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村集體財務在陽光下運行——興隆莊街道在線管理農村集體「三資」

2020-12-23 法制現場

□馬建 陳蕊芳

為切實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法權益,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健康發展,興隆莊街道創新三資管理模式,上線使用《濟寧市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陽光在線系統》,由街道、村分別組織進行村組財務資金、資產、資源數據錄入、處理平臺,實現了動態管理,優越於傳統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系統。

實時監管,數據支撐決策

通過陽光在線系統,市、區、街道三級可直接對村級「三資」進行監管,特別是對財務帳務的監管,數據實時共享,管理架構真實透明。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即時提供決策需要的數字依據,從而提高了決策的準確度和科學性。

線上審批,簡化報帳程序

針對傳統農村「三資」管理流程層層報帳、層層審批耗時費力效率低下問題,陽光在線系統科學設置了新功能、新機制、新模塊,開發移動客戶端,足不出戶即可快捷報帳,審批全過程、各環節均可在網上即時審籤,真正實現了「報帳員少跑腿、審批數據在網上多跑路」。以往的財務管理系統中記帳和轉帳功能是兩個系統,需要在兩個系統各記錄一次,現在陽光在線系統可實現記帳、轉帳一條線完成,所有銀行零費用轉帳,簡化了報帳程序,極大提高了報帳效率。

銀企直聯,提高支付效率

以前村裡的每一次財務收支,都需要村會計、街道的報帳員跑好幾趟銀行,現在陽光在線系統支持「銀企直連」,街道經管站使用無線非稅POS機,開通了收支兩條線無障礙支付結算通道,搭建了銀行端與經管站代管的各村帳戶之間的溝通橋梁。通過陽光財務系統,保留農戶原有的結算習慣和支取渠道,繼續沿用原金融機構卡折,批量代發、易捷收付,實現收入即時到帳,實現了農村股權、林權、農業經濟事項網上平臺支付交易,極大簡化了支付程序,加快帳務運轉,提高了辦事效率。

動態檢測,規避帳務風險

在原來的村級財務管理體系下,人工報帳極易出現差錯不能及時發現,更無法做到立即核查馬上糾正,陽光在線系統開通了繳費中心服務,實現了微信、支付寶與三資管理平臺一帳通業務對接,做到了繳費數據實時核對,優化了繳費中心功能。同時系統後臺管理系統動態抓取終端運行情況,實現數據二次核對,及時檢測錯誤並做出提示,報帳準確率達到100%。

實時查詢,財務公開透明

通過陽光在線系統,每村生成一個集體「三資」管理情況查詢二維碼,村民用手機掃碼後,即可查看當月和往月的具體收支情況,還有收支憑證作為依據,二維碼的數據實時更新,使每一筆「三資」管理活動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達到了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監督、民主公開於一體,真正解決了傳統三資管理中人為操作、監管不到位的弊端,建立了從源頭到結果全程實行財務公開的管理機制。

興隆莊街道在應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陽光在線系統中,有效發揮監管機制、研判機制、反饋機制的作用,及時消除了村級「三資」監管盲點,築牢了「三資」監管防火牆;精準分析判斷各類領辦合作社、農村企業、新型農村經營組織的經營情況和產權狀況,有效發揮「魯擔強村貸」扶持作用,進一步促進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截至11月份,興隆莊街道的40個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超過10萬元,總收入達到6071萬元,極大地提高了村集體服務群眾的經濟實力。

