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梭樹為沙漠終於換上綠裝,人參果也更甜美多汁,致敬治沙人!

2020-12-18 從指間到舌尖

梭梭樹為沙漠終於換上綠裝,人參果也更甜美多汁,致敬治沙人!

之前馬雲發現了在沙漠裡種植梭梭樹的公益項目,全國人民也緊跟著行動起來,到目前為止,說說書的政治總面積已經高達200多畝,也正因如此拯救了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間的一片綠洲。

民勤縣位於甘肅省武威市,這裡一直被譽為是「中國的人參果之鄉」,在這裡產出來的人參果,味道更加香甜,水分也更多。

其實對於這個地方,之前只是一片乾涸的土地,但是民勤人民為了守護自己的家園,一直都在竭力與防風治沙,植樹造林,在他們這裡最為重要的就是種植樹木,到目前為止已經達到幾萬公頃。

尤其是隨著螞蟻森林的進程,這裡的氣候環境也得到了好轉,曾經的一片沙漠逐漸有了晴空萬裡,綠樹成蔭,而在這片土地上也生長出了沙漠蜜瓜和人參果。

因為在這個地方與沙漠的氣候非常明顯,冬冷夏熱,並且降水稀少,所以光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因此在這裡生長出的果汁味道也更加甘甜多汁,肉質也很厚

含有的營養價值也非常高,並且是低糖,低脂肪高蛋白,含大量維生素的食物,對健康非常有益,也因此受到了人們的喜愛。

但是因為受疫情的影響導致很多水果滯銷,就連人參果也受到了影響,因此民勤縣的副縣長就帶動了全縣人民開始進行直播,為大家介紹自己家鄉的米瓜和人參果等等,直播人數突破了50萬,僅僅只有兩個小時訂單就高達8.5萬單,成交額200萬餘額。

當然大家也不用因為錯過直播,不能購買到民勤縣的美味而失望,如果想要吃到新鮮的人參果,現在就為大家推薦一款人參果,同樣有優惠,只需要28.8元就可以買到5斤,現在先發的沙漠人參果。

