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歷史背景下,包括房地產、汽車在內很多行業都一度步入「寒冬」,「娛樂影視」行業更是幾近冰封,直到光線傳媒的作品《姜子牙》首映,才仿佛為影視行業注入一支強心劑,之後影視製片巨頭華誼兄弟的《八佰》又拿下暫時的票房冠軍,隨後的《金剛川》雖然大跌眼鏡,但是這也讓幾近冰封影視行業逐漸解凍。
華誼兄弟靠《八佰》和《金剛川》走出無片可拍的尷尬,然後加大對電視劇等線上娛樂項目的業務拓展,集中資源開啟「影視+實景」的新商業模式,推動企業更快更好的回歸健康發展的快車道,駛離影視行業「大洗牌」後的「影視寒冬」現場。
其實受影視行業「大洗牌」的不只有華誼兄弟,還有影視行業的另一個巨頭博納影業,博納影業的流年不利,還要從2017年「突擊入股」的行動說起,在博納影業計劃提交招股書前,渴望分一杯羹的黃曉明、章子怡、張涵予、陳寶國、韓寒等明星以及萬達電影,都紛紛「解囊」,準備迎接這次可能「暴富」的機會。
但就在所有人都看好博納影業這隻潛力股時,看好博納影業未來後密集入股後,流年不利的博納影業趕上了影視行業「大洗牌」,之後靠著《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中國機長》三部主旋律題材的大片,讓博納影業稍微緩過勁計劃再次登錄股市時,合作會計事務所被立案調查像一隻攔路虎,再次將博納影業擋在股市門前。
在所有投資人看來,向博納影業投資入股都是非常明智的選擇,但是偏偏事與願違事情總是反其道而行,雖然博納影業依舊是國內影視行業的巨頭,但是在博納影業未成功登陸股市,手裡股份未變成現金流進入口袋前,所以股東都在擔心財富會從自己面前一晃而過。
除了股東們,最焦慮的人就是博納影業創始人於東了,據於東公開表示,今年已開機的《冰雪長津湖》虧損已經超過1.5億元,博納影業如果還不能快速走出寒冬,讓於東惆悵的就不只擔心博納影業股價了,還要擔心明星股東們對博納影業的態度。
如今影視行業的現狀,已經應驗了於東早年時的預言:「未來影視行業都會給BAT打工」,時間的確是證明事實最鋒利的武器,國內多數影視集團的豪華股東團裡,赫然都有騰訊和阿里的身影,那麼未來的影視行業有可能被BAT壟斷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你的支持就是我的動力,一起學習,一起長大!
本文由這樣的他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改!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