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變哥|引流變現師:互動產生成交
裂變哥荔枝微課付費課程整理。
分享之前給大家思考題:
1:你心目中的個人品牌是怎樣的?你對個人品牌的理解是什麼?
2:你為什麼要打造個人品牌?目前是如何打造個人品牌的?
Part1:如何做好個人品牌定位?
1:定位的一般來源渠道:
工作:掌握的技能,如程式設計師創造了某個軟體,做了某個知名網站
興趣:長期的愛好,如跳舞,唱歌最後去參加選秀節目或者上了央視春晚,或者養花喝咖啡等,最後成了咖啡師和養花的達人等
對標周圍人物:自己看到周邊有什麼樣的人,或者網上有什麼樣的人,於是去對標學習。比如我們看到別人通過寫作,朋友圈,個人品牌打造,社群運營等方式賺錢了,於是自己也去做。
不論是哪種形式,最終都需要你有技能在這個領域內堅持比較久,因為你要麼最終能為別人解決問題,提供方案,或者回答問題,或者其他的服務等
2:做個人品牌之前不一定是要有定位的,只是在做的過程中慢慢明白了什麼能賺錢,自己能做什麼,然後才有了定位要從這個方面去入手做自己的個人品牌。
如果你不知道要做什麼,先去做能賺錢的事,做到時間飽和上就不去拓展新的事情,然後留下一點時間去探索,探索到比現在更賺錢的事情,就丟掉現有的一個或者多個事情,
讓組合起來做的事情變現更多就去做。最終慢慢優勝劣汰成1-3件事情,然後分析哪個是能持續賺錢,能做大的,就慢慢有了個人品牌定位。
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做個人品牌是為了賺錢。
所以我們在選擇的時候要考慮:
- 為什麼賺(目的/戰略)
- 賺什麼錢(產品/服務)
- 賺誰的錢(to B 或 to C 的用戶)
- 怎麼賺(傳播/營銷/運營/管理/財務)
- 受眾分析:為誰(細分人群);
- 內容分析:創作什麼內容(垂直領域);
- 價值分析:解決什麼問題(專業價值)。
定位,用一句話來說,就是:為誰,生產什麼內容,解決什麼問題。
3:為什麼很多人還是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接觸的人和事都少,根本不知道有什麼事情是可以做的。沒有去做,在糾結做什麼好。
自信心不夠,怕自己做不好。
簡單說你需要去多多嘗試,才能知道什麼適合自己,以及什麼能做。而不是止步不前。
Part2:打造個人品牌常見的錯誤案例
1:錯誤的把個性當成有價值的特點最近看到了很多人的個性籤名:最會攝影的廚師,最懂新媒體的律師,諸如此類。看著很有個性,但是這個只是自己的標註,並沒有得到認可,而且也無法衡量是否對。我們的標籤和成績一定是要有權威認證的,至少是圈子內大多數人所認可的。
2:我啥都沒有,所以是打造不出個人品牌的?個人品牌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上的個人品牌就是讓人知道你是做什麼的,在別人需要的時候能夠找到你,並且雙方都會產生收益。比如你認識很多賣保險的,但是一個人的口碑好,於是你就在他的手裡買了
3:狹義的個人品牌,必須有內核,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很多人指望一兩個月的學習外包裝方式去打造個人品牌,從而迅速賺錢。包裝好了,能賺錢,但是你在這個領域到底有多少知識積累,做出了多少成績,有什麼實戰經驗,有沒有權威證明。
4:經常去吹捧別人做個人品牌切忌整天的去宣傳別人有多厲害,如果你的朋友圈嘴裡整天都是誰多厲害。那麼你頂多只是一個大咖的明星徒弟,總是縈繞在別人的光環下。
個人品牌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的獨立自主,可以適當的宣傳別人,但不是總是宣傳別人,甚至是整天宣傳別人。打鐵還需自身硬,不要一輩子把自己的厲害,建立在和他人的關係上。
一個人有了自己的成績,才算是某種程度上的厲害。
5:沒持久度一件事你做半年,一個月別人當時記得,但是做10年或者20年,別人一輩子記得,慢慢大家在這個領域就會知道你和記得你。一定要持續的堅持下去。
6:無個人品牌意識要想打造個人品牌,時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對自己的個人品牌是否有益,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能幫助提升個人品牌。因此要時刻有這種意識。
不同人個人品牌知名度大小和價值差異是什麼造成的?
