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指數#明天——2020年7月22日會是不平凡的一天,中國股市發展的一個裡程碑。
上證指數從1991年制定後一直用到今天,市場上不斷地有聲音傳出「未能充分反映市場結構變化」「要修訂指數」。明天終於要迎來修訂了。
此次修訂內容如下:一、指數樣本被實施風險警示的,從被實施風險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將其從指數樣本中剔除。被撤銷風險警示措施的證券,從被撤銷風險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將其計入指數。 二、日均總市值排名在滬市前10位的新上市證券,於上市滿三個月後計入指數,其他新上市證券於上市滿一年後計入指數。 三、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紅籌企業發行的存託憑證、科創板上市證券將依據修訂後的編制方案計入上證綜合指數。
通俗的解釋:
1、剔除被實施風險警示(ST、*ST)的股票
被ST的會被剔除上證指數,撤銷ST才可以再被計入。
給股票冠以ST標誌,是交易所實施的風險警示,這類股票相對來說風險較大,公司持續盈利能力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剔除這類股票更加有利於市場優勝劣汰。
2、對新股計入上證指數時間進行調整
市值排名滬市前10的新股滿三個月後納入;其他新股滿一年後納入指數。
眾所周知,新股上市當天漲幅超過100%的不在少數,後續也會有連續「一字板」漲停。把這類股票暫不計入指數,有利於上證指數的穩定,更加能反應市場的真正走勢,同時也降低了炒新打新對市場的影響。
據上交所統計:
2014年至2019年,滬市共上市新股563隻,上市後平均連續漲停天數為9天,217隻新股連續漲停天數超過10天;
2010年至2019年,滬市新股1年內平均收益波動率約為同期上證綜合指數的2.9倍。
3、將科創板股票納入上證指數樣本空間
從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上市到今年5月底,科創板上市公司達到105家,總市值1.6萬億元,已成為滬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把科創板股票納入會提升上證指數中新興產業公司的佔比,使滬市流入新鮮血液,更加具有活力。
明天不僅會迎來上證指數編制方案的修訂,還會在收盤時公布科創板50成分指數歷史行情。23日開盤公布實時行情。
上證指數剔除ST、緩納新股、添加科創板股票,三大動作後會煥發新的活力,「賺了指數輸了錢」的情況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