貸門口排隊,公積金貸款的明天再來,一時之間這句購房金句成為了調侃樓市亂象最火熱的一句話了。
  • 誰是「房產泡沫」的接盤俠?曹德旺一語道破,剛需很感動
    中國的樓市曾被戲稱為「世界第8大奇蹟」,因為「泥沙被炒出了黃金價」,很多北上深天價的房子,混泥土的單價都比黃金高了!目前除了任志強和俞敏洪,還有誰認為中國樓市沒有泡沫嗎?一旦一套用來居住的房子,被賦予了「投資價值」,泡沫的膨脹就抑制不住了,因為人心是貪婪的,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房子和周圍的房子等值。
  • 北方樓市上演集體自救!房價要止跌回漲?
    是哈爾濱樓市已經到達如此嚴峻的地步了嗎?事實上,從價格上看,哈爾濱的房價並未出現下跌或者劇烈的波動。但從成交量來看,卻明顯低於去年,而且供應還在持續,成交卻開始下滑,當下的哈爾濱市場明顯供大於求,去庫存壓力開始增大。
  • 深圳和上海的房價 不存在泡沫|檀樓市
    從今年3月份開始,整體成交量不斷走高,現在上海樓市行情已經不是賣多少錢的問題,而是能不能買到的問題。上海樓市異常狂熱,已經進入了完全的賣方市場,能不能成交,完全取決於賣家的態度。樓市有自己的周期,現在火熱、兩年後下行,其實並不矛盾,在我們看來,樓市的短期回撤和長期做多,並不矛盾。至少在未來的十五年內,樓市短期回撤和長期做多這樣的場景,是並存的,勸人在經濟發達城市買房,依然是善事。房價 上漲的本質是什麼?
  • 南京樓市接盤俠群像
    2020年過去了,雖然這一年大家過的很難過,但是從成交數據上看,南京樓市卻過的更加滋潤了。尤其是二手房市場,連續多月成交量突破萬套,年度成交量也達到了近四年來的新高。疫情之下,南京樓市接盤俠群像究竟是怎樣的呢?012020年,南京買房人最喜歡買哪裡的二手房?
  • 這三類人,你可能是別人眼中的接盤俠
    目前,房價基本處在一個相對較高的位置,除了個別開啟人才引進的城市之外,整體市場房價漲幅有限。或許對於房價的上漲,除了短期的供需不平衡之外,炒房團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和炒房團相對的接盤者來講,他們或許是樓市裡最慘的一批購房者。你成為了別人的接盤者,他們不僅獲得了資金也將樓市的風險轉嫁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