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總是以為,自己沒賺到錢就是項目不行,或者賣的產品不好。
哎呀,你睜開眼睛仔細觀察觀察嘛:
同樣是玄學定位,為什麼別人能年入千萬而你卻每個月收4位數的諮詢費;同樣是賣智商稅產品,為什麼你的客戶都是聰明人識破騙局不買,別人的客戶一個個像腦袋被核彈炸了一樣,搶著被騙。
真正出問題的不是項目,真正出問題的也不是產品。
真正出問題的是你的引流方式。
前言:
開了店就賺錢?
假設現在,你不甘平凡,一杯啤酒下肚:
「老子不幹了,我要創業!」創業,創業做什麼呢?
開店吧,OK開店。
現在你要開店啦,可是開店賣什麼呢?
你大概率從腦海裡面蹦出幾個答案:「火鍋店?奶茶店?零食店?……」
然後再看看身邊賺到錢的人都在賣哪些東西,最近什麼賣得最火爆,什麼最賺錢,還有沒有一種東西,附近沒有賣,但是周圍人都需要,自己能不能進貨來賣?
這樣的思路是不是很熟悉,你自己是不是也經常用這樣的思路分析問題?
那麼,恭喜你,你剛剛的思路全是錯的!
這樣想的人,99%都失敗了。
別抬槓,你只需要回答我一個問題:開了店就能賺錢嗎?
就拿淘寶來說,無論你是賣手機還是賣零食,賣衣服還是賣化妝品,只要你不花錢燒直通車,你的產品沒曝光的機會,別人看都看不見你的產品在哪,你賺誰的錢?
這就好像前段時間搞得熱火朝天的擺攤一樣。
朋友圈裡跳出來一個人說自己要去擺攤了,求助萬能的朋友圈該賣一些什麼好?評論區一派群魔亂舞:賣燒烤,賣消毒劑,賣手機殼,連賣老鼠藥的有……
其實我們是很擔心的,他們認為,哦,這個好賣,賣這個能賺錢,那我就賣這個。卻不思考,賣這個為什麼賺錢,別人是怎麼賣的?擺地攤你得會吆喝啊~
現實是,絕大多數人無論賣什麼,都不能把大夥吸引到面前了解產品,沒法開展下一步的銷售,什麼也賣不出去。
這個思路放在線上用於知識技能變現也是一樣的,我知道你有才華,我也知道你的知識值錢,但是誰付款來買你呢?
沒有想清楚個問題,你就無從下手,老是覺得引流太難,然後學了一堆屁用沒有的引流套路,開口閉口就是什麼平臺賦能,什麼網際網路思維,流量矩陣,跟著了魔一樣。
好,這篇文章將重構你的引流思路,做真正正確的引流動作,不走彎路。消化能力沒那麼強的,放進你積灰的收藏夾裡面慢慢看。
正文:
引流引流,最關鍵的是什麼?
最關鍵的是引,而不是流。
開店固然是可以,店必須要開,可是這家店要怎麼開就是個技術問題了。
大到購物廣場中心,大學城,市中心,日流量過萬,小到街頭巷尾,樓下便利店,百來號人來來往往,都有流量,開在哪好?
線上引流,大到3億人刷的抖音,2億後浪逛的b站,700萬人均985的知乎,小到一個幾百人的朋友圈,幾十人的微信群都有流量。
但我們要解決的問題不是流量在哪,而是要把流量吸引過來。
購物廣場的店鋪那麼多,月收入為負數的大有人在,抖音的帳號那麼多,燒幾十萬也沒回本的依舊有。
流量多,不來你這裡,那都是過路財神。
各路流量怎麼引,不僅取決於你這個項目的受眾認知水平和你內容本身的專業程度,還取決於你自己篩選流量的方法。
我舉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
線下傳統的手機營業廳。
就是那種坑人充話費的營業廳,他們怎麼拉人進來充話費的?
找8個員工,換上便裝,在營業廳的門口不遠處,拿著個雜牌充電寶或者雜牌耳機,過一個年輕人就直接把充電寶塞他手裡,說這個東西免費送給你了,你直接拿走。當這個年輕人開始確認這個充電寶是不是沒用的,是不是在坑人的時候,他就說裝可憐悄悄地說:「現在是月末了,我們公司在評優評先,我這個人好評不多,現在需要你幫個小忙,只要你幫我填個表,寫兩句好評,這個充電寶就送給你了。」
年輕人一聽,給好評送充電寶,好像沒什麼問題,就屁顛屁顛地跟著他進了營業廳,營業廳的人讓年輕人填表之後,營業廳穿正裝的人就開始拉住年輕人說,其實我們還送手機和平板,難道你只拿一個充電寶就走了嗎?
