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幾何這類題需要比較強的空間思維想像力,所以對部分同學來說也是挺頭疼的類型題。如果掌握了解題的技巧和方法並且多練,相信同學們對幾何題也不會再煩惱了。建議同學們多看看!
空間幾何體結構
1.空間結合體
如果我們只考慮物體佔用空間部分的形狀和大小,而不考慮其它因素,那麼由這些物體抽象出來的空間圖形,就叫做空間幾何體。
2.稜柱的結構特徵
有兩個面互相平行,其餘各面都是四邊形,每相鄰兩個四邊形的公共邊互相平行,由這些面圍成的圖形叫做稜柱。 (圖如下)
底面:稜柱中,兩個相互平行的面,叫做稜柱的底面,簡稱底。底面是幾邊形就叫做幾稜柱。
側面:稜柱中除底面的各個面。
側稜:相鄰側面的公共邊叫做稜柱的側稜。
頂點:側面與底面的公共頂點叫做稜柱的頂點。
稜柱的表示:用表示底面的各頂點的字母表示。 如:六稜柱表示為ABCDEF-A』B』C』D』E』F』
3.稜錐的結構特徵
有一個面是多邊形,其餘各面都是三角形,並且這些三角形有一個公共定點,由這些面所圍成的多面體叫做稜錐. (圖如下)
4.圓柱的結構特徵
以矩形的一邊所在直線為旋轉軸,其餘邊旋轉形成的面所圍成的旋轉體叫做圓柱。
圓柱的軸:旋轉軸叫做圓柱的軸。
圓柱的底面:垂直於軸的邊旋轉而成的圓面叫做圓柱的底面。
圓柱的側面:平行於軸的邊旋轉而成的曲面叫做圓柱的側面。
圓柱側面的母線:無論旋轉到什麼位置,不垂直於軸的邊都叫做圓柱側面的母線。
圓柱用表示它的軸的字母表示.如:圓柱O』O
註:稜柱與圓柱統稱為柱體
5.圓錐的結構特徵
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所在直線為旋轉軸, 兩餘邊旋轉形成的面所圍成的旋轉體叫做圓錐。
軸:作為旋轉軸的直角邊叫做圓錐的軸。
底面:另外一條直角邊旋轉形成的圓面叫做圓錐的底面。
側面:直角三角形斜邊旋轉形成的曲面叫做圓錐的側面。
頂點:作為旋轉軸的直角邊與斜邊的交點
母線:無論旋轉到什麼位置,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叫做圓錐的母線。
圓錐可以用它的軸來表示。如:圓錐SO
註:稜錐與圓錐統稱為錐體
6.稜台和圓臺的結構特徵
(1)稜台的結構特徵:用一個平行於稜錐底面的平面去截稜錐,底面與截面之間的部分是稜台.
下底面和上底面:原稜錐的底面和截面 分別叫做稜台的下底面和上底面。
側面:原稜錐的側面也叫做稜台的側面(截後剩餘部分)。
側稜:原稜錐的側稜也叫稜台的側稜(截後剩餘部分)。
頂點:上底面和側面,下底面和側面的公共點叫做稜台的頂點。
稜台的表示:用表示底面的各頂點的字母表示。 如:稜台ABCD-A』B』C』D』
底面是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的稜台分別叫三稜台,四稜台,五稜台---
(2)圓臺的結構特徵:用一個平行於圓錐底面的平面去截圓錐,底面與截面之間的部分是圓臺.
圓臺的軸,底面,側面,母線與圓錐相似
註:稜台與圓臺統稱為臺體。
7.球的結構特徵
以半圓的直徑所在的直線為旋轉軸,半圓面旋轉一周形成的幾何體叫做球體。
球心:半圓的圓心叫做球的球心。
半徑:半圓的半徑叫做球的半徑。
直徑:半圓的直徑叫做球的直徑。
球的表示:用球心字母表示。如:球O
注意:1.多面體: 若干個平面多邊形圍成的幾何體
2.旋轉體: 由一個平面繞它所在平面內的一條定直線旋轉所形成的封閉幾何體
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
1.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
定義:正視圖(光線從幾何體的前面向後面正投影);側視圖(從左向右);俯視圖(從上向下)。
註:正視圖反映了物體的高度和長度;俯視圖反映了物體的長度和寬帶;側視圖反映了物體的高度和寬帶。
球的三視圖都是圓;長方體的三視圖都是矩形。
2.空間幾何體的直觀圖——斜二測畫法
(1)在已知圖形中取互相垂直的x軸和y軸,兩軸相較於點O。畫直觀圖時,把它們畫成對應的x』軸和y』軸,兩軸交於點O』,且使
(2)已知圖形中平行於x軸或y軸的線段,在直觀圖中分別畫呈平行於x』軸或y』軸的線段。
(3)已知圖形中平行於x軸的線段,在直觀圖中保持原長度不變,平行於y軸的線段,長度為原來的一半。
(4)z軸方向的長度不變。
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體積
聲明:本文綜合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點擊進入原文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