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兩孩政策後 四川每年多生100000人

2021-01-15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20年11月1日0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啟動。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是摸清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全面摸清人口數量、結構、分布等最新情況,能夠更準確地把握需求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和產業結構等。

四川的人口狀況呈現什麼樣的特徵?這幾年的發展趨勢是什麼?人口狀況反映了怎樣的經濟社會發展態勢?根據省統計局提供的數據,省統計局副局長陳智作了點評。

A

從數量看特徵

常住人口2010年是低點之後逐年回升

1953年

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

全國人口總數為5.82億

四川人口總數6230萬

是全國第一人口大省

這個「第一」一直持續到1997年川渝「分家」

1990年

四川人口10721萬

2000年

四川人口8329萬

2010年

四川人口8042萬

2019年

四川人口8375萬

人口總量排全國第四

佔全國人口的6%

9年間增加了333萬人

平均每年增加37萬人

點評

從趨勢圖上可以看出,2010年是四川省的人口低點,隨後逐年回升,這也是全國人口流動趨勢。在改革開放初期,人口流動呈現「孔雀東南飛」態勢,四川常年外出人口達1000萬人以上。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進和東部產業轉移的加快,全省的常住人口呈增長態勢。尤其是成都,2018年成都增加的人口,佔全省增量人口的75%,這反映了一個城市的吸引力。

人口性別比處於合理範圍

總人口性別比

2019年

四川男性人口4218萬人

女性人口4157萬人

性別比為101.46

小於全國平均水平

出生人口性別比

2017—2019年

出生人口性別比在107-108區間內

點評

總人口性別比低於全國,與外出人口以男性為主有關。大量人口外出務工期間,四川的人口性別比甚至到了98左右。隨著人口回流,這一比例也在上升。總人口性別比和出生人口性別比,都在102—107這個合理區間。這個數據也證明了四川「重男輕女」不嚴重。

B

從結構看趨勢

人口老齡化程度高於全國

2019年

四川65歲及以上人口

共1208萬人

佔比為14.42%

比全國高1.85個百分點

點評

65歲及以上人口超過7%,就是老齡化社會;超過14%,就是深度老齡化社會;超過20%,是超老齡化社會。2018年,四川這個數據首次超過14%,意味著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老齡化的原因之一,是四川一些城市經濟發展很快,加上有宜居的生活環境,吸引了大量周邊省份的退休人員前來居住養老。

全面兩孩政策效果顯現

2016年初

全面兩孩政策在川落地

2017—2019年

四川出生人口分別達到

93.5萬

92萬

89萬

其中2018年二孩比例首次超過一孩

點評

四川常年出生人口在70萬—80萬人,全面兩孩政策讓四川每年多出生10萬人左右。這有力緩解了出生人口減少問題,改善了人口年齡結構,但這並不能抵消老齡化帶來的影響。

人口紅利依然存在

人口總撫養比

2016年

43.06%

2019年

44.65%

點評

人口總撫養比是指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的比率,表示每100名勞動年齡人口要負擔多少非勞動年齡人口。這一數值小於50%,就稱為「人口紅利期」。

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讓四川總撫養比不斷提高,逐漸接近50%,但人口紅利依然存在。隨著人口素質的提高,以及對外來人才吸引的加強,「質量型人口紅利」會增加,因此總撫養比的上升不會帶來太大影響。

C

從分布看發展

城鎮人口

2017年首超鄉村人口

2010年四川的城鎮化率與全國相差9.77個百分點

2019年全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0.6%

比四川高6.81

點評

個百分點從2010年到2019年,四川城鎮化水平年均提高1.51個百分點,增速比全國高0.3個百分點,與全國水平之間的差距在逐年縮小。2017年,四川城鎮人口首次超過鄉村人口。

常住人口百萬大縣減至12個

武侯區192.5萬人

雙流區151.5萬人

金牛區122.0萬人

仁壽縣119.9萬人

資中縣115.4萬人

渠縣111.6萬人

安嶽縣107.9萬人

中江縣107.9萬人

簡陽市107.0萬人

三臺縣105.8萬人

達川區105.0萬人

宣漢縣102.3萬人

點評

很多人的印象中,四川的百萬人口大縣有20個,現在這種格局已經發生了變化。由於人口向大城市流動的新趨勢,很多傳統百萬人口大縣的常住人口總量都在減少。其中,南部、儀隴、瀘縣、富順,人口已經不足百萬;安嶽、仁壽、資中、三臺,人口下降較多。(記者 張彧希)

