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專聊房君
作者:縱橫論市
如果要問當前生孩子最大的難題是什麼?想必答案肯定不是技術方面的,只要身體健康都能生,相信很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答案,即教育和住房成本支出。這兩項成本是壓在很多生育家庭的「兩座大山」。
有人算過一筆帳,在教育方面,雖然我們已經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但像擇校費、學雜費、書本費、衣服和生活費等等,小學到初中,起碼也需要13-15萬元,如果算上各種興趣補習班,這個費用可能還要翻一倍,還有高中和大學,平均一年2萬元還是要的,所以,一個孩子的教育總費用起碼在40萬以上。
還有房子,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新建商品均價已在萬元左右,買一套均價房子,其花費也需在100萬上下。
這是養一個孩子的兩個消費大項,對於很多人來講,想想都壓力山大。所以,有專家指出,中國居高不下的房價以及育兒成本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不是不想生,是不敢生」,其結果也反映在數據上。
統計數據顯示,從2016年放開二孩政策以後,2016年-2019年的出生人口分別為1786萬、1723萬、1523萬、1465萬,而在放開二孩的前一年(2015年)出生人口為1655萬,數據直觀表明,二胎只帶來了兩年的較大增量,從2018年起,出生人口竟比二胎放開前一年還低。可見,催生效果並不明顯。
這顯然沒有達到此前一些專家的預期效果。在二孩政策未實施之前,有統計學專家計算過,即便按中值算,每年的出生人口也應該在2100萬-2200萬,結果自然是被無情打臉,因為他們只從理論計算,卻沒想到有這麼多人不願意生。
孩子養育成本高是現實,但提高生育率,以解決老齡化問題也是一個重要舉措和趨勢,目前看來,支持和鼓勵生育,是當前任何一個低生育率國家都在努力的方向。
房價高、教育成本高,家庭會自動選擇不生育,但從國家發展大計看,還是需要充足的勞動力才能持續發展,特別是應對老齡化,務必要保持一定的生育率,並從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
比如,俄羅斯生2個孩子可享受3年產假,工資正常發放,生第3個孩子可獲得4.5年產假及其補貼;瑞典立法允許父親休產假,並鼓勵休假,休假時間越長獎勵越多,最高可領13.5萬克朗(約10.6萬元人民幣),產假也無需一次性休完,到孩子8歲前都可以;新加坡在家庭生第二和第三個孩子時,將錢存在孩子父母的戶頭,以用於支付託兒和幼兒園費用等等。
從這些措施看,這些國家顯然是急了!實際上,我們國家也有很多類似情況,從以往的限制生育,到現在全面放開二胎,都顯示了國家對生育態度的轉向,一些地方還有相關人員跟符合生育條件的人員做思想工作,在江蘇宜興,一企業還施行多生育孩子多獎勵政策,多生一胎獎勵加倍,並優先晉級。
當然,國情不同,我們也不可能照搬,一些專家則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梁建章建議,通過財政補貼來鼓勵普通家庭生育,起碼要有GDP的2-5個點(力度小了可不行)。
經濟學家任澤平在撰題為《中國人口報告2020:少子老齡化挑戰》的文章中表示,放開二孩的效果不及預期,大幅低於「反對放開生育派」的預測數據,建議放開三胎,以應對少子化問題。而且認為越早放開越好,越晚就越事半功倍。
還有專家的建議更為直接,直擊「不願生」的痛點。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建議,家庭孩子數量與高考加分直接掛鈎,1個孩子不加分,2個孩子各加20分,3個孩子就每人加50分,4個孩子就保送一個最傻的上985,這樣的話,算上加分,相當於全部能上985,此外,如果生4個的話,直接就送一套房。如此,教育和房子問題全都解決了。金教授的這兩條新建議,貌似「對症下藥」啊。
從網友的反饋來看,雖然這個建議在網上引起了大家的討論,有網友明確表示,這簡直無法拒絕,一定要多生幾個!但也有網友表示反對,批評金教授的建議只注重人口的數量,不重視質量,同時也破壞了公平的高考環境,但是,不得不說金教授說到了很多年輕人不願生的核心問題,買房和拼名校的教育成本。
若開放3胎,你願意生嗎?
說實在的,生孩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要的就是經濟壓力,有句俗語「生男孩是建設銀行」,生一個男孩子就要準備一套房,要是3個男孩,估計父母覺都睡不著了,怕是自己房貸、車貸還沒還完,又要準備幫孩子買房、還房貸了。
其次,生和養也是一體的。有人說,過去經濟條件不好不照樣生好多個嘛,現在為什麼就不能呢?正如前面所算,教育是養育孩子開支的大頭,雜七雜八每年3-5萬輕飄飄,而且隨著人們生活要求提高,每年還有旅行和交流等開支,各項費用加起來,一個中等家庭養育一個孩子一年的支出也有大幾萬元,要是有3個孩子又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此外,生孩子還得有時間成本,女性生孩子的話,基本上就很難工作了,生3個孩子都要花好多年,基本都要佔據人生最美好的年齡段,對個人職業發展和身體都會產生重要影響。
總體看來,別說3孩,就是2孩,不少家庭都夠嗆,而且作為孩子的父母,其本身也面臨著個人和贍養老人支出,在各種保障體系還未充裕的情況下,提議生3胎的建議即便真實施了,很多人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當然,如果反過來,特別是房子、教育這些大件的東西能夠解決,即便沒人催,按照我們「多子多福」的傳統,父母們也會積極的生孩子。
那麼,你希望有幾個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