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戈壁沙漠的「梭梭樹」 綠色生態的呵護者

2020-12-16 閃電新聞

有一支隊伍,他們在茫茫戈壁開闢了一片成長進步的綠洲,這就是新疆森林消防總隊烏蘇大隊一中隊。該中隊連續16年被評為基層建設標兵中隊、13次被上級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3次榮立集體二等功、5次榮立集體三等功。

戈壁,成長成才的沃土

一中隊駐地烏蘇市,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自然環境惡劣,土地貧瘠,屬半沙漠地帶。「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鳥來不搭巢,人過不歇腳」的順口溜,是這裡真實環境的寫照。然而就是在這樣一片貧瘠的土地上,靠著一茬茬中隊指戰員的努力,硬生生在戈壁荒灘上建成了一座「春有綠、夏有花、秋有果、冬有青」的營區。

在中隊東側訓練場的櫥窗上,「紮根戈壁,以隊為家;勇於吃苦,甘於奉獻;精誠團結,銳意進取;忠於職守,不辱使命」32個字非常醒目。中隊指導員段鵬程介紹,這是中隊指戰員多年來自我總結、一直傳承的「戈壁精神」。

每年7月到9月,是中隊指戰員最難熬的時間。戈壁灘上陽光非常強烈,白天的烏蘇平均溫度達30℃,中午最高時能達到42℃。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指戰員們依舊堅持訓練。每天跑完5公裡,指戰員的訓練服上都會出現一大片白色的汗鹼。

戈壁灘的艱苦環境,不僅沒有消磨指戰員的鬥志,反而錘鍊了堅強的意志品質。組建以來,一中隊年終軍事考核成績在總隊一直名列前茅。中隊一級消防士張永堂,數次代表總隊參加森林消防局組織的訓練尖子比武,多次獲評榮譽稱號。

一中隊在狠抓訓練工作,打牢履行使命能力基礎的同時,始終注重對消防員個人能力素質的培養,把以人為本、注重發揮消防員主體作用作為重要建隊理念。一中隊總結的群眾性自我教育「四步法」被應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全面推廣。

18年來,一中隊在連續16年被評為基層建設標兵中隊的同時,還培養出了諸多先進個人。一中隊先後走出了5名支隊級幹部,5名消防員考學提幹,179名指戰員被總隊以上單位表彰,243名消防員取得了國家級專業技術等級證書,有9名退役人員回到家鄉後成了致富帶頭人。

雲杉,指戰員守護的「愛人」

在天山和阿爾泰山海拔1200米到2400米之間,生長著一種非常珍貴的樹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新疆雲杉。新疆雲杉是天山山脈和阿爾泰山脈涵養水源、固沙防風的重要樹種。近年來,由於森林採伐和生長環境遭到破壞,新疆雲杉數量逐漸減少。

駐守在這裡的森林消防隊員,一項重要職責就是負責天山東部國有林區、北疆天山雲杉帶、甘家湖國家級梭梭林保護區等462萬畝林地和120萬畝草原的防滅火與生態保護任務。

新疆的森林資源異常珍貴,生態環境一旦遭到破壞很難恢復。為了將火險水平降到最低,每年4月到10月份,一中隊都要赴517公裡外的江布拉克地區和距營區270公裡的託里縣老風口林區實施靠前駐防。

每次執勤巡護走近偉岸的雲杉,指戰員都會和雲杉親密地打一個招呼。雲杉是指戰員眼中最美的「愛人」,也是並肩戰鬥的隊友,因為他們都同樣肩負著守護生態的責任。

2013年,由於牧民焚燒秸稈導致森林火災,百餘畝防護林和數十間民房頃刻盡毀,教訓慘痛。2014年,一中隊進駐託里縣老風口後,立即提出了「取締亂點濫燒的民間陋習」的倡議,並結合這個倡議在老風口地區開展了廣泛的森林消防科普宣傳。這樣的滾動式宣傳有效增強了當地居民的森林防火意識。

