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孩不夠,3孩又提上議程?催生無效下,國家著急了,又提兩新建議

2020-12-22 鳳凰網房產

來源: 專聊房君

作者:縱橫論市

如果要問當前生孩子最大的難題是什麼?想必答案肯定不是技術方面的,只要身體健康都能生,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答案,即教育和住房成本支出。這兩項成本是壓在很多生育家庭的「兩座大山」。

有人算過一筆帳,在教育方面,雖然我們已經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但像擇校費、學雜費、書本費、衣服和生活費等等,小學到初中,起碼也需要13-15萬元,如果算上各種興趣補習班,這個費用可能還要翻一倍,還有高中和大學,平均一年2萬元還是要的,所以,一個孩子的教育總費用起碼在40萬以上。

還有房子,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新建商品均價已在萬元左右,買一套均價房子,其花費也需在100萬上下。

這是養一個孩子的兩個消費大項,對於很多人來講,想想都壓力山大。所以,有專家指出,中國居高不下的房價以及育兒成本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不是不想生,是不敢生」,其結果也反映在數據上。

統計數據顯示,從2016年放開二孩政策以後,2016年-2019年的出生人口分別為1786萬、1723萬、1523萬、1465萬,而在放開二孩的前一年(2015年)出生人口為1655萬,數據直觀表明,二胎只帶來了兩年的較大增量,從2018年起,出生人口竟比二胎放開前一年還低。可見,催生效果並不明顯。

這顯然沒有達到此前一些專家的預期效果。在二孩政策未實施之前,有統計學專家計算過,即便按中值算,每年的出生人口也應該在2100萬-2200萬,結果自然是被無情打臉,因為他們只從理論計算,卻沒想到有這麼多人不願意生。

孩子養育成本高是現實,但提高生育率,以解決老齡化問題也是一個重要舉措和趨勢,目前看來,支持和鼓勵生育,是當前任何一個低生育率國家都在努力的方向。

房價高、教育成本高,家庭會自動選擇不生育,但從國家發展大計看,還是需要充足的勞動力才能持續發展,特別是應對老齡化,務必要保持一定的生育率,並從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

比如,俄羅斯生2個孩子可享受3年產假,工資正常發放,生第3個孩子可獲得4.5年產假及其補貼;瑞典立法允許父親休產假,並鼓勵休假,休假時間越長獎勵越多,最高可領13.5萬克朗(約10.6萬元人民幣),產假也無需一次性休完,到孩子8歲前都可以;新加坡在家庭生第二和第三個孩子時,將錢存在孩子父母的戶頭,以用於支付託兒和幼兒園費用等等。

從這些措施看,這些國家顯然是急了!實際上,我們國家也有很多類似情況,從以往的限制生育,到現在全面放開二胎,都顯示了國家對生育態度的轉向,一些地方還有相關人員跟符合生育條件的人員做思想工作,在江蘇宜興,一企業還施行多生育孩子多獎勵政策,多生一胎獎勵加倍,並優先晉級。

當然,國情不同,我們也不可能照搬,一些專家則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梁建章建議,通過財政補貼來鼓勵普通家庭生育,起碼要有GDP的2-5個點(力度小了可不行)。

經濟學家任澤平在撰題為《中國人口報告2020:少子老齡化挑戰》的文章中表示,放開二孩的效果不及預期,大幅低於「反對放開生育派」的預測數據,建議放開三胎,以應對少子化問題。而且認為越早放開越好,越晚就越事半功倍。

還有專家的建議更為直接,直擊「不願生」的痛點。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建議,家庭孩子數量與高考加分直接掛鈎,1個孩子不加分,2個孩子各加20分,3個孩子就每人加50分,4個孩子就保送一個最傻的上985,這樣的話,算上加分,相當於全部能上985,此外,如果生4個的話,直接就送一套房。如此,教育和房子問題全都解決了。金教授的這兩條新建議,貌似「對症下藥」啊。

從網友的反饋來看,雖然這個建議在網上引起了大家的討論,有網友明確表示,這簡直無法拒絕,一定要多生幾個!但也有網友表示反對,批評金教授的建議只注重人口的數量,不重視質量,同時也破壞了公平的高考環境,但是,不得不說金教授說到了很多年輕人不願生的核心問題,買房和拼名校的教育成本。

若開放3胎,你願意生嗎?

說實在的,生孩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要的就是經濟壓力,有句俗語「生男孩是建設銀行」,生一個男孩子就要準備一套房,要是3個男孩,估計父母覺都睡不著了,怕是自己房貸、車貸還沒還完,又要準備幫孩子買房、還房貸了。

其次,生和養也是一體的。有人說,過去經濟條件不好不照樣生好多個嘛,現在為什麼就不能呢?正如前面所算,教育是養育孩子開支的大頭,雜七雜八每年3-5萬輕飄飄,而且隨著人們生活要求提高,每年還有旅行和交流等開支,各項費用加起來,一個中等家庭養育一個孩子一年的支出也有大幾萬元,要是有3個孩子又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此外,生孩子還得有時間成本,女性生孩子的話,基本上就很難工作了,生3個孩子都要花好多年,基本都要佔據人生最美好的年齡段,對個人職業發展和身體都會產生重要影響。

總體看來,別說3孩,就是2孩,不少家庭都夠嗆,而且作為孩子的父母,其本身也面臨著個人和贍養老人支出,在各種保障體系還未充裕的情況下,提議生3胎的建議即便真實施了,很多人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當然,如果反過來,特別是房子、教育這些大件的東西能夠解決,即便沒人催,按照我們「多子多福」的傳統,父母們也會積極的生孩子。

那麼,你希望有幾個孩子呢?

