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長的過程中,身邊那些看似習以為常的東西正在慢慢消失。
先是舊物被拋棄,後是故人的離開,到了最後,那些曾經的美好在我腦海中也如風般消逝。
就像電影《男人四十》中說的:好多東西都沒了,就像是遺失在風中的煙花,讓我來不及說聲再見就已經消逝不見。
在成長路上,我們總是不斷的在失去、在懷念,懷念那些已經逝去的美好。
比如2020年猝然離世的科比、比如2019年離開的高以翔、比如已經離開了17年的張國榮、比如離開了11年的麥可·傑克遜。
天王的逝世
2009年的6月25日,是一個很多人都不能忘懷的日子。
#流行天王麥可·傑克遜謝世#這個醒目的標題,如驚雷一般劈開了MJ迷乃至全世界的心。
如今距離他的離世,已經兜兜轉轉的過了十一年的時間。
然而他的音樂、他的舞蹈、他的表演,仍然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中流傳,仍然是人們最熱衷的事情、仍然呈燎原之態影響著世世代代。
從20世紀80年代起,為整個現代流行音樂史締造了一個傳奇時代的他,也有著世界舞王、世界流行音樂之王的稱號。
而在他被冠以「流行音樂天王」的頭銜背後,還有很多人們給予他的頭銜:歌手、舞蹈家、音樂家、慈善家、人道主義者、和平主義者等等。
他一直在用歌聲和各種善意的舉動來呼喚愛與和平,去撫慰著當時的世界。
他曾經兩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也是金氏世界紀錄中累計捐款最多的藝人。
即使在經歷白癜風、誹謗、離婚、性侵未成年等各種中傷之後,他依然選擇用愛來化解。
還在想著Heal The World,去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去喚醒那些背棄了人性的靈魂。
有人說她是跌落人間的天使,帶著常人無法企及的純淨和真善美的執念。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至純至性、至真至善的人,卻並沒有大眾所想像的一個美好的童年。
沒有童年的Michael
1958年8月,麥可·傑克遜出生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的一個普通家庭中,他在家中排行第七。
然而這個大家庭中,並沒有想像中的和睦與快樂。
在採訪中,他曾經說到過自己的童年生活與父親。
在他五歲的年紀,便已經結束了童年的生活,開始和兄弟一起走穴演唱的生活。
讓他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父親手裡拿著皮帶在等待的畫面,那時如果不聽話便會迎接皮帶的抽打。
不僅如此,過早的接觸社會,也讓他看到太多的人、經歷了太多的譏諷與非議。
而這也造就了長大之後的他,極度自卑、敏感脆弱的性格與心靈。更成為之後不斷整容的導火索。
就像他在格萊美頒獎中說的那樣:
我沒有一個正常的童年,沒有聖誕節,沒有生日,也沒有童年應有的快樂。取而代之的是辛勤的工作,奮鬥和痛苦。這最終換取了物質和事業的成功,但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我不可能重塑這段人生。
或許就是那段堪稱悲慘的童年經歷,讓長大成名之後的麥可·傑克森瘋狂的喜愛玩具、喜歡孩子。
並因此打造了一個「夢幻莊園」,是童話裡小飛俠彼得·潘的所在地。
在這裡有他幻想中的幸福童年,可以看電影、與動物為伴、更可以盡情的坐上遊樂機器玩耍。
更可貴的是,面對這個夢幻般的莊園,他沒有選擇獨佔,而是選擇了分享。
他總是會邀請全世界各個種族的孩子來免費遊玩,尤其是家境貧困或身患疾病的孩子,他們更是夢幻莊園的「常客」,
在這裡麥可·傑克遜經常是孩子王的身份,帶領著她們一起玩耍,一起感受著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
此時的他還不知道,在未來的幾年中,他會因此陷入一場聲勢浩大的誹謗與討伐中,讓他整個餘生都蒙上一層陰霾。
1993年「孌童案」的爆發,讓他的夢幻莊園變成了「地獄」,而他本人也從最初人人稱讚的天使變成了人人唾棄的「魔鬼」。
雖然最後法律上還給了麥可·傑克遜的清白,但是輿論的影響依然沒有消失。
他的形象也因此受到了極大的損傷,精神狀態也跌入谷底,那時的他整日都要靠藥物入眠。
這個曾經寄託了他滿心童真的地方,終究成為了傷他的最大利器。心灰意冷的他選擇了關閉「夢幻莊園」並永遠離開。
歷劫而來的天使,終將回歸
在之前的眾多非議下,麥可·傑克遜已經鮮少出現在大眾視野中。
直到2009年3月,他宣布將在7月舉辦10場告別演唱會,並和媒體、粉絲們如此說道:「這是我的謝幕演出。」
此消息一出,隨即引起極大轟動。
有超過160萬人在訂票系統中排隊,只為在最後看一場他的演唱會。
然而,當所有人沉浸在麥可·傑克遜即將復出開演唱會的時候,噩耗襲來。
我們喜愛的麥可·傑克遜因為被醫師注射過量藥物,導致死亡。
這個曾經用愛來包容整個世界的人,最終還是離開了我們。
那個曾經說著:If you be there,l'll love you more and more" You are not alone的麥可傑克森
也許最大的愛不是限於兩個人之間,而是一個人和整個世界。
請記住他曾經來過,他曾經熱愛過這個世界,
——麥可傑克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