【來源:區融媒體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宜君縣召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平臺系統暨財務管理培訓會
    為助推鄉村振興戰略提速發展,進一步規範農村集體財務管理,提高農村「三資」監管水平,近日,宜君縣農業農村局與縣農財局、縣聯社聯合召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平臺系統暨財務管理培訓會,參加培訓會的有: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縣農經中心全體幹部、縣農財局相關負責人及業務骨幹、各鄉鎮財政所業務幹部、縣聯社領導班子成員、相關科室負責人、各網點委派會計
  • 山東嘉祥:陽光「三資」管理平臺打造農村財務監管新機制
    新華社客戶端濟南10月10日電(李超潘迪歡)「自從這個陽光系統上線以來,報帳方便多了。原來報一次帳,要找三四個領導,要是趕上領導忙的時候得跑兩天,現在通過網上報帳,吃頓飯的功夫就辦完了。」山東省嘉祥縣梁寶寺鎮高莊村報帳員蘇高岱高興地說。  陽光系統是嘉祥縣今年大力推行的「三資」管理陽光在線系統。
  • 松岙「五統一」規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通訊員 李賢君)針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存在的未實行報帳員聘任制、未配備農村集體資產專管員等普遍問題,松岙鎮率先在全區出臺規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的實施辦法,切實維護農民群眾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統一實行「水電郵等生活費用由銀行代扣代繳」。
  • 古勞農村「三資」管理規範化、系統化、數位化引來江門日報關注報導
    經過近兩年的有力探索,古勞鎮在不改變原有管理模式的前提下,運用數據化管理和行政管理相結合的模式,提升農村「三資」管理改革的科學性、嚴謹性和完整性。如今,古勞鎮農村「三資」管理改革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並通過了鎮、村兩級巡察考驗,獲得了上級有關部門的認可。
  • 潮安區第六期鎮場「書記講壇」,聚焦農村「三資」規範管理
    此前,這兩個村都是「問題村」,前二隴村是因有村幹部涉黑涉惡,而被定為軟弱渙散黨組織,通過邊打邊建,規範了「三資」管理,淨化幹部隊伍,提升了黨組織戰鬥力;而沙一村則是因為人居環境整治的短板,被落實限期整改,通過拆除違章搭建等工作,收回了被侵佔的村集體資產,並以此淨化美化了人居環境。
  • 廣州市海珠區:村民決定集體物業「婆家」 戶均得益增加30萬元
    說起閒置近1年集體物業終於找到「婆家」,廣州海珠區鳳陽街某經濟聯社社員吳婆婆滿是興奮。該物業經三輪社員投票,最終超過九成到場戶代表通過選取確認合作方,合同總金額溢價接近3000萬元,戶均得益增加30萬元,還加設了3.5年的租金銀行監管,充分保障村社利益。 這是海珠區首次通過社員大會選取「三資」交易合作方的實踐探索。
  • 東營一村支書將集體19.1萬公款個人保管並坐收坐支 受留黨察看1年...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2日訊 為進一步嚴明紀律要求,規範基層公權力運行,切實維護群眾切身利益,近日,東營區紀委監委公開通報一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領域黨員幹部違紀典型問題。2005年至2015年,曲永峰在任曲家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期間,在履行土地承包合同過程中不擔當不作為,導致村集體土地承包費長年未收繳入帳;同時,不按規定進行「三務」公開,對財務支出審核把關不嚴,管理混亂,造成村集體資產重大損失。
  • 東坡區召開農村財務管理專項...
    四川在線眉山訊(曾旭 記者 白楊)為促進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切實解決全區村(社區)組財物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升基層財務管理工作水平,9月8日,東坡區召開農村財務管理專項治理工作動員會,對該項工作進行專題動員部署。區政府副區長王志丹出席會議,區紀委監委、區財政局、區審計局、區農業農村局及全區16個鎮(街道)分管領導、三資辦主任參加了會議。
  • 方城縣券橋鎮管出農村「三資」新水平跑出脫貧振興加速度
    河南方城訊(段守毅 王炳中)近年來,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券橋鎮不斷強化對農村集體資金、農村集體資產和農村集體資源(三資)管理,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化規範化,實現農村集體「三資」保值增值,防止農村集體「三資」流失,保障群眾合法權益,為促進和諧穩定發展創造良好環境,跑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加速度