不放過每個細節、不遺漏每個隱患。為了能跟牧民無障礙交流溝通、更好地開展科普宣傳,中隊指戰員還在工作之餘學習了民族語言,了解民族習慣,練習民族歌舞,進一步增進了情感認同。

組建以來,一中隊先後完成滅火作戰任務20多次,開展林政執勤、武裝清山、防火宣傳等400餘次,培訓地方半專業化滅火人員1300多人,為維護新疆生態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梭梭樹,隊伍的精神圖騰

梭梭樹是荒漠地區的生態保護神,人們讚譽梭梭樹是徵服沙漠的先鋒。盛夏的中午,烈日炎炎,無邊無際的戈壁大沙漠被烤得滾燙,而迎著熱風頑強挺立的梭梭樹叢給沙漠帶來活力。

北疆廣袤的大地和片片林海已成為一中隊指戰員最眷戀的地方,奉獻已經成為一中隊多年沉澱的底色。「每個隊員都把中隊當家」更是一中隊一直保持的優良傳統。中隊指戰員經常說自己就是這戈壁灘上最普通的梭梭樹,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戈壁增添生機,帶來希望。

在每年與駐地小學開展的共建活動中,該中隊指戰員主動從工資津貼中拿出一部分,先後資助了70餘名貧困學生。在這些受資助學生中,受益時間最長的要數小女孩哈麗雅。中隊指戰員達成一個共識,為哈麗雅設立一個專項資金,將對她的資助一直堅持下去,直至她能獨立生活,這一堅持就是13年。

中隊指戰員就像梭梭樹一樣,把根深深扎在了烏蘇這片大地上。

(應急管理部新聞宣傳司與人民網共同推出)