相關焦點

  • 2孩不夠,還得生3孩?催生無效下,國家著急了,又一個新建議來了
    可見,催生效果並不明顯。 這顯然沒有達到此前一些專家的預期效果。在二孩政策未實施之前,有統計學專家計算過,即便按中值算,每年的出生人口也應該在2100萬-2200萬,結果自然是被無情打臉,因為他們只從理論計算,卻沒想到有這麼多人不願意生。
  • 兩孩家庭催生「七座熱」 各家車企動作頻頻
    李先生正是如今「兩孩」家庭的典型需求演變:從傳統「3+2」家庭構成切換至如今的「4+2」。這也讓七座車站在市場的風口。市場人士預計,未來幾年,隨著「單獨兩孩」政策的穩定實施,以中大型SUV與MPV組成的七座車將成為新的藍海。
  • 專家建議放開三胎,你願意生三孩嗎?
    原標題:繼二胎後,專家建議放開「三胎」,你願意生三孩嗎?在以往,我們的爺爺奶奶輩那個年代,做父母們的想法是,子女多了將來也會有福氣。正因為此,那個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兄弟姐妹相對都比較多,甚至一大家子逢年過節坐到一起吃飯,也要拉兩套桌椅。
  • 二孩時代
    對少年兒童的教育承載著國家的未來、人民的期盼;對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關愛和保障需要調動全社會的力量與行動;對少年兒童的培養和引導更需要創造一個公平和諧的社會機制和人文環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國少年先鋒隊建設、親切關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已經為新形勢下我國少年兒童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 專家:多孩家庭「半價」買房
    隨著年輕人的觀念的不斷變化以及我國人口出生率的不斷下降,這一事件似乎也開始對「國家層面」產生了影響,已經開始影響我國的「人口紅利」了。為了扭轉人口問題,我們國家也是積極地做出反應和調整,開放了「二胎政策」。
  • 夫妻生7孩後又生一孩被徵社會撫養費166萬,官方:依法重新徵收
    他也注意到網絡上對徵收「天價」社會撫養費的質疑,感到「壓力很大」。他表示,計劃生育政策並未廢除,國家法律依然未修改,基層單位除了切實執行政策,並沒有別的選擇。記者 | 趙孟編輯 | 翟瑞民12020年12月23日,界面新聞報導四川省安嶽縣一對夫妻因生育第7個孩子後被徵收71萬元社會撫養費,引發熱議,隨後此個案更多內情也被披露出來。
  • 一孩政策-空巢老人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國家推行一孩政策,令內地出現大量獨生子女。這些子女在成年後,因結婚或工作的關係而離開原生家庭,頓時令父母變成空巢老人。此外,改革開放以來城鎮中大量就業機會,吸引了大批農民湧入城市打工,他們的父母則留在鄉村家中,因此空巢老人現象在內地鄉村地區甚為普遍。 漫畫顯示空巢老人在農村的生活境況。
  • 父母如何迎接二孩時代? 寶寶樹專家來支招
    寶寶樹專家來支招 去年是全面兩孩政策實施第一年,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說, 2016 年全國住院分娩嬰兒活產數為 1846 萬,其中,有45%來自兩孩家庭。 2016 年是 2000 年以來出生規模最大的一年。
  • 趕緊生二孩!國家即將落實生孩福利政策,不僅多放假還要多發錢!
    2015年,二孩政策全面開放,一家人可以生兩個孩子。經過5年的實施,我國各省的生育率有所反彈,但仍處於較低水平。為了鼓勵各省積極生育,國家出臺了各種惠民政策,不僅給二孩家庭增加產假,還綜合各種育兒補貼,達到20萬人。
  • 全面二孩五年|如何應對低生育率和老齡化難題?
    我認為二孩政策會釋放堆積效應,但是這幾年大約在1.5左右吧,肯定沒有1.6、1.77。今年根據我們的判斷,出生人口數肯定繼續下降,數據比較難看,總和生育率可能在1.3左右吧。今年我們在《人口學刊》上發了一篇文章,討論女性受教育程度對中國生育率的影響,用數學原理證明了這一點。左學金:絕大數學者認為中國目前生育率在1.5左右,2019年可能低於1.5。
  • 【特別關注】全面放開二孩,你生不生?
    這意味著,生育政策的改變,會在未來帶來您的生活更大的影響。圝圝以下是小編為您摘錄中國教育報記者曾在2014年採寫過的文章,看人口專家、教育政策研究者以及各地基層教育行政部門,如何分析單獨二孩。讓我們一起來展望,伴隨著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後,看我國教育資源能否招架得住這即將到來的入園難、入學難、升學扎堆?
  • ...孩政策實施五年了,蘭州的這幾家二孩家庭這麼說:有苦有樂 樂的...
