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還記得初讀這本書的時候,大概是在高中二年級。記得那時候文理分科不久,面對新的環境總是充滿各種焦慮,一時難以調節,導致心情十分低落。
認識劉同,應該是在電視節目《職來職往》中,那時的他是光線傳媒電視事業部營銷總經理,作為一個90後的我,非常喜歡他對應聘者的點評。
他總是那麼直接與平等,其觀點獨特新穎,一針見血又不乏幽默,隨和的微笑就感覺這是一個很暖的人。因為這次契機,了解到了作者劉同。
這本書是我看他的第一本書,後繼也都看完了他之後的作品。因為他的書就像一本青春成長史,會讓處於不同年齡階段的你產生很多共鳴。
處於高中階段的我,因為不能和好朋友去同一所高中而暗自哭泣,因為來到陌生的環境被迫又要離開熟識的人而焦躁。
青春年少,感覺身邊的人都是很重要的,一個勁兒的依賴對方,時間長了竟成了習慣,當不得不分開時,你發現你的世界崩塌了。
原來真的沒有所謂的天長地久,有的只是歲月的蹉跎。
這本書圍繞年輕人最有共鳴的話題——孤獨,用33個真實動人的故事,講述了處在不同齡階段以及有關愛情、友情、親情、亦或是面對夢想時的孤獨。
這些故事都來自作者的親身體驗,他用自己十年的奮鬥歷程,直面人生困惑,回味了自己這33年的成長。
用平和的語言娓娓道來,但每當讀著這些故事時,你總會找到自己成長的影子,既而產生共鳴。
我記得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曾經迫切想與一個人好好聊聊,不僅是寒暄,而是真正的交流,卻發現共同的話題更換了無數遍,熟悉的人早已不再擁有曾經的情懷,我被無數個「哦」或者「好吧」打敗。
或許失去分享的欲望,便是散場的開始。
2
曾經的我們形影不離,如今的我們各奔東西。我和曾經最好的朋友分開了,三年間的聯繫寥寥無幾,我不知道她的生活,她也不知道我的經歷。
我們就這樣,成了彼此熟悉的陌生人。我聽她講著她的價值觀,討論著新衣服的款式價格,但我卻無法感同身受,我的記憶停留在了那個曾經的我們身上,而時間其實悄悄改變了這一切。
這大概就是青春最真實的樣子吧,幾年後的我們再次相遇,那些曾經的回憶是令人難忘,可投機的話題卻寥寥無幾,看著對方,我默默想著:不是我們其中任何一個人變了,而是時間讓我們成長了。
這就是友情帶來的孤獨,你以為的天長地久,只不過是過眼雲煙而已,經歷讓我們學會成長,學會在逝去中找尋快樂。
漫漫人生路,總有人會離你而去,也總會有人來到你身邊,不需要太執念,我們要學會接納新的事物,包括接納新的人。
有時候,感情很奇妙,總會把我們拉回從前,那就讓那些記憶成為我們彼此的信物,留在我們的回憶裡吧,很美好也很純粹。
十七歲總是讓人無比懷念的,因為十八歲那年我們面臨著各奔東西。記得那年夏天,那個炙熱的六月。
除了離別更多的是不舍,在我們拍畢業照那天,本來晴朗的清晨,突然下起了毛毛細雨,悄悄無聲的飄落著,我們靜坐在教室裡等待著消息。
這時好像大家都已無心學習,看著桌子上有填同學錄的、有三五成群拿相機拍照的、也有幾個圍在一起交流的。
此時此刻,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都知道,今天或許就是我們最後一次圍坐一團了。而那張久違的照片,也成了我們高中的唯一紀念。
天氣初晴,我們來到學校廣場,看著每個同學穿著各班的班服,有走民國風的、有刻著班級名字的、有穿漢服的,本以為會簡簡單單的度過一天,沒想到原來大家都是那麼重視這一天。
正式開始時,我們整個高三年級圍成一個圈,站在圍成360度的樓梯上,看著這些熟悉的面孔,在一聲「茄子」中我們的青春畫上了句號。
這一別沒想到幾乎就變成了永恆,那麼多的人除了最熟悉的幾位還有聯繫,剩下的仿佛都成了回憶。
孤獨,就是在一次一次離別中產生的。
3
進入大學,我遇到了一群新的朋友,融入了新的團體,加入了不同的社團,又遇到了更多靈魂相投的同伴,這就是成長吧,伴著青春的苦澀,卻又有收穫的喜悅。
那麼,到底什麼是孤獨?孤獨其實是你心底的一條路,這條路沒有盡頭,所以你想拉著更多人走,你害怕自己一個人。
其實人生來就是孤獨的,我們活在世上,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們總是在人群中尋找夥伴,因為一無所有,我們才會努力靠近。一點一點積累,最終獲得友情、愛情、親情。
面對夢想,我們總會說它是孤獨的。因為這條路布滿荊棘,只有你自己去實踐它後,才會得到想要的結果。
夢想是什麼?好像遙遙無期看不到盡頭,可是我永遠不認為實現夢想是靠想像。既然人生短暫,為何不為夢想去拼一把,之所以孤獨就是因為它難以實現,既然難以實現何不去放手一搏。
我也曾害怕孤獨,害怕被人知道我的夢想,因為我從心底不想讓他人對我妄加揣測,我就是我,為了夢想可以放手一搏的我。哪怕只有我一個人,我也要實現它。孤獨,其實並不孤單,每一個孤獨的靈魂都期許遇到另一個孤獨的靈魂,但我卻認為在這個現實的社會中,我們需要些許孤獨。
每當你夾在紛擾的環境中時,每當你不想參加各種聚會時,每當你走散在人群時,你真的孤獨嗎?
不,一次次的心靈沉澱是讓我們得到提升的有效辦法,我們需要孤獨,它反而讓我們成長。青春無時限,給自己一點空間,讓自己靜下心來聽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感受自己最放空的時刻。
讓我們在成長中學會沉澱自己,慢慢長大吧。