  • 菏澤農村財務管理新模式,手機辦業務,讓數據跑起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周千清 通訊員 商景雪「現在報銷可方便了,只要在手機上傳上發票憑證,報銷款直接就到村帳號上了。」菏澤曹縣古營集鎮周樓行政村的報帳員周愛華說。據悉,為進一步提升農村財務管理監督水平,結合當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菏澤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經營服務站大膽創新管理理念,開展第三方代理記帳服務試點,運用「網際網路+會計工廠+銀農直聯」的新型農村「三資」管理平臺,實行「手機APP上傳和審核憑證、第三方會計工廠專職人員記帳、網上銀行無現金直達支付、網上監督管理」的農村財務管理新模式,促進了農村集體財務管理監管規範化
  • 蚌山區農村集體「三資」專項清理查工作總結報告
    為確保「三資」清查專項清理行動取得良好實效,區農業農村水利局印製發放了《蚌山區關於開展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專項清查行動致農民朋友的公開信》500份,並在各村委會等顯著位置張貼公示,提高村民對「三資」專項清查的知曉度、關注度,動員村民積極參與清查工作。(三)全面自查清查。
  • 奉化區方橋街道四維發力打造村集體經濟增長點
    今年來,奉化區方橋街道從盤活資金資產、搭建協作平臺、規範運行、人才選備等四大方面著手,全力突破集體經濟思路不寬、動力不足、帶頭人缺乏、造血功能弱等發展難題,實現行政村集體經濟創收增效,全面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 創新「四三」路徑 做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大文章 / 薛璇 趙小春...
    著眼於激發集體經濟組織活力,制定了合作社選舉工作指導意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管理辦法等,指導集體經濟組織制定股份經濟合作社章程草案,選舉產生股東代表、理事會、監事會。全市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聯合社)9411個,成立經濟合作社(聯合社)6656個,全面完成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和頒發證書工作。二、加強「三資」監管,創新管理體系堵漏洞。一是開展農村集體「三資」清理整治。
  • ...三資」管理!棠下鎮推行委託會計師事務所代理村級財務記帳模式
    強化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力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上新臺階。棠下鎮「三資」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委託第三方代理記帳作為會計服務,憑其高素質的專業能力,為村級提供了準確、及時、可靠的代理會計記帳業務,既保障了各村正常運作,又積極發揮了監督管理職能,有效控制非計劃開支、專項開支,避免發生挪用和違規的現象,實現了農村集體財務會計核算服務職能與審計監管職能分離,確保農村財務管理專業性、獨立性,為全面推進棠下鎮鎮農村集體「三資」監管體系全覆蓋建設奠定殷實的基礎
  • 永平鎮多舉措促進村集體增收
    強化黨的領導,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1個;選優配強村支兩委,過摸底調研、集中研判,全面掌握運行狀況和選情民意,調整村委委員4名;根據「人崗相適、人村相宜」原則選派7名優秀機關幹部到村(居)任第一書記,增強村級組織內生動力。摸底子,定盤子,全面掌握集體經濟實際情況。
  • 巡察推動落實「四議兩公開」 農村「三資」管理有保障
    靈鎮村是新會區的一個典型城鄉結合部,村裡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於集體物業租賃。去年6月至8月,新會區委巡察組對圭峰會城村級黨組織開展巡察時,發現該村的「四議兩公開」(所有村級重大事項經黨支部會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事項實行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沒有落實,村集體「三資」管理存在問題。
  • 堅決打贏掃黑除惡攻堅仗⑦|村幹部非法轉讓集體土地使用權獲刑
    監察建議書:整合相關部門力量齊抓共管2020年7月,市紀委監委向企石鎮人民政府發出監察建議書,要求整合相關部門力量齊抓共管,完善村集體資產管理制度,提高駐村財務人員及村領導幹部財經法紀意識;對村集體資產、資源的運營使用加強監督檢查;加強警示教育,提高黨員幹部的遵紀守法的思想自覺。
  • 溫嶺營田村三資陽光監管:村裡的錢花哪了 曬給你看
    浙江在線11月29日訊 「今年村裡收入多少?都用到哪裡了?」會議室裡坐滿了人,大家都靜靜思考的當兒,邵興平第一個發問。  村委會主任邵良國推開眼前的紙杯,抬起頭回答:「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主要用在汙水處理工程和自來水管網建設上。工程已經完工,但具體帳目還沒上報,報上來會進行公示。」
  • 北京市農村集體總資產兩成以上在海澱
    「十三五」時期,海澱區依託中關村科學城建設,推動集體產業在科技創新中升級迭代,走出一條農民融入市民、農村融入城市、農業融入科技的城鄉融合發展道路。預計2020年,北京市海澱區農村集體總資產將達1940億元,約佔全市22%,年均增長9%。全年集體經濟總收入將達115億元,其中三產佔比98.9%。為縮小城鄉居民在養老、醫療方面的社會保障差距,推動實現更高水平的「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海澱區統籌推進以村為單位整建制農轉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