    胡蝶家的兄弟倆從2015年10月通過「全面開放二孩」的決議,2016年1月1日正式開放二孩政策,到現在已經是第五個年頭了。首批二孩寶寶,也已經上了幼兒園。記者調查發現,那些生了二孩的家庭雖有負擔卻是甜蜜滿滿。二孩到底要還是不要?讓我們走進這些二孩家庭或準二孩家庭,或許能從中找到一些參考和建議。
  • 二孩時代已來臨,我們在給二孩取名時需要注意什麼呢?
    二孩的佔比不斷提升。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9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其中二孩的比例達到了57%,二孩佔比連續幾年提高。 全面放開二胎是一個長期政策,二孩的比例也將越來越多,那麼我們在給二孩取名時需要注意什麼呢?
  • 二年級孩子給「孩」換偏旁變新字,他的回答出人意料!
    二年級孩子給「孩」換偏旁變新字,他的回答出人意料!今天上午和孩子們一起複習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小蝌蚪找媽媽》,講到給「孩」這個字換偏旁可以變成哪些新的漢字。示意小澤坐下並且表示「孩」字換偏旁的話不能換成「」,因為沒有這個字。下課後我批改作業,小澤來到我身邊說:老師,我說的是「提土旁」不是「提手旁」,「孩」這個字換成「提土旁」變成了兵臨垓下的「垓」。並且給我繪聲繪色地講了「垓下之戰」劉邦和項羽之間發生的故事。我恍然大悟!
  • 家有二孩如何平衡愛?海寧媽媽為此寫出《二孩時代》
    有位海寧媽媽馮穎,為此專門寫了本《二孩時代》。馮穎,海寧人,定居北京,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8年來,她的角色經歷了由白領到全職媽媽,由一個孩子的媽媽到兩個孩子的媽媽的轉變,為此她花了一年多的精力寫下《二孩時代》,以她一位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角度分享家有兩個寶貝的經歷。馮穎家裡兩個寶貝一個7歲,一個4歲,是兩個男孩兒。
  • 孫儷談育兒:二孩家庭,老大比老二更重要!一番話真的很有道理
    這樣的情況,在不少二孩家庭裡都會上演。那二孩家庭,父母要怎麼對待兩個孩子?關於這個問題,"娘娘"孫儷談到了自己的育兒觀:"二孩家庭,老大比老二更重要!"孫儷的大兒子等等以及小女兒小花,他們兩個相處起來並不會想其他的二孩家庭一樣,整天雞飛狗跳,反而是十分和諧友愛。
  • 華盛頓獨立建州問題又被提上議程
    這項草案提出縮小聯邦特區,使其僅囊括白宮、國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以及國家廣場上其他聯邦建築等,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餘下區域成為一個州,名為「華盛頓道格拉斯邦」,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市長則成為州長。此外,草案準許「華盛頓道格拉斯邦」在國會擁有2名參議員和1名眾議員,均享有投票權。
  • 誰說我們反"二孩" 滬高中生開展調研後建議讓父母做主-肖希宇,弟弟...
    從寒假開始,來自世界外國語中學、復旦附中和華師大二附中的8名高一學生開始了一項名為《單獨與全面二孩放開後二孩家庭中一孩的心理特徵研究》,在通過千餘名家長的問卷調查和17戶家庭的深入走訪之後,他們發現,絕大多數的青少年對家中添個弟弟妹妹
  • 「全面二孩」背景下浙江出生人口仍呈下降趨勢 一線專家答疑
    來源:浙江新聞原標題:「全面二孩」背景下浙江出生人口仍呈下降趨勢 專家這麼說近日,省統計局、省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題為《浙江人口結構及其變化趨勢分析》的報告。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背景下,報告所提及的「面臨出生人口下降」新形勢引起較大關注。這一新趨勢出現的原因是什麼?浙江近年來是如何應對的?為此,記者採訪了省內相關專家。「出生人口下降,是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現狀下,多種因素綜合造成的。」
  • 二孩政策,比佛利複式洗衣機包你「衣」枕無憂!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怡康發布的2017年1-3周洗衣機市場數據顯示,洗衣機零售量預計增長3.4%,達到3536萬臺,零售額同比增長1.7%,達到610億元,萬元以上的洗衣機累計銷量同比上升22%。至於洗衣機產品中的「高端貴族」,不得不提的當然是複式洗衣機啦。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一款性價比較高的複式洗衣機——比佛利複式洗衣機。比佛利複式洗衣機在洗衣機領域尚屬新鮮事物,不過未來將會引領洗衣機的潮流趨勢,還能夠解決消費者的洗護痛點。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