1:個人粉絲數積累
2:個人成績
3:個人曝光度(是否願意和有意識的到處展示自己)4:個人知識積累(或者技能專業度等)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不同的人的付費產品價格是不相同的,而且能收到多少數量也是不等的。
但是不能完全依據上面的來看待。
Part3:打造個人品牌之前要想清楚的問題有哪些?打造個人品牌自媒體是你避不開的。
1:打造個人品牌需要具備哪些?技能:能夠幫助到大家,或者是別人所需要的資源:在這個領域內的人脈,信息源,產品上下遊產業鏈等商業思維:材料有了,不懂的如何連接,如何加工,如何變現也是沒用的堅持:持續的去做
2:選擇多個媒體平臺還是單一平臺,哪個平臺好?重點內容多平臺,非重點內容單一平臺,一定是要從多個平臺一起做,但是要先在1-2個平臺上做大,只有任意平臺發展壯大有流量,其他平臺才會得到發展。
每個平臺很普通等於0,一個平臺上的大V總比啥也不是的強。但是不同的人適應不同的平臺,想要知道自己要做哪個,先去了解有哪些平臺,都去嘗試,然後選擇重點發展平臺。
3:個人品牌可以從哪些基礎方面做出改變?朋友圈基本包裝(暱稱,頭像,朋友圈封面,個性籤名)每天在不同平臺發布一段話或者一篇文章每天在不同的群交到新的朋友等
part'4:打造個人品牌需要知道的3個思維:
1:借勢營銷:藉助別人勢能營銷自己比如是某某老師的關門弟子,明星學員如是某某公司的產品經理就是藉助權威機構和人物為自己做背書(顯得自己多厲害)
2:借力引流:藉助別人的流量給自己引流如做微信群裂變,為了得到某個知識,分享海報,讓他人把自己的好友引流到你的微信群如到某某社群做分享,對方群成員覺得不錯,就加了你的微信號如做低價免費課程,讓人進群,最後賣高價產品和課程
3:複利思維:一次復出,多次利用簡單說就是一項事情,創造多項收益價值
Part5:如何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打造了個人品牌呢?- 標籤:名字的網絡搜索指數、頭像識別度、人物故事;
- 粉絲:主要平臺的粉絲數、核心粉絲群、幫助了多少人改變的案例;
- 作品:經典作品或爆款產品、大事件、獨特的價值觀和理論體系;
- 勢能:大咖背書、人脈和資源網絡、年收入。
Part6:如何在微信體系內打造個人品牌?
微信是我們普通人最容易做到的通過站外引導流量關注你的公眾號和添加微信號(來源有線下見面認識加好友;其他網站發帖吸引關注,或者要提問加你好友等,比如最近的短視頻平臺引流)
通過微信私聊解決實際問題和達成交易。
通過朋友圈展示自己的人設,價值,三觀,生活,工作,產品等,增強互動和信任(看看自己的頭像是否合格)!通過社群創造連結氛圍和進一步深入了解你,讓他在群內看到其他人對你的認可!
通過公眾號寫文章輸出乾貨,得到認同!通過微信群吸引別人加你。
插一個:想要順利和KOL合作,你必須向他們證明兩個事情:
1. 證明你做的事有價值
2. 證明幫助你是有回報的那麼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
1. 堅持輸出你的價值,並讓他們看到
2. 提供KOL需要的東西,證明你可以幫到他們回到正題,第一,明確你的目標用戶在哪裡,想盡一切辦法去那裡找到他們。
比如,你的目標是寶媽,那就找寶媽群第二,向業內的意見領袖或者專業人士輸出你的價值,得到他們的認可和背書,你的用戶自然就來了。
Part7:為個人品牌制定可行性計劃
1:遵循smart原則,有可行性和可衡量等
2:明確自己打造個人品牌的困惑和難點在哪裡,制定3點做了就能解決問題的事情,去堅持每天執行。比如缺流量,怎麼增加?比如技能不行,做什麼能提升?比如沒有產品,如何選擇產品,哪些市場會大?
3:制定年月日計劃,並反覆思考和尋求監督,不斷做,去做挑戰
4:要時刻有為個人品牌做出行動的意識,並形成習慣比如進入一個群就知道怎麼去正確的表現自己可以以本群作為例子,多輸出自己的價值,被更多的人看到,慢慢的就可以形成小範圍的個人品牌。
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和種子用戶之後,再去做自己的品牌圈子。先回答幾個常見的問題,最後從幾個方面告訴大家如何去具體打造個人品牌。
1:個人品牌傳播成交變現的概率大概是多少範圍?取決於你的個人品牌的產品是什麼,以及定價多少,是不是更多人需要的,價格是否公道,具有性價比起初做個人品牌時,可以免費,再做低價位的收費,影響逐漸大時再把價格適當提高取決於你的文案或者內容寫的是否好,排版是否好。
比如我這種收入還算可以,做的也還算可以的社群,但是招募文案寫的不好,招募效果一般。比如,我是做引流變現的,那我的朋友圈最近就一直是這方面的體現,通過朋友圈來收付費會員。