當然關於質量問題大家完全不用擔心,因為都是現在先發的,並且有專人負責包裝方面,快遞也是非常快,喜歡的千萬不要錯過。

相關焦點

  • 5億人種下梭梭樹,沙漠終於換上綠裝,人參果也更甜美多汁!
    之前的時候馬雲發現了種植梭梭樹的一個公益項目,全國人民都跟著行動了起來,到現在為止,梭梭樹的種植總面積已經接近了200萬畝,這拯救了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尼林沙漠中間的一片綠洲。民勤縣屬於甘肅省武威市一直都被譽為是「中國的人參果之鄉」,這裡產出來的人參果,味道香甜,水分更多。
  • 一棵梭梭樹的自白
    我叫梭梭樹,是藜科的一種灌木植物,通常高2至5米,有細弱黃綠色枝條,長有關節;嫩枝多汁,滲透壓高,抗脫水。 正是因為有這樣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才有今天的沙漠綠洲。
  • 甘肅八步沙「樹三代」紮根家鄉給梭梭樹「娶媳婦兒」
    圖為八步沙的「樹三代」郭翊。 劉璞華 攝中新網蘭州7月16日電 (崔琳 劉璞華)地處騰格里沙漠邊緣的甘肅武威市古浪縣梭梭林裡,「樹三代」郭翊正在滑著手機屏幕,通過APP查看天氣,這樣的APP,他裝了很多個。
  • 梭梭樹長大了?
    3)自願為本次活動代言,留下照片和感言,號召更多人守護我們的碧水藍天。4月30日:報導&行前動員會——到達阿拉善左旗,了解SEE荒漠黃防治和活動安排, 傾聽各行業大佬分享創投創新與可持續發展主題生態夜話。5月1日:SEE公益治沙基地植樹活動——SEE公益治沙基地植樹活動啟動及種植PK比賽。5
  • 「樹三代」郭翊:我給梭梭「娶媳婦兒」
    甘肅古浪,騰格里沙漠邊緣的一片梭梭林裡,郭翊正在滑著手機屏幕,通過APP查看天氣。這樣的APP,他裝了很多個。連著幾場雨,終於讓這個西北漢子緊鎖了一個春天的眉頭舒展了些。古浪縣位於甘肅和內蒙古交界,北部緊鄰騰格里沙漠,是全國荒漠化重點監測縣之一。在黃花灘生態移民區,6萬多人從南部的祁連山區搬到這裡。曾經由於土地沙化問題,種地的收入不高,老百姓的種地的積極性也不高,很多人還是選擇外出務工。
  • 18年種4000多畝梭梭樹,退休夫妻成「活愚公」,值得敬佩!
    歷朝歷代,多少志士懷揣治沙雄心夢想而來,終而折戟灑淚而歸。可是有一個人,一把把鍬、一擔擔水,他用18年的堅持種下4000多畝梭梭。他是大漠深處播綠人,他是「治沙愚公」圖布巴圖。圖布巴圖,家住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邊的小村莊,退休後和老伴開始在沙漠種梭梭。1棵梭梭要澆2桶水,1桶水約9斤重。
  • 像梭梭樹那樣(記者手記)
    意思是由於苦焦少雨,民勤無法活人,所以民眾流離失所,天下到處都有逃難的民勤人;而民勤卻沒有其他地方的人去定居。上世紀末甚至有專家斷言,不出二十年民勤將從地圖上消失。然而現實情況是怎樣的呢?第一次到民勤時,眼前的沙漠並不是想像中光禿禿的,而是栽滿了梭梭樹,有高有矮,錯落分布。因為有了這片片翠綠,沙海裡便透出勃勃生機。
  • 第三代治沙人郭璽:把沙漠種成「花海」
    郭萬剛種了十多畝糜子,年景好的時候,一畝地能打200斤糜子,勉強填飽肚子。不過幾年間,他的十多畝地逐漸被風沙蠶食,「沙漠像癌症一樣擴散。」郭萬剛說,到了1981年,沙漠前沿五個村莊的2萬多畝地被沙漠吞噬,一些人背井離鄉到寧夏、新疆找活路。還有許多人去沙漠裡打一種叫作沙米的植物,把草籽磨成粉,勉強充飢。連郭璽都吃過沙米草籽。
  • 你在沙漠種植的梭梭樹,原來作用這麼大!
    可能很多人都會在網上積攢能種樹,而且很多人積攢的能量兌換的第一棵樹就是「梭梭樹」,現如今,經過5億多網友的努力,在沙漠地區已經種植了10億多棵樹,其中大多數都是梭梭樹。 那麼問題來了,梭梭樹究竟有什麼魔力,為什麼首選的植樹品種是它們呢?
  • 原來梭梭樹的作用這麼大,怪不得被當成沙漠植樹造林的先驅者
    可能很多人都會在網上積攢能種樹,而且很多人積攢的能量兌換的第一棵樹就是「梭梭樹」,現如今,經過5億多網友的努力,在沙漠地區已經種植了10億多棵樹,其中大多數都是梭梭樹。那麼問題來了,梭梭樹究竟有什麼魔力,為什麼首選的植樹品種是它們呢?