相關焦點

  • 你在沙漠種植的梭梭樹,原來作用這麼大!
    可能很多人都會在網上積攢能種樹,而且很多人積攢的能量兌換的第一棵樹就是「梭梭樹」,現如今,經過5億多網友的努力,在沙漠地區已經種植了10億多棵樹,其中大多數都是梭梭樹。 那麼問題來了,梭梭樹究竟有什麼魔力,為什麼首選的植樹品種是它們呢?
  • 梭梭樹|你起早貪黑種下的樹長這個樣子
    在螞蟻森林中,我們每收集齊17.9kg的綠色能量,便能在荒漠中種下一棵梭梭樹。為什麼是17.9kg呢?那是因為梭梭樹一生平均會吸收17.9kg的二氧化碳。 今天就跟著KOOKA自然一起來認識一下被譽為「徵服沙漠的先鋒」的梭梭樹吧~記住,是「suōsuō樹」噢,別再念「俊俊樹」啦 /////// 梭梭樹又稱鹽木、瑣瑣,是一種藜科、梭梭屬植物。
  • 你在螞蟻森林種下的梭梭樹,對沙漠的貢獻原來這麼大
    有很多朋友都在螞蟻森林裡面澆水種樹,我們需要收集齊17900g的綠色能量,便能在荒漠中種下一棵梭梭樹,這也是螞蟻森林中所需能量最少、最好種的一棵樹,但卻需要堅持好久。
  • 18年種4000多畝梭梭樹,退休夫妻成「活愚公」,值得敬佩!
    廣袤戈壁越往北走降水量越稀少,荒漠腹地水貴如油,額濟納的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樹木在這裡尤為昂貴。 翻開史書我們不難發現,遠古時代的額濟納是胡楊成林、水美草肥的綠洲,黑城的殘垣斷壁和那些千年胡楊便是昨日綠洲的見證。然而,千百年的天災人禍,導致額濟納環境惡化,水資源奇缺,生態極其脆弱。
  • 原來梭梭樹的作用這麼大,怪不得被當成沙漠植樹造林的先驅者
    可能很多人都會在網上積攢能種樹,而且很多人積攢的能量兌換的第一棵樹就是「梭梭樹」,現如今,經過5億多網友的努力,在沙漠地區已經種植了10億多棵樹,其中大多數都是梭梭樹。那麼問題來了,梭梭樹究竟有什麼魔力,為什麼首選的植樹品種是它們呢?
  • 梭梭樹被稱之為什麼
    梭梭樹被稱之戈壁之王,它極耐旱抗寒,具備極強的抗逆性,多栽種在荒涼地域用來防風固沙。它另有著極高的經濟代價,枝幹可用作燃木,其枝葉可作為草食動物的飼料,照樣一種寶貴草藥「肉蓯蓉」的發育寄主。梭梭樹被稱為戈壁之王許多人不曉得梭梭樹被稱之為什麼,實在梭梭樹也被稱為戈壁之王,是一種發育在戈壁乾旱地區的樹木,它的木質堅翠挺立,根系發育茂盛,梭梭樹極耐旱抗寒,是維護戈壁地域綠化的主要樹種。
  • 你在螞蟻森林中種植的梭梭樹,到底有什麼作用?
    隨著支付寶的大量投入使用,支付寶上也展開了很多的公益慈善項目,小編最喜歡的螞蟻森林和螞蟻莊園,小編也在螞蟻森林裡種了不少的樹木,更多的就是梭梭樹,因為梭梭樹的能量很輕易就能攢到,從支付寶開展了這一公益項目一來,如今經過5億多網民的努力,沙漠地區已經種植了10多億棵樹,其中大部分是梭梭。
  • 新疆沙漠開出萬畝花,寄生在梭梭樹下,據說還是強身健體良藥
    並不是我們常看見的黑乎乎的,它也有豔麗之時,而如今的月份便是它大放異彩的時刻:新疆吐魯番鄯善縣6萬畝梭梭林接種大芸基地的大芸連日來大面積開花,而肉蓯蓉的別名便是大芸。鄯善縣,位於天山東部南麓的吐魯番盆地東側,庫木塔格山(沙山)北麓。
  • 「樹三代」郭翊:我給梭梭「娶媳婦兒」
    八步沙的「樹三代」郭翊本可以端著「鐵飯碗」過安穩日子,不必承受現在這種壓力。1981年,郭翊的爺爺郭朝明等「六老漢」在一份承包沙漠的合同上按下鮮紅的指印——在古浪縣「八步沙」這片沙塵肆虐的土地上,他們誓用白髮換綠洲。
  • 你真正了解梭梭嗎?
    梭梭樹生存在沙漠邊緣,是荒漠地區的生態保護神;燃燒時火力旺,是優質薪炭林;嫩枝可作飼料;樹根上寄生的蓯蓉是名貴中藥材。大灌木或成灌叢狀,樹高3~8米。寄生在梭梭樹氣根上的珍稀植物肉蓯蓉,號稱"沙漠人參",內蒙古的肉蓯蓉的產量、質量均居全國第一。
  • 用衛星地圖看沙漠中的梭梭樹,看完你想說什麼
    我在支付寶的螞蟻森林中種下了兩顆梭梭樹,但是我很想親眼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樹,現在那個地方變成了什麼樣,因此我花了一個多小時在衛星地圖上努力尋找,最終看到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景象。原本光禿禿的沙漠中出現了無數的黑點(螞蟻森林種下的樹),由於衛星地圖清晰度不夠,只能看到黑影,為了更好的驗證這是樹,特地找了一個純沙漠的衛星地圖。