人固然是貪的。
年輕人接過平板,抱在手裡,眼裡有光:丫的,還有這等好事?
營業廳的銷售跟年輕人說:「送倒是可以,但是要看看你的話費積分,積分夠了才能領,把你號碼給我,我幫你查一查。」
年輕人報完號碼,他們隨便操作一下,鬼知道是不是真的查積分,然後告訴年輕人:「你的積分夠了,這臺平板你可以拿走了。」
年輕人一聽樂呵了,拿著平板就想走時,這個時候他們才會提出自己的條件,一般來說,就是忽悠預存話費。
這樣的套路就連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都還在用,屢試不爽。拋開這個套路的道德性,這樣的引流思路是值得學習的。
營業廳的賣點是什麼?充話費送平板對不對?
但是如果他直接在門口吆喝充話費送平板這就不對了,直接吆喝這個,大概率是沒法把人吸引過來的,因為這樣的套路簡直太常見了,客戶都已經脫敏了。
而他們是設計了一個鉤子——進店填好評送充電寶,先把流量引進店再說,流量都沒有進店,你銷售再強也就轉化不了。
當然,這裡面還有他們篩選流量的方式:從人群中看面相找一些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多半是大學生,沒見過什麼叫套路,其他的人一般不找,找了轉化不了。
線上引流:
我們在線上靠自己的知識技能變現的思路就是差不多,與靠坑不同,君子愛財得取之有道,我們是通過真正的價值展示去引流的。
雖然說引流最重要的是吸引,但也得考慮你項目本身的情況。
這張圖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首先要考慮你的定價,
你的定價多少決定了你需要在引流上下的功夫。
高客單價的服務,引流得精準。
就拿微信公眾號開通留言這件事來說,客單價在3000左右。
那就得每個星期成交一單來實現自由旅居辦公的狀態。
假設一周有一天是要去辦理證件幫忙開通的,那麼剩下的6天幹嘛?
留意貼吧,淘寶,公眾號合作群的信息,去知乎找小v關注一批新的公眾號號主。
低客單價的服務,引流得靠量。
你賣一個99的社交課,就得廣撒網,保證日流過萬。
一天裡面有2個小時在提供服務,剩下2個小時就去引流。
其次考慮你的產品本身的特性,專業程度。
當然這裡面的玩法就五花八門了,下篇再詳細講。
關於引流,我是不建議去學習各種亂七八糟的引流套路的,包括引流的課程。因為流量的本質是人,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自然也就能吸引來什麼樣的流量。
有些人是靠著迎合觀眾的口味出內容,
抓住了觀眾的心理,做出爆款作品來引流
有些人堅持做自己,作品和內容都有自己的特色也能成領域大v。
真正有效的引流辦法,應該就是你活得最好那個同行的辦法。
當然你還可以打開自己想法,自己摸索探索一條路線出來,這都是正確的。就好像我關注的一個年收入在幾百萬定位命理諮詢的號,經常就寫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娛樂圈見聞,江湖傳奇故事來吸粉變現,客戶核心群體在中產階級。能做到這個水平,那是因為他清楚這類人群喜歡看什麼樣的文章,聽什麼樣的見聞,對自己核心客戶有清楚的心理把控,吸引到這類流量自然也就不是難事。
如果你去套一些引流的課程,課程上面一般都會講要你輸出自己的專業知識,然後找相應的客戶群體,付費進一些微信社群去展示自己的價值。這樣的套路用在玄學上合適嗎?至少直接講玄學的專業知識是不能把我吸引過去的。
要知道有時候客戶並不是想了解這方面的知識,他們真正關心的只有一個問題:「我的命理如何?」不是嗎?
關於引流,我想你應該明白這篇文章想表達的意思了:
引流引流,吸引在前,流量在後。
還記得文章一開頭講的那句話嗎?
普通人總是以為,自己沒賺到錢就是項目不行,或者賣的產品不好。
真正出問題的不是項目,真正出問題的也不是產品。真正出問題的是你的引流方式。
上篇就先講到這裡,在下篇會講更仔細的引流實操辦法。
為了避免錯過,建議先把【菜菜的人生記錄儀】設為星標。
還有些話,在這裡不便展開講,可以掃碼加菜菜的私信,我們私底下聊。
關於引流,如果你還存在一些疑問和困惑的地方,可以直接把問題留在問卷裡面,以便我下一篇文章能夠幫助到你。
(2020年6月19日 晚 菜菜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