  • 他們是戈壁沙漠的「梭梭樹」 綠色生態的呵護者
    該中隊連續16年被評為基層建設標兵中隊、13次被上級表彰為「先進基層黨組織」、3次榮立集體二等功、5次榮立集體三等功。戈壁,成長成才的沃土一中隊駐地烏蘇市,地處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自然環境惡劣,土地貧瘠,屬半沙漠地帶。
  • 你在螞蟻森林種下的梭梭樹,對沙漠的貢獻原來這麼大
    除此之外,梭梭樹的木材質地堅硬,耐火燒,燒後不留灰,有著沙漠「活煤」的美譽,是沙漠中驅寒煮飯的最佳選擇。 梭梭樹本身的先天優勢可以有效防治沙漠擴大以及水土流失。
  • 中國快把毛烏素沙漠消滅了!
    穿越毛烏素沙漠的榆靖高速,是中國建成的第一條沙漠高速公路。新中國六十多年的治沙探索為世界防治荒漠化開出了「中國藥方」,為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這個世界目標提供了「中國方案」,為推進人類可持續發展貢獻了「中國經驗」。
  • 梭梭樹下產黃金,沙生百草儘是寶!
    「一天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小風眼難睜,大風活埋人。」這曾是當地人對沙漠的形容。然而今天,驅車行進在金葉榆護衛的穿沙公路上,卻是一番「梭梭樹下產黃金,紅柳梢頭有財源,沙生百草儘是寶,荒漠披綠勝良田」的勃勃生機。這裡的沙漠被一望無際的綠色梭梭林覆蓋。仔細觀察,發現緊緊依偎著梭梭林的沙地上,冒出了一行行筆直的「金筍」。
  • 梭梭樹|你起早貪黑種下的樹長這個樣子
    植樹節剛剛過去,現在我們很少能體會得到親手栽種一棵樹苗的喜悅了,但是自從支付寶上推出了「螞蟻森林」之後,彌補了很多人不能親手種樹的遺憾,也為祖國的疆原增添了一片又一片的綠洲
  • 用衛星地圖看沙漠中的梭梭樹,看完你想說什麼
    我在支付寶的螞蟻森林中種下了兩顆梭梭樹,但是我很想親眼看看到底是什麼樣的樹,現在那個地方變成了什麼樣,因此我花了一個多小時在衛星地圖上努力尋找,最終看到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景象。原本光禿禿的沙漠中出現了無數的黑點(螞蟻森林種下的樹),由於衛星地圖清晰度不夠,只能看到黑影,為了更好的驗證這是樹,特地找了一個純沙漠的衛星地圖。
  • 中國竟然幹掉一片千年沙漠,聯合國都坐不住了
    如此令世界矚目的成就固然離不開政府的投入和帶動,更離不開沙區人民與沙漠、與貧窮抗爭的堅韌。他們之中,有些人出名了,被評上了「治沙英雄」,還有更多的人,仍在默默地,用一棵棵小樹苗在沙漠裡為自己寫傳。◆治沙女排:幾輩都是治沙連的民兵
  • 你在螞蟻森林中種植的梭梭樹,到底有什麼作用?
    隨著支付寶的大量投入使用,支付寶上也展開了很多的公益慈善項目,小編最喜歡的螞蟻森林和螞蟻莊園,小編也在螞蟻森林裡種了不少的樹木,更多的就是梭梭樹,因為梭梭樹的能量很輕易就能攢到,從支付寶開展了這一公益項目一來,如今經過5億多網民的努力,沙漠地區已經種植了10多億棵樹,其中大部分是梭梭。
  • 交大治沙扶貧達人劉智卓 獲評2020「最美大學生」
    在烈日下扎麥草格子、沙柳障、種植梭梭樹,是他熟悉的「夏日配方」。從初具規模的交大林,到戰退2000畝黃沙,他將熱血與青春揮灑在西部的沙漠中,用行動踐行著理想。 2020年夏天,劉智卓和一群交大學生再次奔赴騰格里沙漠,因為疫情防控,暑期實踐時間略有縮短,規模也有縮小,但「越是艱險越向前」,他和「綠格」公益實踐團向沙治沙的腳步從未停歇,這樣的夏天已經持續了5年。
  • 為拯救民勤綠洲,拿出全部積蓄種梭梭林,他是村民眼中的傻瓜,卻種出了最香甜的沙漠蜜瓜
    因為一個預言,又重返沙鄉,花了十年,在沙漠裡搞事情——種梭梭樹恢復生態,種經濟作物富饒家鄉。他是當地人眼裡的「二桿子」(意為「傻瓜」),也是帶著農民們種瓜的「沙瓜先生」。他就是馬俊河,江湖人稱「小馬哥」。講真,有時候人真的需要「傻瓜精神」。馬俊河的家鄉在甘肅民勤,是一個沙漠邊緣、極度缺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