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視力不達1.0醫生卻說沒事?
每年給孩子測試視力,居然可能0.7、0.9,家長自己很擔心,可奇怪的是,醫生一檢查卻告訴他孩子視力正常,不需要配眼鏡。
正常視力應參照同齡人標準
學生時代,大家應該都參加過學校組織的體檢,知道標準視力是1.0。現在近視的家長很多,對孩子的視覺健康很重視,當自己孩子查出視力不足1.0時就認為孩子的視力不正常。這中間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
圖源 | 銳景圖庫
兒童的正常視力應參照同齡人標準和身體發育一樣,兒童的視力發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4個月嬰兒視力為0.02~0.04;5~6個月嬰兒視力為0.04~0.08;7~8個月嬰兒已有固視,能長時間看一個方向;一周歲兒童能識別眼、耳、鼻等器官;2~3歲兒童的視力達到0.4~0.5;3~4歲兒童視力達0.5~0.7;5~6歲兒童的正常視力接近0.8~1.0;6歲以後達到1.0即是正常標準視力。
遠視其實未必是壞事
遠視是指進入眼睛的光線聚焦到視網膜後的屈光狀態,表現為看遠不清楚,看近也不清楚。但是,對於青少年來說,有遠視未必是壞事。對於那類不影響視力的遠視,我們稱之為生理性遠視。
圖源 | 銳景圖庫
一般來說,6歲前正常的遠視應該在300度以內,除此之外,還需要符合一些條件。1、雙眼視力平衡(裸眼視力)例如:5歲,左右眼視力均為1.0,遠視200度,屬正常的生理性遠視。左眼視力0.8,右眼0.4(配鏡仍矯正不到正常水平),遠視200度則可能需要矯正。2、雙眼屈光度平衡(遠視度數不可相差過大)3、雙眼視力達到同齡人正常水平4、雙眼經檢查無內斜視超過六歲後,即使仍有一定的遠視,只要視力達到1.0,無內斜視,無視疲勞則無需矯正。這些生理性遠視將隨著眼球發育慢慢減少,有生理性遠視的孩子出現近視的機率更低,時間也相對較晚。
孩子視力下降怎麼辦?
要科學配鏡建議多參加戶外運動。除了定期檢查,醫生還建議孩子們多參加戶外運動。戶外運動不僅能夠讓孩子擺脫電子產品的誘惑,減少近距離用眼,還能有充分的空間進行遠眺,放鬆眼睛,鍛鍊身體,是一種被普遍認可的預防近視的有效手段。
保證每天戶外運動時間至少有2小時,可以打羽毛球、桌球等,不僅促進孩子強身健體,還有益於視力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