  • 梭梭樹長大了?
    3)自願為本次活動代言,留下照片和感言,號召更多人守護我們的碧水藍天。4月30日:報導&行前動員會——到達阿拉善左旗,了解SEE荒漠黃防治和活動安排, 傾聽各行業大佬分享創投創新與可持續發展主題生態夜話。5月1日:SEE公益治沙基地植樹活動——SEE公益治沙基地植樹活動啟動及種植PK比賽。5
  • 一棵梭梭樹的自白
    我叫梭梭樹,是藜科的一種灌木植物,通常高2至5米,有細弱黃綠色枝條,長有關節;嫩枝多汁,滲透壓高,抗脫水。 每當用戶在手機裡養成一棵虛擬樹,就會有一棵真樹被種下。截至2019年8月,螞蟻森林用戶數已達5億,共在地球上種下了1.22億棵真樹,種植面積相當於1.5個新加坡。 我作為其中的一員感到非常的驕傲!
  • 瞭望|內蒙古:生態產業助力戈壁增綠牧民增收
    、沙漠等多種自然形態。7月9日,馬忠強在自家種植的梭梭林中勞作 連振攝/本刊  牧民成了護林員阿拉善盟地廣人稀,27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中,沙漠、戈壁、荒漠化草原各佔三分之一,是典型的生態脆弱區。黨的十八大以來,阿拉善盟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將生態建設與扶貧開發相結合,在生態工程和資金安排上重點向貧困旗縣傾斜,優先扶持貧困農牧民參與到生態建設中。一個個生態項目的實施,為當地農牧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 沙漠裡的「綠色衛士」——沙拐棗
    在眾多的沙生植物中,沙拐棗不僅沒有被埋沒,甚至也被稱為「沙漠綠色衛士」,實在是實至名歸。布滿沙拐棗的綠色走廊沙拐棗,從名字就能感受到其特點。首先,它們喜沙地環境。敦煌地處沙漠戈壁腹地,位於甘肅河西走廊西端、塔裡木盆地東緣,海拔800~2300米,沙化土地面積佔總面積的80%以上,是西北地區沙拐棗的主要分布區,與塔裡木盆地的沙拐棗連接成一條綠色走廊。
  • 甘肅八步沙「樹三代」紮根家鄉給梭梭樹「娶媳婦兒」
    圖為八步沙的「樹三代」郭翊。 劉璞華 攝中新網蘭州7月16日電 (崔琳 劉璞華)地處騰格里沙漠邊緣的甘肅武威市古浪縣梭梭林裡,「樹三代」郭翊正在滑著手機屏幕,通過APP查看天氣,這樣的APP,他裝了很多個。
  • 像梭梭樹那樣(記者手記)
    第一次到民勤時,眼前的沙漠並不是想像中光禿禿的,而是栽滿了梭梭樹,有高有矮,錯落分布。因為有了這片片翠綠,沙海裡便透出勃勃生機。它們竟能在這種乾旱的氣候條件下堅韌生長,讓我對梭梭和種植這些樹的民勤人充滿敬意。
  • 梭梭樹下產黃金,沙生百草儘是寶!
    這曾是當地人對沙漠的形容。然而今天,驅車行進在金葉榆護衛的穿沙公路上,卻是一番「梭梭樹下產黃金,紅柳梢頭有財源,沙生百草儘是寶,荒漠披綠勝良田」的勃勃生機。這裡的沙漠被一望無際的綠色梭梭林覆蓋。仔細觀察,發現緊緊依偎著梭梭林的沙地上,冒出了一行行筆直的「金筍」。
  • 梭梭樹為沙漠終於換上綠裝,人參果也更甜美多汁,致敬治沙人!
    梭梭樹為沙漠終於換上綠裝,人參果也更甜美多汁,致敬治沙人!之前馬雲發現了在沙漠裡種植梭梭樹的公益項目,全國人民也緊跟著行動起來,到目前為止,說說書的政治總面積已經高達200多畝,也正因如此拯救了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間的一片綠洲。民勤縣位於甘肅省武威市,這裡一直被譽為是「中國的人參果之鄉」,在這裡產出來的人參果,味道更加香甜,水分也更多。
  • 5億人種下梭梭樹,沙漠終於換上綠裝,人參果也更甜美多汁!
    之前的時候馬雲發現了種植梭梭樹的一個公益項目,全國人民都跟著行動了起來,到現在為止,梭梭樹的種植總面積已經接近了200萬畝,這拯救了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尼林沙漠中間的一片綠洲。民勤縣屬於甘肅省武威市一直都被譽為是「中國的人參果之鄉」,這裡產出來的人參果,味道香甜,水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