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歐植兆 通訊員 付 璐
近日,作為湖北省武漢市沌口街新都社區的對口下沉單位,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應急管理局藉助自身應急管理資源,實施關口前移、重心下移,不斷提升黨建互動和服務效能,為新都社區的社區治理和隱患排查注入強有力的應急動能。
正式「接單」
聯合整治除「病根」
新都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東華表示,該社區的一些「三合一」場所存在消防安全隱患,前期藉助街道的力量開展了多次整治,「但門店業主們喜歡打『遊擊戰』,讓社區工作人員既揪心又費心。」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應急管理局機關支部下沉社區聯絡人徐楓聽了張東華的話後,結合局機關支部的資源清單一一認領,由該局協調相關部門對新都社區存在安全隱患的「三合一」場所開展聯合整治,共建項目清單正式商定。徐楓笑稱自己代表局機關支部正式「接單」。
徐楓召集安委辦3名黨員同志,分析了該社區安全隱患治理存在著租賃關係混亂、消防意識薄弱、社區無執法權等問題。
找準「病根」後,徐楓他們通過向最熟悉情況的社區人員收集清單明細,摸清隱患;藉助當前正在開展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督辦相關單位落實監管責任;積極協調公安、消防、城管、街道等主體,發揮各自職能優勢,開展聯合整治。
督辦的「指揮棒」指向哪裡,落實的重點就在哪裡。根據新都社區提供的「三合一」場所隱患明細,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安委辦正式下達督辦函。相關單位立即啟動聯合行動,安排執法人員對照隱患清單逐一上門排查,對限期不整改的危險部位予以臨時查封。
徐楓表示,安委辦要把關,同時還要接受「下單人」,即新都社區的驗收。
「之前憑我們的力量無法協調到那麼多部門參與,多虧你們的支持和調度,現在整治力度上來了,一些業主的態度也明顯有了改觀。」說起對社區「三合一」場所隱患整治情況的直觀感受,張東華給予了好評。
靈活「派單」
深入社區送服務
「鄒隊,您好!今年的消防安全月,我們可以幫新都社區預約一場消防演練嗎?」11月9日,正值第29個全國消防安全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應急管理局黨員幹部主動聯繫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希望讓更多社區居民了解消防工作,積極參與到火災隱患排查治理中,同時讓社區應急處置方案的實效性能通過演練加以檢驗。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消防救援大隊希望宣傳活動有載體、有普及性,新都社區希望多些實打實的技能指導和培訓,經該區應急管理局牽線搭橋,一場家門口的消防演練如期進行。
當日下午,新都社區一場冬季消防演練拉開序幕,周邊的銀行、企業、酒店等30家單位近90名職工和群眾共同參與。
在「消防知識小課堂」環節,消防員對火災撲救方法、消防安全設施維護等相關內容進行一一講解,並組織業主和圍觀群眾進行操作演習,確保社區和群眾都能熟練掌握基本滅火技能。
主動「送單」
多方合力築防線
「風險源在社區,誰最先了解風險源是否有現實危險?是上級部門嗎?不是,一定是最基層的工作人員和群眾。我們的預警體系如果做不到落腳在社區,那就是無警可預。」11月11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應急管理局局長何承林在為開發區相關單位的40餘名黨員講授主題黨課時說道。
立足於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和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何承林結合實例分析了當前社區應急管理存在的共性問題,並提出了思路和建議,這讓社區具體從事相關工作的黨員表示受益匪淺。
如何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動社區應急管理能力不斷提升?支部的黨員紛紛暢所欲言。
該區審計局的黨員代表提出,希望專門針對不在管委會辦公、物業又缺乏相關安全和應急知識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多開設相關應急演練和宣傳培訓。
一網格員反映,老舊小區的樓道亂堆亂放現象嚴重,物業人力不足,可以多組織下沉黨員開展上門宣傳,進一步增強居民的風險防範意識。
「充分運用好社區大黨委和網格化管理的作用,積極推進安全風險網格化管理,讓黨員力量充分發揮出來,深入一線組織和服務群眾。」何承林表示,只有通過多方合力、協同聯動,早日填補管理空白彌補薄弱環節,才能實現社區應急管理「權責明確、信息公開、充分預警、及時響應、有效應對、全面善後」的治理目標,真正築牢社區安全防線。
【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