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浙江新聞
原標題:「全面二孩」背景下浙江出生人口仍呈下降趨勢 專家這麼說
近日,省統計局、省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題為《浙江人口結構及其變化趨勢分析》的報告。報告指出,新時代浙江人口發展形勢正加快轉變,面臨出生人口下降、人口流動分化加劇、人口老齡化加速、城鎮化比例持續提高等諸多新形勢和新特徵。在今後一段時期,這些趨勢可能進一步加劇。
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背景下,報告所提及的「面臨出生人口下降」新形勢引起較大關注。這一新趨勢出現的原因是什麼?浙江近年來是如何應對的?為此,記者採訪了省內相關專家。
「出生人口下降,是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現狀下,多種因素綜合造成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副院長王新宇告訴記者,根據浙大婦院多年來監測全省分娩機構數據情況來看,有一個趨勢已經較為明顯:在城市或者經濟狀況較為發達的農村地區,生育率相對較低,更多的年輕父母傾向於選擇不生第二個孩子,甚至不生育。
數據顯示: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後,浙江出生人口和出生率都有大幅提高,但生育高峰期很快於2017年到來,早於政策出臺時的預期。浙江2017年常住出生人口達67萬人,粗出生率為11.92‰,2018年開始常住出生人口明顯回落。同時,自2014年「單獨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浙江的二孩出生比例在明顯提升後趨向穩中有降。根據計劃生育統計報表結果,2017年浙江二孩出生率達到53.37%的歷史新高,但2018年就下降到50.09%。
綜合分析,王新宇認為生育率下降和工作節奏快、生活壓力大、撫養孩子成本越來越高等不無關係,加之老齡化程度正在上升,有沒有老人能夠幫忙照看下一代,也成為令人們焦慮的主要因素之一。
2017年全國生育狀況抽樣調查數據也呼應了這一點:育齡婦女不打算再生育的原因包括經濟負擔重、年齡太大、沒人帶孩子、養育孩子太費心、夫妻身體原因等。
老齡化也是「繞不開」的話題。根據報告顯示,由於上世紀50年代中後期生育高峰時期出生的嬰兒已逐步進入老年期,浙江低齡老年人口規模和比重明顯擴大。2019年,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比2015年增加269.8萬人,年均增長6.3%,比2010-2015年這5年間的年均增速(4.3%)高2.0個百分點。
為了應對老齡化趨勢,「全面二孩」政策在2016年隨之「落地」。
政策開放後不久,王新宇就曾參與了一項關於「二孩政策開房後出生率下降」的調研;在她看來,浙江省為了推進「全面二孩」政策,曾經做過不少努力。包括去年年底,浙江省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也正是為了緩解二孩家庭的託幼焦慮。
「醫療機構也在儘可能做出努力。」王新宇說,作為省級婦產科醫院,浙大婦院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前期,就已經改造出一整棟產科大樓;而在全省各級各地的相關醫療機構內,全面科學的健康教育也正在積極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