相關焦點

  • 【特別關注】全面放開二孩,你生不生?
    圝圝這是繼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之後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調整。圝圝親愛的校長、家長、老師,您知道這對您有啥影響嗎?小編想告訴您,即使您並沒有生二孩的打算,這項政策也會真實地影響您的生活呢!
  • 趕緊生二孩!國家即將落實生孩福利政策,不僅多放假還要多發錢!
    2015年,二孩政策全面開放,一家人可以生兩個孩子。經過5年的實施,我國各省的生育率有所反彈,但仍處於較低水平。為了鼓勵各省積極生育,國家出臺了各種惠民政策,不僅給二孩家庭增加產假,還綜合各種育兒補貼,達到20萬人。
  • 全面二孩五年|專訪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十四五」期間應實現...
    記者 | 趙孟編輯 | 劉海川1全面二孩政策出臺5年後,中國人口政策何去何從依然備受各界關注。界面新聞:國家衛健委2014年編制的《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人口變動測算研究》預測,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2016年-2019年的出生人口分別為1767萬、2023萬、2082萬、1982萬。但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年出生人口就達到高峰1786萬人,接著持續走低。
  • 「全面二孩」效應消失,十大「生不動」原因,哪些戳中了你的痛點?
    報告指出,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後,浙江出生人口和出生率都有大幅提高,但生育高峰期很快於2017年到來,早於政策出臺時的預期。2017年常住出生人口達67萬人,粗出生率為11.92‰,2018年開始常住出生人口明顯回落。同時,自2014年「單獨二孩」政策實施以來,浙江的二孩出生比例在明顯提升後趨向穩中有降。
  • 二孩時代
    而上世紀80年代的獨生子女政策,讓大部分已屆而立之年的社會中堅力量,不得不獨自支撐來自夫妻雙方老人的贍養壓力,二孩更像是70後、80後重構家庭秩序的一種努力,儘管生養二孩的成本也是個不小的壓力。而從社會經濟發展層面而言,二孩一代,更承擔著把住社會人口結構拐點的使命。
  • 全面二孩五年|如何應對低生育率和老齡化難題?
    2010年我們有個課題,2012年完成結項,我們當時預測一步到位全面放開二孩後每年出生人口應該在2100萬左右,達到和超過2800萬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這與一些團隊的研究結論是有很大衝突的。全面二孩出臺前,好幾個團隊在做二孩出生人口預測,包括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科院、中國人口發展與研究中心等,但後來在國家衛健委編寫的《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人口變動測算研究》中,那份總報告基本上採納了其他團隊的結論,如果按照那個總報告的預測,實際出生人口差的有點太遠了。不管是預期性的指標還是約束性的指標,我們就看一個數字:實際出生人口。
  • 二胎政策「遇冷」,人口紅利受影響?專家:多孩家庭「半價」買房
    在老一輩人的眼中,到了他們認為合適的年紀就應該結婚、生子。但是這一觀念對於不少年輕人來說,卻是十分的難以接受的。二胎政策「遇冷」,人口紅利或受影響?多地「官方催生」,生三個都行!針對這種情況,我國今年不少地方又開始了「催生」計劃。據相關報導,今年6月作為人口大省的河南也開始了「催生」政策,表示將再婚夫婦納入提倡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範圍。
  • 2孩不夠,還得生3孩?催生無效下,國家著急了,又一個新建議來了
    想必答案肯定不是技術方面的,只要身體健康都能生,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答案,即教育和住房成本支出。這兩項成本是壓在很多生育家庭的「兩座大山」。 統計數據顯示,從2016年放開二孩政策以後,2016年-2019年的出生人口分別為1786萬、1723萬、1523萬、1465萬,而在放開二孩的前一年(2015年)出生人口為
  • 科界傳聲|全面二孩政策下兒科醫生離職傾向加重問題亟待解決
    科界傳聲|全面二孩政策下兒科醫生離職傾向加重問題亟待解決 2021-01-07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夫妻生7孩後又生一孩被徵社會撫養費166萬,官方:依法重新徵收
    四川省安嶽縣衛健局政策法規股負責人透露,劉某華家境「非常一般」,繳納這筆社會撫養費確實存在困難。他也注意到網絡上對徵收「天價」社會撫養費的質疑,感到「壓力很大」。他表示,計劃生育政策並未廢除,國家法律依然未修改,基層單位除了切實執行政策,並沒有別的選擇。
  • 梁建章:現在連翟振武都支持全面放開生育了?