我的個人品牌是引流變現方面的,我的產品就定位為引流變現。朋友圈展示的也是和引流變現的內容打造好朋友圈,就可以自動收費具體的可以去我朋友圈參考取決於你的主題是什麼,
需求人數是否夠多- 花錢 × 花時間 = 鐵粉- 花錢 × 不花時間 = 用戶- 不花錢 × 花時間 = 讀者- 不花錢 × 不花時間 = 路人
2:在建立個人品牌的過程中,哪些點是重要但是經常被忽視的?沒有持續的去做,沒有從多個維度做,沒有注重粉絲感受,有了成績沒多少人知道等
3:個人品牌怎樣在朋友圈連結他人?在朋友圈提供自己領域內的乾貨知識搜索朋友圈自己關注領域的問題,進行解答(寫在別人的評論區)展示自己獲得的成績和信賴榮譽等發放禮物(實物或者虛擬都行,做互動活動)釋放信息,讓別人得到信息能賺錢或者其他的收益
4:怎樣判斷目前個人品牌的品質對方獲得的成績有多少人能做到對方的能力達到什麼樣的水平對方的粉絲數規模對方在該領域的年限和資歷對方輸出的內容上是否是足夠幹
5:全職寶媽如何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自己是否有技能和興趣能夠發展,周圍寶媽都在做什麼?圍繞母嬰知識,如孕產,孩子健康,產後恢復,親子教育等通過在自己實踐過程中學習知識,進行總結,同時擴展同類圈子,分享知識。 並最終通過更系統知識贏得關注,得到認可,從而變現
6:個人品牌樹立的過程是不是就是定位的過程,定位首先是找到自己特別擅長或者特別能堅持成為自己讓人記住的事情?如早餐打卡多少天…不能說是定位過程,除了定位過程,還有升級過程,
以及提升知名度過程等多個維度早餐打卡365天不一定能是多大的成績,因為中國有一億以上女性連續10年做早餐,只是別人沒曬。的確需要技能和成績(讓人記住的事情)做了早餐還得是連續的,
還得擺的好看,還得拍的好看,而且時間上要稍微早些,可能會讓人覺得比較厲害
如何從各個方面打造個人品牌:
一:如何增加粉絲線上:各個媒體(企鵝號,百家號,一點號,公眾號,頭條號,簡書等)平臺發布內容微信群,知乎等問答平臺,短視頻平臺(抖音,微視,快手等),直播平臺,專業貼吧論壇,媒體專訪平臺很多,選擇自己擅長的即可線下:參加各種領域內人士聚會,成為主持人和分享嘉賓;
二:如何增強信任線下見面;問題答疑;送資料送實物;羊毛信息;幫忙賺錢;給對方提供幫助;經常朋友圈點讚評論,群內多誇人從多個維度創造連結,給對方創造價值;聯繫的多,讓對方受益。
三:如何原創內容為了保證持續創作和開發產品,這幾份材料一般要整理出:熱點日曆、選題庫、寫作計劃、經典標題清單、書單、故事庫、金句庫、免版權圖片庫、互動與傳播方法、運營常用工具。
怎麼加工呢,核心思路就是:人事網書 - 碎片心得/筆記 - 日知錄/日行錄 - 知識卡片/分類清單 - 文章 - 小主題 - 大模塊 - 體系。在日常創作內容時,如果你不是有多年積累,或者出身於傳統媒體,不能悶著頭搞,然後寄希望於幸運的垂臨,
還是要一邊寫一邊想清楚這幾個方面:
內容的主題(情感/勵志/書評/理財/藝術/時政...),內容的形式(圖文/漫畫/語音/短視頻/直播...),分為幾個欄目,從哪裡獲得選題靈感,排版的樣式原創這一塊相對難度大一些,對文案要求比較高
但是,傳播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四:如何贏得口碑儘量不要得罪任何人:得罪小人會引來誹謗;得罪有名的人,除非你真的有把柄,否則別人的話能夠讓你快速倒下多幫助別人,長期為對方創造價值;
和圈內大佬以及有威望的人成為朋友(和誰在一起就是什麼樣的人,大家也會因為某人給你面子)
五:如何增加知名度
1:有大家都做不到的成績
2:有被認可的榮譽
3:線上線下只要是這個圈子,任何地方都能見到你和你的內容以及故事等
4:結交好友,讓朋友主動到處宣傳你(比如寫出乾貨文章,對方覺得好,自動轉發朋友圈)
六:如何利用個人品牌賺錢賺錢的底層邏輯是:
創造價值(開發產品或服務來解決某個問題) - 交換價值(研究市場,尋找用戶,確定交付平臺) - 放大價值(借各種槓桿的力)。
1:做個人付費社群
2:做個人網絡系列課(如千聊荔枝上的)
3:諮詢答疑費
4:人脈對接費
5:信息差帶來的收益
6:資源整合做項目
7:技能服務
關於朋友圈打造,一定要有貨且排面整齊文案採用分段式,1+2+1,文案採用總分總一個小標題+事件陳述+個人心得總結+配圖
圖片採用個人標籤統一的底板會更有記憶力朋友圈可以添加一些生活化的圈,設置一些互動內容比如:
你可以這樣互動這種圈可以用來激活好友,更多朋友圈如何打造,如何吸引別人主動諮詢你,裂變哥會在下一節《如何打造一個一看就想付款的爆款朋友圈》裡給大家詳細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