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蘇軾,大家會想到他「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情,想到他"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的柔情,想到他「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傷情。
蘇軾的一生,經歷過多次大起大落,在人生的變幻難測之中,他也獲得了對人生更深的體悟,因此,在他的詩詞中,有著對人生深刻的洞見。
蘇軾43歲的時候,在著名的烏臺詩案中,因為受到官場黨派鬥爭的牽連,蘇軾也被捲入其中,但除了他之外,還有他的一位蘇軾的同僚也被牽扯其中,他的名字叫王鞏。
幸好宋太祖曾定下不可殺士大夫的祖訓,他兩才躲過一劫,但也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他兩都被貶到很遠的地方。
王鞏並沒有因為此事就責怪蘇軾、反倒是因為這件事情加深了兩人的友誼、分別前、兩人在草軒亭中喝了一個透徹!
王鞏也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當時他被貶到了嶺南,蘇軾則是被貶到了黃州。
嶺南在古代是煙瘴之地,條件十分艱苦。王鞏從前身居高位風光無限,一朝被貶,家中的奴僕妻妾竟都四散離去。
世態炎涼不過如此,蘇軾見好友受如此牽連,心中愧疚不已,卻也沒有任何辦法。
就這樣過了四年之後,王鞏被官復原職,他在回京的時候,想要去看一下蘇軾。他帶著自己的小妾一同前往,他的小妾名叫柔娘。
其實,這位女子只不過是一個歌女罷了,但她卻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當王鞏被貶之後,她跟著王鞏一起去了嶺南地區,就是想要和王鞏共進退。
蘇軾酒後刁難友人小妾,她僅回8個字,蘇軾深有感觸寫下千古名作
見到蘇軾後,這三人一起到飲酒團聚,當時蘇軾看見這個女子,心想,這麼漂亮的女子,是真心跟著朋友嗎?
正巧柔娘向蘇軾敬酒,蘇軾在醉酒後脫口而出「調戲」柔娘:「你跟著他去吃苦,難道就沒有後悔過嗎?是你心甘情願的麼?」
柔娘愣了一愣回答了8個字:「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短短的8個字,蘇軾感觸很深,一個若女子竟這麼重情重義,世間能有幾人?
酒後蘇軾躺在床上良久不能入睡、想起柔娘說的八個字,於是揮筆寫下了這一首千古名詞。
《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裡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這首詞說的大概意思就是,我經常羨慕人間那些英俊的男子,上天應該乞求到美麗的女子和他作伴。潔白的牙齒裡唱滿了清淡的歌,起風了,再熱的大海也會因為飛雪而變得清涼。
從嶺南回來一定會變得更年輕,微笑著,小的時候還好像帶著嶺南梅花的清香。我問:「嶺南的風土應該不是很好吧?」女子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
這件事,在蘇軾傳記中有詳細的記載。蘇軾的一生,都與詩詞緊密相連。
每每讀起蘇軾的傳記,看到一個志得意滿的壯志青年,因為時局動蕩,不得已捨棄理想寄託山水。
一代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寫道:「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
當代著名學者餘秋雨先生在《蘇東坡突圍》一文中也說過,他最喜歡的文學家是蘇東坡,最喜歡的作品是蘇東坡貶謫黃州寫下的一首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
我們為什麼要讀詩?
記得之前聽過一句話,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可見詩詞歌賦對於人生的意義還是很大的。
主持人董卿也說:「為什麼要學詩,因為詩詞就在那裡,生生不息千年。」
教育家尹建莉也說:「被古詩滋養的孩子,得到的不僅僅是詩情和文才,實際上也成為被生活和命運多一份垂青的人」。因此,我建議大家都讀一讀詩詞。
近幾年語文考卷中,古詩文和傳統文化的比重也越來越高,從務實、為孩子學業考慮的角度來說,學好古詩詞,也是為孩子的學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所以我推薦這本《蘇軾詞傳》,這本《蘇軾詞傳》收錄了蘇軾一生的詩詞,用詞表面嬉笑,輕鬆,細品則唱出人生悲歡離合,歲月滄桑的厚重之聲,無形間直擊人心。
當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文筆華麗而不浮誇,如此心靜方能品人間至味。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
除此之外,這套書還另包含《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辛棄疾傳》。
現在這套書只需要79元,可以體會蘇軾一生的滄桑,可以看見李清照悲涼的一生,可以讀懂納蘭容若的痴情……
點擊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