    二、翟振武現在的預測和觀點發生180度轉變在最新的專訪中,界面新聞問:「人口學界有沒做過調查,現階段願意生三孩或多孩的有多少?如果全面放開生育限制,每年新增多少人口?」翟振武回答說:「我們現在也在做預測,如果全面放開生育限制,大概每年新增加出生人口30萬左右。你想,每年增加30萬和現在每年出生一千四五百萬人相比,微乎其微,都不夠波動。」
  • 以日化行業為例 如果全面實施二孩政策能否這樣補貼企業?
    根據2017年全國生育狀況抽樣調查數據,育齡婦女不打算再生育的原因包括經濟負擔重、年齡太大、沒人帶孩子、養育孩子太費心、夫妻身體原因等。雖然,從2019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明確了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的子女教育每個子女每月扣除1000元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的具體實施辦法,但總得來講,實施全面的二孩政策依然困難重重。清揚君認為,主要原因是生育成本巨大導致生育意願較低。
  • ...孩政策實施五年了,蘭州的這幾家二孩家庭這麼說:有苦有樂 樂的...
    胡蝶家的兄弟倆從2015年10月通過「全面開放二孩」的決議,2016年1月1日正式開放二孩政策,到現在已經是第五個年頭了。首批二孩寶寶,也已經上了幼兒園。記者調查發現,那些生了二孩的家庭雖有負擔卻是甜蜜滿滿。二孩到底要還是不要?讓我們走進這些二孩家庭或準二孩家庭,或許能從中找到一些參考和建議。
  • 「全面二孩」背景下浙江出生人口仍呈下降趨勢 一線專家答疑
    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背景下,報告所提及的「面臨出生人口下降」新形勢引起較大關注。這一新趨勢出現的原因是什麼?浙江近年來是如何應對的?為此,記者採訪了省內相關專家。「出生人口下降,是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現狀下,多種因素綜合造成的。」
  • 專家建議放開三胎,你願意生三孩嗎?
    原標題:繼二胎後,專家建議放開「三胎」,你願意生三孩嗎?在以往,我們的爺爺奶奶輩那個年代,做父母們的想法是,子女多了將來也會有福氣。正因為此,那個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兄弟姐妹相對都比較多,甚至一大家子逢年過節坐到一起吃飯,也要拉兩套桌椅。
  • 四川人口最多的12個區縣,人口流出有好兇?
    來源:德陽房幫幫↓↓↓四川人口最多的12個區縣根據調查數據2010年四川常住人口為8042萬2019年為8375萬人口總量排全國第四,佔全國人口的6%9年間增加了333萬人,平均每年增加37萬人在改革開放初期人口流動呈現「孔雀東南飛」的趨勢四川常年外出人口達1000萬人以上
  • 權威統計顯示:「全面二孩」背景下浙江出生人口仍呈下降趨勢
    其中,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背景下,報告所提及的「面臨出生人口下降」新形勢引起較大關注。數據顯示: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後,浙江出生人口和出生率都有大幅提高,但生育高峰期很快於2017年到來,早於政策出臺時的預期。浙江2017年常住出生人口達67萬人,粗出生率為11.92‰,2018年開始常住出生人口明顯回落。
  • 2孩不夠,3孩又提上議程?催生無效下,國家著急了,又提兩新建議
    想必答案肯定不是技術方面的,只要身體健康都能生,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答案,即教育和住房成本支出。這兩項成本是壓在很多生育家庭的「兩座大山」。統計數據顯示,從2016年放開二孩政策以後,2016年-2019年的出生人口分別為1786萬、1723萬、1523萬、1465萬,而在放開二孩的前一年(2015年)出生人口為1655萬,數據直觀表明,二胎只帶來了兩年的較大增量,從2018年起,出生人口竟比二胎放開前一年還低。可見,催生效果並不明顯。
  • 全面二孩不僅沒出現生育高峰,反而出現斷崖
    3)是否應立即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反方觀點1:全面放開生育將造成富裕和貧困階層多生、中產階級少生,不利於社會公平;且農村出生人口或爆發式增長,人口素質將下降。我們認為,生育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生育權應回歸家庭自主;全面放開是對所有家庭一視同仁的公平尊重;當前農村生育率依然低迷,農村出生人口不可能暴增,農村出生人口也不等於低素質人口。
  • 多地出臺政策鼓勵生育
    多地於近期陸續出臺政策,鼓勵生育。業內專家認為,多地提出鼓勵生育政策,既是響應國家政策,對過往緊縮的生育政策的一種修訂,又是對二孩政策放開以來奏效不明顯的促進。不過,鼓勵生育的政策效應不可能一蹴而就,需對症下藥,完善和調整我國家庭福利政策,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